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话口译』与『电话会议』

『电话口译』与『电话会议』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通常意义上的“春种秋收”不同,大学的收获季节是春季,播种的季节是秋季,因为学生入学在秋季,毕业冲刺在春季。所以,准确来说,电话口译的工作应定位为双语帮助台热线,宗旨为在亚运会期间提供语言资源。事实上,“电话口译”只是众多操作性语言服务的一种。所以说,电话口译所反映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翻译正在日常生活化。

和通常意义上的“春种秋收”不同,大学的收获季节是春季,播种的季节是秋季,因为学生入学在秋季,毕业冲刺在春季。应届毕业生要拿到相应的学历,必须完成一篇学位论文。于是,指导、修改论文(自己带的学生),评阅论文、参加答辩(别的老师带的学生)就构成了繁忙的“春收”时节老师们的主要工作。而各校也趁此机会大江南北遍邀答辩委员,沟通感情,相互交流,于是导师们更加忙碌起来。

“春收”也是“验收”的季节,验收每届学生的“收成”如何,几年辛勤耕耘是否培养出了人才。

阅读不同论文,与参加答辩的学生进行讨论,倒也可以看到学生背后导师的影子。毕竟,学生写什么、怎样写、写得如何,总得要过了导师这一关论文才得以送审。虽说“文责自负”,但粗制滥造的论文在导师这一关就过不去。无论如何,阅读、评阅,包括答辩,不只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老师之间、学校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探底”的机会。

今年读到过一本高级翻译学院口译研究生写的论文,专论电话口译员的角色。作者通过参考某某学者提出的口译员的三种角色:守门员(gatekeeper),协调员(coordinator)和共同开发者(co-constructor)来展开探讨。该论文以“认知语境差异”研究为前提,通过电话口译录音语料分析,最后证明该学者的研究是适于电话口译员研究的结论。

暂略过学术意见不提,如论文是否具有独特性、批判性,该论文的问题在于,它自始至终均未提出过口译的定义和类别,即界定清楚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工作方式等口译“本体论”问题。事实上,“电话口译热线”的核心服务在于电话热线,所谓“口译”,其实提供的只是“双语”客服中心、帮助台热线而已(Hotline 或Helpdesk)。热线或帮助台的工作在某方面超出了口译工作的权限,所以接线生有权大量过滤、删减,甚至诱导对话双方的话语内容。因此,这篇论文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口译的研究,而在于从语境与对话者的身份入手探讨如何提供有效服务,提高活动的品牌价值——而这已经是一个营销与销售的研究课题了。

口译培训市场在国内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口译的性质、范围、方式被模糊化,偏离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则与媒体对传译工作的过度炒作有关:金领、职业达人的形象,尤其是频频亮相于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口译员。国内翻译学院的开办也迎合了市场大量需求翻译人才的表象。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热门专业不断轮转,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外贸(国贸)、90年代的计算机,以及2000年后的金融专业等,各高等院校随之一窝蜂地开专业、建制,根本未加认真论证毕业市场的需求,也无暇考虑发展学校自己的传统优势。2000年以后,在国内外语界,翻译学似乎取代语言学,正在成为新的宠儿,特别是口译专业成为学生家长、学生本人选专业与就业的重要考虑对象。专业口译员的需求量有无权威市场研究机构研究结果的支持?口译专业课程应该在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阶段开设?这些问题尚未见厘清。在上面讨论的论文中,电话接线生与口译员被混为一谈,这显然不利于推动专业口译市场的发展;而放大口译员的需求量和吸引力是否可能影响优秀生源的职业规划?这样看来,口译研究显然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行业问题。

我认为,这篇论文的主题应该是研究口译员的身份问题;语境是亚运会,对话者为参赛选手或有关工作人员。如果按译员的行为准则来看,译员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为谈话内容守门、协调或开发。所以,准确来说,电话口译的工作应定位为双语帮助台热线,宗旨为在亚运会期间提供语言资源。显然,电话翻译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活的翻译软件,一个可以随时咨询的语言顾问

事实上,“电话口译”只是众多操作性语言服务的一种。如医院的陪同翻译,足球、篮球队的现场翻译,甚至不少外资参股进行管理的外籍银行高管都需要操作界面的陪同翻译。例如,澳门回归之后,澳门不少政府部门(如澳门文化局等)的管理层由葡语外籍人士或“葡生”澳门人更换为美籍管理人士,许多日常工作就需要即席传译服务。国内也如此。几年前,美国新桥集团入主深圳发展银行,银行董事局主席、总经理的日常工作都需要同声传译的帮助才能完成。所以说,电话口译所反映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翻译正在日常生活化。口译员也就逐渐失去了“中立”“公正”的本来特征,转而成为雇佣方的专职翻译员,也就是员工。

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参加国际会议时,译员经常挂着“工作人员”的证件牌,即举办单位的内部人员。好笑的是,“工作人员”(Staff)常被译为“Worker”(工人)。这样一来,传统接待酒店在安排酒席时,如果没有翻译任务,译员也就入席所谓Staff Canteen(员工餐厅)就餐。

也有高攀的时候,比如在参加上市公司分析员电话会议时(call conference),我就经常被现场册封为VP,以公司副总的身份用英文交流——当然内容是由企业管理层提供的。主席的解释是,反正国外分析员听到的也是你的声音,都是你在与他们交谈,以副总身份出现,也能提高我们公司的国际化形象!

再回到该篇论文。评委们为这篇论文所下的评语为:该论文不完全是在讨论翻译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在研究电话客服中心、帮助台热线问题。

当然,严格说来,电话翻译,如果牵涉到三方或多方会谈,则属于电话会议口译,其应用范围包括上面提到的上市公司分析员电话会议、董事局会议、股东大会等商业形式。不过,音频已不是唯一的电子通讯形式,如今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形式也已悄然兴起。音频或视频会议对于传译来说非常考功底,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行业知识上均如此。其实口译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是经过音频来“解码”来传译的。口译如同“唱K”,不想在众人面前出丑,就要提前背好歌词,熟悉曲调,否则就无法跟上伴奏。传译亦如此。想必最佳解决方法还是“化身”为“副总”吧——只有真正“打入敌人内部,长期潜伏”,方为制胜法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