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呼应语结构投射

关于呼应语结构投射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11 关于呼应语结构投射本节主要讨论表示呼应和时态的功能语类如何作为中心语在句子中进行投射的问题。在界定中心语时,重要的问题是辨认该中心语的语法特征。最简方案认为,呼应语通过与其指示语之间的呼应关系来核查名词的结构格位。由于格位的核查要在中心语和指示语的呼应条件下进行,所以动词要先后移位至AgrO和AgrS,主语名词词组和宾语名词词组分别移位至AgrSP和AgrOP的指示语位置。

5.3.11 关于呼应语结构投射

本节主要讨论表示呼应(agreement,又称“一致性”)和时态(tense)的功能语类如何作为中心语在句子中进行投射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源于“分裂屈折语素假设(Split INFL Hypothesis)”(Pollock,1989;Chomsky,1989),该假设将屈折语素进一步分析为一系列功能性中心语,每个中心语都有自己独立的词组结构。这样,在CP和νP之间就有一个以上的另类词组结构,如CP—AgrS(15)—TP—νP,等等。“分裂屈折语素假设”所依据的原始语料是副词的结构位置,已知只有修饰同一中心语或词组的副词才能交换位置;当两个相邻的副词不能随意调换位置时,说明它们修饰的不是同一个成分。例如,下例中两个副词probably和completely就不能互换位置,因为从传统意义上讲,此句中,probably是IP副词,它同一个IP合并构成一个扩展后的IP;而completely却是一个VP副词,它可以同一个VP合并而成一个扩展的VP:

(59) a.They have probably com pletely given up smoking.

   b.*They have comp letely probably given up smoking.

“分裂屈折语素假设”从上述副词的结构位置现象着手,指出以屈折语素为中心语的词组应该进一步被分析为时态中心语及其相应的词组(tense phrase; TP);以及表示呼应的中心语和相应的词组(agreement phrase; AgrP)。有关这两个词组的结构顺序,学者们仍在求证(如Pollock, 1997)。根据Andrew Radford(1997)在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的最后一章中的介绍,呼应语词组的位置高于时态词组。

在界定中心语时,重要的问题是辨认该中心语的语法特征。将时态与呼应语分开之后,是否就意味着呼应语的特征就表示它与其指示语之间在人称、性和数等方面具有呼应关系呢?最简方案认为,呼应语通过与其指示语之间的呼应关系来核查名词的结构格位(structural case)。如果结构格位的核查条件是呼应关系,那么主格(nominative)和宾格(accusative)格位的核查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此就有了与“分裂屈折语素假设”相对应的“分裂动词词组假设(Split VP Hypothesis)”,在整个句法结构中便分别有了主语呼应词组(subject agreement phrase: AgrSP)和宾语呼应词组(object agreement phrase: AgrOP)。由于格位的核查要在中心语和指示语的呼应条件下进行,所以动词要先后移位至AgrO和AgrS,主语名词词组和宾语名词词组分别移位至AgrSP和AgrOP的指示语位置。例如(16)

(60)The DA proved[the witness conclusively to have lied].

句中副词斜体conclusively位于不定式补语[the witness conclusively to have lied]中,但它却是修饰位于补语分句外的粗体动词proved的,怎样解释这种情况呢?

我们假设conclusively是一个VP副词,动词proved起初位于VP的中心语位置,那么,位于VP中中心语位置的V(proved)同不定式分句IP(the witness to have lied)合并而成VP(prove the witness to have lied);这个VP再同副词conclusively 合并形成VP(61):

img111

我们再假设VP(61)再同一个AgrO成分合并而成AgrO’,动词proved通过中心语移位至AgrO,DP(the witness)通过主语提升至AgrOP的指示语位置,从而得到(62):

img112

此时(图62),DP(the witness)和AgrO动词(proved)所带的宾格格位特征通过指示语-中心语的呼应关系得以核查。

(62)的AgrOP再与一个抽象的轻动词ν合并,构成ν’。这个ν的施事主语/指示语就是具有主格格位特征的DP(the DA)。因为轻动词ν是一个强中心语语缀,所以,动词proved需提升到ν的位置,如(63)所示。随后,主语the DA从spec-vp位置提升到spec-TP 和spec-AgrSP位置(这后两步提升的树形图略去以节省篇幅)。从(63)可以看出,DP(the witness)移位至spec-AgrOP和动词(proved)移位至vp的中心语ν的位置上之后,the witness 和proved都处于副词conclusively的前面(如图60所示)。

img113

如果结构格位在呼应语词组内得到核查,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结构格位核查也应该分别在呼应条件下进行,于是宾语呼应词组又分为间接宾语呼应语词组(indirect object agreement phrase: AgrIOP)和直接宾语呼应语词组(direct object agreement phrase: AgrOP)。根据“论元指派一致性假设”,如果间接宾语名词词组的论元(其语义/论元角色通常为接受者Recipient)在论元结构上一般高于直接宾语名词词组的论元(其语义/论元角色通常为客体Theme),那么,间接宾语在动词词组内的位置就高于直接宾语名词词组,相应地,前者的呼应语词组也就高于后者的呼应语词组。我们以下面一组句子(17)的生成过程来说明有关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问题。

(64) a.The crew handed back the passengers their passports.

   b.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back their passports.

   c.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their passports back.

首先,我们可以将上面三句中的词组动词(handed back)投射到VP中可得(65):

img114

(65)中,直接宾语DP(their passports)具有客体(Theme)论元角色,典型地具有宾格(objective)特征;间接宾语DP(the passengers)具有接受者(Recipient)论元角色,并典型地具有与格(Dative)特征。

(65)中的VP同AgrO合并,词组动词(handed back)移位至AgrO,直接宾语DP(their passports)提升至spec-AgrOP位置,得到(66):

img115

此时(图66),位于spec-AgrOP位置的直接宾语DP(their passports)的宾格特征得以在指示语(位于spec-AgrOP位置的直接宾语DP(their passports))和中心语(位于AgrO位置上的及物词组动词handed back)的呼应关系中核查。

我们再假设(66)的AgrOP又与一个间接宾语呼应成分(Agr IO)合并,词组动词(handed back)移位至AgrIO位置,与格DP(the passengers)提升到spec-AgrIOP位置,得到(67):

img116

此时(图67),位于spec-AgrIOP位置的间接宾语DP(the passengers)的与格特征得以在指示语(位于spec-AgrIOP位置的间接宾语DP(the passengers))和中心语(位于AgrIO位置上的双宾语及物词组动词handed back)的呼应关系中核查。

我们再假设(67)的AgrIOP同一个具有强语缀的轻动词ν合并而成ν’,将词组动词提升移位并入轻动词ν。 ν’再与这个ν的施事主语/指示语(即具有主格格位特征的DP(the crew))合并而得到(68):

img117

然后,我们再把DP(the crew)提升到spec-TP,再到spec-AgrSP以核查其主格格位特征,从而生成 “(64 a)The crew handed back the passengers their passports.”。

那么,怎样得到“(64 b)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back their passports.”的呢?

我们假定(64b)的生成过程同(64a)的生成过程到(67)基本一致,将(67)的AgrIOP同一个抽象的轻动词ν合并而成ν’。此时,如果将整个词组动词(handed back)提升移位并入轻动词ν,便得到(64a);如果只是把主动词(handed)提升移位并入轻动词ν,便得到(69),即(64b)。

img118

(64b)是在词组动词(handed back)中的小品词(back)搁置在间接宾语(the passengers)和直接宾语(their passports)之间的AgrIO位置上,再将DP(the crew)提升到spec-TP,再到spec-AgrSP以核查其主格格位特征,从而生成(64b)“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back their passports.”。

最后,我们来考虑一下(64c)“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their passports back.”又是怎样生成的呢?

我们假定(64c)的生成过程同(64a)的生成过程到(66)基本一致,在(66)的基础上,将词组动词(handed back)中的小品词(back)搁置在AgrO位置上,只将主动词(handed)移出AgrO至AgrIO位置上,并将间接宾语(the passengers)提升至spec-AgrIOP位置接受其格核查,便得到(70):

img119

随后,将动词(handed)提升并入强语缀轻动词ν合并而成ν’,得到(71):

img120

最后,将DP(the crew)提升到spec-TP,再到spec-AgrSP以核查其主格格位特征,从而生成(64c)“The crew handed the passengers their passports back.”。

由此可见,间接宾语DP提升到spec-AgrIOP位置的目的是要核查其与格特征。从理论的角度上讲,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便利以阐释格位特征核查(case-checking)的思路:所有DP均可以通过提升至相应适当的呼应语词组中的指示语位置进行自身的格位核查(主格DP提升至spec-AgrSP;宾格DP提升至spec-AgrOP;与格DP提升至spec-AgrIOP)(18)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句法衍生来论证不同呼应语词组的结构及它们各自在核查结构格位方面的功能。在句子结构中建立呼应词组的目的旨在解决核查格位的结构对称性,因为在GB理论中,主语和宾语格位的结构形式是不对称的,前者靠屈折语素,后者靠动词。正如Radford(1997)所指出的,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种种设想,尤其是关于宾语呼应语词组的地位,在理论上尚无定论。对这些研究的介绍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感触到最简方案理论探索中的一些前沿性课题,同时也使我们能够理解研究不同语言如何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现有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