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柔克刚的哲学

以柔克刚的哲学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水流的形态,甲金文和小篆中的字形都很形象。我们看“水”字的小篆字形,画有三道水流,但中间一道与两边的不同,两边的水流是断开的,中间则是连续的。甲骨文的“州” 金文的“州” 小篆的“州”比较“水”“川”与“州”,我们可以体会到汉字造字的奇妙之处。

11

“水”是一个象形字,描绘的是水流的形态,甲金文和小篆中的字形都很形象。

1744           1745           1746

甲骨文的“水”   金文的“水”   小篆的“水”

水是五行之一,《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就用了五行的说法:“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木、火、金、水、土五行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水是北方,所以说是“北方之行”。为什么说“中有微阳之气”呢?我们看“水”字的小篆字形,画有三道水流,但中间一道与两边的不同,两边的水流是断开的,中间则是连续的。如果你熟悉《周易》的卦爻,就会联想到“水”字形的两边很像阴爻,而中间则像阳爻,阴爻裹挟“中有微阳之气”,依据就是这里。从五行相生上来讲,水生木,而水性阴,木性微阳,所以说水“中有微阳之气”,正符合水生木的理论。《说文解字》中这种用字形附会五行的解说,今天看来显然是不科学的,但若仔细分析,也能看出古人解字的良苦用心。

汉字中跟水的形义相近的有“川”字,我们看“川”字的小篆字形,跟“水”仅有细微差别,就是两边的水流也变成连通的了,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川”字为“贯穿,通流水也”,“川”的本义就是河流。

1767

小篆的“川”

在“川”字基础上再稍微变化,就又有了“州”字。显然,“州”表示的就是川流之中的几块小陆地,这个意义后来又添加“氵”旁,写作“洲”。

1768         1769             1770

甲骨文的“州”   金文的“州”   小篆的“州”

比较“水”“川”与“州”,我们可以体会到汉字造字的奇妙之处。

1

“水”和“山”一样,也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象,所不同者,山是沉静的,水则是流动的,所以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仁爱的化身,平静稳定,宽厚包容;“水”是智慧的化身,审时度势,善于变通,反应敏捷,不拘一格。

道家对“水”同样推崇备至。《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无色无味,随遇而安,泽被万物却不争名利,处于微末之地却最接近“道”的真谛。在《老子》看来,物极必反,水既是自然界中最柔弱的东西——避高趋下、无根无形,也是最坚强的东西——无孔不入、水滴石穿。没有容纳、忍让、放低姿态,就没有凝聚、奔流、厚积薄发。

中国境内许多自然名胜的形成都得益于水的作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钟灵毓秀的桂林山水、绵延壮阔的长江三峡,还有大量冲积平原和河流三角洲。水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短时间里它显得柔弱无形,可以随着外在力量随意变化,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你会发现,最终不是自然改变了水的形态,而是水塑造了自然的模样。这就是水的巨大能量,不声不响,不骄不躁,不怨不怒,却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笑到最后。上善若水,做人如水。

1798

南宋·马远《水图卷》




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