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简介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简介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简介迄今为止,外语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数十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下面,仅在参考书籍中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从中选取几种影响较大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并按其出现年代的先后顺序做一简要介绍:(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的西欧。

一、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简介

迄今为止,外语教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数十种第二语言教学法。其中,一些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不仅都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如: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理论的支撑),而且其中所反映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教学原则、采取的教学方法等,都对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至今仍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运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性价值。

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其特点又是什么等,在许多书籍中都已有所介绍或评价(3)

下面,仅在参考书籍中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从中选取几种影响较大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并按其出现年代的先后顺序做一简要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教学法流派,采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例来加以说明):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的西欧。最初,这种方法是用来学习古拉丁语、古希腊语的。但是,实际上当时这些语言已不用于口头交际了。可人们之所以重视学习这些语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它们是西欧各国的一种“国际通用语”,并主要用于学术著作或官方文件中;二是它们的语法极其复杂,若精通这些语言,会被认为是受过良好教育并具有智慧的标志。正因为如此,当时“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读”和“写”,而不是为了“听”和“说”。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强调学习系统的语法知识。

2.使用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来进行教学。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教师采用翻译的方式讲解词语、语法→通过逐句翻译,说明课文内容→学生朗读课文→运用互译的练习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常用的。比如,以教学生“我学习汉语”这句话为例,可如下图所示:

我  学习  汉语

↓  ↓   ↓

I  study  Chinese

具体地说,教师先用英语讲解这句话中的词语(我、学习、汉语),以及语法结构形式(主语+谓语+宾语),并用英语翻译这句话的意思。其次,让学生进行朗读。最后,让学生做汉译英与英译汉的练习。

从“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使用学生的母语来进行讲授,可便于学生理解词义和句义。

2.符合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擅长分析等特点,并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规则。

其缺点主要表现为:

1.过分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2.单纯依赖母语和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当时,随着西欧各国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多,由此需要大量的外语口语人才。因为“语法—翻译法”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难以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语言教学界就对外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改革,并创造出了“直接法”。其典型教材如:英国的《Essential English》(基础英语)。

“直接法”的倡导者认为: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并非是从学习一个一个孤立的语音、词语或语法开始的,而是一句一句直接学习的。比如:

父母要让孩子学习“书”这个词语,以及“这是书”这个句子时,就会拿出一本书来对孩子说:书→这是书。孩子通过反复模仿,就慢慢地自然学会了。

因此,“直接法”主张:学习外语也应该像儿童学习语言一样,要直接把语言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学习,而不应是通过母语的中介来学习。并且,突出强调要重视句子的学习。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尽可能不用学生母语和翻译手段,直接用外语来进行教学,并注重口语训练。

2.重视“句子”的学习,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模仿操练来整句学,整句用。

“直接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教师用实物或动作等展示词语,说出句子→学生在教师的领读下,反复跟读模仿句子→进行问答形式的练习

从“直接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使用外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重视“句子”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完整理解句义,并进行整句运用。

其缺点主要表现为:

1.排斥学生母语的中介作用,遇到抽象概念时不易讲清。

2.片面重视口语能力的训练,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继承了“直接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派出大量的军队出国作战,所以急需大批能听、会说外语的人才。由此,在美国语言教学界创造出了重在快速培养外语听、说能力的“听说法”。其典型教材如:美国的《英语900句》。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以“句型”为教学中心,并有较具体的句型选择。同时,重视对比学生母语和外语的句型结构特点。

2.强调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各类句型操练中,培养起听和说的能力。

“听说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教师展示词语、句型(包括外语和学生母语的句型对比)和会话体课文→学生听课文录音→学生在教师的领读下反复跟读模仿,以及分角色对话→做各类句型练习(如:替换词语、陈述句转换成疑问句等)→学生运用所学句型及词语互相问答

下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一句型的课文教学为例,简要说明其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词语、句型和会话体课文。例如:

词语:这、是、什么、书、那、吗、不

句型:     汉语          英语

课文:A:这  是  什么? ——— What is this?

   B:这  是  书。———This is a book.

   A:那  是  书吗?———Is that a book?

   B:那  不是 书 。———That is not a book.

(2)播放课文录音后,在教师的领读下,学生反复跟读模仿词语和语句,并进行两人一组的分角色对话。

(3)补充一些词语,并进行“句型”操练。例如:

替换词语:这是书。(用“笔、本子、词典”等替换划线词语)

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这是书。→这是什么?

(4)学生两人一组,运用所学句型及词语互相问答。例如:

A:这是什么?

B:这是书。(或:笔、本子、词典……)

A:那是书吗?(或:笔、本子、词典……)

B:那不是,那是。

从“听说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尤其适用于速成性的外语学习。

2.重视“句型”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外语的语法结构形式。

3.对比外语和学生母语的句型结构特点,有利于针对重点或难点进行训练。

其缺点主要表现为:

1.单纯的机械性句型操练易枯燥无味,且往往会脱离真实自然的现实语境。

2.将语言学习看成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忽视创造性活用外语的训练。

3.片面注重听和说,忽略读和写,会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劲。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

“视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是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并力求结合现实语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其典型教材如:英国的《新概念英语》。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利用影像教学手段(如:幻灯、电影)展示情景内容,使学生的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相结合,直接整体认知与学习现实情景中的语言。

2.对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要求,按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列为:听→说→读→写,并以此来安排教学顺序。

“视听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学生看和听影像中的情景内容,感知语句意思→教师采用讲解或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语句内容→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性练习

从“视听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语言与现实情景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2.利于学生模仿影像中话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课堂气氛也易生动活泼。

其缺点主要表现为:

1.过分注重听和说,忽略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说明,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

2.影像情景中词汇或语法的数量、难度较难控制,或不易符合学生现有的外语水平。

(五)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认知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重视人脑具有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因素,反对通过机械的“刺激→反应”来学习外语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有意义地“发现式学习”新的语言规则,并强调在认知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

2.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口头与笔头同步发展。

“认知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来发现新的语言规则→让学生做各种理解性练习和语言结构性练习→学生进行运用性操练

下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正反疑问句”的学习为例,简要说明其教学过程:

比如:学生在学习了“他是学生”、“他不是学生”,以及使用“吗”的是非疑问句后,又遇到新学的语句“他是不是学生?”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来观察、分析这个正反疑问句,并从中发现和归纳出其基本格式是:“V不V”,句末不用“吗”。

其次,可采用学生已学过的词语,让学生做理解性练习。如用问答题提问学生“明天你去不去商店?”、“你喜欢不喜欢中国菜?”等。再次,可让学生做语言结构性练习。如让学生做“替换词语”的练习,或让学生做用“吗”的是非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的“句式转换”练习等。最后,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相互对话等活动。

从“认知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进行“发现式学习”,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和创造性。

2.“听、说、读、写”并进,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其存在的问题是:

1.过分强调要在认知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学习,这未必科学,也未必适合每一个学生。

2.到底该教哪些语法规则,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验证。

(六)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通过身体动作或指令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通过教师的示范动作和语言指令来进行词汇、语法、语句的教学。

2.强调要在发展学生听力的基础上训练其口语技能。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老师发指令,自己做动作→老师发指令,跟学生一起做动作→老师发指令,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做→某个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听后做动作

下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文《问路》为例,简要说明其教学过程:

第一段:A:请问,邮局在哪儿?

    B:邮局在东边。

第二段:A:请问,去银行怎么走?

    B:银行在南边。你先往前走,再往右拐。

教学步骤如下:

(1)学习生词

例如,学习其中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东边、西边……”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画出方位坐标图,并写上这些方位名词。然后,老师边说边指出“这是东”、“这是南”等,或“邮局在东边”、“银行在南边”。其次,老师提问“邮局在哪儿?”、“银行在哪儿?”,并跟学生一起边指,边用方位名词说出邮局或银行的方位。最后,可以是老师发指令,让学生听后自己做,并过渡到某个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听后做。

又如,学习其中的动词“走”、“拐”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走和拐的具体身体动作来说明其词义。

(2)学习句子

例如,学习”往……走”、“往……拐”时,教师可先边说边做往什么方向走、往什么方向拐的句子和动作。其次,老师说句子,并跟学生一起做动作。再次,老师说句子,学生听后做动作。最后,过渡到一个学生说句子,其他学生听后做动作。

从“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指令和直观形象的动作相结合,易于学生理解和反应。

2.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开口率,课堂教学气氛也易轻松活泼。

其缺点主要表现为:

1.仅用动作表达词汇和语句的意义,遇到抽象的概念时常会无能为力。

2.不太适合基础汉语班以上的教学,或内容较复杂、语篇较长的课文。

(七)“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共同体国家。当时,西欧十几个国家建立了一个国际组织———“欧洲共同体”。由于各国语言不同,妨碍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于是在语言教学界又创造出了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交际法”(也称“功能法”,或“意念—功能法”)。其典型教材如:英国的《跟我学》。

“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社会交际。并且,还提出语言的“交际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能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即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

二是能根据交际需要进行表达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社交能力:在社交语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话题、对象、目的等,得体地运用语言,并合乎社会文化习惯。

2.话语能力:能根据交际的意图,组织句子形成话语,并且能连贯、完整地成段表达语义。

3.策略能力:能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或遇到的困难,采用相应的对策,并具有应变的能力。如通过解释、重复、回避或转换话题等策略,使交际能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交际法”还突出地强调,学生要具备运用某种语言的交际能力,就必须掌握该语言的表达“功能”,并能将其运用于社会交际中。

“功能”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或叙述事情。例如:表达感谢、邀请、建议、同意、喜欢、请求等;叙述事情的经过,描述事物的特征,解释事物的含义等。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功能”项目,可以参考三个大纲(4)。在这三个教学大纲中,都列有“功能项目表”。其中,交际功能项目的数量按上列大纲的先后顺序分别为:110项、100项、117项。

此外,在以上各类教学大纲的“功能项目表”中,还都有对交际功能项目的具体分类,如划分为:社交表达、情况表达、态度表达、情感表达、使令表达,以及谈话技巧或社交策略等几大类,并采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对各大类的含义进行表述。例如:

*社交表达类

打招呼、问候、介绍、感谢、邀请、祝愿……

*情况表达类

询问、叙述、说明、解释、描述、比较、分析、判断、评价……

*态度表达类

同意、反对、肯定、否定、接受、拒绝、表扬、批评……

*情感表达类

喜欢、愿意、满意、害怕、道歉、谦虚……

*使令表达类

要求、请求、命令、建议、提醒、催促……

*谈话策略类

引入话题、转换话题、要求重复、退出交谈……

同时,由于语言的交际功能与交际语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交际法也很重视“功能”和“情景”的结合。如:购物、换钱、问路、点菜、坐车、看病、谈天气、聊爱好等交际活动的情景。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情景”项目,也可参考其他书籍(5)

其中的“情景大纲”里,由“主要交际场所”、“主要交际活动”、“主要交际用语”三个部分组成。例如:

*主要交际场所

商店、饭店、机场、银行、图书馆、电影院……

*主要交际活动

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外出旅行……

*主要交际用语

介绍个人情况、谈论学习、询问天气、寻医问药……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交际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交际性: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得体地、创造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实用性:以“功能”为纲,根据学生在外语语境中交际的先后需求,编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如以“问候、购物、问路、点菜……”为线索,编排急用先学的交际项目)。

3.情景性:创造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学会“说什么”和“怎么说”,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

“交际法”的教学过程依次为:

学习情景对话中的生词,展示语法点或表达法→学习课文,提问相关的内容,并让学生作出归纳和说明→提供交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表达

下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篇会话体课文为例,简要说明其教学过程:

A:王华,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B:有什么事情吗?

A:我想请你去看电影。

B:对不起,今天晚上我没有空。我们明天晚上去,怎么样?

在这段对话中,涉及到的语言交际“功能”有三项:询问、邀请、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步骤:

(1)学习生词,展示语法点、表达法。如:

生词:空、事情、电影……

兼语句的语法:A请B+动词

表建议的表达法:……,怎么样?

(2)学习课文,并就其中的内容提问,让学生自己归纳和说明。如:

问别人有没有时间,怎么说?

听到别人问自己有没有时间,说什么?

要请别人做什么事,怎么说?

如果自己没有时间,说什么?

(3)教师结合本课的“功能”项目和表达方式设计板书,并提供多种交际情景,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口头情景会话操练。如:

A:……,有空吗?(询问)

B:有什么……吗?(询问)

A:A请B+动词……。(邀请)

B:对不起。……没有空,……,怎么样?(建议)

让学生展开对话的情景内容可以是:邀别人一起去吃饭,请别人一起去看望某人,或想跟别人一起去参观游览某地等。此外,也可让学生单独叙述会话内容,等等。

从“交际法”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以语言的“功能”为纲,注重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并注重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其存在的问题是:

1.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项目”和“情景项目”,怎样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分类、系统的排序,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怎样兼顾和协调“功能项目”、“情景项目”与“语法结构项目”的教学,如何科学地编排由易而难的学习顺序,尚是一个繁难的问题。

(八)自然法(the natural approach)

“自然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是在吸收以往各种教学法长处的基础上,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强调在自然交际中非正式的自然习得。

2.将发展听力理解放在首位,认为其他语言技能会随着听能的提高而自然产生。

值得关注的是,“自然法”提出了五个主要的理论模式假释:

(1)“习得”(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假释

所谓“习得”,是指无意识地掌握语言,即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通常是无需专门教师或专门教学的)

所谓“学习”,是指有意识地掌握语言,即在非自然的交际情景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通常是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

“自然法”首次区分了“习得”和“学习”在概念上的不同,并认为“习得”是首要的,即能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主要是依靠“习得”,而“学习”则是辅助性的,对发展交际能力与自然表达思想的作用极为有限。

(2)自然顺序假释

“自然法”认为,习得语法规则是有一个预定顺序的,即有的先习得,有的后习得。如曾有实验研究证明:儿童和成人习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时,一般的顺序是:先习得进行时态、复数,后习得不规则动词、过去时态等。由此,自然法提出:学生学习的语法项目可按预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监控假释

“自然法”提出,学生在第二语言的运用中,有意识学习的功能是有限的,只限于在“说”、“写”的前或后,起到监控和修正的作用。并且,突出强调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应来自于自然情景中无意识地习得语言。

(4)输入假释

这个假释所建立的“i+1”的公式,说明了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学生是怎样循序渐进地习得语言的。

“i”是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则是指下一阶段要习得的语言知识。具体地说,某人处在语言习得的i阶段,那么最佳的可懂性输入应该是i+1。太容易的输入,无法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太难的输入,则会使语言习得过程受到阻碍。

(5)情感过滤假释

“自然法”关注到,良好的情感和习得情景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使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更为顺利。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创建轻松愉快的情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自然法”的特点来看,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强调通过理解稍微超过现有水平的知识来习得语言,这是符合人脑认知规律的。

2.注重降低情感方面的障碍,有助于学生克服语言习得过程中畏难或焦虑的情绪。

其存在的问题是:

1.认为“习得”和“学习”并无相互作用的说法不妥,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2.强调“学习”对获得流利交际能力的作用极为有限,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化。

3.“i+1”的公式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即如何合理确定“i”和“1”并非易事。

(九)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80年代,是借鉴和发展了交际法的一种教学方法,也称“交际任务法”。

反映在语言教学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以“任务”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将语言交际内容归纳为一系列的交际任务项目。

2.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互动性活动,在运用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任务”项目,可以参考相关大纲(6)

其中,列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里具体的交际任务项目分类表,以及各类的项目范围和项目描述。

下面,以该大纲中的“交际任务项目表”(初级)为例,对其中的一些任务项目做一简要展示:

任务分类———项目范围———项目描述

↓     ↓     ↓

基本交际类→社会交往→表示问候、感谢……;邀请别人参加聚会、宴会……

生存类→点菜吃饭→了解中国菜的主要种类;学会点菜……

社会活动类→旅行交通→学会预定机票;了解常见交通工具及乘座方法……

个人信息类→家庭情况→说明家庭人员情况;了解简单的称谓表达……

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等级,在每个大的项目范围下边,又细分出一些具体的项目描述,例如:

初级—生存类中的“寻医问药”,具体的项目描述是:了解人体主要部位的名称、说明常见的病状等。

中级—生存类中的“寻医问药”,具体的项目描述是:描述病状和病因、叙述看病的经历或过程等。

从“任务型教学法”与“交际法”的比较来看,二者之间既具有相同点,也存在着差异之处。

其共同点在于:

二者都强调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并均以“功能”为纲,重视语言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以及实用性和情景性。

其差异处在于:

“交际法”强调掌握某一语言功能后能“学了会用”;“任务型教学法”则重视“在用中学”,即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任务的交互性活动,在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发展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最终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任务阶段: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并为随后的展开阶段作好必要的准备。比如:说明任务的话题,以及要实现的目标;开展一些复习活动,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存储的语言知识,为展开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好准备,等等。

展开任务阶段:主要是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交际活动,指导学生来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比如:在展示情景和新出词汇、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双人活动或多人讨论等,最终完成要求的任务。最后,各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由教师对此做出评价。

后期任务阶段:主要是教师讲评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问题,或操练重点的语言项目,以强化和巩固学生对相关语言知识的学习。

下面,仍以课文《问路》为例,简要说明其任务目标及教学步骤:

A.请问,去银行怎么走?

B.你先往前走,再往右拐,银行在一个饭店旁边。

(一)前期任务阶段

1.说明要学习的内容是“问路”,以及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

(1)学会怎样问路

(2)掌握简单的方位词,以及去某地的表达法

(3)能够说明某一物体的方位

2.开展复习活动,如:

(1)听写:饭店、商店、书店、邮局、地铁站……

(2)看图说话:看了图片后,说出图上的物体是什么。

(二)展开任务阶段

1.展示对话情景和新出的词语、表达方式。例如:

(1)采用多媒体影像展示对话情景与方位图,并在图中标出人和物体的位置。

(2)列出新出词语和表达方式,如:

词语:先、再、往、前、右、拐……

表达方式:去……怎么走?|往+方位词+动词|……在+地方

2.学习课文,并进行小组活动。例如:

(1)双人活动

如:甲请乙一起去饭店吃饭,并把从学校到饭店的路线,以及饭店的位置告诉乙。乙则边听边把听到的内容画出来或写下来,最后再向甲确认。

此外,也可以是甲拿出一张地图,标出学校和饭店的位置,并告诉乙从学校到饭店怎么走。乙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问甲,或对不完整之处进行补充。

(2)多人讨论

如:画一张方位图,在图上标出A和B两个位置,从这两个地方出发都可到达C的位置。让各小组的学生看了图以后,商量从哪儿走或怎么走,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走的原因。

3.各组汇报

如:各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完成这一任务的结果。最后,由教师评价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

(三)后期任务阶段

1.教师讲评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问题

如:讲评一些学生普遍用错的词语、语法,或不适当的表达方式等。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或改正错误。

2.操练重要的语言项目

如:适量地练习“先……,再……”,或“往+方位词+动词”等,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语言知识。

从以上举例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提供的教学方案,以及多种“在用中学”的互动性活动,都是围绕完成任务目标展开的。其明显的目的性、功能性、情景性及教学过程交际化等特征,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并且,尤为适合教学周期较短,且追求实用性、趣味性的短期强化语言教学。

至于如何设计“完成任务”的语言交际性练习,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设计“信息差”(即:使交际双方占有的信息不一样)的手段,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来交换真实的信息,在实践性的互动过程中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询问姓名、地址、电话号、网址等词语和句子后,可以让学生互相询问,并将所获得的对方信息记在纸上。最后,还可以制作出一本班级同学通讯录。

又如:在做听说练习时,可以让A组学生出去,B组学生在教室里听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让A组学生进来,分别询问B组学生所听录音的内容。

再如:可以给出写有不同内容的卡片(如某人的身高、肤色、貌相、穿着等),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指引和需使用的话语进行猜测、询问、描述等口头交际活动。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及编写的教材有很多(7)

综上所述,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与长处。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对立或排斥,但却是不断向前迈进的,即:后者吸取前者的优点,弥补以往的不足,所形成的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如果对上述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加以归纳,那么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出分类。对于这方面的阐述,也有相关参考文献(8)

下面,从中择其要点做一简要介绍(注:以下分类并非是绝对的,其中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

按照语言教学的“特征”,可将其类型分为四大派:

1.强调理性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

3.强调情感作用的人本派,如:全身反应法、自然法

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

依据语言教学的“目标”,又可将这四大派归成两大类:

第一类: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规则的掌握。属于此类的是:认知派、经验派

第二类:注重语言功能意义和交际技能的运用。属于此类的是:人本派、功能派

上述第一类(认知派、经验派)和第二类(人本派、功能派)都各具特征,其间的差异也反映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例如:

1.教学目标方面

第一类:注重语言要素的教学。

第二类:重在交际能力的培养。

2.教材编排方面

第一类: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根据语言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

第二类: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根据学生交际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3.活动操练方面

第一类:主要采用句型操练等机械性活动。

第二类:大量采用灵活运用的创造性活动。

4.教学过程方面

第一类:教学依赖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第二类:教师是引导者,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体现自我学习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