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对策

实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对策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对策(代前言)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语言平实、规范、典雅,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文章。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实用文与文明生存的关系,树立文明生存的实用文写作教学观。在帮助学生澄清对实用文写作基本问题认识,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后,随之要着重解决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实用文写作水平提高的抓手。

实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对策

(代前言)

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语言平实、规范、典雅,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文章。实用文也叫应用文,这是一个与文学文相对的概念。

目前,我国从初中、中等学校一直到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实用文写作课。按理说,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学生的实用文写作水平应该比较高,至少也是合格的。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除了“大三学生写申请,百字错了二十八”这个格式、文字俱差的特例外,在高等教育阶段受过专门训练而不能写好实用文的大有人在。以大学生为主体考生的公务员招考中,实用文写作部分大多数得分不理想就是例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二:一是,对实用文写作的价值、地位以及与文学文写作的关系认识不清;二是,偏离了实用文要与阅读对象实现良好沟通的主旨,陷入了单纯的为格式而格式的教学模式。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解决上述问题中有如下心得。

一、树立应世致用、文明生存的实用文写作教学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就是比较注重文学教育而忽视实用文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写作的含“金”量高,而实用写作没有知识含量。这种想法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实用文写作课普遍不重视,“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考就错”成为实用文写作教学的写照。对此,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造:

一是,帮助学生认清实用文的真正价值,树立应世致用的实用文写作教学观。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的价值孰大孰小?其实难于分辨。可是在教学中如果不讲清楚这个问题,要想引起学生的重视是不现实的。于是,笔者就对两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和分析,围绕实用写作的社会价值不逊色于文学写作进行阐述。

一方面,在不否认文学作品巨大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认识实用文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举例如实用文之一的《论持久战》指导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正例,帮助学生认识实用文写作的巨大价值;由于合同签订失当引起的纠纷和诉讼逐年增加的反例,引导学生分析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造成的不安定因素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的案例,指导学生体会实用文之一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社会进步的突出贡献或是深远影响都不逊于伟大的文学作品。此其一。

其二,引导学生算经济账,通过数字直观地感受实用文的经济价值,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实用文的价值也不逊于文学作品,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如,洪昭光的《健康一百岁》的普及读物,其如此大的发行量所产生的稿费(版税)收入一项,就让一些文学作品难望其项背了。文学文能够获到如此经济收益的例证也不多见。

其三,通过分析实用文经典名篇,让学生感受到实用文也一样流传千古,毫不逊色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美联合公报》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一点不弱于文学作品。从影响的人群来衡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实用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陋室铭》、《滕王阁序》等经典名篇成为所有中国孩子的精神食粮,其影响之深远很难估算。对此,我还延伸分析实用文成功的奥秘是与文学文强调的“达”和“雅”紧密相连的,为下一步拓展实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对比中,对实用文的社会价值形成了新的、更为深入的认识,开始逐步重视起来。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实用文与文明生存的教育。

二是,帮助学生认识实用文与文明生存的关系,树立文明生存的实用文写作教学观。首先,分析实用文与文学文的不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两者的不同功能。引用刘半农先生对此作的两个比喻:(1)实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是肥鱼大肉;(2)实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是运动会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比如一个人,天天不吃饭,专吃肥鱼大肉(当时是缺少的),是一定要患胃病的;小孩子不教他好好走路,一下子强迫他赛跑,一定会跌断四肢,终身残废的。学生认识到不仅要注重吸收“肥鱼大肉”的营养,更要高度关注家常便饭对于生长发育的重要价值。学生们比较认同这个形象的比喻。

其次,请过来人介绍实用文在求职应聘、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用文在今后“愉快生存”、“文明生存”中的重要作用。已毕业的同学给学弟学妹们现身说法,对学生的触动比较大,重视实用文写作教学的学生比例逐步上升。再辅之以大学生实用写作“拖后退”的实例——大学生为主体考生的公务员招考中实用文写作部分得分的调查数据,以及实用文渗透到人们现实生活和未来生存的方方面面、年年月月的事实,强化了学生对实用文与未来生活直接关联的认识。

对实用文应世致用和文明生存两方面价值一旦形成了共识,学生就会经常关注实用文使用的案例。以下是学生收集的例子。如,律师除了按照标的适当比例来收取诉讼费所产生的可观的经济收益,其中有一部分的收益应该归功于实用文写作外,通过各种法律文书减少诉讼、调解双方、稳定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不可低估。又如,倡议书的励志效应、合同书的共识效应、口号的警示效应、广告的倾向效应、消息通讯的覆盖效应等,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正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此外,对打架、斗殴的解决,对交往中出现的误会等采用书函来进行调解、消除误会,其效果大受欢迎,等等。学生们自己收集来的事实,不仅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材料,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实用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帮助学生澄清对实用文写作基本问题认识,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后,随之要着重解决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实用文写作水平提高的抓手。

二、架设“达”、“雅”在文学文和实用文之间的立交桥,激活已有的写作能力迁移

对两种文体的区别性比较,可以帮助学生重视实用文写作教学的目的,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实用文写作不需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只需要格式训练。对此,我引导学生找两种文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实用文写作与文学文写作一样,都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语言功底。

首先,分析两种文体表达方式的差异,带领学生走出实用文写作不需要有多方面艺术修养的误区。因为实用文表达多用叙述、说明、议论,而这三种表达方式与文学文用得最多的描写相比较,无论是用到的辞藻、句式、词汇等都不如文学文丰富。事实上,要在行文简洁、字数较少的实用文中达到更好的沟通目的,实用文留给作者施展的舞台更小,这样势必对写作者在文化、文学、修养方面的要求更高,有时甚至比对语言学家、文学史家、文化专家的要求还要更高。因此,仅仅看到两者的区别是不够的,更要认识到两者不仅没有鸿沟,而且借鉴文学文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艺术形象栩栩如生的长处,更好地为实用文“达”的表述服务。有例为证,中美能按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就得益于对台湾问题的恰当的、“达”的表述。基辛格找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这个中美双方都能接受的表述方式,使充分表达中美双方意见的《中美联合公报》得以顺利、如期地签署,打破了中美对峙的坚冰。同学们意识到,当时在场的都堪称专家,对语言的把握和驾驭也是行家里手,为了“达”尚且花了这样大的功夫。自己就更应该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多方面的修养,文字表达要主动向文学创作者看齐,将文学文表达的长处为我所用。

其次,找出文学文强调的“雅”与实用文之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写作能力的转化。让学生明白两种文体都可以、也需要进行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的审美,如,倡议书的内容必须倡导美的事物,海报的书写和装饰必须符合审美的要求才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广告的语言必须追求高雅的品位,避免粗俗,才能使读者乐于接受,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媚俗的、恶俗的广告只能“风光”一时,只有优雅的广告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扎根。而优雅的广告表现为艺术性和文学性都比较强的特点。比较两则广告:“老庙黄金,给你带来好运气”、“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虽然前者也曾经是一句很有影响力的广告词,但是,如果后者套用前者的广告词“老庙钻石,给你带来好运气”,因为广告词缺乏艺术性,没有能够把钻石的特性较好地体现出来,很容易就落入了俗套。即使采用“新”形式进行包装,效果也不可能好。反之,仅仅有好的内容,不注意适度的包装,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立交桥的架设,使文学文写作能力与实用文写作对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驶上全面提高实用文写作水平的快车道。

三、发掘实现良好沟通的心理效应机制,改变单纯的为格式而格式的教学模式

实用文教学中掌握格式固然是重要的。可现状却偏离了实用文写作教学的规律,陷入了为格式而格式的教学模式当中。这制约了实用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一方面,实用文要与阅读对象实现良好沟通的主要矛盾,仅仅靠格式是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实用文中的格式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掌握其精髓,不能“保值”,同样学不好格式。

我试图将眼光越过单纯格式教学的思路,从写作心理学的视角来考察实用写作的思维过程,就发现实用写作中的形式和内容都渗透着一种心理效应。所谓心理效应,就是要求写作者要设身处地地为读者对象着想,尽可能地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读者的心灵,注意到实用文的主旨与读者心灵的呼应。这样写出来的实用文才能打动读者的心,也就是我们期待获得的良好沟通的心理效应。

首先,揣摩、理解格式与心理效应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找到实用文写作实现良好沟通的落脚点。格式中蕴含着心理效应的诸多成分,对其正确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格式。如,书信的格式与心理效应紧密相联:称呼要求顶格写,表明对收信人至高无上的尊重;若是空两格写称呼,尊重的程度大不如前;还有,“此致”要写在正文结束后的中间偏前的位置,“敬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其格式的心理效应类似于献哈达一样,敬献者先从胸口慢慢地向上举起,举过头顶然后献给对方,这样敬献者的殷勤才能表露无余。格式对表达作者的内心尊敬与内容服务的关系清楚了,学生在写作中对格式的把握就更准了。又如,签订合同要将甲方、乙方并列,显然,双方的主体地位通过格式得到体现。这种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对格式联系心理效应进行形象认知,加深理解实用文格式与心理接受的正效应联系。学生也容易在实用文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其次,格式与应用紧密相联,围绕达到实现良好沟通的目的可以有所改变和创新。引导学生理解实用文与阅读对象实现良好沟通的关键,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注意与读者对象的心灵呼应,即使格式中有一些“变化”,仍然会被认为是一篇好的实用文,从而深化对格式教学的理解。如,通缉令的标题,如果考虑到现代社会的特殊性,现在一般的信息人们不容易引起关注,我们也可以借鉴海报的形式,采用“悬赏十五万,捉拿在逃犯”作为通缉令的标题。这就是把握了实用文的主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某些格式创新的例子。其中的创新和突破,不仅没有减弱传播的效果,甚至传播效果还得到了强化。由此看来,实用文写作中最难的、也是贯穿实用文写作始终的是,包括格式处理在内的预期的心理效应的处理。这个心理效应的准确把握、并通过文字实现了有效的表达,决定着这篇实用文质量的高低和价值的最终实现。如,一个父亲寻找出走女儿的寻人启事,也可以在内容上有所创新,除了写上传统寻人启事的主要内容外,用“女儿,爸爸在找你!”开头,将表达父亲对出走女儿思念的一段抒情的文字放在内容当中,可能有助于女儿的早日“回归”。

总之,不同的实用文种类,有着不同的读者对象,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那么,学生怎样如愿地去获得这个心理效应呢?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实用文种类的各异的读者对象之间不同的心理效应来加以确定。一个基本的倾向是,作者对读者对象的心理了解得越深刻,对对方的根底了解得越开阔、越深,写出来的实用文内容就越深刻、形式越得体,就越容易与对方的心理需求高度契合而实现良好沟通。

        主编 方有林       

(原载《上海教育科研》杂志,2008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