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创诗歌:蝉的重要特点

原创诗歌:蝉的重要特点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篆竹简蝉从虫从单,林光义《文源》:“單为蟬之古文。”蝉活跃在夏天,有以为“夏”的古体就是蝉。②蝉蝉的重要特点,是饮而不食;蚕是食而不饮。单说蝉只饮不食,也不用嘴嚼,只有一个刺吸式的口器,穿透植物组织吸取树汁为生。所以说它饮而不食,一芥不取于人。说也有趣,长沙出土的西汉绣纹纱罗,薄如烟雾,每件重不到一市两,有称雾縠,有称“天衣”,也有称“蝉衣”的。

小篆

竹简

蝉从虫从单,林光义《文源》:“單为蟬之古文。”象形。蝉右上部两口为目,下象腹尾。蝉又称蜩,《诗·七月》:“五月鸣蜩。”蝉也称螗。《诗经·荡》:“如蜩如螗。”或称蜩螗。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其“蟪蛄”也就是寒蝉,春生秋死,或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蝉俗名“知了”,“知了”即“枝嘹”,讲它在枝头鸣叫。蝉活跃在夏天,有以为“夏”的古体就是蝉。并考证说:“甲骨文夏的字形,状若(reí帽)、首、翼、足,与蝉逼肖。疑卜辞借蝉为夏。蝉是最著名的夏虫,闻其声即知其夏矣。”

蝉的重要特点,是饮而不食;蚕是食而不饮。两种小虫,都经过从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全变态的变化过程。单说蝉只饮不食,也不用嘴嚼,只有一个刺吸式的口器,穿透植物组织吸取树汁为生。所以说它饮而不食,一芥不取于人。蝉蛹在地下的时间较长,有两三年,有四五年的。最长时间有十七年的。蛹在地下靠吸取树木根液为生。

蝉有三千多种。常见的有蚱蝉、蟪蛄、蒙古寒蝉。蚱蝉也称野乌子,蜕皮后由黄绿变黑,也称黑蚱。它在地下两三年便出土,清晨爬到树上鸣叫。雨后叫得更欢。所谓“雨后群蝉沸新枝”、“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蟪蛄也叫皮皮虫。《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它是夏虫,故不知春秋。蟪蛄形体短阔扁平,较小。前胸及腹部褐色,腹部节痕黑色。翅上布满黑色云纹,肢褐色。

蒙古寒蝉,暗绿色,有黑斑,肢绿色,形体狭长,鸣声如“夜诗多”、“夜书读”。出现略迟。《礼记》曰:“仲夏之月,蝉始鸣;季夏之月,寒蝉鸣。”谚曰:“蝉鸣夏暑,朝后秋老虎。”有研究物候的,测得2002年7月22日,上海徐汇区寒蝉始鸣,这年7月23日大暑。

蝉常出入文人笔下,有诗有文,有寓言,也有歌赋,多是托物言志、抒写情怀的。当然,都要根据蝉的一二特征来写。如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就是托“居高食洁”的鸣蝉,来申述他自己的清白,为自己触忤皇后武曌下狱鸣冤。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屈原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司马迁是从蝉的蜕变来写屈原的清白,他不像道家,强调羽化登仙之类;而是着笔于其志洁,其行廉。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在《水调歌头》中也写到蝉:“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与司马迁文字,不谋而合。说到寓言《列子·痀瘘承蜩》写一老人捕蝉,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结果,捕蝉到了拾掇的地步。也有些文人写到蝉,偏多哀怨。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元代马臻诗:“短翼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清人吴琦《咏蝉》:“抱叶吟条,似向行人诉,愁无数。不堪听处,六代斜阳路。”还是辛弃疾写得好,《西江月》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特别幽美,格外清新,且有风致,读来使人愉悦。

成语“噤若寒蝉”,寒蝉指秋蝉,《七修类稿》:“鸣于秋者为寒蝉,即楚辞所说寒螀。”秋蝉秋尽即伏,蝉的兴伏是集体性的,兴则全兴,伏则尽伏。

“单薄”一词,似从蝉翼而来,“单薄”与“薄如蝉翼”,似有渊源关系。说也有趣,长沙出土的西汉绣纹纱罗,薄如烟雾,每件重不到一市两,有称雾縠,有称“天衣”,也有称“蝉衣”的。

注:

①田艺蘅《留青日札》25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叶玉森《殷墟书契前编集释》。

③庞秉璋《蝉声测候》,《新民晚报》2003年8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