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

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1 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文学翻译也不例外。而文学翻译则不一样,车厢的顺序,也就是原文的风格,有灵活生动极具可读性的译文,也有矫揉造作、僵硬古板、剥离了源语中的艺术的或美学本质的,甚至剥离了其灵魂的蹩脚的译文。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

12.1 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文学翻译也不例外。文学翻译就是把用一种语言创作的包含一定社会生活映像的文学作品尽可能完好无损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标是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且译文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使读者在读译文时也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悟、感动和美的享受。一部文学翻译作品不但是作者精神活动的产物,也是译者精神活动的产物。

文学翻译要使译文读者在情感、心理影响上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这对译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译者要深刻理解原作。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像所有类型的翻译一样,对原文要有深刻的理解。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使用的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其独特的内涵意义、表达意义和美学意义。为了增强审美效果、激发读者审美感知,作者往往会偏离日常语言语法规范,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或含蓄手法,采用曲折迂回手法表达意思。这就对文学译者理解原文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分析原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来理解原文的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内容,还需要从体裁、结构、语言、各种表现手法等来分析原文的形式,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原文的意义。

例1.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 There are only artists.(The Story of Art

译文 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艺术。只有一个个艺术家。

原文中 Art第一个字母是大写,而artists所用是复数。一般来说,英语中位于句首的首字母,书籍、报刊、文章或实体的名称须大写,还有专名首字母须用大写,其他情况一般都用小写。此句中的Art首字母大写,并非书名,这意味着Art不再是泛指的“艺术”,而是特指,是一个独一无二、非彼即此的东西的专名。理解为“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极易被误解成没有艺术标准;理解为“没有‘大写的艺术’”,会让人不知所云;如理解成“没有崇高的艺术”,也和原意相差更远。还有人把后一句中的artists显化为“艺术家的风格”。这就需要结合后面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讨论的是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艺术所指的事物有所不同,书中要论述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其次,译者要把握原作的风格。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各不相同,他们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有时,说话的方式远比所说的内容重要。

鲁迅的散文诗《秋夜》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我们把它改为常规表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那么作者想要传达的单调寂寞的情感也将随之一同消失。

非文学翻译中,只要不改变原文的信息内容,就不会考虑风格问题。非文学翻译,就像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只要货物完整到达,车厢的先后顺序就不重要。而文学翻译则不一样,车厢的顺序,也就是原文的风格,有灵活生动极具可读性的译文,也有矫揉造作、僵硬古板、剥离了源语中的艺术的或美学本质的,甚至剥离了其灵魂的蹩脚的译文。

例2.You are killing me, fish, the old man thought. But you have a right to. Never have I seen a greater, or more beautiful, or a calmer or more noble thing than you, brother. Come on and kill me. I do not care who kills who.

译文 老头儿想:鱼啊,你要把我给弄死啦。话又说回来,你是有这个权利的。兄弟,我从没看见过一件东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着,更崇高了。来,把我给弄死吧。管他谁弄死谁。(海观 译)

海明威使用了英语中最核心、最普通的词汇,以客观白描的方法冷静讲述事情的发展,通过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来表达老人当时的心态。译文使用短凑的句式,口语化的词语“话又说回来”、“兄弟”、“来”等,让读者体会到老人的沧桑,也较好地再现了作者电报式的写作风格。

第三,译者需了解源语的社会背景。文学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必然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因此,文学翻译就不能不对原作中包含的社会生活映像进行认识和反映,或者说对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和再反映。译者如果没有对源语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就不能具有敏锐的美学和社会学眼光,自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也就不能达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

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小诗《雪尘》(Dust of Snow),第一小节:

The way a crow

Shook down on me

The dust of snow

From a hemlock tree

一棵铁杉树上

栖着一只乌鸦,

它呀,竟然那样

洒我一身雪花;(黄杲炘 译)

有人将snow理解为俚语中的海洛因,认为西方很多人因吸毒而死亡,人死了物化,英语就叫dust。有人认为是指19世纪末开始用作局部麻醉可卡因。弗罗斯特1920年发表此诗,可卡因使用的范围有多大,有多少人因之而死亡,难以核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可卡因作为毒品流行不过二十年,《美国俚语词典》中认为snow在俚语中的此义初次出现是1930年,也就是该诗发表的十年之后。弗罗斯特长期住在新英格兰,冬天大雪后诗人从树下经过,树上的乌鸦飞起使雪花纷纷飘洒,雪洒到诗人身上,不快的情绪顿时消散,诗人把这种经历和感受写成了诗。如果缺乏对弗罗斯特所生活时代的了解,没有体会到来自生活的情趣,就可能无法欣赏这种诗情画意,“鸦翻高树玉尘倾”,甚至会曲解原作。

当然,诗歌翻译的译者不仅要揣摩诗人灵感爆发瞬间所思所感,还要对诗歌的意象、形式、节奏、韵律等要有独到的把握。因此,这首诗歌也就有了数个译本,这在文学翻译中也是常有之事。

第四,译者要有良好的母语修养。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好的文学翻译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到翻译对象中,体会原作作者的创作情绪,最终用母语再表现出来,这要求译者必须打下深厚的中文基本功底,领悟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使之融入血液。有人认为要做好文学翻译,六分靠母语,三分靠外语,一分靠天赋。文学翻译是二度创作的工作,需要文学悟性、艺术灵感。文学翻译面临无尽的选择,词语、忠实、强调、标点、语域等,如果本族语言能力基础薄弱,在面临这些选择时,原文的句法、语汇、语序等就更容易被不恰当地纳入目标语中,影响译文的准确,违反目标语的语言规范。

例3.(You should get married.)A misanthrope I can understand—a womanthrope, never!(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译文1 一个厌世者我可以理解——一个厌女者,决不。

译文2 一个人恨人类而要独善其身,我可以理解——一个人恨女人而要独抱其身,就完全莫名其妙了!

原句出自王尔德《不可儿戏》一剧中劳小姐(Miss Prism)之口。劳小姐爱咬文嚼字,把misogynist(憎恨女人者)误成了womanthrope,但妙在和前面的misanthrope同一格式。译文2作了一番变通,避免了生造词语,读来自然,顺畅。

例4.The clear heaven overhead was emptied of all its gold. Dusk spread over it, abruptly darkening the Seven Hills.

译文1 金色的晚霞散尽,天空顿显洁净,夜晚来临,斯汶山立马暗了下来。

译文2 天宇澄清,余晖尽散,夜幕降临,罗马七丘顿时昏暗。

一般说来,过多的美化译文很容易歪曲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译文2却同原文在意义和精神上丝丝相扣,体现出中文“措词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