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语拟声词的文体功能

日语拟声词的文体功能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普通的语言符号理论,通俗地说,语言的“意思”与“声音”之间,通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拟声词的运用,对弥补日语这一缺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它们所具有的具体性了。

根据普通的语言符号理论,通俗地说,语言的“意思”与“声音”之间,通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椅子”这个意思,并非一定要用“いす”这个音形来表示,把它说成其他什么也未尝不可。这种具有被称为“无契性”或“无缘性”(immotive)的词在语言中是占绝大多数的,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词是属于“有契性”或称为“有缘性”(motive)的。这就是我们在这一节里要谈的“拟声”的问题。所谓“拟声”,简单地说,就是词的声音与意思之间有某种自然的联系,它的声音可以引起人的某种联想。比如,在不止一种语言中,M这个音带有柔软、圆滑的感觉;K这个音带有坚硬、有棱有角的感觉;而L或R则带有光滑、流动的感觉。至于所谓“拟声词”的产生,是否源于人对自然音的模仿,在此不欲追究。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只要认识到利用声音与意思的自然联系来状物传情是它的特征这一点便可。事实上,“拟声词”也并不只限于对声音的直接模仿,仅就日语而言,它至少包括3个方面:

a.水の音がザーザ聞えてくる。

b.宝石がピカピカ光る。

c.さきからいらいらしていた。

上述的a句中的“ザーザ”可以说才是狭义上的“拟声词”,而b句中的“ピカピカ”是模拟事物状态的“拟态词”,c句中的“いらいら”则是模拟人物情绪的“拟情词”。再者,日语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有时也很难严格分开,比如:“太鼓がドンドン鳴っている”“彼はどこまでもドンドン走った”,同一个“ドンドン”,在前者为“拟声”,在后者则为“拟态”。由此可见,“拟声词”这个名称,并不能反映这一类词语的全貌,所以,有的学者主张用“音象征语”(或外来语“オノマトペ”)一名来统称它们。我们认为这的确不无道理,但考虑到中文的习惯,在搞清楚问题实情的前提下,依然使用习惯的说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拟分开几点谈谈日语拟声词的文体特性:

(1)拟声词的文体功能在于加强语言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能刺激人的听觉,从而对语义产生象征性联想。我们知道,日语音节结构简单、语调平板、缺乏节奏感。可以说,拟声词的运用,对弥补日语这一缺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コーヒにブランデーをすこし入れた”和“コーヒにブランデーをちょっぴりと入れた”,两个句子虽意思相同,但后者音乐感强,令人如闻其声,具有前者所没有的生动性。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段文字:

ふと耳に、、水の流れる音が聞えた。そっと頭をもたげ、息を呑んで耳をすました。すぐ足もとで、水が流れているらしい。よろよろ起き上って、見ると、岩の裂目からと、何か小さくきながら清水が湧き出ているのである。その泉に吸い込まれるようにメロスは身をかがめた。水を両手で掬って、一くち飲んだ。ほうと長い溜息が出て、夢から覚めたような気がした。

(太宰治《走れメロス》)

在这段不长的文字中,作者就使用拟声拟态词达6个之多,通过它们把周围环境、人物的动静神态,惟妙惟肖地勾画了出来。令读者在听觉上犹闻悦耳之音,视觉上宛见赏目之画。

(2)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第二个特征是它们所具有的感情性。这不但是指它们中间存在着上面提及的那部分模拟人物感情的所谓“拟情词”,如:いらいら(焦急)うきうき(欢喜)くよくよ(愁闷)びくびく(害怕)むかむか(生气)むずむず(慌闷)むらむら(发怒)わくわく(兴奋)むしゃくしゃ(心乱)等,而且更主要的是有部分模拟客观状态的拟声拟态词也具有较明显的感情色彩:或喜爱、赞扬、亲昵、敬重,或厌恶、贬斥、冷淡、轻蔑。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比较常用的词:“ありあり”和“まざまざ”。它们的意思相同,都表示对往事的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但前者属中性,后者则属贬义,主要用于表现对痛苦、悲惨、恐怖等的往事的回忆:

幼いころのことは、今でも眼の前にありありとみえてくるのです。(中性)

高枝はまざまざと痛ましい悲劇を見せつけられる思いだった。(つらい思い出)

又如,日语中形容人肥胖的拟态词有不下20个之多,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举几个为例:

a.ぶよぶよとふとっていて、走くのもおっくうそうなでぶっちょ

b.ころころとふとった、かわいらしい子熊

c.むくむくとはちきれそうにふとった、丈夫そうな赤ん坊

不难看出,a句的“ぶよぶよ”是贬义的,给人一种不利落的感觉,而b、c的“ころころ”“むくむく”则是褒义的,表现了说话人对对象的疼爱、喜欢、亲昵的感情。除了这种褒贬对立的词外,有些意思则只存在贬义的拟声拟态词:

あの酒屋には不良がうじゃううじゃと集まってるんだ

罪人たちは何百となく何千となく、真っ暗な血の池の底から、うようよと上って……

在表现某种“生物”密集而蠕动的状态时,无论是用“うじゃううじゃ”还是用“うようよ”,都给人以不快、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它们都是贬义的。

(3)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它们所具有的具体性了。一般认为日语的动词具有意思笼统的倾向,所以主要作为动词的修饰词的拟声拟态词,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对动词进行“具体化”修饰的作用,比如:

にこっと笑う にたっと笑う にやにや笑う げらげら笑う はははと笑う

ほほと笑う かんらからから笑う

一个动词可以用好几个拟声拟态词来分别进行“具体化”,这就意味着同一范畴的拟声拟态词必须(可以)用某种尺度来衡量它们。这就是“部位尺度”和“程度尺度”。关于从“程度”的角度来区分拟声拟态词的差异的设想,日本现代文体学的先驱者之一的小林英夫早就提出过,他采用“意思价”和“意思量”这样的概念来区别拟声拟态词的“质”与“量”问题,并指出:范畴性的象征音的研究,应以测定意思量为其主要目的。他具体举了3个拟态词“はらはら ひりひり ほろほろ”为例来说明问题:它们由两个辅音h和r分别配以元音a、i、o后重叠组成,虽然它们表现的对象不同,但可以感觉得到它们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程度差异。这就是说“はらはらする”(令人手捏一把汗的紧张心态)是由于他人的惊险演技引起的;“ほろほろと山吹散るか滝の音”表现的是一种叶落有声、瀑泻生音的寂静境地,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而“むこうずねをすりむけばひりひりする”则是说胫骨擦伤令人疼如火燎,是一个不可隔岸观火的切身问题。那么这种程度差异是什么造成的呢?这是由于a和o和i具有显示距离(程度)大小(a>o>i)的能力。[2]小林英夫在此说的也许有点玄,但我们认为拟声拟态词的程度差异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许多时候我们可以用“程度尺度”来衡量它们的差异。比如“ころころ”和“ごろごろ”在形容石头滚动时,日本人就能感觉得出前者的“石头”要小于后者的“石头”。除了“程度尺度”外,有时还须同时使用“部位尺度”。比如,表示“痛感”的拟声拟态词可做如下分类:

①しくしく ②ちくちく ③ずきずき ずきんと ずきんずきん

④ひりひり ぴりぴり ⑤きりきり ⑥かちかち ⑦がん

冷えたのか腹がしくしく痛み出した

冷えたのか腹がきりきり痛み出した

这两句的差异正表现在程度上,前者程度弱,是微弱的隐痛或阵发性的痛;后者程度强,是被锥刺似的连续性绞痛。

再者,前面举出的有关“笑”的拟声拟态词很大程度上,也能从部位和程度的角度加以说明。在此让我们先取“にやにや”和“げらげら”为例。根据《新明解国语辞典》的解释:

にやにや――(一言も物を言わないで)意味有りげに薄笑いを浮かべることを表す。

げらげら――大きな口をあげて笑うことを表す。

显而易见,在“笑”的程度上“げらげら”要比“にやにや”大得多,而且“笑”的部位也是不同的。至于这两个词的这种差异,要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看来还比较困难,但我们凭着听觉印象恐怕也能分辨出个大概来吧:因为它们在“响亮度”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不过,用小林英夫的“a>o>i”的理论,倒是似乎能说明“ははは(と)”和“ほほ(と)”的程度差异:ha>ho。がん

⑧ちゃかちゃか ⑨じいん(と) ⑩きゅっ(と)きゅー(と)

首先,从痛的部位来看,它们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

能用于表示眼痛的:②⑥⑧

能用于表示腹痛的:①⑤

能用于表示心痛的:②⑤⑨⑩

能用于表示胃痛的:②⑤

能用于表示头痛的:③⑤⑦

当然,在部位相同的情况下,其差异就表现在“程度”上,比如:

(4)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第四个特征是他们的转用功能和派生复合能力。

首先是转用功能。在修辞学上有一种叫做“换喻”(metonymy)或“提喻”(synecdoche)的修辞方法,比如:“私服が目を光らせていた”——以“私服”隐喻“便衣警察”;“すてきなロマンス·クレーがやって来た”——借“ロマンス·クレー”(“银发稀疏”)指“有魅力的中年男子”。日语拟声拟态词也具有这种用与事物有关东西或事物的某部分来代表事物本身的功能,即用某事物的声音或样态来指代事物本身。这种现象在幼儿用语中尤为多见。如:

ワンワン(犬) ブーブー(豚·汽車) モーモー(牛)

除了幼儿用语外,比如“しゃぶしゃぶ”(一种类似火锅的日本荤菜)就是利用肉在锅中晃动的声响来指代菜肴本身的。与此原理相同的有:“トンカチ”(铁锤)、“パチンコ”(弹子游戏机)等。

其次是派生复合能力。日语拟声拟态词这方面的能力很强。比如,以“バラ”为词根,可以派生复合出“バラリ”“バラバラ”“バラつく”“バラバラ事件”“サックバラン”等词。下面我们就按不同复合类型各举若干为例。

AB+名词或名词+AB:

がり勉(死读书)がら空き(空空如也)

やせぎす(癨瘦)銀ブラ(在银座大街上溜达)

如:入ってみると映画館の中はがら空きだった。

AB AB+名词或名词+AB AB:

ちんちん電車(一种旧式电车)くりくり坊主(大光头)

がりがり亡者(爱财如命的家伙)内心どきどき(忐忑不

安)

態度はきはき(态度爽快)

如:“ちんちん電車”の名で親しまれた市電もついに姿を

消すことになった。

AB+名词:

グラつく ウロつく ガタつく グズつく キラめく ユ

ラめく

如:飼主のないむく犬のように朱雀大路をうろついて

走く。

总之,各种拟声拟态词的派生词复合词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在口语活动中更是变化无穷,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