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

时间:2023-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认知词汇学的基础是经验主义或者说是洛克的认识论。唯物经验主义和唯心经验主义各有优点和不足,它们都不能单独作为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认知词汇学将采用扬弃的手段,吸收两种理论的优点,舍弃它们的缺点。象形字的哲学基础是唯物经验主义,是客观世界在字词中的直接反映,形声字的哲学基础是唯心经验主义,是客观世界通过人的大脑认知,间接地在字词中反映。

2.2 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

文科方面的学科追根溯源西方体现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在中国都体现在孔子、孟子、老子的理论中。哲学是文科学科的母学科,语言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它的理论建设必须以哲学理论为基础。我们认为认知词汇学的基础是经验主义或者说是洛克的认识论。由于经验有唯物和唯心两种理论,因此,经验主义又有唯物经验主义和唯心经验主义两种。经验主义都强调理解和想象的作用,理解是解释意义和推理所必需的。想象不仅在发展、发明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还是意义、理解和推理的中心。

唯物经验主义把物质分为主要性质和次要性质。根据唯物经验主义的定义,主要性质是与物体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包括充实性、广延性、形状、运动、静止以及数目。次要性质包括颜色、声音、气味等。主要性质在物体里,次要性质在知觉中。如果没有眼睛就无所谓颜色,如果没有耳朵就谈不上声音。经验是人们的认识来源,人们没有天生的知识。人们所有知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感觉作用;二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知觉,这可以称作“内省”。人们只能借助观念知识进行思考,既然所有的观念知识都是从经验而来,那么人们的任何知识都不能先于经验。唯物经验主义过分强调客观世界的首要性,认为人的知识只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唯物经验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体在人们的认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唯心经验主义强调认知的作用,认为“印象”和“观念”有区别。它们是两类知觉,其中“印象”是具有较多的力量和猛烈性的知觉,“观念”是思考和推理中的印象的模糊心象。“观念”在单纯观念的情况下,和印象是类似的,但是比印象模糊。一切单纯观念都有一个单纯印象与它相似,而一切单纯印象都有一个相应的观念。人们的所有单纯观念在首次出现时,全部是由单纯印象来的,这种单纯印象与该单纯观念相应,而该单纯观念会确切代表这种单纯印象。与之相反,复合观念未必与印象相似。人们没有看过带翅膀的马,而能想象出带翅膀的飞马,但是这个复合观念的构成要素全都是由印象来的。印象居先,这种说法的证据出于经验。唯心经验主义从物理学中驱走了实体概念,从心理学中解除了实体概念。认为并不存在“自我”这种印象,因而也没有自我这种概念。就我而论,当我密切体察我称之为我自己的时候,我总是碰上一种特别知觉,或冷或热,或明或暗,或爱或憎,或苦或乐的知觉。在任何时候我从不曾离开了知觉而把握住我自己,除知觉而外我从不能观察到任何东西。唯心经验主义强调认知的作用,忽略客观世界的存在,把认知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实际上是主张认知第一性,认知是世界的来源和本质,客观存在不过是认知的产物和体现。唯物经验主义和唯心经验主义各有优点和不足,它们都不能单独作为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认知词汇学将采用扬弃的手段,吸收两种理论的优点,舍弃它们的缺点。

唯物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有弗·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曼·霍尔巴赫等人。他们认为经验是从客观事物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客观事物是感性经验的基础。唯心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克莱、休谟、康德、马赫等人。他们认为经验是人们的主观体验,把经验限定为感觉的总和。他们认为感觉是唯一的存在,它和事物不直接发生关系,不直接从客观事物中产生。字词的产生非常复杂,涉及语言的起源。例如:古人在分析汉字构造和使用的规律时,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象形字的哲学基础是唯物经验主义,是客观世界在字词中的直接反映,形声字的哲学基础是唯心经验主义,是客观世界通过人的大脑认知,间接地在字词中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