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传播技术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传播技术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传播技术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陈阓如一、问题的提出传播学经典理论指出:在外部的“客观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之间,还有一个“世界”,主要是通过媒体营造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传播技术与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陈阓如(1)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学经典理论指出:在外部的“客观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之间,还有一个“世界”,主要是通过媒体营造的(2)。在当今传媒大发展、大普及的年代,我们不由得关心以下问题:这“三个世界”的关系如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一图景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他们的文化认同?当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西方,青年学子对“全球化”和“西化”的影响做何反应?“八后”大学生是否像许多批评家和观察家所认定的那样“西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他们的文化认同倾向如何?他们是否挣扎摇摆于不同的文化身份之间?

二、文献综述

文献检索结果表明,一些外国学者早已注意到新媒体(早期研究包括电视)时代的文化认同问题(3),虽然早期研究仅是点到即止,未做深入探讨。Jones认为网上人际交往既丰富了“爱”,也更易于使“爱”枯竭。Turkle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审视网络时代的个人身份认同(4)。对于直接关涉某一特定人群如中国人的文化认同,Zhong & Gong通过分发电子问卷,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后,制作了一份量表,用以比较网络时代不同年龄的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同(5)。但这只是一项初步的研究,更大范围的可靠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网上海外华人组织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也进入了学者的视野(6)。这一领域的有限研究主要考察网络在海外华人组织/社团的延续、演变和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得出的结论比较浅显。Wong对硅谷华人的调查发现:当人们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生活于另一种文化环境之后,他们对故国文化的认同感反而加强了(7)。其实,这是一个在研究中得到印证的常识。Xie则将目光投向散居海外的华人通过网上虚拟社区形成的文化认同。他的结论是:网络是海外华人与中国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使他们在遵行西方行为规范的同时,不断给自己强化的暗示“我们是中国人”(8)

曾在中国顶尖大学任教数年的外国专家Bell基于同中国学生的日常接触,发现他们的文化认同往往容易被诸如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风波之类的事件强化为民族主义意识(9)。同时,有过出国经历的中国学生回国后往往比其他同龄人具有更强的“民族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的明证之一是他们更努力地学习中国的传统哲学,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虽然许多中国学生仍然有强烈的出国深造的愿望,但他们对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只是有条件地接受,认为一个稳定合理的中国政治格局应该建立在中国传统政治理想的基础上。Bell进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网络不像传统媒体那么受限,虽然全球化将世界展现在中国人面前,但中国学生并不曾被这些外来的“浪潮”冲昏头脑,失去中国立场,盲目拥抱西式民主。他们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将信将疑。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结论与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网民的调查结果相符合:超过一半的网民对各种网上新闻持怀疑态度(10)。但同时,《中国青年报》2009年的报道表明:对许多中国大学生、研究生而言,网络的重要性就像“空气和海水”一样(11)

三、方法与程序

除了文献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访谈对象自述的方法。本文作者已发表了先期研究论文(12),随后又在更大范围内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积累了超过100份的访谈报告和自述,可供定性分析。我们确定的访谈对象是有过四年以上“网龄”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的年龄普遍在20~24岁,既年轻又成熟。“年轻”,因而接受了足够的网络影响,同时,他们又成熟到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的程度。

四、研究结果

1.中国学生依赖网络,但对网上信息持保留和怀疑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不论来自偏远的农村还是出身于大城市,大学生和研究生普遍反映他们对互联网颇有依赖,并将网络作为他们获取新闻和外部世界其他信息的主要渠道。以下自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每当我在课业中遇到问题,我就上网用搜索引擎。当我想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新闻时,我上网。当我想用娱乐放松自己时,我观看从网上下载的外国电视剧。当我想向别人倾诉自己的心事时,我上网写博客。”

大多数女生都有痴迷于韩剧而不能自拔的经历,而男生大都喜欢看美剧、玩网络游戏。甚至有人这么说,“电脑是女生的影碟机,男生的游戏机”。一名女生说,“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和周末,我和所有的室友聚在电脑屏幕前,沉迷于大洋彼岸的人们的生活故事”。相较于美剧,迷恋韩剧的女生更多,甚至有好几个女生表示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到韩国去旅游,见识一下那里“精致的饮食、服装、化妆品和社交礼仪”。许多人通过网络收看流行的外国电视剧,部分地是缘于需要找到能和同龄人谈论的共同话题。男生则宁可熬夜也要看欧洲足球赛和美国职业篮球赛。

让我们引用处于两个极端的两段自述。一个说:“我对所有的主义都失去了信仰。网络就是我的一切。它构成了我的生活的全部。失去网络,我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另一个说:“不论我多么频繁地使用网络,我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网络对我的思想影响甚微。”其他大多数人的态度处于这两极之间。他们承认自己对网络的全方位依赖,并且不讨厌这种依赖,但对网上的外国内容保持着应有的怀疑态度。

部分中国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以下自述中可见一斑:“我们宿舍四个人。每天下课后,我们各自面对自己的电脑,在网上冲浪。到吃饭时间了,其中一个人通过QQ给其他三个人发信息:吃饭去吧?其他人回复道:好吧,吃饭去。”她们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电脑屏幕,一起出去吃饭。

2.中国学生对网上外国文化影响的态度:抗拒—接受—反思

超过一半的访谈对象来自中国农村,在乡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接触网络媒体之前,就培养文化认同感而言,他们已经接受了家庭教育、学校灌输和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我们也认为,网络媒体不可能是任何人文化认同的唯一来源,甚至不是主要决定因素。但以下问题随之而来:学生对网络深度依赖,长期置身于外国文化影响之下,是否会因此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中国文化认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考察他们对外国文化的态度。

总体上看,中国学生对由来已久的“韩流”并不排斥。女生尤其欣赏韩剧中的俊男靓女,打扮时尚,举止得体,言谈入时,擅长烹饪,而且总有谈不完的恋爱。虽然她们意识到这些只是虚构的故事,但观看韩剧不啻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港湾,一个避难所,让她们暂时逃离沉重而乏味的现实。值得注意的是,喜欢韩剧的学生大都指出:她们在心灵和情感上与剧中人产生认同,原因是韩剧的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在此,传播学理论得到了印证:人们总是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原有知识和价值相契合的外来观念。

那么,日剧呢?许多学生表示:基于从小所受的教育,他们原先排斥一切“美化”日本人的文化产品,但网络使他们“发现了另一个日本”,与教科书上写的不同,与他们脑子里的图像也大相径庭。“既宁静又热闹,既朴实又繁华,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情趣”。一些学生喜欢日剧对“细腻感情的雅致表达”,沉醉于日式生活哲学不能自拔。一些女生甚至表示:日剧中经常出现家庭主妇精心烹制美味佳肴,并不厌其烦地擦拭地板,诸如此类的生活细节使她们渐渐地接受了“女人就应该是全职太太”的生活哲学。当然,这些都是20多岁的高年级大学生或研究生,有着清醒的头脑和较强的反思能力。观剧之余,她们也上网查找历史资料,或翻阅学术专著,核对日本影视剧中的相关情节是否真实。

学生对美剧的反应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先前的教育赋予他们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但他们无法抗拒网络的诱惑,特别是周围的人都在看美剧、谈美剧,他们觉得自己也应该看看。有个女生说:“美剧占据了我电脑硬盘1/6的空间,但我舍不得删除,还经常调出来看——以学习英语的名义。”

与外国电视剧如此频繁的接触产生了什么后果呢?剧中人对友谊、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引起了中国学生的普遍共鸣。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剧中的一些情节与他们习惯的中国文化元素相悖,不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如粗言野语,性的滥交,剧中男女主人公更换约会对象的频率等。许多女生在观看美剧之前,对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是“充满暴力,过度自由,放纵私欲”,对美国文化极端排斥,但看了许多美剧之后,她们的观念发生微妙的变化。接受美剧描绘的美国,但不一定欣赏。在某种程度上,她们认为“疯狂的美国人”追求的不过是个人的幸福,而在中国的“八后”眼里,这无可非议。

同时,西方的重大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已渐渐被未必明了其来源的中国学生所接受,主要原因是其“浪漫气质”暗合中国“八后”与“九后”的“小资”情调。这与网络有何关系?许多学生将这些节日视为通过消费挥洒个性的契机,而其购物行为通常是网购。

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中国的“八后”通常被视为崇尚个人主义的一代,甚至有点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幸福。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够认同美国价值观念,同时又不曾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连根拔除。

互联网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学生对传统的中国文化的认同?许多中国学生其实清醒地意识到韩剧乃至日剧的唯美情节和内容与生活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不能作为生活教科书,如果在个人感情生活中面临抉择,还是会遵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中国家庭、学校、媒体灌输的准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而是经常动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如书、报、刊反复查证重要观点和信息的可信性。这一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年轻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通过传媒习得的一些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如尊重个人自由,保持人际距离,同时又保留中国价值观念。本土文化就像植根于他们心灵土壤的一棵常青树,20多年的教育所奠定的根基难以动摇。简言之,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全球脑,中国心”。

3.中国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热爱—迷失—眷恋

与许多其他学科学者的结论相反,本研究发现我们的访谈对象并未失去他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他们无一例外地怀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而成长。其中,大多数人读过中国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熟悉部分“红色经典”,甚至爱唱“红歌”。但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们遭遇了网络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影响,其心情正像一位男生所概括的:“我脑海里所有的理想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网络这一科技进步催生出来的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横空出世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可以供奉的精神土壤。网络就是横亘在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路上的分水岭:没有网络的我们是计划经济时代残留的产物,随后我们就沦为网络时代的奴隶。”还有的学生写道:“有时我会问自己:不要电脑,不要QQ和MSN,我能生存吗?如果没了网络呢?我还是我自己吗?我什么也不是了!”

相较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上网的同学,进大学以后才成为网民的学生感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但所有的访谈对象都承认网络“重新组织”了他们的外在生活与内在世界,并帮助他们“重新发现”了一个与传统媒体描述的世界迥异其趣的“美丽新世界”。许多人感慨、哀叹自己似乎在曾经深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网络带来的异域文化之间无所适从。幸运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曾让自己在这一“精神迷宫”里摸索太久。有的通过有意识地遵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纪念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行为方式,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平衡;更多的人则在一度痴迷网络之后,意识到其实网络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眷恋。重大事件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在一定程度上震醒了他们的“中国意识”:“当那么多的同胞在受苦受难,其他的人悲痛欲绝时,我能无动于衷吗?我真想大喊,‘我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重要的是,他们获知这些重大灾难事件的信息,参与讨论,采取行动,主要是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也许,后续研究应当关注的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传播冲击力”能持续多久,是否从根本上让年轻学子重返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

据多数访谈对象说,他们对中国文化难以割舍的眷恋主要来自中华文化传统自身的魅力和感召。虽然他们天天上网,享受着电脑和网络带来的快速写作和即时沟通的便利与乐趣,但与此同时,他们怀念过去那些手写的信件和手绘的贺卡,有书法和绘画特长的学生更是觉得电脑和网络剥夺了他们展示自己才艺送给友人温馨的机会。两位工书法、擅丹青的学生甚至感叹道:如今的中国人,连国画都画得少了,因为网上各种图画漫天飞,而且电脑也有绘画功能。

“选择性注意”原理在此得到了印证。他们有意无意地选择那些能够固化自己的中国文化认同的网站和信息,也能从各种外国电视剧中迅速地发现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相呼应的元素。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访谈对象众口一词地谴责“全盘西化”倾向,认为这对中国青年有百弊而无一利。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乐观者建议中国政府和媒体加大“文化出口”力度,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悲观者则一味地哀叹某些人“失去”了文化认同感。但总体来看,多数人对复活和复兴青年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仍然怀有模糊的期望和向往,提出我们可以做“地球村里的中国人”。一种“地球人”的意识正在形成。

4.多元文化认同:碰撞—冲突—融合

尽管不同的访谈对象依赖网络的程度和方式各有不同,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网络对他们的生活日程、生活方式、闲暇时间、文化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的走向与多数社会观察家和文化批评者的结论相反。

评论界常见的论调是互联网使年轻一代变得浅薄、浮躁、虚荣等,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比他们过得更“惨”,从而帮助他们减少了自卑和自怜情绪。

关于全球化时代新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有访谈对象做了以下描述:“我们也许不看报,但我们不能不上网。我们可能不看电视,但我们不能没有宽带。我们可以不打太多的电话,但不能没有手机。我们或许不听广播,但我们必须拥有MP3。我们可能不用纸写信,但我们得有QQ和MSN。这一切都证明新媒体以多么巨大的力量重构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全球化,新媒体无法如此‘发威’。”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虽然访谈对象从各个侧面反复强调新媒体如何带着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他们的生活,几乎所有人都否认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身份认同。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承认从西方发达国家涌入的价值观念与他们头脑中既有的中国价值观念发生过激烈的冲突,甚至引起了心灵的痛苦,但中国文化在他们的心中根基是如此牢固以至没有任何一种外来力量可以将其拔除。最终,面对多元文化影响,多数人的态度是以自己的标准,吸收外国文化中“合理”和“先进”的元素,但保留精神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种选择本身就合乎常情常理,因为人天生有一种倾向,即通过化解头脑中的矛盾冲突以重新达到内心的平衡。

这种冲突中求平衡的心态在以下自述中得到了生动具体的表现:“游戏、动漫、创意汇聚的日本,就连在这些文化娱乐产品中都渗透出菊花与刀的武士道精神,我爱;时尚、奢侈、浪漫的法兰西,我爱;艺术、音乐、舞蹈在世界崭露头角的俄罗斯,我爱;人与人之间自由、开放、坦诚但并不深交的美国,我爱。如此种种,都是我在接触各国在新媒体中的文化产品时获得的信息。新媒体在书本和想象之外,展现了一个相对生动形象可考的世界。”但同一位学生和她的许多同伴表示:这种热爱并不意味着她们失却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她们看重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仰慕中华文明拥抱世界各国文化的襟怀,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归属感给予她们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换句话说:对当今的许多中国学生而言,他们的头脑可以驰骋于赛博空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但心灵仍然栖息于中国传统的红砖碧瓦之下。

“心灵可以分为许多房间,每个房间安置着一种有别于他的文化因素。但所有房间的门都通向一个最隐秘的房间,那儿珍藏着与生俱来或曰伴随我们成长的中国文化认同。”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但同时也质疑一个人是否真的只能拥有一种一成不变的文化认同。借用流行歌曲的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显然,网络的存在使世界变得更快。舆论引发舆论,事件催生事件。置身于地球村一隅的中国学生面对如此变局,在不放弃原有本土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对世界多元文化产生各种程度上的认同,无可厚非。

那么,我们调查的中国学生自己如何界定“文化认同”呢?他们说,文化认同就是“在文化意义上,我是谁”。只有在与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他们才能意识到这种自我身份认同。他们在接触外国文化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某些先入为主的成见,这些成见又影响了他们对外国文化的反应。他们对外国文化产品的态度并不像一些批评家说的那样,是“盲目的崇拜”,而只是带着一种对异域风情的猎奇心态。

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也渗入了中国学生的头脑,但据我们所知,并未引起他们心理上的负罪感。与他们那节俭成性的父辈和祖辈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坦承心理上曾为是否买一件外国广告展示的奢侈品而挣扎,但结果总是妥协:“偶尔享受一下生活并没有错。我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剥夺自己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的权力?”

如此看来,不同的文化认同之间的碰撞产生冲突,最后趋向融合。正像许多访谈对象所说的,网络使得许多过去被中国人视为不合理、不正常的事物合理化、正常化了,比如让老人住养老院。当被问及他们是否视之为有悖于中国文化的伦理观念时,他们说这与文化背景无关,只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也许,网络不是让外在的世界变小了,而是让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变大了。或多或少,访谈对象都表示了一种复杂的愿望:同时享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好处,比如既保留个性又享受家庭的温暖,与他人分享信息而又不泄露个人隐私,使用快速便捷的网络通讯而又不接受技术的摆布。这不啻既要独居的益处又求社交的满足。有十来个学生提及他们喜欢网络的理由之一在于他们不仅能了解别人在做什么,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让自己也做出即时反应。

呼应本文文献综述中提到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调查了这些“八后”的相关看法。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多数时候只是作为压抑的沮丧感和失望感的出口,而这种压抑和沮丧经常源自他们从网络、传统媒体和学校教育中感知的不同“现实”之间的矛盾。

五、讨论与结论

通过近三年的调查,我们发现访谈对象并不像许多专家担忧的那样,受到“全盘西化”的严重威胁。他们使用网络游戏、娱乐、沟通、交友、观剧、购物,但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未曾颠覆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不论是来自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传统媒体。

通过网络,许多中国学生重新发现、重新评估外在世界,但也意识到诸如“美国梦”和“韩国奇境”都只不过是人造的幻境,不能当真。这种清醒源于将网上世界获知的信息与人际交流了解的实情进行对比,也部分地归功于传统媒体如书籍报刊。总的来说,中国学生能分清事实和虚构,梦想和虚幻。

对网络的严重依赖不曾将中国的年轻学子转化为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者。虽然许多西方节日习俗在他们当中颇为流行,但据我们了解,这只是由于中国的大学生置身于相对繁华的城市,优裕富足的都市生活催生了对浪漫情调的向往,而身心均比前辈自由的“八后”追求和表达浪漫的方式也比前人更趋于开放外向。西方节庆活动方式恰好暗合这些期望。

这是一个多元文化认同的时代。但正像拼盘里的菜花色再多,也得共用一个盘子,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多元文化认同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他们将中华文化作为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诸如汶川大地震那样影响全国乃至震惊世界的灾难,使他们重新意识到自己可能具有“全球脑”,但不失“中国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访谈对象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们经常听到看到包括学者在内的许多人士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言论,令他们担忧。

笔者在十多年前曾提出“主义真空”时代的一种新的“主义”Identity-Strength-Mission(ISM)(13)。其中,Identity就是身份/认同。文化冲突固然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但文化冲突的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我们”与“他们”的界限更加明确,“我”与“我们”的范围更加重合。“我”、“我们”和“他们”——这不又是三个不同的“世界”?

【注释】

(1)陈阓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Lippmann,W.Public opinion;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Michael Curti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Originally published:New York:Macmillan,1922.

(3)Barker,C.Televisi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Buckingham;Philadelphia,Penn.: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Hall,S.,& Du Gay,P.(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

(4)Jones,S.G.(Ed.).Virtual culture:Identity &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London:Sage,1997;Turkle,S.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5.

(5)Zhong,M.,& Gong,Li.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values in the Internet age between two age groups of Chines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CA annual convention,San Diego,2005.

(6)Chiu,Ann Shu-ju.The Chinese overseas organizations on the Internet,with a note on the sociocultural phenomena beyond the webscape.Information Society Research,2005,9:343-380.

(7)Wong,B.P.The Chinese in Silicon Valley:Globalization,social networks,and ethnic identity.Lanham,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6.

(8)Xie,W.J.Virtual space,real identity:Exploring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diaspora in virtual community.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5,22(4):395-404.

(9)Bell,D.A.Chinese students'constructive nationalism.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8-08-08(B20).

(10)Xie,X.Z.From the virtual to the real: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Guangming Daily,2008-07-10(5).

(11)Zhou,K.L.Crazy trends of campus populations.China Youth Daily,2009-01-16(11).

(12)Chen,Y.R.Between Three Worlds:The Internet and Chinese Students'Cultural Identitie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China Media Research,2009,5(4):31-40.

(13)Chen,Y.R.Reviving the national soul:Communication campaig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smarket economy era.Xiamen:Xiamen University Press,2002.Chen,Y.R..Reviving the national soul: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hina'smarket economy era.Doctoral dissert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