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业改革走入市场时期

报业改革走入市场时期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1992—2004年:报业改革走入市场时期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新阶段。1987年,一项划时代的创新技术为报业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三分之二的省级党委机关报和部分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扩大为8个版。这一时期,报纸扩版创出新高,且攀比现象日渐严重。发行市场,历来是报业对市场反应最为灵敏的地带。

三、1992—2004年:报业改革走入市场时期

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新闻媒体发展也步入了黄金时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大背景下,我国报业出现了空前繁荣。199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把新闻业(报刊和广播电视)列为“文化、体育事业”,同时提出要“遵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原则”。(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报业最具根本性的影响力,就是最终确定了媒体的双重属性,即媒体既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又具有信息产业属性;既是党的喉舌,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己任,又在市场经济体制内承担信息产业任务,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至此,报纸这种特殊的产品,解决了以前体制上所碰到的桎梏,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实现市场竞争。

从1992年到2004年,是中国传统媒介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报纸从1992年的1791种,发展到2004年的1922种。这期间,报纸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技术革新到体制创新,从厚报到报团,出现了报业史上最新最多的热点,其特点具体包括:

1.从技术革新角度看,报业从“铅与火”走向激光照排

我国报业传统上一直采用铅字排版,因此其速度慢,容易出差错,污染严重。1987年,一项划时代的创新技术为报业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那就是被称作当代毕昇、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所创造的激光照排系统诞生了。1987年5月22日,《经济日报》4个版面全部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张用计算机屏幕组版、用激光照排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1990年,《羊城晚报》也全面采用了激光照排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的传统排版工艺。可以说,从1987年至1993年,中国报业开始了一场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革命,在印刷排版技术、新闻信息处理技术、传版技术、网络技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93年,全国已有700多家报社采用激光照排技术(11),告别了“纸与笔”、“铅与火”的时代。报社实现激光照排,为日后向多媒体转型奠定了基础。

2.从报纸本身发展看,报纸从薄报走向厚报

进入1992年,报纸发展十分快速,逐渐形成了报业史上一个发展高峰期。期间,报纸扩版成为报业竞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扩版就作为纸质媒体扩大信息量的有效方式。进入90年代后,报纸扩版愈演愈烈。有资料表明,自1993年起,一直以4开4版为基本版式的全国各类报纸为扩大信息容量,此时基本模式变为8版。当时,全国已有100多种报纸从每期出4个版增加到8个版,中央各类综合性报纸均改出8个版,《人民日报》每周还有两天出12个版。三分之二的省级党委机关报和部分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扩大为8个版。上海《解放日报》等几家报纸出12个版;《新民晚报》及《广州日报》出16个版;还出现了几十个版、上百个版的专业性报纸。(12)比如,截止到1994年,《计算机世界报》就发展为4开164个版的厚报。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信息需求极大地增强,报业扩版方式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基本发展模式。20世纪末,报纸扩版达到极致,以至报业扩版形成了特殊的厚报时代。这一时期,报纸扩版创出新高,且攀比现象日渐严重。1986年,《新民晚报》从6个版扩大为8个版,《广州日报》在1987年扩为8版。截止到1993年,《羊城晚报》、《成都晚报》、《福州晚报》等,均由原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4开8版的晚报,由原15家增至31家。到1998年《新民晚报》已经扩大到32个版,《广州日报》则为20多个版,周末为48版。1997年香港回归时,《广州日报》当天刊出97个版,价格依然是0.5元。面对如此信息大餐,广州街头立即出现排队争购《广州日报》的现象。2004年底《每日新报》推出500版的“新报五周年纪念专刊”,重达1.5公斤,创国内报业日版量之最。报业集团成立后,不少集团当时认为报纸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扩大信息量,而扩大信息量的首选之策就是扩版,厚报当时已经成为报业繁荣的一种标志,以至报纸版数不断攀高。及至20世纪末,全国范围内对开报平均在20版以上,4开报平均在32版以上;报业发达地区,对开报平均超过40版,4开报平均超过80版,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

厚报现象,成为这一时期报业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它的发生其表现有三:一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时代、都市报时代,较之晚报更加重视读者群。二是新闻媒体已经充分意识到新闻竞争即信息之争,因而在新闻实践中追求信息最大化,力求以扩版来保证信息充足。三是厚报现象最后演变为一种恶性竞争,引发了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反而成为阻碍报业发展的桎梏。在新闻竞争中,纸质媒体报纸因为竞争,扩版先从地方报发轫,逐步影响到中央大报,引领了所谓“厚报时代”的来临。在这个过程中,“厚报”因为信息不充足,出现了“兑水”现象,报纸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厚报”也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引发报纸竞相攀比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挑战,报纸厚报时代终于告一段落。厚报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的特有产物,从而形成新闻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3.从市场营销看,从公费订阅走向自费订阅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媒体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吸收市场运作的方式,确立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和质量意识,并将经济界先进的管理方法大量引入媒体。发行市场,历来是报业对市场反应最为灵敏的地带。如果说,80年代自办发行成为报业进入市场最主要的特征的话,那么在90年代报业发行市场上最主要的特征则表现在报纸从公费订阅向自费订阅的转化。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是以传统的党报为主,报纸发行主要是单一的垄断性邮发,以机关单位公费订阅为主。可以说,垄断性邮发和公费订阅,是计划经济时代报纸发行的最主要特征。市场观念的兴起,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垄断性邮发方式,但是还没有从消费对象上使报纸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时的报纸仍然是卖方市场,而不是买方市场。90年代后,报纸开始主攻报业零售市场,在消费对象上变过去的单位订阅为主为消费者自费订阅。首先是晚报开始走大众化办报之路,直接面向更广阔的自费市场,以普通的市民消费者为消费对象,让市场自主选择报纸。这时报业发行市场上出现了公费、自费两者并发的行情。部分公费订阅的报纸也转而开辟自费发行市场,扩大自费订阅报纸的比例。比如,《广州日报》本是市委机关报,到1999年其自费订阅率达80%。(13)

4.从读者定位看,从传者为中心走向受者为中心

新闻改革的一大成果,是以传者为中心逐步向受者为中心的过渡。传者为中心,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传播者为中心而建立的传播体制;以受者为中心,则是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受者为中心的一种传播制度。在这一时期,新闻改革最大的变化来自媒介对自身角色的变化,来自媒介对受者的强烈沟通欲望。如果说1992年之前,媒介还停留在对新闻即信息的求索状态,到了1992年之后,媒介更多地是为了特定的受众群体制作信息,即媒介开始从传者为中心转向受者为中心。

20世纪90年代末,报纸从传者走向受者的最突出现象,就是报纸的大众化浪潮。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是以党报为中心的,也基本上为单位订阅。在市场经济状态下,报纸大众化趋势,最典型的就是贯穿整个90年代发展脉络的晚报和都市报浪潮。

晚报是最早出现的大众化报纸,也是报纸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转化的明证。晚报的异军突起,有两个特点:(1)晚报数量增加。晚报,历来是我国报纸的一个特殊品种。因为发行在晚上或下午,因此其具有不同于传统党报的功能,多刊载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早新闻等。这在计划经济时代,非常贴近群众,也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进入90年代,受众观念的崛起,使晚报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此出现了一股创办晚报潮。1992年,全国晚报为78家;截止到1993年底,全国晚报已发展到104家。至1993年,晚报基本上在主要的省会城市布局完整,即便如中等城市也不甘寂寞地创办了晚报。很多晚报是由日报增办的,还有一些是干脆将日报改成晚报,不少地市形成了同时拥有日报、晚报两张报纸的状况。(2)晚报巨大的发行量,也说明了晚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大众化报纸,正在努力实现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一种转变。到1993年,晚报的发行量达到历史高峰。《新民晚报》达到172万份;《羊城晚报》120万份;《北京晚报》85万份;《扬子晚报》57.8万份;《今晚报》40万份;《钱江晚报》35万份;《成都晚报》30万份。15万份至29万份的晚报有27家。新创办刚近2年的《青岛晚报》,发行数也达22万;《深圳晚报》创刊伊始,发行数就达17万。(14)巨大的发行量,恰恰说明了晚报面向普通市民大众的办报风格获得了成功。

进入90年代后期,媒体的大众化发展的另一波浪潮,就是都市报的崛起。都市报可以说是报业从传者转向受者为中心的典范。也就是说,都市报比晚报更加注重读者。其特点有三:(1)都市报在时间上更加考虑读者。众所周知,报业竞争在90年代中后期已经十分激烈。报业竞争,直接导致大众化报纸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时间上进行激烈争夺,这又促使一种在内容上大众化、在时间上早于晚报的报纸产生,那就是都市报。都市报在时间上早于晚报,因此获得了优于晚报的诸多优势。这一现象,也促使当时不少晚报提前出报,变身成了都市报。(2)都市报数量庞大,也形成了一城一都市报的现象。都市报的发轫,最早出现在南方城市成都。1995年1月,《四川日报》的子报《华西都市报》问世,该报提出“市民生活报”的概念,强调以服务性、实用性为主,全面反映市民生活,满足市民的各种信息需求,因此成为享誉一时的市民报,年底日发行量便达到10万份。其同城对手《成都商报》,在最先竞争失利的情况下,全盘模仿《华西都市报》,主打都市新闻、社会新闻的路子,由此也取得成功,到1997年《成都商报》的发行量即上升到22万份。1997年12月,《成都晚报》被迫改为早上出版,成为一张打着晚报旗号的都市报。到1998年至1999年成都的《蜀报》、《商务早报》、《天府早报》、《四川青年报》纷纷改版,成为面向市民发行的都市报。都市报迅速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大众化办报的浪潮。仅2000年,北京市场新创报纸有七八份之多,其中都市报定位的就有两家:《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因此,北京一时形成了多家内容定位相似的都市报群,包括《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和《北京娱乐信报》在内的都市报性质的报纸竞争,使北京成为都市报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90年代中后期,大江南北都市报可谓一片红火。(3)都市报首次出现了跨地区抢滩的现象。过去,报纸都采用苏联式条块分割模式,报纸发行都圄于当地行政管辖区域。而都市报却力图突破过去传统的行政区域内办报的框架,而向跨地区的模式发展。如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的《半岛都市报》抢滩青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都市报》跻身深圳等。还有些报纸开始跨省发展,如南方日报传媒集团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新京报》等。(15)都市报跨地区办报,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报纸逐步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划分,摆脱过去的传者自我中心模式,而将读者作为第一传播目标,逐步向受者为中心转化。

5.从相对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

计划经济体制下,媒体都是单个的个体。进入1996年之后,媒体开始步入集团化时代,也步入了垄断竞争时代。

集团化始于报业。1996年,《广州日报》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媒体集团化。该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广州日报》成为中国报业集团的第一个试点单位。这张当时期发量60万份的广州市委机关报,聚合了其旗下的6张子报,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报业集团。从此,中国报业产业化步入了集团化的发展道路。自从《广州日报》组建报业集团之后,报业集团化在短短的几年内呈几何级速度发展。有数字为证:1998年5月和7月,新闻出版署批准第二批5家报业集团成立。该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成立。到2000年1月,中国报业集团数目已达15家;截止到2003年8月,中国已经先后成立了39家党报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化的出现,有如下几个特点:(1)报纸在办报实践中自身发展出了集团化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如截止到1994年,《人民日报》就办有5报、2刊和多种企业;《浙江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报社也办有多家报刊和企业。(2)报纸自身发展升级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报纸总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数量,导致报纸品种在国内极大丰富,甚至造成部分报纸重复,以至出现了千报一面的现象,集团化就是对这种“滥”和“散”的集约化管理。比如,1996年我国报业已发展到2202种,与1978年的186种相比,增长近12倍。尤其是各类行业报、内部刊物快速发展,其总体上出现的“散”和“滥”现象越演越烈,重复建设、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组建报业集团,就是在此基础上以集团化方式,吸纳小型报刊,实行集中化管理,保留有个性、竞争力强的品种,以达到治散治乱的目的,形成相对优势的报业结构。为此,报业集团纷纷成立,基本上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集中了不同行业的报纸,实现了资源整合。如截止到1996年,全国先后有《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四川日报》、《湖北日报》、《新民晚报》、《济南日报》、《广州日报》等9家报社兼并了12家小报小刊(16),实现了规模化管理。截至2000年,全国有182家报纸、11家期刊纳入各级党委机关报和报业集团,基本上结束了90年代之前单个媒体在市场平台中的竞争格局,而使报纸实现了集团化垄断竞争的新局面。(3)报业集中财富优势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报业发展到了中国报业史上一个最高峰阶段,积累了报业史上最庞大的财富效应。集团化使中国报业实现了规模经营,是报业成熟发展的具体表现和标志。以广告为例,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之初的1993年,全年广告收入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报社只有10家。全年报业广告收入达到24亿元。90年代中后期,报纸成为广告大户。比如,到1996年报业的广告收入增长为77.6亿,比1995年的64.6亿增长20.3%,占全国广告总额的21.2%。当时,不少大报如《广州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广告收入均超过5.5亿元(17); 1998年报业广告再创新高,达115亿元,广告业已成为报业的主要经济支柱,且呈逐年递增之势;截至2000年,全国报业广告总额高达146.47亿元,较1999年增幅30.39%,占广告经营额总量的20.55%,较上一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有50家报社的广告总额超过亿元。集团化,使报业看到了财富集中的优势。仍然以2000年为例,报业集团积聚了大部分的报业广告。该年,16家报业集团的总产值达到180多亿元,年广告60多亿元,约占全国报业广告总额的1/2。(4)适应加入WTO大背景的要求。实际上,当时的集团化正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媒体扩张趋势的反映。WTO背景下,海外传媒集团实行了一系列的集团化兼并浪潮,由此带动了国内媒体集团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浪潮开始席卷全球,WTO使中国与国际接轨步伐日益加快。而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也不断加快,信息传播成为国家行使的软权力,而东西方信息传播的不平等和不对称现状,使当时的国内的媒体积聚了做大做强、实现集团化经营的内动力。据悉,时值20世纪90年代,来自发达国家的20~30个大规模的传媒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大部分文化、娱乐产品的市场,以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为代表的西方四大通讯社向世界提供了80%~90%的国际新闻,可视新闻采集领域则由路透社和世界电视新闻集团控制,国际上可以利用的电视新闻则被CNN和国际新闻公司、BBC控制。这种态势下,国内媒体积聚效能,摒弃所谓单个的“小舢板”,打造媒体“航空母舰”已成当时共识。从某种程度上,报业集团化是海外媒体集团化背景下的延伸。无论如何,随着报业集团的加速组建,报业竞争由过去相对的自由竞争演变为集团控制下的垄断竞争。

6.从自主经营走向多渠道融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业的领导体制是总编辑负责制或社长、总编辑分工负责制,以宣传为主业,几乎不存在经营的概念。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报社不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且报业经营机制愈加多样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机制不断获得突破。其具体方式包括:

(1)股份制。1994年,中共金华市委机关报《金华日报》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了报业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的剥离,编辑部门专门负责内容采编;经营部门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经营公司。其经营公司由三部分组成:国有资产占10.77%,集体资产占69.23%,个人资产占20%。该报的股份制经营取得了成功,运行3年后,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社资产增值和员工收入增长。《金华日报》的报业经营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突破,打破了传统的报社属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2)传媒上市。在1999年之前,传媒上市应该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然而,1999年6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成为中国报业第一股,使传媒上市成为突破。被“博瑞传播”借壳的原本是“四川电器”,由于电力开关市场竞争激烈,该公司上市第二年主业利润就下降了88.4%。1999年,“四川电器”已面临严重的资金紧张。而《成都商报》早在1997年7月就将广告等经营类业务剥离,成立了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博瑞投资。据1999年7月28日《上海证券报》报道:上市公司四川电器的国家股股东成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其持有的公司国家股3014.467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1.68%)中的20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7.65%)转让给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2.68元。转让该部分股权后,公司总股本不变,成都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其股权性质为法人股。而博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方则是《成都商报》,这样《成都商报》就成功地“借壳上市”。1999年以来,《成都商报》控股的博瑞投资公司确实推动了一系列资产重组:博瑞传播斥资2622万元从控股股东博瑞投资公司手中受让了《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公司93%的股份。这就使《成都商报》的发行投递业务注入到了上市公司。2000年8月,博瑞传播与四川广播电视报社合作组建并控股四川博瑞广播电视传播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共同经营《四川广播电视报》20年的广告、发行、印刷及其他一切与该报有关的业务。2000年11月博瑞传播董事会通过了收购成都博瑞广告有限公司35%股权的决议。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后,博瑞传播把媒体的经营性资产适当分离,同时也剥离了自己原本缺乏盈利能力的电器制造类资产,而使《成都商报》的投递、发行、印务、广告、信息传播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使传媒资产比重由过去的40%左右提高到了90%以上,形成了纸质媒体产业的完整价值链。作为新闻媒体中的报社控股上市公司,《成都商报》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第一。尽管《成都商报》在整个借壳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对报纸而言,《成都商报》突破传统,按照资本市场规律洗牌出牌,却是为未来媒体所纷纷效法的。

7.从报业结构看,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分赏

进入21世纪初,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因特网对报业产生巨大影响之前,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而激烈的演变期,即因为竞争报纸结构逐步出现了一种内在的转移模式:从传统的党报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走向依据读者兴趣而形成的分层结构,报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分赏的现象。可以说,俗共赏到雅俗分赏代表了21世纪媒介融合大趋势前的报业发展态势。

首先,体制演变形成了报业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分赏的特殊现象。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我国媒体沿袭前苏联模式,以单一的政党报为主,面向全体人群,因此强调一张报纸要具有多种功能,其风格为综合性、全面性,要求“从8岁到80岁”都可看懂。因此我们说,综合性报纸是根据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而创立的,是适合当时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结构状况的。那时的报业可谓雅俗共赏。而市场经济时代媒体依据受众而形成的分化趋势,使报纸经历了从单一性向多元性、从大型化向小型化、从全国性向地方性的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单一的政党报结构逐步向多元化的报业群分现象过渡,演变为党报、晚报、都市报、各类专业报的多种报刊并存的多元化格局。此时的报业走向了大众化的报业发展模式,但是报业依然以综合性为主。进入21世纪,媒介的市场性更加加强,单一的综合性报纸不适合市场需求,报纸出现了专业性的需求,雅和俗分化更为细致,雅俗分赏成为报纸的特殊需求。

其次,从大众走向分众成为轴心从而形成报业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分赏的风格演变,所以报业分层的核心是受众分层。受众分层主要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报纸结构主要为党报,以公费订阅为主,其阅读对象主要是机关单位,其受众就是单位人群。进入90年代,虽然有关部门曾对报纸有过9类划分,但这种划分主要还是从行业归属而划,其受众面依然是单位订阅。进入市场阶段之初,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报纸可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即日报、晚报和专业报,此时的报业已然从单一的党报模式转向大众化报纸,其受众除了单位人群外,主要的受者已经转化为自费订阅的大众化人群。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受众群体的结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受众的经济地位、思想文化状态变化之大,使得传统的综合性报纸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了的人群需要,因此报纸适时分化已成必然之势。报纸雅俗共赏不再适合,雅俗分赏成为趋势。

最后,从综合走向专业形成了报业从雅俗共赏到雅俗分赏的主要特征。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下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依据受众兴趣的分化出现了更为细致的专业性分化,其出现的专业化报纸包括:1.经济类报纸。20世纪80年代,经济类报纸最早兴起,如《市场报》、《经济日报》和《经济参考》等。但这个时期的经济类报纸往往是某个部委办的下属单位,以宣传工作为主,难以步入市场。而21世纪前后新创的经济类报纸走的却是市场路子。比如,2001年5月创办的《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就以市场为办报目的,逐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2.体育类报纸。虽然早在80年代起就有了《足球报》、《体坛周报》等,但是由于市场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的报业依然强化着这种雅俗分赏的思路,依然强调着报纸的专业性。由此,2000年,国内所创办的体育报纸分别为《南方体育》、《青年体育》;2002年创办了《21世纪体育》等;《东方体育日报》也在2002年由一家体育周报变为体育日报。3.国际新闻类报纸。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进一步开放,全球化视角放大,人们对国际新闻需求增多。如2002年《国际先驱导报》依托新华社遍及全球的新闻采集网络创刊,率先提出“大国际”的传播理念“以中国的视角看世界,以世界的视角看中国”。再如,依据过去的《环球文萃》,1997年改版创办的《环球时报》,即利用新华社的海外采访力量,专做国际新闻,对国际发生的突发热点新闻以及背景进行详细报道。《环球时报》,成为我国第一份国际新闻周报,也是一份市场运作非常成功的专业报,突破了其母报《人民日报》有关国际新闻方面的报道经验,弥补了政治性太强、信息较为简短无法展开等缺陷,同时也培养了城市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钟爱。4.娱乐类报纸。进入21世纪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消费娱乐成为时尚,因此针对城市年轻白领读者层出现了特有的娱乐类报纸,以娱乐、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以上海为例,上海办的各类专业报数量庞大,有60种之多。在21世纪之初上海的专业报中最“火”的报纸是娱乐类报纸,如《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和《上海壹周》等吸引了大批青年白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