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日茶文化对比

中日茶文化对比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的茶道我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茶经》的诞生,对中国茶学、茶文化以及中国的饮食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茶文化虽包罗万象,但中国文化中茶文化不是主体,只能说中国茶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与诊释。而日本的茶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主体。

一、中国的茶道

我国悠久的茶叶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唐代诗人释皎然(公元760年前后在世)的题为《饮茶歌鞘崔石使君》的汉诗和封演的《封氏见闻记》中。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栽培、生产技术及饮茶艺术、茶道原理的综合性的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儒、道、佛三教与饮茶过程融合起来,首创中国茶道精神;首次将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贯穿了美学意境;首次将茶事视为一次精神陶冶过程,强调精行俭德,自我修养,养成茶人品格。《茶经》的诞生,对中国茶学、茶文化以及中国的饮食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提供了“茶礼”,发挥政治作用和功能;道家思想提供“茶艺”,使茶文化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佛教使人“了解苦难,悟得正道”,令茶文化可称为“茶道”,但儒家思想是它的主体。儒家“中庸”思想要求我们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这正是茶的本性,中国人的思想就像茶,总是努力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同时强调“仁”,强调人与人相依相助,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

对茶道的解释,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对此我比较赞同,他高度概括了我中华茶道精神。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种,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糖、加奶或葱、橘皮、薄荷、桂圆、红枣等,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清饮”又可分为4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升华,这才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二、日本茶道

(一)日本茶道佛教色彩浓厚

以最澄、空海为代表的来中国学习佛教的留学僧们将中国的饮茶文化带回了日本,这是中国茶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最初阶段,12世纪在南宋中日交流高潮时期,日僧圆尔辩园从中国禅宗寺院径山回国时带去《禅院清规》一册,并以此为蓝本结合日本实际制订了《东福寺清规》,径山的点茶方法日后成为村田珠光整理日本茶道点茶法的基础。[1]因此说日本茶道形成之初就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具有不同于一般饮茶的权威性。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大成者,他认为茶道活动是在家居士的修行方式之一。千利休之后,日本茶道形成了嫡子继承的“家元制”,使其权威性更为稳固持久。

(二)日本茶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日本茶道是日本人学习吸收并改造创新外来文化,使之成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典型。饮茶是在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伴随着宗教的传播进入日本,并在日本僧侣、贵族及新兴武士等上层社会中流行起来的。它一开始就作为外来文化象征奢侈品,而非普通民众的居家常备物。在茶道“日本化”、“民族化”的过程中,珠光、绍鸥、千利休等人创立“草庵茶”,作为15世纪末日本首席茶人,珠光主张在欣赏“唐物”的同时发掘日本固有之美,他的“和汉兼带”说大大推动了饮茶文化与本民族固有文化融合。千利休之师绍鸥以歌道理论研究茶道,开创了一派新茶道。在草庵茶道的集大成利休时代,日本人一致认同了“和物”所具备的典雅、古朴、清新简约的审美情趣,使得“和物”成为茶会的主体,使日本草庵茶道得以全面形成。茶道中融入独特的审美意识、礼仪规范及道德内容,日本茶道是“非日常性”的,高于现实生活,其对修身养性的重视和对艺术性的执著追求,更趋于意识形态和道德教化色彩。

(三)日本茶道的形成和武士有密切关联

日本茶道的形成经历了13到16世纪漫长的历史年代,这一时期正是日本武士阶层崛起,打破旧的社会格局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关键时期,是日本封建社会秩序由治到乱再到大一统的重要过程。武士作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阶层对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血腥的厮杀,抛开生死的烦恼,茶道成为战国武士的必修课。最先称霸日本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更是特别推崇茶道,通过允许家臣参加自己的茶会,信长使茶道政治化,同时也使政治具有了庄重严肃的形式。

信长的继任者丰臣秀吉更将茶道视为一种新型文化,并借用茶道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企图在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他任命千利休为专职茶头,要他继续制定和完善茶道的仪式和规则。可以说受到秀吉保护,成就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地位这一前提,正是堺市平民出身的千利休可以在晚年大力改革茶道规则,将茶会礼仪组织化,完成了茶道在审美意识及内容的改造和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丰臣秀吉还常在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茶会,进一步扩大了茶道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茶道是日本统治者驾驭民众的一种思想武器。

三、中日茶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识的比较

(一)中日茶文化精神的比较

第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包括静蓄,守中,忠孝仁义的思想,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谦恭,俭让,含蓄,朴素,内倾等,而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中看出。中国茶文化虽包罗万象,但中国文化中茶文化不是主体,只能说中国茶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与诊释。而日本的茶道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主体。纵观日茶道发展史,从珠光开始,日本文化的传统以及禅宗思想便开始融入茶道。历代大茶人自身都是禅宗的修行者,因此禅宗的理念很自然地表现于茶道的程式和内容中,茶道的每个程式都有着宗教的内涵。“莫以心为师,可为心之师”[2],茶道礼仪不是表演,而是一种修行。从珠光到现在的里千家十五世家元千宗室,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历史上的大茶人都是大文化人,大思想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茶道融入了禅宗理念和日本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综合的文化体系,成为日本文化的正统。

第二,中国茶文化是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而成长起来的。其中儒家学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儒学讲究和谐,追究精神上的完美,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正是这三方面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而道教的教义和道家思想也与中国的茶文化密切相连。老庄的“天仁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道教渴望成仙的长生观,以及其清静无为的养生观都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佛教强调“茶禅一味”,以茶助禅,在从茶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于茶人喝茶时修身养性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由此看出,中国的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3]日本茶道主要突出的是中国禅宗的苦、寂思想,并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和、敬”。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是茶禅一味。禅门认为,喝茶、坐禅都是平凡的事,但如果能在平凡的事情中找到真实的东西,则表明心已经被启发。如日本茶道有单饮和轮饮两种饮茶形式。单饮是指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轮饮是指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竹田默雷禅师说:“若一碗茶让众人轮流喝,可有说不尽的禅味。”[4]他认为一碗茶轮流喝与“经行”,即诵经行走具有同样的情趣,茶道的奥妙是无法之法,妙在乱中有序。[5]可见,日本茶道已经脱离了饮茶本身的概念,成为了一种禅宗修行的形式。

第三,日本的茶道是作为佛门清规的内容被传承下来,所以它赋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早期对日本茶道的创立产生重大影响的南浦绍明(1235—1309),他于1265年秋,跟从杭州净寺虚堂智愚禅师参禅并学习径山等寺院的茶礼。之后,将中国茶典带回日本,并一边传禅,一边传授禅院茶礼。其弟子大德寺开山宗峰妙超授其茶礼,并把茶具、茶礼带如大德寺,而著名的日本茶道开山者村田珠光便引用了此茶礼。[6]可以看出,传入日本的茶道与佛教是分不开的。而中国的茶道则更注重茶本身,与宗教的关系并没有日本茶道那么大。中国茶道追求的是茶叶本身天然的味道,和品茶中的丰富的审美情趣的艺术性。这也符合了中国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性。[7]

(二)中日茶文化审美意识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的“茶的审美意识”是在美的基础上去升华,去思想,使美达到更广阔的境界,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日本茶文化的“茶的审美意识”却赋予茶一种无常观,使它拥有一定的内容,是一种具体的东西。且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则强调古朴、清寂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8]通过比较我们大致能归纳出以下几点不同:

1.中国茶的自然和日本茶的严谨

中国茶道的特点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而日本比较注重严格的仪式规范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日本的茶道是与禅宗、神道等宗教理念相结合而形成的,它所体现的美学是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如:日本的茶碗不是以精细为美,而是强调自然,简单、清寂之美,茶也不加任何调味品,味道以苦为正。中国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人更注重的是品茶。日本的茶道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而中国的茶文化则更多地趋向平民化。

2.中国茶的“乐感”和日本茶的“苦寂”

中国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豁达心态和道教的“逍遥”观对中国茶文化起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它体现的是一种“乐感文化”,并认为,“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中国人喝茶寻求的是一种饮茶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的感觉。而日本的茶却是一种“苦寂”茶。与中国的“乐感”相对,“苦寂”是贯穿在日本茶文化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苦寂”是悲情之美。由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表达的是一种空灵的“彻悟心境”,体现的是一种由对自然万物、人生百态的感悟而触发、引生的低沉、悲愁、优美、纤弱、哀戚的情绪。

3.中国茶的中和与日本茶的枯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道两家都非常重视“中和”,这使中国人形成“中和”之美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和”之美提倡的是反对单一、不谐调和极端。如中国的茶具都讲究表面光滑,左右对称,外观精美等。但日本茶文化受佛教的影响极大,具有极浓的宗教色彩。这使日本传统茶文化的审美意识中附有禅味极浓的、幽深的、朦胧的“枯淡”之美。如日本的茶室建筑多简单朴拙,建筑室内的采光朦胧昏暗,使人有种神秘、幽隐的感觉。

[1] 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32。

[2] 李荣林:《中国茶道文化之比较观》,载《农业考古期刊》,1997(04)。

[3] 王平丽:《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载《考试周刊》,2007(31)。

[4] 金翰钧:《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载《农业考古期刊》,2008(03)。

[5] 金翰钧:《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载《农业考古期刊》,2008(03)。

[6] 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载《中国农史期刊》2005(03)。

[7] 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载《中国农史期刊》,2005(03)。

[8] 王平丽:《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载《考试周刊》,2007(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