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算子移位

关于算子移位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7 关于算子移位算子移位也是一种语类移位。算子移位在英语中的表现是,疑问句中疑问词语和倒装否定句中有关词语移至句首。对于上述第三中句法结构“量词提升”中的算子移位,我们以例加以说明。算子移位的动因是由所谓启发式的自身利益所触发。

5.3.7 关于算子移位

算子移位也是一种语类移位。算子移位在英语中的表现是,疑问句中疑问词语和倒装否定句中有关词语移至句首。这种移位首先为句子进一步的延伸结构提供了实证,即有大于IP的词组结构存在,也就是每个句子的最大结构是补语连词词组(complementizer phrase: CP)。CP是功能词组,其中心语特征是标志全句的“语导力(illocutionary force)”(顾阳,2000:F20),如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等。“语导力”是语用学术语,CP的中心语补语连词Comp被认为具有接口(interface)功能,它在句子IP所表达的命题(proposition)和句子在语用层面的实际运用之间起连接作用(参阅Rizzi, 1997)。在5.3.6节的讨论已引进补语连词为中心语的概念,本节的讨论确定补语连词的指示语位置,指示语位置为算子移位成分的着落点(landing site)。

算子是逻辑学中的术语,它具有约束变量的特质。转换生成语法用它来表示自然语言中以下几种句法结构中的逻辑关系,认为这几种句法结构中分别含有算子和变量,其中算子会移位,移位留下的语迹为变量:

1) 移位后的疑问算子(wh-operator)与移位留下的语迹;2) 移位后的否定词组与移位留下的语迹;

3) 量词提升(quantifier raising)与留下的语迹。

我们以(25)例(9)来说明第一、二种句法结构中的算子移位:

(25) a.What languages can you speak?

   b.No other colleague would I trust?

上例a句中“what languages”算子表达式(operator expressions)中“what”为“疑问算子(wh-operator)”,b句中“no other colleague” 算子表达式中“no”为“否定算子(negative operator)”。两个算子表达式中的“what”和“no”都可以看成是DP中的D。从这两句的移位树形图(26)看出:算子表达式“what languages”和“no other colleague”移动到了CP中的指示语Spec位置,此种移位操作被称为“算子移位(Operator movement或简称为O movement)”;而两个情态助动词“can”和“would”在变成倒装语序中则从IP中的中心语位置I移到了CP中的中心语位置C处,属于前面所讲的“中心语移位(Head movement)”。

img90

对于上述第三中句法结构“量词提升”中的算子移位,我们以例(27)加以说明。

(27) a.who[tsaid he liked[how many pictures that John took]]

   (谁说他喜欢多少张John拍的照片?)

   b.[[how many pictures that John took]who[t said he liked t’ ]]

(27a)中“he”不能作“John”的先行语,符合第三约束原则(参阅本书5.3.5(17 c))。但按GB模式分析,(27a)中的斜体部分在逻辑形式中要做“量词提升”,并嫁接到“who”所在的CP指示语位置而形成(27b)。这时“John”不再受“he”的成分统制(参阅本书4.2.3.4),按理论应可共指,而这与事实不符。所以,在GB模式分析中,约束原则只能适用于S-结构,而不适用于逻辑形式。

对于量词提升的问题,乔姆斯基认为可改为把疑问词从量词短语中提取并嫁接,使(27a)的逻辑形式呈(28a);甚至可以认为在类似(27a)的多重疑问句中,原位的疑问词根本没有逻辑形式的提升,只有某种吸收(absorption)操作,使原位疑问词和CP指示语上的疑问词连成一个“广义量词(generalized quantifier)”,即类似(28b)的形式。最简方案便采用了这后一种方式。

(28) a.[[how many]who[t said he liked[tipictures that John took]]]

   b.[(Ex)who[t said he liked[how many pictures that John took]x]]

(28)中“he”仍然成分统制“John”,两者不能共指。这样就消除了S-结构存在的理由。乔姆斯基认为日语、汉语中直接疑问句的原位疑问词也可用吸收操作的方式加以处理。他接受了Watanabe(1991)的分析,认为在日语、汉语中有“空疑问算子(empty wh-operator)”在直接疑问句中作显性提升,并受到移动条件的限制。

算子移位的动因是由所谓启发式的自身利益(enlightened self-interest)所触发。疑问词本身并不一定要显性移位,如下例多从疑问词语句(multiple wh-sentence)(29a)中呆在原位的疑问词(in-situ wh-word)“what”所示。如果疑问词本身要移位,类似(29 b)、(29 c)的句子就应该合乎语法:

(29) a.Who bought what?

   b.* What did who buy?

   c.* Who what did buy?

否定词语也并不一定要显性移位,如:

(30) a.No other colleagues would I trust.

   b.I would trust no other colleagues.

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现代英语C为强语素,如果其中心语特征为疑问,用数值[+Q](Q=question)来表示,那么指示语也为强语素,其特征亦为[+Q];若其中心语特征为否定,用数值[+N](N=negation)来表示,其指示语特征也为否定[+N]。所以,形象地说,CP的指示语通过指示语-中心语呼应(Spec-head agreement)关系得到启发,意识到自身的语法特征。这样就会触发语类移位,即含有算子特征的语类要移位去核查CP指示语的特征,因此疑问词和否定词语要移位。

通过对多重疑问词语句的研究后发现,算子移位只能运用一次,这说明CP指示语特性一经核查便被删去,不会再触发下一轮的算子移位,尽管句子另有算子,由此,例(31)(10)除a句外,b、c两句便不合乎语法:

(31) a.W ho do you think will say what?

   b.* What who do you think will say?

   c.* Who what do you think will say?

(31a)的生成树形图如下:

img91

有关算子移位的研究表明,移位遵循经济原则,也就是作最短距离移位(shortest move)。譬如,在多重疑问词语句中,如果主语和宾语同为疑问词语,主语总是作显性移位,这种现象在GB模型中被描述为“优越性条件(superiority condition)”(Kayne,1983;May,1985;Chomsky,1986b)。最简方案的解释是:宾语疑问词不能越过主语疑问词移至CP的指示语位置,因为这会违背最短距离移位原则(11)。例如,我们可以说(31a):“Who do you think will say what?”,而不能说:

(33)*What do you think who will say?

(33)的生成树形图如(34)所示:

img92

对于类似“Who helped him?”的句子中疑问词语作为句子主语的情况,GB理论认为,主语疑问词Who仍然移至CP指示语位置(如35所示)。虽然无法证实发生过V至I乃至I至C的移位,所以这种解释是一种出自对理论体系内部的一致性考虑,即疑问句的结构表达式一律为CP。而最简方案对疑问词语作为句子主语的情况做了理论上的修正。最简方案在衍生和表达式方面都恪守经济原则,所以将这类句子的结构分析为IP(如36所示)。

img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