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言与曲艺的相辅相成

方言与曲艺的相辅相成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文化有一股蔫劲儿,不显山露水,不求激越决绝,妙在融会贯通。天津人妙在把二者拿来,进行改造创新。天津的城市性格幽默风趣,是培育相声成长发祥的一块沃土,曲艺人才辈出。这种优势,与天津话的氛围是分不开的。到底是天津话滋养了曲艺文化,还是曲艺文化扩大了天津话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除了相声,天津话在小品、快板、话剧等文艺形式中也较为常见。

天津文化有一股蔫劲儿,不显山露水,不求激越决绝,妙在融会贯通。拿并不起眼的煎饼馃子来说——煎饼,原是山东产物,与馃子结合的制法,来源于杭州的“葱包桧”。天津人妙在把二者拿来,进行改造创新。绿豆面煎饼与油炸馃子结合,并极富智慧地加上一枚鸡蛋,其面貌、其味道、其品位立马升华,成为风格独特的饮食名牌。这就是多元包容、海纳百川,显示出善于吸纳,善于综合,善于创新的特点。

再说戏曲,源自秦晋大地的梆子,素以高亢到响震屋瓦、吼到声嘶力竭而著称。但到了二十世纪以银达子为代表的“卫梆子”出现,曲调悠扬婉转、曲目哀婉凄厉,于是就有“卖元宵的敲棒子,卖白菜的劈帮子,老太太爱听卫梆子”的谣谚在民间流传。一个“卫”字,体现了从草台到剧场、从乡野到都市,意识的转变和品位的升华。

评戏更是如此。由“乞儿行乞”之歌的“莲花落”,到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的“半班戏”(蹦蹦戏),再到敢与京戏分庭抗礼的“平民之戏”——评戏,天津可以说是它的文化摇篮。当年坤书馆(落子馆)的出现,为不堪屈辱的年轻女子提供了命运的转机。只要歌喉动听就可以卖艺不卖身了。于是,第一代名伶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等就以她们的水磨新腔,奠定了评戏表现市井生活、饮食男女、小家碧玉的艺术色调。梆子和评戏都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而逐渐成熟,奥秘在于由表及里的贯通和由此及彼的融通。

曲艺的“怯大鼓”,演化为京字京韵的京韵大鼓,经刘宝全、白云鹏、白凤鸣等而至骆玉笙,它已成为雅俗共赏、刚柔并济、说唱结合的叙事诗体了。流行于河北省的“西河调”在津门改名为西河大鼓,在延续长篇演义的同时,又有通透流畅、轻松愉快的“马派”西河短段流行,马增芬一段《玲珑塔》和《花唱绕口令》竟使叙事体转变成抒情方式。同样出彩的还有王佩臣的“铁片大鼓”,她的幽默本事和观众关系几乎成了曲坛佳话。有一次她演出后谢场,在接二连三地返场之余,竟以“你们还有完没有?!”的玩笑结束。但天津观众没有嗔怨,反而觉着是一种特别享受。

外地人了解天津话,多源于曲艺作品。天津的城市性格幽默风趣,是培育相声成长发祥的一块沃土,曲艺人才辈出。这种优势,与天津话的氛围是分不开的。到底是天津话滋养了曲艺文化,还是曲艺文化扩大了天津话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

“比如说人多动症、坐立不安,天津话说‘奋囚’,‘你奋囚嘛?’用到相声里,大家就觉得新鲜、可乐。还有很多词组,到天津话里都省略一个字,天津人管派出所就叫‘派所儿’,百货公司叫‘百儿公司’……”除了相声,天津话在小品、快板、话剧等文艺形式中也较为常见。近年来,天津话版的电视剧和专场话剧也深受观众喜爱,很多网友通过论坛表示:“想听(电视剧里出现的)原汁原味的天津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