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1.2 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最早由理查兹提出。理查兹以相互作用论代替自古希腊以来长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替换论,开创了隐喻研究的新阶段。随后,M·布莱克对相互作用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他还对“相互作用”的机制作了分析。他通过对焦点和框架的相互作用及隐喻义的产生的具体说明,充实了相互作用理论。

12.1.2 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或称互动论)最早由理查兹(L.A.Richards)提出。在一次以“词语的相互激活”为题的讨论会上,理查兹提出了话语成分在活的陈述中相互激活、相互渗透的观点,隐喻的相互作用论就是建立在话语成分相互渗透理论的基础上的(6)。他在《修辞的哲学》(1936年)中指出:“简单地说:当我们使用隐喻时,我们使由单一的词或句子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不同事物的观念同时活跃起来,而隐喻意义就是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7)他把两种发生互相作用的表达的复合体分别称为“要旨”(tenor)和“载体”(vehicle)。“要旨”指隐含的观念,“载体”指通过其符号理解该隐含的观念的观念。但隐喻不是指“载体”,而是指两部分构成的整体。他说,“在思维过程中,当我们简单生硬地把两个分属两个不同经验范畴的事物放在一起时……所发生的最重要的事——除了造成一般的困惑与紧张之外——就是我们的思维立刻努力地试图将它们联系起来”(8)。正是两者被联系起来,在发生相互作用过程中才产生了隐喻。理查兹以相互作用论代替自古希腊以来长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替换论,开创了隐喻研究的新阶段。

随后,M·布莱克(M.Black)对相互作用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布莱克先后发表了《隐喻》(1952年)和《再论隐喻》(1977年)。他提出的新论点主要涉及隐喻陈述结构的分析。理查兹是以“要旨-载体”的关系来表达这种结构的。但要旨和载体,两者都是“活跃的”,又都涉及“观念(思想)”,容易引起混淆。布莱克认为,构成隐喻的确实是整个陈述,但在隐喻性陈述里,实际上只有一些语词是以隐喻的方式使用的,其他语词则以非隐喻的方式使用。如在“The chairman plough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主席费力地主持讨论)这一句子中,“ploughed”这个词是以隐喻方式使用的,其他的则不是。他用“焦点”(focus)来表示被以隐喻方式使用的语词,用“框架”(frame)表示句子的其他成分。这就是说,在他看来,相互作用发生在言语现象中,即发生在整个陈述的未分化的意义(“框架”)与语词的“集焦”的意义之间。(9)也就是说,在隐喻陈述结构中,形成了用于非字面义的语词(“焦点”)与其他用于字面义的语词(“框架”)之间的对比;隐喻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语境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布莱克曾很形象地说明“相互作用”:要是我们隔着一块被煤烟熏黑又划了几条道子的玻璃观望夜空,透过那几条透明的道子所看到的星星组成的网,就是隐喻。在这种情况下,玻璃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玻璃,星星也不是原来的星星,玻璃和星星互相主动地影响对方,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它们都丢掉了自己的一些特性,而变成了一块“带有某些特定星星的玻璃”(10)。他还对“相互作用”的机制作了分析。他指出,“在一个特定的隐喻陈述的上下文中,两个事物以下列方式完成‘互动’,(1)主事物的存在刺激了听者,迫使他挑选出次事物的一些特性,(2)并且要求听者构建出一个平行的‘蕴涵关联’,该蕴涵关联不仅要与主事物相符合,而且(3)还要在次事物中引起相应的变化”(11)。他通过对焦点和框架的相互作用及隐喻义的产生的具体说明,充实了相互作用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在保罗·利科(Paul Ricēur)的研究中又更进了一步。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点是,他以邦弗尼斯特的话语理论为根据(12)。他说,“隐喻唯有在陈述中才有意义,它是一种谓词现象。当一位诗人吟诵一位‘蓝色的天使’或者‘白色的曙光’以及‘绿色的夜晚’时,他已让两个术语处于紧张关系之中,我们可以用I·A·理查兹的‘tenor’(要旨)与‘vehicle’(载体)来称呼它们,唯有这两者的整体才构成了其中的隐喻”。(13)这就是说,隐喻属于话语范畴,不属于语词范畴,而相互作用正是发生在话语之中。

另一点是,他提出用张力理论(théorie de la tension)反对替换理论。他说:“在隐喻中,整个句子中语词之间的张力,特别是两种解释之间的张力(一种是字面的解释,一种是隐喻的解释)却创造出真正的意义来。”(同上,第589页)因此,他认为,陈述中的张力才是产生相互作用,并形成隐喻现象、隐喻意义的真正来源。

还有一点是,他认为,“隐喻是话语的一种战略,语言通过它取消自身的日常描述功能,从而承担起它的再描述的特殊功能”(14)。“隐喻陈述获得自身意义的话语战略是荒谬的东西。这种荒谬表现为一种对字面解释的荒谬。”“因此,隐喻并不存在于自身之中,而存在于解释之中。隐喻的解释预设了一种字面意义要被摧毁。隐喻的解释在于将一种战胜自我的、意外的矛盾转变为一种有意义的矛盾。正是这种转变将某种‘扭曲’(twist)强加到语词上去。我们被迫赋予语词以某种新的意义,在其原有的意义范围之外也使得它有意义。”(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