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与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思维与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和交际中的自我中心现象是思维和认知的表象,那么产生这种表象的思维运行和认知机制本身是否具有自我中心特性呢?其次,认知的自我中心性在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知体验性”当中已经有了较充分展示。可见,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人类心智是身体经验的产物”蕴含着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言和交际中的自我中心现象是思维和认知的表象,那么产生这种表象的思维运行和认知机制本身是否具有自我中心特性呢? 也就是说,自我中心表象是否可以在思维和认知的源头上找到答案呢? 如上所述,“自我中心”的本质就是“省力”,体现为思维运行上的“经济性”和认知体验上的“自我性”,它们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下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的讨论。

上文已经从哲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经济性”原则,相关论述有: 哲学家马赫首次提出“思维经济原理”,认为“科学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经济的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通过对记忆的研究也证实了思维经济原则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作用,如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了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即一般为7个数字,并可在5~9个数字之间波动[1]。Keysar(2005)证明认知状态和工作记忆中可以获取的资料紧密相关[2],那些低工作记忆能力的人们较高工作记忆能力的人更趋向于“自我中心”表现。语言学认为语言经济性其实是思维经济性的体现和反馈,因为简洁、缩略的表达形式无疑要比繁复、冗余的表达更能迅速地传递人的思想、情感,也更能减少人们的精力付出。

既然思维经济性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那么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和思维经济性在本质上应该是一回事,因为都是为了省力。人的思维(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具有自动性,那些记忆中最为熟悉的、习惯的、程序化的意象图式往往成为了思维自动运行中的首选,因为这种连接是最快的、最省力的、最经济的。其次,从“凸显”和其他相关思维机制关系中也可以看出,所谓“连通主义”、“自联想-预测”、“缺省思维”等的共同特点是以交际主体已知的、个体的、主观的知识图式为基础的思维活动。说通俗一点,所谓思维自我中心性就是在思维的运行过程中总是趋向于那些容易捕捉的、或者凸显的信息。另外,有关自我视角、自我信念和自我知识的探讨,也都体现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其次,认知的自我中心性在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知体验性”当中已经有了较充分展示。“体验”(embodiment)是大脑状态和神经活动的体现,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思维和语言的体验本质上的(Gibbs2006)。Lakoff和Johnson(1999)明确提出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Philosophyinthe Flesh)”这一理论,并将其核心内容总结为三条基本原则: (1)心智的体验性; (2)认知的无意识性; (3)思维的隐喻性。L&J(1999)指出: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及其实际的体验而形成的,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 图表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心智的体验性”指的是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是依赖于我们所处的空间(地点、方向、运动等)和自己的身体(包括器官、身体与环境的相对位置、关系等)。我们的祖先就是从认识自我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基于自我中心的方位空间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祖先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也可以说是“自我中心”特性。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范畴和概念,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意义,因而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王寅2002)。可见,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人类心智是身体经验的产物”蕴含着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同样,“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也体现了思维的“自我中心”特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我们对于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神经加工过程,这中间的分析是如此复杂,运作如此之快,即使我们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觉察到,而且我们也不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L&J(1999)认为: “人类有意识的思维仅是冰山一角,十分保守地说,无意识思维至少占95%。”那么,这些比例巨大的无意识思维是如何运作的呢? 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无意识认知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我们对经验进行概念化,而这种无意识推理的手段就是“隐喻”。体验哲学认为隐喻具有三种基本性质: (1)体验性;(2)隐喻式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 (3)隐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不但如此,我们同时认为无意识思维和隐喻思维与凸显机制一样也应该遵循我们上面所提出的思维经济性原则,因为人类的行为普遍遵循“省力原则”。隐喻的本质是一种用具体的或已知的概念去组织抽象的或陌生的概念的认知机制,因此隐喻式的词汇和陈述就是用已知的、熟悉的概念去表达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Van Dijk也认为语境是一种思维模式,而个体性和主观性是该模式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本书强调的“自我中心性”。Van Dijk (2008)提出: “思维模式并不仅仅表征个体所见到的,同时也表征自我观点和情感。”比如说人们从各种媒体读到大量的有关“9·11袭击世贸大厦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根据这些报道不仅仅是建构了一个有关这些事件的个体认知,同时也形成了价值信念,即自我观点抑或情感(或悲哀或愤怒)。而自我信念和情感,如上所述,具有自我中心性。

如果对交际对象的视角、信念、知识的估计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花费精力的思维过程,那么自我视角、自我信念和自我知识思维活动则大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如思想飘忽、口误、情绪性表达和模仿等。就隐喻而言,尤其是说话人在使用新奇隐喻时,他们在选择源域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中心思维过程,往往体现了说话者独特的、新奇的感受,为的是达到一种出奇的、新颖的、甚至幽默的效果,如当今大学生流行语中的“方便面(容易泡的女孩子)”、“恐龙(丑女)”、“猪头(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情人昵称)”、“孔雀(自作多情的人)”、“革命(指一般不用功,某一天忽然去上自习)”等。这些隐喻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人来说一般很难理解,也说明共有知识是相对的、动态的。另外,不难想象这些隐喻的兴起者在发明这些隐喻时完全是从自我视角和自我知识出发的,为的是创造一种新的认知角度。据此,本书认为“自我中心”不但体现为一种交际或语言现象,同时也是思维和认知的本质特征。

[1] 转引自曹晖.从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看美的经济性原则. 北方论.2002年第2期. P: 58~60.

[2] C.F. Baddeley,Alan1986 Working Mem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