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属对练功夫

属对练功夫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骨小篆对联是一种特殊文学形式,艺术奇葩。唯鲁迅以“比目鱼”赢得了老师的赞扬①。对得好称做“的对”。对联的平仄与近体诗的平仄是一致的。上联的“酿成”对下联的“醉倒”都是动补结构,上联的“春夏秋冬”与下联的“东西南北”都是并列结构。要进一步说的,对有言对、事对、正对与反对等。反对有一种对比反衬作用,正对不能。至于事对,其中不少古奥难懂,列为次也是有道理的。

甲骨

小篆

对联是一种特殊文学形式,艺术奇葩。它只有两行,着墨无多,典雅而近民俗。堂上挂上一联,或门上贴上一联,可赏心悦目,陶冶性情,居室生辉。让学生学写对子,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锻炼学生的语言功力。鲁迅当年在“三味书屋读书,寿镜吾先生就曾以“独角兽”为上联,要学生对出下联,答对中有“两头蛇”、“三脚蟾”、“九头鸟”、“百足虫”等等。唯鲁迅以“比目鱼”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因为“独角兽”中的“独”不是数词,有单义;“比目鱼”的“比”也不是数词,有双义,正好相对。至于“目”与“角”,“鱼”与“兽”对得也工整。1930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上,也曾加了一道对对子的考题。出句为“孙行者”,原拟答案为“祖冲之”或“王引之”。阅卷时,总的情况并不佳。但师大附中的应考生周祖谟答案是“胡适之”,“胡”对“孙”、“适”对“行”、“之”对“者”,陈寅恪大加赞赏。其后,他在对友人的信中说:能对对子,才能分辨虚实词,才会区别平仄声韵。对对子的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人读书的多少,语汇的贫富,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等。据《康有为自传》说在他六岁时,家长以“柳成絮”相试,他答以“鱼化龙”。清同治时的杨守敬,拜一位覃老师为师,老师试他以“龙变鱼,鱼变龙,鱼龙变化”,杨对以“老携幼,幼携老,老幼欢欣”。于是老师很高兴地收他做学生。

创作对联有不少规矩,也由于这些规矩,才有可能绽放出我民族文化的特有奇葩。首先是上下联要字数相等。只有相等才能成为偶句。四字对可以说是基础。历史上盛行过四六骈文,即上四下六句式。四字对很多,五、七字最为长见。六字八字对联也有。长联如云南昆明大观楼上孙髯翁所写长联180字,还有更长的。

规矩还有虚实相对、平仄协调、结构相称,或内容相关。长短可以不论。对得好称做“的对”。

所谓虚实相对,就是要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这里说虚、实,不同于现代汉语所说的虚词和实词。实词指现代汉语的名词,虚词指名词以外的动词、形容词等其他词类。前人认为有迹可指为实,无形可见为虚。比如《笠翁对韵》中的“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溪”,都是实对实;“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是虚对虚。这里不只是实对实、虚对虚,而且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单音词对单音词,双音词对双音词。此外还有短语对短语,例如苏州状元陆润庠在苏州留园北厅的一幅长联,均为短语组成。上联:“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下联:“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再说平仄相对,要求上下联平仄声相协调。平仄协调读起来才顺口,才有节奏。对联的平仄与近体诗的平仄是一致的。律诗八句,要求当中四句做成两副对子,三四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对联也跟近体诗一样,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是不能含糊的。对子的首句末尾一字,须仄声,对句末尾一字须平声,所谓“仄起、平收”。举几个例子:

旅夜书怀 杜甫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上浮梁 白居易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结构相同,是指词与句的结构,上下联要一致。如某酒店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上联的“酿成”对下联的“醉倒”都是动补结构,上联的“春夏秋冬”与下联的“东西南北”都是并列结构。至于“酒”与“人”又同为名词。这副对联上下联结构对得都很工整。再如“春风催绿”,对“江山映红”,又都是主谓结构。再如“三江春水”,对“五岳青松”,都属偏正结构,对得都很好。

要进一步说的,对有言对、事对、正对与反对等。刘勰《文心雕龙》中说:“丽辞(对偶)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所谓言对,是说两句相对不用事。如“满招损,谦受益”,再如“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事对是要举出事例来。如王勃《滕王阁序》所说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就是事对,有两个典故在。什么是正对?如百花对万木,半斤对八两。什么是反对呢?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与无辜,忠骨与佞臣是反对。反对有一种对比反衬作用,正对不能。正对也有好对子。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大家手笔,不仅对得工整,内容又极好。再如“我亦有短,靡恃己长”,一长一短,看问题非常全面。修辞学中有一种喻对,它与类喻、博喻并提。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先比后证。

很多人主张联语要以意为先,事对为次。这不但正确,而且重要。意为先就是要求立意要高要深,创意要新,还要有境界。一副对联内容与形式都好才是真好。单纯的文字游戏,价值不高。至于事对,其中不少古奥难懂,列为次也是有道理的。内容好的对联很多。如鲁迅先生《离骚》集句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这是一副有关惜时进取的对联。鲁迅对此有一段说明。1935年夏天,鲁迅收到一个出版单位寄来的两张长条纸卷,其中没有信件说明。鲁迅知道人家要他写一副对联,他就集录了以上两句诗。对联写好了,他又写了一封信,告诉对方:“前嘱作书,顷始写就,拙劣如故,视之汗颜。但亦只能姑且寄奉,所谓塞责焉耳。埋之箱底,以施蟫(yín)鱼,是所愿也。”先生何其严谨,又何其谦虚。郭沫若写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写英雄的,又如郭沫若为四川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写的一副对联:“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祖国,英风使天下同钦。”横额“凯歌百代”。这里是高度评价,深情赞誉。俞曲园题扬州史阁部祠联:“明月梅花,拜祁连高冢;疾风劲草,识板荡忠臣。”吴芝瑛题秋瑾故居联:“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这里都是满怀崇敬赞英雄的。还有不少写山河壮丽的,如潼关城楼联:“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鲁迅集《离骚》句对联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关于对偶辞格。

连珠对,两个叠音词对举。杜甫《秋兴》:“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连滚对,两个叠音词连用。卢照邻《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双声对,两个双声连绵词对举。白居易《望月有感》:“田园干戈后,骨肉道途中。”

掉字对,一个字在同一句中先后间隔使用。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今年寓独秦,愁思看不当。”

数字对,即数目字对。由于数词中平声很少,唯三与千属平声,所以三与千在诗歌中用得也特别多。诗中仄声数目字,常用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因为一三五可以不论平仄。如王夫子《题衢州湘西草堂》:“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声的“六”就是放在平声位置上的。

嵌名对,有人名、地名或物名,嵌有首嵌、腰嵌、尾嵌。郭沫若书韬奋纪念馆联,就是首嵌:“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鲁迅逝世四周年,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共书一联:“著作尚未成书,惊闻星陨,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徬徨。”这里嵌的是书名,“尚未成书”是指先生翻译的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

流水对,指上下语意相贯的对偶句。如《诗经·伐木》中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又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无情对,上下联在内容上毫无关系的偶句。如“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三对五,星对月,白对黄,兰对梅,天对地,形式工整,内容毫不相干

对联中常见毛病不少。如上下联末一字都用平声,不是仄起平收,称之为上尾病;如果同义词对举,称之为合掌病;上下联不成对偶,称之为缺偶病。类似以上毛病,要尽量避免。

注:

①《对联集锦》5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②周士琦《再谈绝妙好联》,《新民晚报》1992年2月28日。

③邓云乡《对对子》,《新民晚报》1995年2月10日。

④彭友元、朱家玉、张少华《对联趣话》12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

⑤张少成、李泽一《对联选》3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⑥朱承平《对偶辞格》,岳麓书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