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韩句式的翻译

中韩句式的翻译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韩国语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三个平面”的方法,即将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的界限区分开来,同时又相互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无论是翻译韩国语句子,还是翻译汉语句子,首先要关注两种语言句子表现的独特特征。句子翻译须注意三个方面,即“点”、“线”、“面”的翻译。这也为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一、韩国语句子的基本翻译方法

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中,经常使用“三个平面”的方法,即将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的界限区分开来,同时又相互兼顾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以句法为基础,同时向隐层挖掘语义,然后再向外层探求语用意义,使语言的形式与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三个平面”的方法论同样适用于句子翻译理论和方法。句子的翻译十分重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语素、词汇、词组、句子、句群、文章这些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中,只有句子在语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翻译技巧上能够连带所有语言结构单位。

无论是翻译韩国语句子,还是翻译汉语句子,首先要关注两种语言句子表现的独特特征。比如韩国语句子在语序、习惯搭配、固定用法与文体修饰手法上的表现方法与汉语句子多有不同,翻译句子须熟知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才能够成功地完成两种语言的转换。

句子翻译须注意三个方面,即“点”、“线”、“面”的翻译。所谓“点”的翻译,指句子所指意义上的强调点;所谓“线”指句子结构意义上前后贯穿的呼应线;所谓“面”指句子关联意义上的上下协调平衡面。

(一)“点”的翻译

一个句子在表达一个完整意义时都有一个逻辑重点,这个重点是句子的所指意义,它会表现出一种特定语感,往往是语言神韵的突破点。

韩国语句子的逻辑重点经常使用添意助词、语序和惯用型来表现。

韩国语有通常的语序,当句子语意结构的意义重点移动时,语序可以作适当变动。译文也要按照这种变化调节句子,以翻译出句子意义的色彩。

韩国语是黏着语,每一个句子成分都用一定的形态表示,由于话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出于强调重点的需要,句子成分有时会作前后调动。

以上讲的韩国语用添意助词、语序、惯用型表现的句子意义色彩,都是句子“点”翻译的关键,顺“点”译句,犹如画龙点睛一般,可以表现出句子原有的感情色彩。

(二)“线”的翻译

由连接词表示的韩国语复句中,为了加强某种关联意义,常常在连接词尾前放上具有关联意义的副词,达到句子前呼后应,此唱彼和的线向效果。

韩国语副词与连接词尾相呼应,表达出更加明确的转折、假设、条件等关联意义;副词与终结词尾相呼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否定、推测、反问、预测等意义。所以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整个句子的线向关联体系,翻译要“瞻前顾后”。

(三)“面”的翻译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翻译。就像一顿饭需要靠蔬菜、肉食、主食等综合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健康一样,有时候句子的修饰意义、含蓄意义要靠一个句群表达出来。翻译时,要关注句子与句群一呼百应的面向效应。

概而言之,“点”的所指意义指一个句子的主题强调点,翻译时要做到“画龙点睛”;“线”的关联意义指句子前后呼应线,翻译要注意“瞻前顾后”;“面”的修辞意义指句子与句群的整体平衡面,翻译要“面面俱到”。句子翻译要顾及点、线、面三个方面,力求达到整体效果。

二、翻译中的“加减法”

文字的加减,在翻译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韩国语可以省略的地方,有的译成汉语就不能省略,韩国语不需重复的地方,有的到了汉语就非重复一下不可。反过来也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加减文字,并不是说一字对一字,多译就是“加”,少译就是“减”,也不是说,在原文思想内容之外,译者自己再增添或减少什么意思。而是在保证译文与原文思想内容完全一致的前提下,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文字上加减,其目的是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加字法”是指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在译文中添加必要词语的翻译方法。此时所增加的词语必须是译文中在句法上、语义上、修辞上或习惯搭配上不可或缺的词语,或者说,只有增加相关的词语才能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说得清楚明白。加字并不是给译文增加额外的信息或意义,也不是意味着译文没有忠实于原文。恰恰相反,所增加的词语往往是原文中没有直接说出却隐含其中的信息,只是由于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原文可以隐含该信息,但译文必须明确显示出来。但采用加字法要注意的问题是,所增加的词语必须既要同原文保持高度的一致,又要在句法结构上或者修辞上同译文保持搭配上的和谐。[1]

同样,在韩汉翻译过程中,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将韩国语原文中的每个词语都翻译到译文中来。为使行文简洁易懂并符合译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很多时候往往需要省略某些词语不译。这种翻译方法便被称为“减字法”。由于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在一种语言里习惯使用的词语或表达,在另一种语言里按照其语言规则和习惯则有可能显得累赘或冗余。在翻译过程中,那些在译文中显得累赘或冗余的词语和表达应当略去不译,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简洁和精炼。[2]

(一)加字法

(1)有时按照原文字母意思译成汉语后,意思虽表达出来了,但读起来却不顺口,甚至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有时,文中有些省略,译者根据上下文可以获知具体省略的内容,为了能让读者获悉,应根据原文意思添加一些文字。

(二)减字法

前文提到,汉语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悍,简洁明了。翻译时能简则简,否则会造成表达冗余。下面的情况可以不译或少译。

(1)复数词尾“들”,不仅可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还可以用在其他助词后面,表示多数。用于指人的名词后可译成“们”,但用于指物的名词后不能译成“们”,因为汉语中不说“花们”“书们”“思想们”,这时就不必译出来。

(2)代词在韩国语中经常使用,一段文字中若多处使用指代同一人或同一事物的代词,译成汉语时可以省略,不必逐一译出。

三、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翻译

韩语中有大量的惯用语,其中包括熟语、成语、谚语等。惯用语既是重要的修辞手段,同时,它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有的韵律协调,音节优美。惯用语以简单的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判断、推理,是人们的智慧和经验之谈。[3]惯用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意思含蓄,意在言外,有的包含几个意思,必须综观全文来判明它的意义。

中韩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惯用语的使用上也异中有同,但韩国和中国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民俗习惯不同,所使用的惯用语也大不相同。这也为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翻译时,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外,还应尽量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修辞及民族地方特色。惯用语不但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在政论性文章中也会遇到。惯用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是翻译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韩国语惯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对译形式

韩国语惯用语同汉语惯用语在形式和表达意义上,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大致可以分为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异形同义三种形式。

1.同形同义

同形同义指韩国语的惯用语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表达意义上都同汉语的惯用语基本一致。韩国在历史上受中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文化上同中国有很多类同之处,在惯用语的表达和使用上也是如此。

2.异形同义

异形同义是指尽管韩国语的惯用语在形式上同汉语的表达方式略有出入,但意思基本相同。在韩国语惯用语同汉语惯用语的对应翻译上,这种形式的惯用语比重较大。翻译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推测出该惯用语的意思,并选择汉语中意思相近的惯用语进行翻译。

3.同形异义

同形异义是指用词上较为相似,但表达意思上有些出入。这种类型的惯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会使译者受原句表达形式的影响,造成意思表达上的失误。这类情况在韩国语惯用语中所占比重较少,可以逐一记忆。

4.受西方影响形成的惯用语

韩语中有的惯用语来自伊索寓言、圣经故事、希腊神话等,这些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可以直译。

(二)韩国语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韩国语惯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如果能够找到汉语中的对译是最理想的,这样既能贴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表达原文所具有的修辞效果,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惯用语都能够在汉语中找到与原文完全对应的表达。下面介绍几种韩国语惯用语的汉语处理方法。

1.对等翻译

前文提到,韩国语的惯用语中有很多同汉语惯用语属于同形同义的关系,这类词语在翻译时往往可以本着对等翻译的原则进行翻译处理。

2.意译法

韩国语的惯用语中有些在翻译时,译者虽然理解其含义,但往往找不到汉语中的对应表达,只好将字面意思直译。但作为一名译者,为了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为了体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尽可能要找到汉语中的对应翻译表达,这种翻译处理的手法便被称作意译法。

3.多译法

韩国语中有一些惯用语不仅仅对应汉语中的一个惯用语,有时可以有多种对应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原文语境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翻译,当然有时采用任何一种翻译处理都无妨。

此外,还有很多惯用语彼此之间意思较为相近,其意义对应汉语中的同一个惯用语。

4.转译法

在处理韩国语中同汉语同形异义惯用语的汉语翻译时,如果直接按照汉语惯用语对译,会曲解原文的意思,影响意思的表达。这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找到更加适当的表达。

5.还原译法

还原译法一般体现在四字成语的翻译上,韩国语的四字成语大多来源于汉语,当然其中不乏韩国人自己创造的四字成语。韩国语的四字成语根据其构词类型,具体的汉语翻译处理情况如下。

(1)同形同义

韩国语中很多的四字成语受汉语影响,同汉语属于同形同义。

(2)部分异形

韩国语中有一部分四字成语尽管和汉语成语的意思完全相同,但构词形态上同汉语成语有所区别,有的是一字之差,有的是两字之差,有的是词语排列顺序不同。

(3)完全异形

韩国语中还有一部分四字成语同汉语的构词形态完全不同,这类成语有很多是韩国人自创的成语,尽管也使用汉字,但其来源同汉语成语无关。

此外,韩国语中还有很多惯用表达,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使用汉语的四字成语置换。

四、韩汉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转换是一种很重要的韩国语汉译技巧,是防止译文出现翻译腔的主要手段。韩国语和汉语不仅遣词造句的方式不同,而且表达思想、所使用的语言表达色彩也大不同。此外,中国人与韩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很多情况下会引起表达模式的差异,因此,将韩国语翻译成汉语时往往要进行句式转换。该变不变,则叫“死板”,结果使读者得不到清晰的概念。不该变而随意变,则会太“活”,违背原作的意思,造成误译。下面就将介绍几种韩汉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1.肯定句与否定句的转换

韩语中有些肯定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常需改成否定式;有些否定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又常需改成肯定式。

此外,韩国语句常喜欢用双重否定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以示强调,译成汉语时如果双重否定不能达到流畅的效果,可以直接转换为肯定句式。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原文中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并不影响中文的流畅,则按原样翻译为好,这样可以保留原文婉转的语气,做到在语义和风格上与原文的统一。

2.被动句和主动句之间的转换

韩国语的被动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动词本身有自己的被动形式,在翻译时,韩国语的被动句有时可以用汉语的主动句来翻译。

3.词性的转换

韩国语中有不少的名词具有动词的性质,翻译时,如果按名词翻译就不通顺,反过来,原文中将名词当动词使用,译文中也译成动词,也会引起不通顺,这时就应该改换词性,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用法。

[1] 李明编著:《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2。

[2] 李明编著:《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1。

[3] 张敏,朴光海,金宣希编著:《韩中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