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如何立心

语言如何立心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语言如何立心语言塑造着心灵。语言要立心,立心方能立人。有些语文教师将写作课上成了聊天课、演讲课或观影课。微型写作课追求以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思想。[1]2.感情化的语言能够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写作的内容离不开真实的情感。微型写作课要激发学生爱写作的情感。“包票”一词是群众口语,富有地方特色。

第一节 语言如何立心

语言塑造着心灵。微型写作课必须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要用生命关注生命,用真情呼唤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一颗爱心去和学生交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赞美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呵护学生纯真稚嫩的情感,纠正学生不良的认知偏差。教写作如果是以育人为目的,而不是唯分数论成败,那么,写作课何愁进不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语言要立心,立心方能立人。北宋大儒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南宋陆九渊在《陆九渊集·语录》中指出“心即理”,即仁义礼智等美好的思想道德,为人心所固有。这些固有的思想必须通过人的指点、理解和运用,才能显立于世。那么,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微型写作课如何让语言立心呢?

1.个性化的语言能够表达独特的思想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以载道”。写作课就要让学生说自己心里话。如果让学生言不由衷,最终只能培养人格分裂的伪君子或者是卫道士。有些语文教师将写作课上成了聊天课、演讲课或观影课。虽然表面上没教多少写作技法,但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写作的素材、生活哲学人文思想。学生照样能激活母语表达的细胞,找到写作的快乐,写出惊人之作。

正如赞可夫说的那样:“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在“写什么”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犯“高、大、全”的错误。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构,只要是学生自由表达真善美这个大方向就应该认可。自由表达最有效的方法是写日记或随笔,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与自己灵魂交谈,满足心灵的需要。日记是抵抗生命的衰老,挽留即将逝去的岁月的最好证据。写日记贵在坚持,要自由抒写自己的心情,真实展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写日记不为发表,不为应试,不为任务,只为自己而写,只需拥有自由的心态和纯真的灵魂。

微型写作课追求以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特的思想,光靠语言形式的个性,就容易成为“学生腔”“空心化表达”。但独特的思想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表达,也会影响读者对思想的理解和接受。独特的思想来自于个性化的阅读。只有以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个性化的表达和独特的思想才能形成。当然,那些片面追求形式创新的表达不能视为个性化表达。浙江省教研室胡勤老师曾说,30多万考生,好作文寥寥无几,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其中却不乏空洞之作,没有实质内容,披着华丽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整容”两个字道出了当前“空心化表达”的不良文风。这种文风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漠视,荒芜了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张扬,是现代版的八股文。我们既要反对杨朔式的思想拔高,也要反对余秋雨式的诗意泛滥;我们只有高举思想和个性这两面大旗,才能不至于“集体失语”。[1]

2.感情化的语言能够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

写作的内容离不开真实的情感。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刘勰《文心雕龙》指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如果情感不真实,品位不高,格调粗俗,那么文章只能无病呻吟,为文造情,空洞无物,继而形成“假、大、空”的不良文风。

同样,写作的态度离不开真实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作者只有产生对写作的热情,才带着感情投入写作,情动于衷,言表于外,达到“物我两忘”境界。

微型写作课要激发学生爱写作的情感。爱写作的情感分五种:控制自己做决定(自主);做事情要有成就感(胜任);感觉比自己更强大(归属感);自我感觉良好(自尊);找到快乐(参与刺激)。如果学生有爱写作的情感,那么写作课就会激情四射,充满青春活力。如果学生没有爱写作的情感,任何教学设计都只能是“一潭死水”。就像叶圣陶的那个比方:“把一只公鸡硬压头吃米,它不吃。放手,它吃得欢。”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爱写作的情感也是一样微妙而神奇。有时候学生就是因为某个简单的理由,或触发了对写作的感悟,或获得了别人的赞许和肯定,或实现了言吐心声的愿望,学生就开始爱写作,顿时有信心,信心逐步递增。

爱写作的情感来源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课内外阅读文本中许多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让学生与主人公同喜同悲,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文本中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方向,甚至是价值观和人生观。

爱写作的情感来源于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为什么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写起情书来就判若两人?因为学生写情书投入了大量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满足内心强烈的需求,有真实的言说对象,有真实的结果预期(答应请求或不答应),所以,让学生爱写作,必须瞄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会用文字来表情达意。

教师的情感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要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哭则哭。学会煽情总比冷若冰霜要好。教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与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保持一致,这样就容易找到写作的动情点,能够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3.生活化的语言能够传递生命的灵性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化的语言能够传递生命的灵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习得有生命力的写作语言。

①从群众生活中积累语言词汇。群众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喷香、漆黑、酱红、碧绿、歹毒、黑不溜秋、软不拉叽等文。人民群众创造了大量的谚语、俗语、方言、俚语、民谣、歇后语,语言含蓄而生动。例如双喜说的“我写包票!”“包票”一词是群众口语,富有地方特色。又如宁波话中关于“吃”的谚语:吃吃咸齑汤,搽搽珍珠霜(意为穷要面子)。三日不吃鲜,蛳螺带壳咽。三日勿吃咸齑汤,脚骨有眼酸汪汪。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鲜。

正所谓“所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意蕴丰富的广告词和歌词,新颖别致的店名,朗朗上口的商标名,这都是学习语言的活标本。例如“千百度美容美发沙龙”,它引用古词名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巧妙意境,表达了经营者美好的愿望。“爽歪歪”这种饮料之所以畅销,是因为名字生动形象,给人以喜庆的画面感。从“爽歪歪”三个字,我们可以想见到小孩饮用时高兴、畅快、乐不可支的神态。

②从读书生活中汲取语言的精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品浩如烟海,常常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如果在写作中适当援引其中精华,可以使文章典雅大气,富有书卷气,定能大放异彩。例如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引用大量诗句典故,旁征博引,典雅大气。

③从国外生活中吸收语言的精髓。

国外生活对汉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视。尤其是外国语言给汉语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如“司机”“马达”“沙发”“的士”“维他命”等。当然也不能“全盘西化”,“洋为中用”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正和规范。“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只要拥有大量的语言“内存”,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捉襟见肘”,而是“下笔如有神”般的游刃有余。[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