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公众了解考古

让公众了解考古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考古走向媒介 让公众了解考古 ——刘庆柱教授访谈录受访者简介:刘庆柱,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发掘相对于文物原状就是一个破坏。

让考古走向媒介 让公众了解考古
——刘庆柱教授访谈录

受访者简介:

刘庆柱,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考古学报》主编、《考古学集刊》主编、《中国考古年鉴》主编,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代表作有《西汉十一陵》、《长安春秋》、《汉杜陵陵园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战国秦汉瓦当研究》等。

采访时间:2004年8月8日

采访地点:咸阳“帝陵文化城市形象定位研讨会”

采访人:孔洪刚

学者也要面临一种转型

记:刘教授,您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吗?

刘:接受过媒体采访,在央视十频道的“专家论坛”栏目,做过一个“中国都城史”的讲座;“探索与发现”栏目中也与网友在线交流;埃及金字塔考古直播也作为嘉宾,参与电视解说。学术与媒体关系非常密切,我思考的是,学术怎么能与媒体结合,宣传出去,让大众了解。这样也能丰富媒体的内容。

记:这离不开学者的工作。

刘:学者也要面临一种转型。学者过去是写书,现在面临各种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要选择各种传播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媒体宣传,传播知识,为社会服务。这对学术也是一个免费的广告

记:传播对象有大众、中众、小众之分。考古本来是一个小众的学科,研究的人不多,关注的人也不是很多。怎么样使考古面向大众?

刘:实际上考古涉及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包括过去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军事等,它自身已经从历史学科独立出来,成为具有自身特点、范围的一门独立学科。就人类而言,不能没有历史,没有历史就会失去记忆,失去记忆就无法生存,因为人类总要有个起点,有个支点,过去是现在的支点,现在是未来的支点。考古学就是涉及人类历史的记忆的,是所有知识的支点。现在学科日渐细化、专业化,不管是传统的历史考古学,还是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等。我再强调一次,知识是要为人知、为人用的,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知识,产生价值,学术界要给予支持。知识如果埋在土里,金子是不能闪闪发光的。在学科细化、交叉化的情况下,更要利用媒体传播来产生价值。当然,学者还是离不开书籍等印刷媒体,但手段应该是多样的。

让考古走向大众传媒

记:您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学生,长期以来又在考古部门工作,可以说,您见证了30多年来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当前,考古最需要让社会公众知道的应该是哪些常识?

刘:过去考古曾经面临战乱、文物管理发掘失序的问题,现在农村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等,考古面临新的局面。

应该从不同时期来看问题。现在全国中级职称考古学者总体才3 000多人,中国文物众多,范围又大,有时候实在抽不出人来,现在是社会经济建设热潮,基本上是基建全上马。因此,在人员一定的情况下,是谈不上主动发掘的。在全国发掘是有主有次的,应该优先抢救那些马上面临即刻危险的,你不发掘它就破坏的。其次才是没有即刻危险的,破坏不了的,这种应该先放在地底下,不是说不发掘,也不是不搞主动发掘,我们研究所就是专门搞主动发掘的。很多发掘也是主动发掘,如半坡遗址等。但在当前情况下,就全国范围而言,不宜大规模进行主动发掘。还有其他原因。一方面文物是一个不可再生资源,破坏就不可恢复了,不可再出现了,发掘就像科学试验一样,试验过程可以说是研究,也可以说是保护,也可以说是破坏。发掘相对于文物原状就是一个破坏。另一方面就是文物保护手段的成熟与否。科学保护手段现在比过去的10年是进步了,但肯定落后于10年后。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以后的保护手段高了,保护得好了,综合学科利用得多了,解读的信息也就会多,这样就是以最小的发掘取得最大的效果。不要把人类资源以好奇心来发掘,这也是对祖先负责,对后来人负责,对社会、对公众负责。

记:相信您谈的这些,对新闻业务界、研究界,都会有一定启发。另外,考古界也有关于主动发掘、被动发掘的争论,这种争论如果出现在媒体上,也会使大众对考古有一个更多的认识。

刘:我们讲人类环境,讲人际关系,讲热效应,考古都可以给出解释、科学的解答。中央电视台2004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还举办了一个“名家论坛”,邀请我和陕西的一个专家周天游参加,是关于挖不挖乾陵的事情。我也不是反对发掘乾陵,我只是主张在防腐技术、化学处理等成熟的情况下再进行发掘,乾陵是唯一的一个保护好、迄今来看尚无重大破坏的皇室陵寝。科学无止境,放在后面发掘,可能会好一点。考古不是挖宝,也不是电视上见得到的金银盘子、陶罐等等,还有很多其他内涵,由人的骨骼看DNA,由环境、土壤看细菌等等。过去仅仅是挖房子,小的房子是夫妻的,大的房子是公共的。现在关注的是,通过分析广场上有什么植物,了解植被、作物状况,再来复原当时的气候。比如说如果是水稻,自然不是旱作农业了,如果是竹子,则可能是亚热带气候。然后做出一个气候曲线图,什么时候热,什么时候冷。现在知道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是相当暖和的,到什么程度?大象成群,亚热带气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不是说热效应吗?到底热效应起多大作用?商周时期没有工业,哪里来的热效应?现在全球变暖,热效应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人类活动对环境干预到什么程度?不是说没有,而是说多大程度上影响,这是一个量的问题。

记:这样来说,考古不仅仅关注人的历史,还包括与人类相关的一切事物的历史。

刘:是呀,考古与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考古不单单是到博物馆,不单单是看一些值钱的东西,研究解读来的信息更重要,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认识。媒体如果能把对文物的介绍转移到对考古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的关注上,当然会拓展人类的视野,使我们能了解我们更细微的过去,也更能有认同感。

记:媒体是有必要帮助人们更新对考古学的认识。

刘:是。在国外,考古学甚至发展出了后现代考古学,面更宽了。媒体应该告诉公众诸如此类的东西,向大众宣传,使大众了解。

记:设想一下,我们现在的东西,一两千年后都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的后来人不知道怎么样解读我们今天的一切。

刘:国外有一个垃圾考古学,现在都是水泥钢筋建筑,不停地重建,地基也被破坏了。18世纪以来,从不同的底层看垃圾,也可以得出不少结论。比如,只要有塑料袋,就肯定是60年代以后的。现在的图像、文字资料发达,技术也先进,无法想象后来的人如何复原我们今天的现实,比如,分子生物学的冷冻技术,也许就能揭示出很多东西。

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会成为考古的对象。如果新闻报道比较准确,从整个人类的层面来看,那么后代的人将更加透彻地了解我们。

记:您提出考古学是显学,这就需要社会公众对考古学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学术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刘:从人文学科来看,纯粹哲学思辨的学科普及起来有一定难度。考古则不同,自然科学是它的技术手段、工具,人文学科是软件。

各门学科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播,考古学也不例外。它比较宽泛,要利用各种机会,抓住群众的好奇心,比如人类的起源问题等等,再如人们关注环境,就可以通过考古学解释环境的变迁,提出经验与教训。灾害爆发了,也可以谈谈历史上的情况,引起人们对考古学的关注。就媒体而言,电视显然综合了很多元素,宣传起来比书效果要好。就考古传播而言,可以分为忠实受众与一般受众,前者是少数对考古知识自身感兴趣,而且有一定的专业或相关背景;后者则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考古学与他关注的话题有关系。考古学应该精益求精,人们如果交了收视费,就有权力提高要求。

记:2001年以来,电视界有一股频道专业化的浪潮,可否看作专业知识大众化的一次契机?央视的科学教育频道有一些考古方面的专题片,您怎么看?

刘:电视兼具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元素,有助于事物的科普化解释。专业化频道的出现,为学术与传媒的合作提供了一条道路。当然,两者的合作,需要寻找最好的结合点。增加知识,要通过兴趣,还需要记者与专家通力合作。

记:当前媒体大致分为商业媒体与党的喉舌媒体两类,并且党的喉舌媒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商业广告的支撑。专业知识通过媒体进行普及,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从哪里来?

刘:专业知识大众化,必须放在现实环境条件下去解决。现实条件是,我国的媒体大部分走向了市场,同时国家也资助一部分文化教育事业。对专业知识的大众化,国家还要予以补贴,资金从教育补贴、文化事业补贴那里出。大英博物馆就是这样做的。

另一方面,党的十六大早就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而且鼓励机制创新。因此,专业知识实行大众化,可以考虑走入市场。

记:走入市场后,也必须要做到产供销的良性循环。

刘:对,走入市场必须拿出质量上佳的文化产品。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已经形成了高投入、高质量、高盈利的良性发展路线。从时代发展看,现在人们更注重文化产品的消费。以前的人造景观现在不太赚钱了,都要看真的,过去煽情的书赚钱,现在有些不一样,甚至霍金的《黑洞》、《时间简史》等都卖出了不少。不能忽视人们欣赏口味的提高,包括电视在内的很多媒体,也应该具备长远目光,对时代、对受众有一个正确、长远的评估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