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念范畴形成

概念范畴形成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 概念范畴形成理解类似性与类比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再认、分类、学习和发明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类似性在已有的许多概念理论中着发挥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类似性决定范畴的样例典型性,二是类似性决定将样例作为范畴成员的概率。范畴成员的这种潜在可塑性主要影响范畴化,对类似性判断的影响不大。

第六章 概念范畴形成

理解类似性与类比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再认、分类、学习和发明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十几年来认知研究者对类似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们认识到人类的推理能力不仅与一般性推理规则有关,而且与许多具体的知识有关以及受到这些具体知识背景的影响。因此学习是增加一些新事实以及将一些相同的推理规则用于这些事实,成功的学习与能够利用记忆中已有的大量相关知识有关,因此这些相关的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第一节 类似性

一、范畴与类似性

Rips(1989)认为如果一个物体非常类似于一些熟悉的范畴成员,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这个范畴的一个成员。也就是说首先形成一个物体表现和一个潜在范畴的表现,然后发现物体表现与范畴表现的类似性。如果二者非常类似,那么这个物体便属于这个范畴,否则不属于这个范畴。例如有一个椭圆形的三维物体,不论是看见了还是听见了,你都会比较这个物体的表现与已经形成的、与这个物体有关的范畴表现,然后决定它是鸡蛋还是萝卜。这就是范畴化的过程。但是这种研究范畴化的类似性(resemblance)方法(Carey,1982;Keil, 1986)受到了批评。例如Murphy&Medin(1985)认为类似性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不能用来合适地说明范畴的形成,因为类似性受背景的影响比较大,就是说什么东西类似于什么东西依赖于人碰巧知道的各种物体、特征、关系和范畴。因此,心理学的类似性依赖于范畴化,如果倒过来说便错了。这个范畴化的类似性理论强调的是只要针对范畴化提出具体的问题,才能详细说明类似性,但是Murphy&Medin认为这样做的期望不大,他们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要利用概念(concept)详细说明范畴(category)的特征。范畴的具体成员就是概念。形成一个物体的范畴就是应用相关的理论。

二、类似性理论

心理学的一种理论是由许多相关的模型构成的。类似性理论(Carey,1982; Keil,1986)主要有样例模型(Exemplar models),这个模型被称作“背景理论”(Medin&Schaffer,1978),就是说如果你必须决定一个范畴的一个成员,就必须从记忆中检索一个范畴成员,目标例子可以作为提示;然后检索的成员决定这个范畴的新例子。例如受到目标例子的提示想起了一个鸡蛋,那么就会将这个新例子作为鸡蛋。原型理论或者家庭类似性理论(Prototype/Family resemblance theories)将例子与原型的类似性作为范畴例子的典型性,就是说一个例子与一个原型越类似,这个范畴也就越典型,越有可能作为一个范畴成员(Rosch&Mervis,1975))。双码模型(Dual models)也称作特征比较模型,认为范畴表现为一些语义特征或者属性(Smith,Shoben,&Rips,1974)。至于网络模型(Network models)、贝叶斯模型(Bayesian models)和框架模型(Frame models)与类似性基本上没有关系,在此便不再多说。如果按照类似性的大小排一个顺序,那么样例模型应该放在首位,其次便是原型理论和双码模型。总之,类似性在已有的许多概念理论中着发挥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类似性决定范畴的样例典型性,二是类似性决定将样例作为范畴成员的概率。综合起来考虑这两种思想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假设类似性可以说明典型性,即典型性就是一个例子,类似于一个原型或者这个例子普遍类似于许多已知的范畴成员;其次,典型性可以度量范畴成员的可靠程度;最后,范畴成员的可靠程度可以说明范畴化的概率。

类似性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之间和范畴之间的类似程度影响范畴的形成。被测试者将一个例子赋予一个范畴的概率就是一个类似性函数,就是说一个例子类似于一个或者几个已有的范畴成员。类似性的计算也可以包括与其他范畴的非类似程度,但是其他的因素不能影响范畴决策;类似性理论只能用于解释自然范畴与人工范畴,不能用于解释“目标驱动”的范畴。例如一个定义为“假日里你要带上的东西”的概念,泳装与牙刷便属于这范畴,因为它们相互类似或者类似于其他范畴成员。Barsolou(1985)发现对于“目标驱动”的范畴来说,与其他范畴成员的普遍类似并不能说明的一个例子,就是这个范畴很好的成员。

可塑性对范畴化的影响。要说明类似性理论存在着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发现可能影响范畴化而不影响类似性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可能影响范畴成员之间的可塑性。Rips(1989)以两个范畴来说明:一个范畴的物理成分相当可变,例如比萨饼;另一个范畴的物理成分则比较稳定,例如美元25分硬币。问题是现在有一个3英寸直径的东西,它像比萨饼还是像这个硬币?它更类似于比萨饼还是更类似于这个硬币?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东西是一个比萨饼,因为比较容易做这么大小的比萨饼。即使3英寸的比萨饼比人们通常见到的小得多,但是制作这么小的比萨饼也是容易想到的,却很难想到它是一个3英寸的硬币。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硬币大小的重要限制作用没有发挥,发挥作用的是3英寸直径的东西与硬币或者比萨饼之间大小的差异,这种差异让这个3英寸直径的东西更类似于硬币,让它更可能接近硬币的直径而不是比萨饼的直径,这就是可塑性对范畴化的影响。范畴成员的这种潜在可塑性主要影响范畴化,对类似性判断的影响不大。关于类似性对范畴化的影响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范畴化受分布特征的影响,但是对类似性决策影响不大;二是类似性的反应与范畴的重要性有关;三是典型性决策可以协调范畴化与类似性之间的关系。

三、类似性的独立性与范畴判断

范畴化的过程比类似性理论描述的过程更加复杂。纯粹的类似性模型已经可以说明人工范畴例如点模式(Dot patterns)、图式人脸(Schematic faces)和字母串等等。在做这样的实验时被测试者没有范畴的信息,只能在实验的学习阶段抽象范畴。但是他们具有关于鸡蛋或者硬币范畴的很多知识,有些知识过于抽象或者是非本质的东西,对范畴的类似性没有作用。类似性和范畴化是各自独立的关系,就是说研究二者其中之一时这一个对另一个的影响很小。为了研究这个问题,Rips(1989)设立了类似性不变,而只让例子随着范畴而变的两种情景:一是自然范畴转换情景即一个物体的许多特征开始类似于另一个范畴成员的特征,然后这些特征随机地发生了变化;另一个是人工范畴转换的情景,即具体地改变一个物体的许多特征。结果表明了类似性和范畴化是各自独立的关系。

四、类似性理论存在的问题

类似性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有些因素存在着问题,例如可塑性、频率、主要的生物特征以及个人目标,这些因素影响如何分类一个具体例子,但是对例子的类似性影响不大。从偶然的例子角度来看这些特征的共同特点是内隐性,没有一个因素是例子的明显成分,因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科学研究才能发现。非本质的状态不适合于这些特征,无益于这个例子与其他例子或者范畴的类似性。二是类似性理论不能说明一个例子的表层成分为什么会影响这个例子类似于一个范畴,但是不影响它作为一个范畴成员的概率。这些表层特征是例子本身的一部分,在类似性加工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但是在决定例子的范畴成员方面并不重要。下面说说类似性理论与Rips(1989)观点的争议,表现在三个方面:

关于两种范畴。类似性理论否认许多刺激之间的相关性,它的目的不是说明实验研究使用的各种例子。Rips(1989)认为类似性理论的这种观点没有错,实验研究采用的许多例子可能不是被测试者会遇到的。例如像鸟一样的动物不会变成昆虫,人也不会用电灯泡装饰雨伞,但是实验研究采用这些例子的目的就是在类似性与范畴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而不是模拟真实的物体。虽然鸟变不成昆虫,但是像鱼一样的东西可以变成蛙,像蚯蚓一样的东西可以变成蝴蝶。另外,人工制品也像其他范畴的成员,例如蜡烛像水果条,香烟盒像照相机。类似性理论如果不想严重地弱化自己的可信度,就不要回避这些例子。

关于两种范畴化。关于实验作业的性质,类似性理论认为在呈现范畴化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时速度很快,大约几百毫秒,例如看见一个东西立即认出它是一个鸡蛋,你没有停下来考虑它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但是Rips(1989)的实验研究让被测试者进行深入地推理或者解决问题,因为类似性很有可能与范畴化直接有关。直接的感觉范畴化常常与类似性有关,因此如果范畴化的时间有限,被测试者只能进入例子的表层特征,那么这些表层特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进行决策。表层特征的重叠是类似性的标志,因此这种范畴化就是与类似性有关的。

关于两种类似性。类似性理论认为有两种类似性:对物体进行分类的“范畴化类似性”和“普通的类似性判断”。Rips(1989)认为没有理由以这种方式扩展类似性的意义,虽然范畴化与判断类似性具有重要的一些共同点,但问题是这是对“类似性”的空洞理解,结果导致心理谓项(谓项就是简单判断表示事物的性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生产力”就是谓项)的比较不仅出现在范畴化,而且出现在其他各种认知作业,例如语言理解、记忆搜索、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等。只有具体理解了类似性才能理解范畴的形成过程,这与类似性理论是不一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种类似性还不能说明Murphy&Medin(1985)提出的循环式观点。如果简单地认知类似性,那么便会利用类似性重新形成范畴过程,而不用担忧范畴知识会改变类似性。如果类似性只是谓项的比较,那么所有的赌注都会失去。例如如果你认为蝙蝠类似于其他哺乳动物,便将蝙蝠归类于哺乳动物,那么你便不能采用共同的谓项,即“是一个哺乳动物”来同时解释这个类似性,这是一个循环的解释。总之,一方面如果类似性表示像原始知觉类似性的东西,那么类似性理论便不足以解释范畴化;另一方面,如果类似性只是谓项比较,那么类似性理论就面临着空虚循环的风险。唯一的出路就是让类似性理论家告诉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五、范畴化的过程就是解释说明的过程

Murphy&Medin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刚赴宴之后穿着衣服跳进了游泳池。对此一般解释为这个人喝醉了,因为只有酒鬼可以解释他的行为,这种解释也是对喝醉原因的推理。这个例子也容易概括到其他范畴决策。在许多范畴化的情况下,我们形成一个例子的表现与它所属的各种范畴有关,如果这个例子属于其中的一种范畴,可以合理地解释我们关于这个例子具有的信息,那么就可以推出这个例子是首选范畴的一个成员。例如要判断3英寸直径的东西是比萨饼还是硬币,就要考虑这样大小的比萨饼或者硬币是如何制作的,由于比萨饼的解释比硬币的解释更谨慎,因此推断这个东西就是比萨饼。当然这种思考范畴化的方法并非十分接近真正的认知模型。实际上应该说明人如何产生解释以及如何评价解释,但是这对于心理学与哲学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搞不好便会陷入循环解释的圈子。然而应该认真考虑这种范畴化的与解释有关的方法,因为其他一些认知能力需要类似的过程例如范畴学习与解释有关;说明各种形式的非演绎推理也需要解释,例如科学推理就是接受假设的事实,然后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最佳的解释。但是与类似性有关的启发式并不能解释概念的全部价值,因此有些研究者提出了位于语言理解和概念结合里的概念核心、决定概念连贯与概念变化的理论以及有助于说明人理解概念稳定性的本质,这些核心、理论和本质可以很容易地让被测试者想起范畴化的来源。最后,当范畴决策涉及几个概念核心时解释的优点看得最清楚。

第二节 类似性与决策

心理学关于决策最有影响的研究是Kahneman&Tversky(1983)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判断常常违背了两个原理:复合规则与贝叶斯定理。复合规则是指范畴A(Category A)与范畴B复合的概率要小于这两个范畴成分复合的概率;贝叶斯定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结果,它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缘概率分布有关,是指后验概率与先验概率和相似度的乘积成正比。概率的正态理论符合概率统计的主要原理,但是正态理论没有从数量方面说明人类的概率判断。具体地讲,人类的判断违背了复合规则(Combination)即复合假象(Conjunction fallacy)、忽略了基率(Base rates)以及从因果方面解释了基率。当要求被测试者估计一个物体属于一个复合的范畴还是它的成分范畴时,他们一般根据范畴来估计这个物体的类似性,这称作表现启发式,采用这个启发式就会违背复合规则。当人以已知证据来估计一个假设的概率时,他们常常忽略了这个假设的先前概率即基率,而只考虑证据与假设的类似性;即使忽略了以抽象形式表现的基率,但是他们仍然使用以因果形式表现的基率。

Smith&Osherson(1989)认为Kahneman&Tversky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太抽象,不能指导系统的实验研究。详细的加工模型不仅要产生复合假象以及要说明在什么条件在会产生这些假象,而且要说明做出决策时所利用的主要知识源。因此Smith&Osherson(1989)提出了一个类似性模型,这个模型认为人根据一个物体类似于一个范畴原型来估计这个物体属于这个范畴的概率。虽然类似性不是决策的唯一启发因素但是它是在Kahneman&Tversky许多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个模型有三个成分:(1)概念原形的框架表现;(2)修饰这些原型的程序;(3)决定一个物体类似于一个原型的规则。例如“出纳员”就是一个概念原形的框架表现,“张女士”是一个具体的人,“女出纳员”是一个经过修饰的原型。这个框架是由许多槽构成的,不仅包括直接与出纳员有关的属性例如工资水平与教育水平,而且包括职业特征的属性例如政治观点。另外,一个简单的概念(Concept)可以转换成一个复合概念,例如“出纳员”这个成分用“女性”这个概念来修饰构成了复合概念“女出纳员”。最后,决定一个物体类似于原型的规则是指Tversky(1977)提出的“对照规则”,即一个概念的原型与一个具体例子的类似程度。

Smith&Osherson(1989)的类似性模型可以说明具有直爽与关注社会公正问题的张女士更类似于复合概念———“女出纳员”,而不是它的成分———“出纳员”(这是西方人的价值观)。采用这个类似性模型可以说明Kahneman& Tversky下述的三种情况:第一,关于违背复合规则。如果对张女士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其成分的属性以及相同的方面只匹配复合概念的属性那么复合假象就会出现;如果不符合“出纳员”的政治特征而只符合“女出纳员”的特征,那么复合假象也会出现。如果改变一个成分,将“女性的”改为“传统的”,复合假象就会减小。第二,关于忽略基率。Kahneman&Tversky的一个实验告诉被测试者心理学家写出一些关于“工程师—律师”的特征,然后随机地给被测试者呈现其中的一个特征,要求指明所说的人是工程师还是律师。结果发现大多数被测试者根据特征与人的类似性进行判断,因此可能存在着表现工程师和律师的框架。对一个人的描述是根据特征与原型匹配的,而且产生更大类似性的原型更可能作为范畴。第三,关于从因果方面解释基率。

Kahneman&Tversky认为人对概率的估计主要是根据类似性与因果关系而不是概率统计的基本原理。例如在“出租车”问题的研究中以抽象的形式告诉被测试者三个条件:(1)在一个城市里有两种颜色的出租车:绿的和蓝的。出租车出事故了。但是不知道哪种颜色的出租车出事了;(2)目击者说出事的出租车是蓝的,精确率为80%;(3)在这个城市里,85%的出租车是绿色的。结果表明被测试者估计蓝色出租车出事故的概率为80%,这表明他们忽略了基率,因为根据贝叶斯定理,这个概率应该是41%。以原因形式告诉另一组被测试者的条件是两个出租车公司的大小相当,85%的出租车事故都是绿色出租车。结果表明绿色出租车司机基本都与事故率有关,被测试者估计蓝色出租车出事的概率为60%,这表明基率信息产生了影响。但是Smith&Osherson(1989)的类似性模型认为被测试者需要表现两种出租车(绿色或者蓝色)和表现一个出事故的出租车,因此首先要决定事故车是绿色还是蓝色,然后再根据特定物体表现与范畴表现的类似性进行决策。

第三节 概念内与概念间的类似性

Barsolou(1989)认为认知科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说明与人类智慧有关的知识,许多研究者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结构作为人类知识的基本单位。例如定义、原型、样例、框架、图式、文本以及心理模型。这些知识结构的基本假设是知识结构,是稳定的,就是说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结构是一些相对稳定的各种信息;如果当前进行这些信息加工,那么可以独立地进行检索这些信息;不同的全体成员使用相同的基本结构以及一个特定的东西可以使用不同背景的相同结构。有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稳定的知识结构,我们人类是如何进行这些智力活动的,这就是我们对“稳定性(stability)”的理解。问题是明确地探讨稳定性的问题有意义吗?长时记忆中存在着稳定的知识结构吗?当前进行这些信息加工时可以独立地进行检索这些信息吗?每个人可以相同的方式表现一个特定的范畴吗?一个人可以相同的方式来表现不同背景的一个范畴吗?下面回答这些问题。

一、“不稳定性”的定义

语义编码变化的保持现象表明范畴的表现是不稳定的。Barclay(1974)发现信息检索时获取记忆的最有效线索就是最类似于编码背景的线索,例如在检索句子“一个人搬起了钢琴”时,“重的东西”是比“产生美妙声音的东西”更好的线索但是在检索句子“一个人调试了钢琴”时,“产生美妙声音的东西”是更好的线索。因为重量不是钢琴调试句子的有效线索,它与钢琴无关,但重量是钢琴移动句子的有效线索,它与钢琴有关。在理解不同的句子时被测试者没有使用不变的知识结构来表现钢琴,而是根据与重量和声音有关的不同句子形成了不同的表现。结果表明编码变化的出现不仅与背景有关,而且与背景无关的信息有关。

不稳定性的研究也出现在词汇启动效应中。Barsalou(1982)发现如果范畴的有些知识出现在当前背景中(即:与背景有关的信息)便可以被激活。例如当人单独阅读“蛙”一词时,“让人吃”的特征一般不会被激活,但是阅读餐馆里的“蛙”时便会激活“让人吃”的特征。因此不同的信息可以进入不同情景中一个范畴的表现。范畴表现不仅在不同背景中发生变化,而且构成这些表现的特征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苹果”、“砖块”、“脸”、“头发”、“灯光”、“土壤”和“酒”等等范畴中“红”的表现充分地发生着变化。Kahneman&Miller(1986)关于社会决策的大量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不稳定性的存在,例如“服务员”的表现可以说明服务员总是面带笑容,因此看见不高兴的服务员时便感到震惊,接着再看见一位不高兴的服务员时便不会产生震惊,因为在服务员的表现里不高兴的评价已经降低了。另外在个性研究领域,行为的不稳定性也是多年来讨论的重点,例如人的行为主要受当前背景的影响。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不稳定性对于范畴表现具有什么意义,但是取得一致的观点是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以强烈动态的方式运作的。

二、对不稳定性的系统评价

(一)具有层次的结构

范畴的层次结构是指这个范畴的所有样例从最典型到最不典型而变化的层次,例如美国大学生被测试者认为“鸟”的典型性(Typicality)下降的顺序是从“知更鸟”到“鸽子”,再从“鹦鹉”到“鸵鸟”,就是说一个范畴的层次结构是不稳定的。这就是典型性观点,反映了当前表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一个样例的典型性随着它与当前范畴表现的类似性变化而变化;(2)范畴表现的变化可以改变它与样例的类似性程度;(3)类似性的这些变化可以改变层次结构。

在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研究中要求被测试者首先看范畴的名称,然后说出范畴的样例名称,最后评价样例与范畴的典型程度,以7点量表从最典型到最不典型进行评定。平均的层次结构就是所有被测试者评价一个范畴的层次结构平均值。层次结构随着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例如Barsalou&Sewell(1984)发现对于相同的范畴,采用不同观点的被测试者生成完全不同的层次结构。同样,Roth&Shoben(1983)发现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中判断典型性与获取样例对层次结构影响很大。

(二)特征生成

可以认为上述的层次结构是评价范畴表现的一种相对间接方法,更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被测试者思考范畴时说出范畴表现,因为报告出来的工作记忆内容比较可靠。Barsalou(1987)使用了一些作业探讨了特征生成,具体的方法是在一个实验里让被测试者产生范畴样例的一般特征,让另一些被测试者产生范畴样例具有的抽象特征。给这两组被测试者呈现这两个范畴的一般样例和抽象样例,要求不能产生其他类型的信息。在另一个实验里让原型被测试者产生典型范畴的信息,不要求下定义;让定义被测试者产生严格的范畴定义,不能有非定义的信息。结果这两个实验的被测试者都写下了答案,每个范畴都用了几分钟时间给每个范畴都写出了一个或者两个特征。通过计算被测试者的口语报告尽可能多地根据不同的表层形式来计算相同的特征,例如将“运输”、“运输的形式”、“搬运”、“拖运”、“到达”、“搬迁”、“带到”、“移动”都归于一个“交通工具”特征,以此来观察不稳定性。最后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获得的一般结论是被测试者对每个范畴产生了5特征,这就是Miller(1956)的魔数7减去2的结果。

(三)范畴成员

特征生成的不稳定性也许只反映了不变表现的随机取样信息,不变表现也许只更多地出现在逻辑作业里。例如决定范畴成员或者关于范畴的推理。如果人具有了不变表现,但只用于逻辑作业中,那么这些作业就会表现出不稳定性。例如如果不变的表现用于类似的成员选择,那么成员判断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但是McClosky&Glucksberg(1978)发现了一种不稳定性类似于这里所说的不稳定性:关于如何给一个具体的范畴分配成员,不同的被测试者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关于一个东西是否是一个范畴成员的问题在一个月测试两次,有些被测试者便常常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做出不同的回答。结果表明用于范畴成员判断的表现是不稳定的,这类似于用于层次结构与特征生成的表现。

总之,这些结果说明了范畴表现的不稳定性。对于一个特定的范畴来讲,不同的人并没有使用相同的表现,而且一个特定的人也并没有以相同的方式来表现不同背景的一个范畴。相反,一个特定范畴在个体之间与个体本身的变化程度很大,这说明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量表、特征罗列以及语言分析而探讨的不变知识结构都是分析的对象。这些理论概念并不是人们有时用于具体背景中的实际表现,而是从各种人与各种背景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表现或者抽象表现。如果使用这些概念便更容易混淆,构成人类动态表现能力的许多重要机制。

三、影响不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不稳定性的因素有8个,分别是知识的差异性、非典型样例、遗忘、测量错误、以量表反映判断、随机检索机制、决定检索机制的因素以及稳定的知识应用。

(一)知识的差异性

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不稳定性可以反映知识的差异性,因为不同的人在一生中获得一个范畴的不同知识,在表现这个范畴时又要检索不同的知识。知识的差异性肯定存在于不同的全体成员中,存在于专家与新手之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相同总体的许多个体当中。而且在有些场合,这些差异一定会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范畴。但是,这种解释不能说明Barsalou(1987)实验中出现的不稳定性,在这个关于“鸟”特征的实验中不同被测试者产生了一个范畴的全部特征,这些特征也许是所有被测试者知道的基本事实。虽然不到20%的被测试者产生了“鸟嘴”、“筑巢”或者“生活在树上”的特征,但是所有的被测试者应该都熟悉这些特征;被测试者也可能具有各种范畴的习性知识,但是他们显然没有产生这种知识,产生的全部特征几乎都是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个范畴的事实与观点。

(二)非典型样例

个体之间与个体本身的层次结构不稳定性可能反映了非典型样例状态的不确定性,因为被测试者缺乏这些样例知识,或者不知道范畴有哪些成员,他们常常说不准样例的典型性,从而产生了不稳定性,这样,稳定性会随着典型性的增加而增加。Barsalou(1986)在典型性的各种水平研究了样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典型样例与非典型样例都是一样稳定的,而且比中等典型的样例都更加稳定。对于一个特定的被测试者来说,判断中等典型的样例更可能在不同的作业中发生变化,当判断改变时中等典型的样例发生变化的幅度最大;对于许多被测试者来说,也是中等典型的样例发生变化的幅度最大。结果,非典型样例并没有表现出不稳定性,而且在典型性的所有水平,样例的判断常常发生了变化,其中判断中等典型的样例发生变化的幅度最大。这符合范畴化的模块观点,即只说明典型性与范畴成员的一种机制。对于典型性来说,稳定性是由中等典型样例增加到低等典型样例;对于范畴的成员来说,稳定性是由中等典型样例降低到低等典型样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机制可以说明这两种作业。

(三)遗忘

个体本身的不稳定性可以反映在遗忘方面。Bellezza(1984c)以两个测试阶段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被测试者试图记住测试阶段1的口语报告,但是没有全部记住。与测试阶段2相比,他们记住了测试阶段1的更多特征。Barsalou(1987)也发现特征的数量从测试阶段1下降到测试阶段2。

(四)测量错误

不稳定性也反映了测量错误。Winer(1971)认为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测量工具本身有问题,一部分是由于测试的条件有问题。如果测量错误是由于低水平的稳定性引起的,那么就应该研究这些低水平本身的问题,而不管评定的项目。但是这个假设受到了Galmbos&Rips(1982)的驳斥,在他们的研究中有些被测试者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来评定课文中的动作(课文中的重要动作类似于范畴中的典型样例),而有些被测试者根据时间位置(即动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评定这些相同的动作。结果表明测量错误不仅与典型性判断的不稳定性有关,而且与范畴的一些成分,例如重量有关。

(五)以量表反映判断

层次结构的不稳定性不是反映范畴表现的变化,而是反映了将判断映射到反应量表中的不确定性,就是说当评定样例时,被测试者会将两个样例根据典型性联系在一起,并且要随机地将其中的一个放在更高的等级上。在被测试期间,样例间不稳定性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被测试者随机地对这些联系做出不同的反应。被试内不稳定性的出现是由于相同的被测试者随机地对不同的作业做出的不同反应。为了验证这个假设,Barsalou(1987)比较了典型性的等级评定与典型性的程度评定。与典型性的等级评定相比,典型性的程度评定更容易让被测试者根据典型性建立样例之间的联系,更适用于两个以上样例之间的联系,通过样例间的联系,发现典型性建立的样例之间具有更少的显著性,因此根据样例分辨力的问题不能解释层次结构的不稳定性。

(六)随机检索机制

个体间与个体内的层次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反映检索的随机变化,或者说可以反映随机检索机制。当个体表现范畴时每个特征都有受到检索的概率,其他一个随机特征也有可能表现这个范畴。但是反对这个观点的理论认为这个观点按照达到日常目标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有些信息表现一个范畴那么为什么一种机制以很大的概率来检索与当前目标无关的信息以及具有很大的概率却没有检索相关的信息?Barsalou(1987)直接采用从1小时到4个星期的延误方法检测了这个随机检索假设。如果这个随机检索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被试内的一致性就不会受到延误的影响,因为特征的检索是随机进行的,每个测试阶段是一个独立的事件,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结果,将测试阶段分开的延误不会影响检索不同的特征。但是被试内的一致性从一开始1小时到1个星期下降的程度很大,然后变化不大。与随机检索假设相反,被试内的稳定性在一个星期延误之后并不能反映随机变化,因为应该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可能是遗忘但是遗忘的可能性不大。新近性可以提供解释。

(七)影响检索机制的因素

不稳定性不是反映随机变化而是反映基本检索机制的系统操作,从量的方面对人的动态表现能力进行合理解释的机制有两种:获取过程(accessibility)与背景线索提示(contextual cuing)。获取过程提供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大多数人对于一个范畴具有相同的基本知识但是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却因人而异。对于一个范畴,获取的大量信息因人而异,所以一开始获取信息时不同的个体检索不同的信息,即使这些个体共享着他们检索的大部分信息。前线索提示(precuing)的研究表明一开始检索的信息妨碍信息集中但是如果可以产生很长的特征,人最终就会集中于相同的基本信息。同样,获取过程可以解释个体内与全体间的不稳定性。对于个体内部来说,日常经验不断地改变范畴信息的获取以便产生不稳定性;对于全体成员之间来说,各种获取过程变化的程度很大从而比相同全体的个体之间产生更大的不稳定性。背景线索提示使范畴表现更具有动态的特点。大多数人对于一个范畴具有相同的基本知识但是不同人经历的背景能够以线索提示不同的信息从而引起被试间的不稳定性。在个体内部,学习其他不同背景中的一个范畴同样会以线索提示不同的信息从而引起被试内的不稳定性。

(八)稳定的知识应用

获取过程与背景线索提示都会产生不稳定性但是有些条件下二者也会产生稳定性,例如实验的主试者向被测试者提问“三只狗有多少腿?”结果会发现被测试者检索的信息具有很好的被试内与被试间一致性。获取过程与背景线索提示可以说明这样的稳定性,高水平的获取过程有时产生高稳定性,重复地检索具体的信息可以让信息充分地完成获取,然后作为静态结构得到检索,例如练习记忆电话号码便可以让比较稳定的结构在记忆中很好地形成。同样,背景线索提示也会产生高稳定性,因为非常具体的线索是指记忆中的少量信息,所以检索时变化不大。例如“狗”不是一个具体的线索,因为它与大量的信息有关,结果检索了各种大量信息产生了不稳定性但是与腿的数量结合起来的狗便是很具体的,它仅仅是指一条信息产生了很好的稳定性。当然关于获取过程与背景线索提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例如何时动态地表现范畴?这种变化用于什么目的?何时范畴表现是稳定的?以及这种稳定性的目的你何在?范畴表现是不稳定的但是也存在着建立稳定性的机制。

四、与检索有关的框架

这个与检索有关的框架可以更加具体地说明获取过程与背景线索提示如何结合起来产生不稳定性。这种观点认为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在着一个范畴的、大量的有结构的知识,其中大部分知识为全体成员所共享,个体可以长时间地相对稳定地拥有它的内容。但是这个范畴的少量个体知识有时处于激活状态,可以在工作记忆中表现这个范畴。这些少量知识可以包括许多知识例如抽象的特征、样例、样例的一部分以及部分直觉。虽然有些重要信息会出现在一个范畴的大多数知识中但是许多信息或者是与背景无关的或者可以反映新近的经验。背景与新近经验根本不一样,一个范畴的相同信息也很少作为表现被激活,因此正是不稳定性而非不变性可以更好地说明一个范畴(category)的表现。人根据范畴知识提供的信息动态地构成了工作记忆中的概念(concept),这个概念是指暂时构成的工作记忆表现。

(一)各种概念信息

三种信息为概念提供了稳定性与可塑性:一是与背景无关的信息,这构成了概念的核心;二是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它由当前的背景激活;三是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它由新近的背景激活。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

(1)与背景无关的信息。大量研究表明,只要形成了一个范畴的具体概念,有些信息就会自动被激活。例如当看见“臭鼬”时“刺鼻的气味”就会在任何场合被自动激活,与背景无关,进入了“臭鼬”的表现。(2)与背景有关的信息。以这种信息构成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长时记忆的范畴知识,但是这种知识很少被激活,因为它们位于背景相关而需要的水平之下。只有通过在当前背景中高相关线索的激活,这样的信息才能构成一个概念,例如“青蛙”与“可吃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联系但是与“餐馆”形成相关的背景便可以构成一个概念。另一种方式是没有贮存在记忆中,但是通过推理可以形成的范畴知识。例如当看见“斑马”一词就会根据灌丛地带的噪音想到“耳朵”,这使用了认知经济推理程序,即因为“斑马”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耳朵”,所以斑马有耳朵。范畴表现的许多信息是由基础表现推出来的,就是说可以推出与背景有关的信息。(3)新近的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实验表明在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的延误之后即使实验条件不变,范畴的概念表现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新近的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发挥了作用。

(二)影响各种信息容量的因素

研究表明,长时日常经验影响与背景无关的信息容量,因为这种信息需要许多经验来建立与改变,新近的经验影响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容量以及当前的背景影响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容量。

五、概念内类似性

传统的类似性理论强调两个不同范畴的许多概念类似性,这称作范畴之间的类似性(Intercategory similarity);如果范畴表现是不稳定的,那么类似性理论必须考虑另一种类似性,即一个范畴的不同概念之间的类似性,这称作概念内部的类似性(Intraconcept similarity)。首先我们说说类似性的几个假设,然后再讨论范畴之间的类似性和概念内部的类似性。

(一)关于类似性的假设

两个概念的类似性依赖于与背景无关的信息、与背景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三者之间重叠的程度,但是也要考虑到每种信息的总量。Tversky(1977)认为类似性是每个概念独有信息量与共有信息量的递减函数,而且各种因素都会赋予各种信息不同的权重。

(二)影响概念内类似性的因素

概念内部的类似性。知识的文化传播就是在全体成员内部建立共有的重要的以及与背景无关的信息,例如我们的文化可以建立“奶牛”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部分地包括了作为肉源的奶牛信息,其他的文化传播这个范畴的不同核心概念,例如印度人“奶牛”的核心概念不仅包括奶牛作为肉源的信息,而且包括自身的宗教意义。不同总体成员之间的概念内类似性是最低的底线但是相同总体的两个成员根据共有的文化成员特征可以共有更多的、与背景无关的信息。另外,一个总体的不同成员常常具有一个范畴的不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产生不同的与背景无关的经验,结果,一个概念的许多具体例子如果由同一个人来形成,那么与不同人形成的例子相比应该更加类似。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新近经验以两种方式可以增加概念内类似性。第一,如果一个人短期内形成了一个相同范畴的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的信息呈现应该增加自身的类似性。当关键的背景不变时,概念内类似性便相当高;第二,如果类似事件出现在形成相同概念的许多例子之前,那么在较长时间内同一个人的新近经验便可以增加概念内类似性。例如如果一个人在一年的两个不同时间让狗咬了,那么他形成“狗”的概念就是类似的。类似的新近经验也可以增加个体成员之间的概念内类似性。例如两个人最近让狗咬了,那么他们形成的“狗”概念要比具有不同经验而形成的概念更加类似。最后,背景通过激活与背景有关的信息来影响概念内类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背景在个体内或者个体间激活相同的信息,因此概念内类似性便会增加。

总之,概念内类似性依赖于上述三种信息的重叠。具体说来,全体成员因素与个体成员因素对背景无关信息的重叠影响很大,对新近信息和与背景有关信息的重叠有次要的影响。新近经验主要影响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当前的背景主要影响与背景有关信息的重叠。概念内类似性与这些因素的构成有关,可以由最高到最低变化。假设范畴具有不变的一些概念,不仅不合理,而且也不能揭示动态的重要表现机制,更可能歪曲概念间类似性以及类似的机制。

六、研究概念内类似性的意义

对于两个不同的范畴(Category),类似性理论一般强调概念(Concept)之间的类似性,并且认为不变的概念可以表现这些范畴。但是如果表现一个特定范畴的许多概念都是不稳定的,那么这两个范畴的类似性也是不稳定的。与传统的理论相反,两个范畴的类似性是稳定的,随着背景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当背景不变时概念之间的类似性也会发生变化。

(一)影响概念间类似性的因素

影响概念内类似性的所有因素也影响概念间类似性。概念内类似性与概念间类似性的主要区别就是二者重叠的平均数,就是说针对两个相关的概念,概念内类似性一般大于概念间类似性。而针对两个不相关的概念,概念内类似性一般也大于概念间类似性。因为具体情景的概念间类似性大于概念内类似性。概念内类似性与概念间类似性可以由相同的认知过程来产生,而且可以反映一些相同的基本变量。与概念内类似性相同,概念间类似性也依赖于上述三种信息的重叠。具体说来,全体成员因素与个体成员因素对背景无关信息的重叠影响很大,对新近信息和与背景有关信息的重叠有次要的影响。新近经验主要影响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当前的背景主要影响与背景有关信息的重叠。概念间类似性与这些因素的构成有关,也可以由最高向最低变化。

(二)关于量表度量数据

许多被测试者与多次测试一个被测试者的平均数据是人类知识实验研究的实际标准。但是如果许多概念存在着不稳定性,那么这些平均数可以表示什么东西?答案与平均的内容有关,例如在相同背景下不同被测试者的典型性判断平均数以及在相同背景下不同时间同一被测试者的多重典型性判断平均数。不同被测试者与不同背景的平均数容易模糊许多概念信息源的作用,与许多具体概念共同的信息有关,因为客观世界存在着我们想知道这些信息的许多情景,求平均数就是探讨这些信息的最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信息可以表现一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概念,但是人正在不断地错误地处理数据。如果要理解个体形成的实际概念及其关系,不能依赖于对许多个体与背景求平均数,而应该根据具体背景的具体个体获取概念。

(三)具体的应用

当被测试者与背景的平均数据作为输入的信息进入度量程序,例如多成分层次聚合程序时,只有许多具体概念的共同信息才进入度量说明,而个体与背景的非重叠信息不起作用,这种信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关的。这些程序虽然对于研究个体与背景的共同信息很有价值,但是没有提供在任何特殊背景中任何个别概念的信息。另一种度量程序即INDSCAL通过识别个体赋予成分的权重可以测量具体被测试者的概念。当背景的平均数进入这个程序时,基本的说明只能是不同背景中许多个别概念的共同信息。对于具体背景独特的非重叠信息不会被采用,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关的。相反,当具体背景的非平均数据作为输入时,结果就会反映实验期间形成的全部概念信息。由于与背景有关的新近信息以及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发生了变化,因此应该关注这个被测试者在其他背景中产生的这些结果。

七、结论

不变化的概念不能表现范畴。不同的个体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表现一个范畴,一个特定的个体也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表现不同背景的一个范畴。但是表现一个范畴的许多概念存在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考虑概念内类似性,即同一个概念的许多样例如何联系在一起。概念内类似性依赖于:(1)相同总体成员或者不同总体成员是否形成了概念;(2)相同个体或者不同个体是否形成了概念;(3)范畴的新近经验以及(4)当前的背景。由于同一个范畴的许多概念是不变的,概念间类似性也是不变的。两个范畴的概念类似性随着影响概念内类似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准确地评价特定背景中个体如何感知两个概念的类似性不能采用许多个体或者不同背景的平均数,因为这个平均数容易模糊重要的概念信息源,而仅仅采用不同概念之间稳定的信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获得这些信息虽然有意义,但是不应该说这就是完全表现了一种特定背景的概念。

第四节 双层概念表现

Michalski(1989)认为大多数概念的意义不能完全以必要而充分的一些特征、一个原型或者一些表现样例来解释。概念的意义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结构,是在原始意义与特定话语背景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Michalski提出了一个基本原理:人的知识就是记忆的内容,或者说从一定时间范围的记忆内容里人可以推出新的知识。因此人的知识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记忆的知识,另一个是推理的扩展,即通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进行的推理,便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的知识。Michalski认为许多独立的概念即知识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这两个层次(Two-tiered Concept),因此将意义赋予在信息流中识别的独立概念的过程以及从记忆里将之检索出来表达意义的过程都是可以推理的,都包括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一般来讲,这就是应用知识和形成知识的过程。

一、推理的作用

根据上述原理,Michalski(1989)提出了两个概念:基本概念表现和推理概念表现。“基本概念表现”是位于记忆中的外显结构,是与概念有关的知识贮存结构,记录着概念的具体事实和一般特征,它不仅说明了概念最共同的典型特征,而且说明了统一概念各种例子的原理。具体的事实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特例和反例;一般特征是由教师下定义的、或者根据例子、或者类比推出来的特征,是典型的、容易下定义的以及与背景无关的特征。“推理概念表现”是通过使用基本概念表现和话语背景将意义赋予概念的过程,包括解释者的相关背景知识、推理方法以及一些转换,以便根据背景识别、扩展或者修改概念的意义,这些方法与概念及其概括有关,与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关,构成了概念表现的第二个层次。例如共有鱼的典型物理特征的所有动物表现就是基本概念表现,而在各种背景中鱼的表现是推理概念表现。

下面根据认知经济原理即心理资源、记忆和加工能力的经济原理来说明双层表现的概念意义。首先,人类知识的功能就是解释现在和预测未来。人在感知任何感觉输入时都需要知识来进行解释,知识越多,人具有的推理能力越强,从特定输入获得的信息量越大。另外,在可利用知识的背景中解释观察的数据可以从输入比、从表面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让我们形成关于任何行为结果的期望,进而预测未来的事件。因为现实世界的事件与物体高度相关,所以完全有可能预测未来的事件。如果现实完全由无关的随机事件构成,过去的知识便无助于预测未来,也不需要贮存任何知识,人类也就不需要智慧了,因为智慧的功能就是构造与使用知识。

另一方面,如果完全相同的情景与事件在永恒地重复,那么知识一旦获得就是相关的,知识扩展与概括的需要就会停止。在变化较慢的旧社会,年长者感到非常舒适,因为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慢,过去具体知识的预测值越高,扩展与概括知识的需要越小。这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概括任何输入信息的天赋意识能力对应于环境的变化速度,环境以不同的速度在发展变化,人天生的概括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人接受大量的感觉输入信息之后仅仅选择贮存少量的信息,这种选择是由与目标有关的输入过滤器来完成的。实际贮存的少量信息包括表现不同抽象水平和不同观点的全部结构情况。另外,通过进行推理,包括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来完成过滤输入信息,这涉及人的输入信息、目标以及知识。人的知识与解释输入的过程有关,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新鲜的观点是理解一个句子主要依赖于人的世界知识及其对背景的分析。人完成推理的能力来自天赋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自动地被激活,然后对输入的信息做出反应,因为人的记忆容量与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心理将贮存的信息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却最大限度地使用已经贮存的信息。结果,将任何输入信息迁移到贮存的知识中,这些推理过程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于目标是重要的信息,即容易记住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二是具有预测力的知识,即知识的预测力可以产生未来的期望,避免不期望的行为过程,以便实现目标;三是最大限度地推出其他知识即认知经济原理,如果不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就可以由A推出B,那么记住A便足够了。在这个将接收到的信息从环境转换到实际记住信息的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可以解释演绎推理与类比推理或者归纳推理的重要作用。

二、概念意义分布于表现与解释之间

概念是根据某种原理表现各种实体的心理结构,这样的原理可能是共同的应用或者目标、相同的起源或者行为,或者是类似的知觉特点。为了使用概念,人必须具备有效的方法来识别这些位于感觉信号中或者心理加工里的概念,需要具备概念的合适心理表现。传统的概念表现观点认为:一个概念的全部意义位于一个贮存的结构中,例如一种语义网络、一个框架或者一个图表,这个结构具有这个概念的全部相关特征。识别概念的过程就是将贮存的表现与感知的事实进行匹配,这种匹配就是比较属性值或者相应网络的节点,不包括任何复杂的推理过程。但是Michalski(1989)认为这样的匹配包括大量的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或者归纳推理,这种推理涉及话语的背景以及人的背景知识,因此提出了概念意义的双层表现,区分了基本概念表现和推理概念表现。

识别一个物体就是赋予它一个概念,就是将观察到的少量特征与基本概念表现里的特征进行匹配,需要匹配的特征依赖于识别过程出现的背景。例如要识别一个人,就是根据他的面部特征、轮廓、声音、笔迹、医疗记录、指印以及其他许多特征。如果这个概念识别过程就是许多固定的目标概念特征与所观察物体特征的直接匹配,那么便需要贮存表现所有的这些可能,但是这会引起记忆超载,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仅仅适合于简单的例子。

按照这个理论,将概念的基本表现与观察联系起来的过程是由推理概念的解释来完成的,通过完成背景信息与相关背景知识的推理这个过程,将基本概念表现与许多观察进行匹配,其中的推理决定哪些特征需要进行匹配,以便从与背景有关的许多概念里识别一个概念,决定需要哪种匹配,因此概念表现与所观察物体的匹配程度不仅是一个函数关系,而且是一个四项函数,包括一个参数、概念表现、所观察物体、前后关系以及背景知识。概念意义分布于基本概念表现与推理概念表现即解释之间,并没有独特的方式,概念意义的实际分布就是在经济的概念表现与经济的推理概念表现之间进行平衡,因此学习一个概念不仅是获得基本概念表现,而且是获得推理概念解释。推理概念解释的过程可以视作一种工具,通过使用背景、推理规则以及一般知识将基本概念意义扩展到更大的变化空间,这个过程可以获得具有各种变化的概念,而且会产生认知经济的效果。总之,双层概念表现的理论认为概念的全部意义分布于基本概念表现和推理概念表现之间。基本概念表现包括典型的、容易解释的概念意义,可以贮存概念的一些例子或者已知的事实;推理概念表现可以灵活地使用概念,让概念的意义适应于不同的背景。推理的解释包括前后关系信息与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各种推理例如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或者归纳推理。当涉及具体的物体时,这种解释便包括各种变化的基本概念表现,例如一种原型或者几种原型。

第五节 整体的与部分的类似性

Smith(1989)认为人以各种方式相互比较一些物体,以各种不同大知觉类似性的复杂系统面对着世界;人不仅可以判断一些物体是类似的还是不同的,而且可以判断物体的一部分是类似的还是不同的,例如颜色是类似的而大小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物体的属性形成范畴,然后判断它们的类似性与差异性。例如将一些物体分类为红的、蓝的、大的和小的;可以根据差异性的方向来比较一些物体,例如判断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小。通过各种判断可以发现知觉类似性并不单纯,它具有许多相关的类型,就是说人类具备着知觉关系的复杂系统,即各种类似性系统。

一、整体与部分

Goodman(1951)认为类似性的问题就是类似性需要说明它表达的意义。人不能根据A与B的类似性得出结论是“红的”,也人不能根据B与C的类似性得出结论是“圆的”,除非一开始便具体说明各种不同的类似性。Smith(1989)提出了从整体类似性关系到成分类似性关系的发展趋势,就是说成分是由非成分类似性发展而来的。问题是如果类似性由成分获得它的意义,那么人如何根据整体类似性理解成分呢?

关系知识系统始于无成分的关系,这一观点从逻辑的角度讲错了,而且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也错了,问题是整体的物体是由成分特征与属性形成的,还是物体被知觉为整体,然后再由整体获得属性与特征。已有的证据支持前一种观点,即整体物体由先前加工属性与特征构成。例如Treisman&Gelade(1980)的幻觉联合(Illusory Conjunctions)实验研究支持这个观点,而且一个物体类似于另一个物体的感知模型(Nosofsky,1984)也支持这个知觉多维物体的成分与整体的观点。在这些模型里,类似性就是结合成分维度类似性的函数。如果整体由部分构成,那么整体关系如何在部分关系之前获得发展呢?

作为逻辑原质的整体类似性如果离开成分便失去了意义。整体关系对于先前加工的特征与属性并不重要但是Smith(1989)认为在显现的关系知识系统里优先发展非具体的成分关系,表现的整体物体是由先前分析不同特征与不同成分而形成的,由成分来计算整体类似性与差异性但是首先面对的是整体物体与整体物体关系,其次才是成分的差异性与类似性。获取成分的差异性与类似性相当困难,很难直接感知,因此研究儿童思维的知觉成分发展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理解各种知觉类似性与差异性的变化是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关系概念

Smith(1989)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讲物体之间的类似性有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相同(Sameness)关系,发展的方向是整体类似性、完全相同、部分相同与部分;另一种是大小(Magnitude)关系,发展的方向是整体维度、大于、小于和相反的方向。这里所谓的“整体(Holistic/whole)”是指儿童在发展阶段的初期不能区分物体之间或者物体特征之间的差异,而将之视为一个整体的状态。

相同关系分为两种:具体物体之间的关系与各种抽象关系。(1)具体物体之间的相同关系有5种情况:类似(Resemblances)、整体类似(Overall Similarity)、完全相同(Identity)、部分类似(Part-Similarity)与部分相同(Part-Identity)。“类似”是指一种全部包涵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其他的相同关系,而且不受限制,不能具体解释;“整体类似”与“完全相同”是指考虑到一个物体所有特征的整个物体关系,不考虑具体的成分或者特征;“部分类似”与“部分相同”只涉及物体的成分,只考虑一个方面或者一种属性,与相同的程度有关。(2)各种抽象的相同关系有3种情况:抽象相同(Abstract identity)、抽象的整体类似性(Abstract overall similarity)和成分相同类似(Dimensional identity and similarity)。“抽象相同”只有关系的表现,而没有具体物体的关系、抽象的整体类似性和成分;“抽象的整体类似性”是根据整体类似性来表现关系;“成分相同类似”就是在更小的成分水平来区分相同与类似。

表示具体差异关系的大小关系也分为两种:整体大小(Global magnitude)与具体成分的大小(Dimensionally specific magnitude)。整体大小包括整体维度、大于、小于和相反的方向。“整体维度”是指存在于物体之间的范畴比较;“大于”和“小于”揭示配对物体之间的差异性;“相反的方向”是指“大于”和“小于”同时参与在一起的逻辑关系。

Smith(1989)认为关系概念的形成是由无成分的关系发展到有成分的具体关系,就是说有一个知识系统的成分化过程(Dimensionalization)。儿童出生后的词汇获得就是这样一种过程,例如儿童首先获得的词汇是基本概念的名称———“狗”与“椅子”,是由整体类似性形成的,但是没有形成上位概念———“动物”,年龄再大一点才会形成描述成分关系本身的一些词汇,例如“红的”或者“高的”。5岁儿童可以按照维度将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例如分成红的与蓝的或者大的与小的,不到5岁的儿童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可以根据类似性将红的椭圆形与橙色的圆形归于一类,却不会将红的椭圆形与蓝的椭圆形归于一类。分辨学习作业与变换位置作业的证据表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学会的规则包括成分属性规则、维度规则与差异的维度方向规则,而学前儿童仅仅可以学会整体物体的规则。一句话,整体关系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占据主导地位。

三、关系知识系统

Smith(1989)的关系知识系统理论认为在这个系统的最低层有“类似(Resemblances)”和“大小(Magnitude)”两个概念。“类似”分为整体类似性、相同和部分相同;“大小”分为极端(Polarity)与差异方向。维度范畴化的部分相同便构成了一个维度,相反的差异方向由逻辑关系构成,这形成了顺序维度。颜色(Color)和范围(Extent)形成了部分相同的两个维度,例如彩色的“红”与“蓝”、范围的“大”与“小”以及相反的差异方向,如“大于”和“小于”。当范畴化了部分相同以及可以解释大小的相反方向时,便出现了维度的概念,就是说相同关系结合了大小关系,这种结合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困难,容易发生错误。另外,理解具体维度还有一个系统性顺序的问题,例如儿童首先将颜色与范围区分开来,然后才可以区分空间范围的三个具体维度(大小、高度与宽度)。又如,首先区分数量维度与大小维度,然后再区分不同的数量关系。理解不同维度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理解了“大小”作为一个维度却没有理解“距离”,可以将“更大”与“更小”联系在一起,但是“更高”与“更低”却联系不在一起。因此,儿童根据类似性形成范畴是一个连续的加工过程。

至于关系概念与关系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Smith(1989)认为概念发展的特点限制了语言的获得,同时语言的获得影响甚至改变了概念的发展。语言可以用于引导儿童学习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规则与维度,也可以帮助儿童提前学习有些规则,然后学习其他规则。例如语言有助于儿童发现颜色维度,成人提出问题“这是什么颜色”,儿童首先要知道这个具有许多可能答案的范畴,回答是“红的”、“蓝的”或者“绿的”,而不是“大的”,然后才能正确地给每个颜色命名,因为儿童不一定具有维度的知识,只是成人说出了一些名称让他们用来回答问题,这类名称可以提示儿童是指相关的维度。如果语言有助于形成关系知识系统,那么可能存在着跨语言差异,例如在概念系统里以及在成熟说话人的语言系统里“颜色”就是一个极端。语言的结构有时会模糊关系结构,成为发展的障碍,例如说英语的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将“大的”理解为“高的”现象,这反映了英语术语使用的特点,实际上推迟了最终将“范围”分为三维的进程。出现的语言与出现的概念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复杂的,也是重要的,有助于我们理解关系知识系统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判断一个东西如何像另一个东西。总之,知觉类似性与差异性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概念发展的初期存在的类似性与差异性并没有具体说明维度的类似性与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知识系统形成了各种不同却相互联系的类似性与差异性。只有理解了这些基本知觉关系的结构与发展,才能理解心理学类似性的真谛。

第六节 范畴化

Medin(1989)认为最近十几年来,范畴化过程与概念结构的研究与理论经历了两个主要变化,第一个是从传统的观点到或然性观点的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概念具有明确的特征,而或然性观点(即原型观点)认为概念表现所依赖的特征都是典型的范畴例子,这两种观点都认为范畴化过程是由类似性关系驱动的。根据类似性描述范畴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类似性的概念过于不受限制,没有说明概念的连贯性。第二个是由类似性组织概念到围绕理论组织概念的变化。本文描述了这些变化的证据与理论说明,并且概述了将基于类似性的与基于理论的范畴化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什么是范畴?范畴化过程就是以某种方式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东西作为相同的一个东西,以便获取知识并且进行预测。以心理诊断范畴为例,获取相关知识的必要性说明了临床心理学家为什么没有将每一个人作为独特的个体,虽然临床心理学家期望处理的计划适合于许多个体的需要,但是绝对的独特性让他们不可能这样做。临床专家需要某种方式产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来影响考虑中的问题,然后需要理解当前情景与先前事件之间的某种类似性或者关系。临床心理学家会使用或者不会使用具体的范畴化系统,但是他们应该发现先前情景与当前背景之间的接触点,就是说他们应该形成范畴。诊断范畴让临床专家预测各种处理的效果,并且与其他的治疗专家共享自己的经验。形成范畴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学习原因论。共同表现出某个问题的许多人可以共享一些共同的预测条件或者原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范畴化过程可能没有用的特殊情况下,所有的个体都相同地获得处理,因此范畴化过程提供多样性。

一般地讲,概念与范畴都是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构筑成分;粗略地讲,概念就是包括一切相关特征的一种思想,一个范畴就是与某个断言或者某些断言可能有关的分类。有意思的是,将范畴作为世界的存在,将概念作为对应于范畴的心理表现,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概念没有现实中真正的复本,例如“麒麟”,因为人们可以强加于而不是发现世界中的结构。我认为范畴特征的问题是心理学问题,也是形而上学问题。至少过去的十年中我的同事与我正在试图强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具有自己的范畴而不是其他人的范畴。世界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但是人们仅仅发现了少量可能的分类是有意义的。对分类问题的部分答案可能依赖于世界的特征,而且部分答案确实依赖于有机体及其目标的特征,例如将海豚疗法作为心理疗法的补充,应用于心理诊断范畴是颇有争议的。考虑到概念和范畴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认为学习概念的人可能注意到概念结构具有不变的一致性。毕竟Plato和Aristotle论述了概念,但是这些中世纪的哲学家为概念的普遍性与本质问题所困扰,而在认知科学的各个方面,概念表现还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仍然没有获得一致,而且在不断变化。最近几十年,概念结构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至少一种或者两种主要的变化,而且当前概念结构研究的明显特征就是不断变化。下面分别说说这两种变化。

一、第一次演变:从传统观点到或然性观点

在有些方面讨论概念是离不开类似性这个词的,例如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人类的分类系统倾向于将范畴间类似性有关的范畴内类似性最大化,就是说人类将一些事物组成范畴,因为这些事物都是类似的。可以认为概念结构的其他观点都与类似性的不同理论有关,尽管有时候是不明显的。

(一)传统观点

一个范畴的所有例子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自己的成员,概念的传统观点就是围绕这个思想构成的。这个传统观点认为范畴的心理表现就是简短罗列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具体的情况下是范畴成员的必要条件,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决定范畴成员的充分条件,例如范畴“三角形”满足这些条件,任何三角形都是封闭的三角形状,有三个边,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要知道某个东西是否是一个三角形,只要检查这三个特征即可,如果缺乏任何一个特征就不会构成一个三角形。其他的概念情况如何?传统观点认为所有的范畴都具有一些定义明确的特征。一个特定的人也许不知道这些定义明确的特征是什么,但是专家应该一定知道。传统观点是概念结构的一种理论但是它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下:

(1)没有具体说明定义明确的特征。对于大多数词汇,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甚至专家也不能说出定义明确的特征,一般认为概念具有必要的或者充分的一些定义明确的特征,但是这些潜在的特征经不起仔细的检验。例如一个人可以罗列出“由木头组成”是钢琴的必要特征,但并非所有的钢琴都是由木头构成。同样,语言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都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概念,所有概念必然应该具有的一些主要特征。

(2)合适的例子效应。按照传统观点,一个概念的所有例子都是同样适合的,因为它们都具有必要的一些定义明确的特征。经验与目前大量的研究反对这种观点,例如人判断知更鸟是一个比驼鸟更好的鸟的例子,而且与不合适的例子相比,可以更快地回答合适例子的范畴问题。典型效应几乎具有普遍性,适合于艺术风格、象棋、情绪期、医学诊断和人的知觉,典型效应对于传统观点并不重要,也许可以认为有些符号或者特征有助于发现其他定义明确的特征的出现,有些例子具有更多的符号或者更清楚的符号,用来表示一些定义明确的特征,可以说明合适例子判断或者反应时的差异。如果可以表明概念核心用于思想的某个其他方面,那么识别程序(即如何识别一个概念的例子)和概念核心(这个概念如何与其他概念有关)之间的这种差异便可以证明是管用的。但是这种差异可以将传统观点与实验结果分离开来,核心特征和用于识别的核心特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3)不清楚的一些情况。传统观点就是清楚地发现范畴成员的一个程序,即检查找一些定义明确的特征,但是有许多情况不清楚,例如一个例子是否属于一个范畴?地毯、钟表或者收音机是家具吗?关于范畴成员,人们的观点相互不一致,而且涉及不同场合的成员时本身也相互矛盾。这些问题与其他问题让学者们怀疑概念的传统观点,从而注意到另外一种观点,即或然性观点。

(二)或然性观点

反对范畴的传统观点与出现了范畴结构的或然性观点是有联系的,这种或然性观点(即原型观点)认为范畴是“模糊的”或者是定义不明确的,范畴是根据许多特征或者许多相关的属性来组织的,这些特征或者属性都是典型的范畴成员,因此或然性观点反对特征明确的观点。最近出版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1987)使用的一些标准采用了罗列的一些特殊症状来描述诊断范畴,支持或然性观点。例如如果在至少两个星期,几乎每天都出现一种不安的情绪和九个症状中的任何五个症状,就可以诊断为压抑。因此两个人可以归于压抑类,并且共有仅仅其中的一种症状。或然性观点完全符合典型效应,但是对于传统观点,典型效应显得无能为力。或然性范畴的成员是自然排列的,不存在“全或者无”的情况。与较差的成员相比,较好的或者较典型的成员具有比较特殊的特征。也容易看到或然性观点会产生一些不清楚的情况,任何一个例子可以有一个范畴的几个典型特征,但是这个范畴明显地符合范畴成员的情况并不多。Rosch&Mervis(1975)最初研究了模糊范畴的结构基础,他们让被测试者罗列许多概念(例如鸟、水果和工具)的样例特征,他们发现罗列出来的一些样例特征常常出现在其他一些范畴成员中,而有些样例具有的一些特征常常很少出现。重要的是一个样例的许多特征出现在一个范畴中的次数越多,评价这个范畴的典型性越高。具有的特征数目与典型性评价之间是很高的正相关,例如知更鸟具有鸟的特征:飞翔、唱歌、吃害虫和在树上筑巢,被评为非常典型的鸟。企鹅没有这些特征,被评为最不典型的鸟。Rosch&Meris的研究将典型性与特征的数目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支持了或然性观点。

或然性观点范畴的心理表现。如果根据定义不能表现范畴,那么人类的心理表现采取什么形式?或然性观点表明人是通过统计推理来组织范畴的。实际上对于模糊的范畴还有一种更自然的解释,直觉地按照家族类似性原理,人组织或然性观点的范畴。一种简单的简短表现可能就是具有一个范畴所有特征的一个例子或者思想,这个简短的表现称作“原型”,这个原型可用于决定范畴成员,如果某个潜在的例子很类似于这个范畴的原型,那么它便归于这个范畴的一个成员,一般认为根据一个范畴的许多例子的经验,人抽象出重要的倾向或者原型,这就是这个范畴的简短心理表现。心理表现的一个更重要原理是样例观点,它也符合一些模糊的范畴,但是它否认具有一个简短的表现,却承认根据样例来表现范畴,因此有些病人可以诊断为具有自杀倾向,不是因为他们类似于自杀者的某个原型,而是因为他们让临床医生想起了先前自杀的病人。大量的研究工作比较了样例与原型表现,例如Genero&Cantor(1987)认为原型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诊断医生非常有益,但是受过训练的诊断医生发现样例更有用。Medin(1989)认为可以模糊这种区别,原型与样例理论都大致依赖于相同的类似性原理,就是说根据某种潜在物是否有效地类似于原型或者类似于一些编过码的样例便可以决定范畴成员,其中的类似性利用了匹配的与不匹配的、抽象程度一样的一些独立特征。

或然性观点与类似性。范畴化过程依赖于类似性,那么什么是类似性?人们对此观点定义并不一致,但是我认为根据4种假设,关于概念结构的类似性方法学模型可以总结如下:(1)两个事物的类似性随着它们共有的特征数目增加而增加,随着不匹配的或者不同的特征减少而减少;(2)这些特征都可以是独立的与累积的;(3)决定类似性的特征大致上都有相同水平的抽象性(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它们都是不能缩减的原质);(4)这些类似性原理足以描述概念结构,因此一个概念多多少少等同于这个概念的一系列特征。这个类似性理论非常符合围绕原型组织范畴的观点。

二、或然性观点理论的问题

(一)原型的问题

一般认为围绕原型组织范畴,这种观点流行于比较具体的实验水平,但是原型理论并非无懈可击。首先,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独立于上下文的。Roth& Shoben(1983)认为典型性判断随着具体的上下文而变化,例如在秘书休息的上下文中判断“茶”比“牛奶”是更加典型的饮料,但是在卡车司机休息的上下文中情况正好相反。同样Medin&Shoben(1988)认为从单个概念的典型性不能推测复合概念的典型性,例如“匙”的概念,人评价小匙比大匙为更加典型的匙,铁匙比木匙为更加典型的匙,如果概念“匙”由一个原型匙来表现,那么小铁匙便应该是最典型的匙,其次才是小木匙与大铁匙,大木匙应该是最不典型的。相反,人发现大木匙比小木匙或者大铁匙是更加典型的匙。原型模型处理这些结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推断许多原型,但是这种策略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显然对于每个形容词与名词的复合词,人不能有一个独立的原型,因为这种可能的复合词太多了。对于像“匙”那样的许多概念,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子型,但是需要一种理论来描述这些子型如何产生与何时产生。当前的原型模型还没有提供这样一种理论。原型理论的第三个问题出自Barsalou(1987)的研究,他研究了目标获得的范畴,例如“野营携带的东西”和“减肥要吃的食品”。Barsalou发现目标获得的范畴与其他范畴一样表现出相同的典型性效应,但是这些效应的基础不是像一个原型的类似性,而是像一个理想原型的类似性。例如对于减肥所吃食品的范畴,典型性评价的决定因素是一个例子如何密切地符合零热量的理想原型。范畴化过程的实验室研究使用人工建构的范畴,也对原型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与人类分类有关的许多变量都是相关的,因此是相互混淆的。对人工创造的范畴进行实验室研究的一般原则是人可以区分有兴趣的某个变量或者某些变量,区分某些自然的相关。用人工建构的范畴可以观察与模糊范畴有关的一些明显现象,例如观察学习的典型性效应,并且在迁移测验中使用正确性与反应时作为因变量。一种容易获得的显著现象是与在原始范畴学习中使用的先前看过的例子相比,在迁移测验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分类一个范畴的原型。

典型性效应与优秀的原型分类符合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通过形成原型来学习这些定义不明确的范畴,但是更加详细的分析便有更多的问题。原型理论认为只有从范畴抽象来的信息才是重要的倾向性或者原型。原型表现放弃了范畴大小、例子变化和相关属性的信息。证据表明人受到这三种信息的影响。一个例子包括一些相关属性,便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大多数人具有这样的直觉:小鸟比大鸟更可能会唱歌。从一个简短的鸟原型是不可能获得这样直觉的。事实上人可以产生大量这样的相关感觉,但是人的推理使用许多原型。一般来说原型表现放弃了与范畴化过程有关的太多信息,原型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们错误地预测了哪些范畴结构容易学习(或者难以学习)。根据原型的类似性,将分类例子过程概念化的一种方法就是按照标准总结证据,例如如果一个例子表明了标准的(合适估计的)一些特征,那么它便可以归于一种鸟,而且范畴的一个成员越典型,超过这个标准便越快。这种预测的关键是必须将这些特征及其评价结合起来,以便正确地将这些例子作为成员或者非成员。这种限制的技术术语是许多范畴必须是线型分离的,就是说对于起作用的一个原型过程,即接受所有的成员,拒绝所有的非成员,许多范畴必须是线型分离的。如果线型分离限制了人类的范畴化过程,那么由于其他一些相同的因素,人会发现学习线型分离的范畴比较容易,学习非线型分离的范畴比较困难。但是使用各种刺激材料、范畴大小、被测试者总体和指导语的许多研究没有发现线型分离限制人类的分类学习。这些证据就原型理论概率提出了一些严肃的问题。这些原型理论就是一些限制,这些理论在人类的范畴化过程中是观察不到的,可以预测人容易利用的信息难度,但是没有反映范畴化过程中明显的上下文影响。原型理论没有研究人范畴表现的特点,只是对它进行了模拟,样例模型涉及了其中的某些现象但是没有强调概念结构的某些最基本问题。

(二)与样例有关的理论

上述的那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原型理论,而且存在于许多基于类似性的范畴化模型,这些模型认为基本的特征都是独立的和附加的,例如每个人可能都具有范畴化的样例模型,即在学习过程中人贮存了许多样例,但是新样例的划分是根据“计算”原型和发现新样例类似于新建构的原型,就是说在间隔时间而不是在贮存或者初始编码时间可能抽取了重要倾向性,同时放弃了其他的信息。这样一个模型可能具有标准原型理论的所有缺陷。有些样例贮存理论并不支持特征独立的观点,而是认为分类根据检索少数贮存的样例(大概是一些最类似的样例或者作为特殊的情况是一个最类似的样例)。检索是有限的、基于类似性的和受上下文影响的,这符合许多记忆研究结果。另外这些样例模型预测了一些影响因素,例如范畴大小、例子变化、上下文和一些相关属性。在针锋相对的竞争中样例理论比原型模型更加成功。

为什么样例理论好于原型模型?分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它让人根据部分信息进行推理与预测。我大致认为分类就是采用任何方法让先前相关的知识发挥作用,从一种正式分类图式变为特殊提醒一种先前的情况。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根据分类不断地预测未来行为的可能性或者一个具体处理的有效性。与原型模型有关,样例理论对于放弃促进预测的信息比较保守,例如对一个范畴许多特征相关性的敏感程度使更加详细的预测成为可能,如果注意到一只鸟是大的,就可以预测它不会唱歌。样例理论根本不放弃任何信息,但是没有检索或者获取的假设,它们就是不完整的。总之,与样例模型有关的一些贮存检索假设比原型模型保存了更多的信息。在范畴化与问题解决的研究综述中,Medin&Ross(1989)认为抽象是保守的,与具体样例的细节有关,这一点样例模型比原型模型表现得更加突出。不幸的是受上下文影响的、保守的范畴化是不够的。原型模型与样例模型之间的讨论发生在根据基于类似性范畴化而建构的平台上。第二种演变使这个平台开始分裂,范畴化的或然性观点理论的可能性正在受到质疑。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或然性观点理论没有考虑到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范畴,这个问题明显地存在于样例理论:让任何一些例子形成一个范畴。第二个重要问题是类似性。许多东西属于相同的范畴,因为它们都是类似的?或者它们都是类似的,因为它们都属于相同的范畴?

(三)类似性与范畴化

(1)可塑性。类似性是一个非常直觉的概念但是它比直觉更加难以理解。使用类似性解释范畴的一个问题是类似性的变化太大,例如Tversky具有影响力的对照模型认为根据评价显著性或者重要性,类似性随着共同特征与差异特征的变化而变化。按照这个模型,类似性关系主要依赖于独立特征产生的具体权重。例如如果“有条纹”的特征具有足够的权重,那么“斑马”与“理发店旋转彩柱”比“斑马”与“马”更加类似。如果权重稳定,这便不一定是个问题。但是Tversky与其他同事让人信服地表明一个特征的相对权重随着刺激背景、实验作业和甚至可能考虑中概念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两个东西共有的共同特征只有在第三个东西不共有这些特征的背景中才是明显的。

一旦承认类似性是动态的、依赖于某种加工原理便可以不同的角度看见模糊范畴结构基础的早期研究。Rosch&Mervis(1975)的研究让被测试者罗列样例与范畴的特征。认为人能够真实地阅读然后报告自己的概念心理表现,这可能是一个错误。Keil(1981)指出有些例子如“知更鸟”和“燕子”共有许多重要的特征(例如有一个心脏、有呼吸、有睡觉,是一个有机体以及是一个东西),这些特征几乎在属性罗列中从未表现出来。事实上Keil认为关于这些种类的谓项知识即本体论知识用于组织儿童的理解语义发展。属性罗列具有倾向性地表明了人类理解的知识,可以进一步认为如果没有限制对于什么东西可作为一种特征,任何两个东西都可以是任意类似的或者非类似的,因此如Murphy&Medin(1985)所说的那样,李子与割草机共同具有的特征数目可能是无限的:二者的重量少于1000Kg,二者有气味,二者不能让大象串起来,二者由人使用等等。现在重新考虑属性罗列的情况,属性罗列表现了具有倾向性的、贮存的一些知识或者容易推出的知识,属性罗列与典型性判断的相关就是这种知识的结果,是影响这种结果的各种过程。关于这种知识和这些过程还没有一种理论,这些相关心理表现说明了什么也不清楚。一般认为根据类似性来尝试描述范畴结构将证明是有用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说明哪些原理决定什么。作为一种相关的特征,哪些原理决定重要的具体特征。这些原理说明了这些限制,而不是类似性的一般理解,它们正在做说明性的工作,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此类似性更像一个因变量,而不是自变量。

(2)属性匹配与范畴化

Armstrong,Gleitman,&Gleitman(1983)认为大多数概念并不是一些独立特征的简单之和。与概念“鸟”有关的一些特征都是许多鸟的特征,除非在某种“鸟的结构”中它们联系在一起。结构需要一些属性和将这些属性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典型的鸟特征(下蛋、飞翔、有翅膀和羽毛、树上筑巢与唱歌)具有基于特征之间关系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筑巢与下蛋有关,树上筑巢提出了一些推理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涉及其他一些特征,例如有翅膀、飞翔和唱歌,因此提出鸟为什么具有某些特征(例如翅膀和羽毛)是有意义的。人们也许没有考虑到各种特征之间的关系,但是能够容易地推出来,可以回答鸟为什么有翅膀和羽毛的问题。在许多背景中与属性匹配相比,范畴化更像问题解决。推理与原因归属可以驱动范畴化的过程。根据Murphy&Medin(1985)的研究,“穿着衣服跳入游泳池”并不直接与概念“醉”有关,但是观察这种行为可能说这个人醉了。现实世界知识可用于推出或者说明一些特征,而不只是匹配这些特征。例如一位少男可能表现出与进食反常有关的许多行为,但是知道了这位少男是摔跤队的成员,而且正在训练低重量级别,这些都会影响诊断反常行为。

(3)类似性至少在当前理论中以它目前采取的这种形式并不能说明范畴化。类似性是概念连贯性的副产品,而不是原因,采用一个并不精致的类比,获胜的篮球队比他们的对手获得更多的分数,但是人必须考虑更多的基本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他们获得更多的得分,对于许多深层原理的可能性观点认为概念是根据理论来组织的,理论提供概念的连贯性,所谓“理论”是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第二次演变:概念是根据理论来组织的

(一)与知识有关的范畴化

也许可以合理地、夸张地说,类似性是许多概念的阴影,而非它们的特征,给概念赋予生命、连贯和意义是需要某种东西的,许多自然科学的哲学家认为观察肯定都是理论定义的,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者开始强调组织概念是基于知识的,而且受到世界的许多理论驱动。所谓理论就是人脑中相对持久的知识结构。基于类似性与基于理论的研究范畴化方法的主要区别是由Murphy& Medin进行的区别,他们认为一个概念和一个样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理论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分类不仅依赖于这个概念的许多特征与这个样例的许多特征的直接匹配,而且需要这个样例应该与组织这个概念的理论具有正确的“说明性关系”。在穿着衣服跳入游泳池的情况下人可能倒着尝试推出一些原因或者预先有倾向的一些条件,认为喝酒太多影响了判断,跳入游泳池说明判断太差。如果出现了其他信息,例如不会游泳的另一个人落入池中,那么就会大大改变所进行的推理,结果范畴化判断也改变了。基于理论方法的一个有利方面是它开始强调这个问题:人类自己为什么具有许多范畴或者为什么许多范畴都是合理的。事实上许多例子缺乏明显的类似性来源,也可以获得连贯,例如一个概念是由儿童、钱、相册子和宠物组成,这个概念离开背景便不可能存在,如果人的知识基础是丰富的,可以让这个范畴表现“着火时拿出来的许多东西”,这个范畴就是合理的。另外,人可能容易地判断一些新例子是否属于这个范畴,这些判断也许不是基于类似性的。

甚至在幼儿的判断中理论相关的策略也可以放弃类似性效应,这一点在Gelman&Markman(1986a)归纳研究中获得了很好的说明,具体地讲他们在一项归纳推理作业中将范畴成员与知觉类似性匹配。教给幼儿一些新的不同特征。对于两个例子为真,然后问幼儿哪个特征对于一个新例子为真,这个新例子类似于另一个例子,但是属于一个不同的范畴,或者看起来不同其他一些例子,但是属于相同的范畴。例如教给儿童一只(画面的)红鹤喂它的孩子糊状食物,一只(画面的)蝙蝠喂它的孩子奶水,然后问他们一只(画面的)猫头鹰如何喂它的孩子。猫头鹰看起来更类似于翩蝠而非红鹤,但是甚至4岁的儿童根据范畴成员而非类似性进行推理。Carey&Keil的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生物学理论指导他们的概念发展,例如Keil使用一种新方法来描述转换或者变化(如画一匹马看起来像斑马),来检验表层知觉特征如何控制范畴成员判断,结果表明生物学理论相当早决定成员判断。Rips(1989)使用了相同的方法表明类似性不是决定范畴成员的必要充分条件。理论可以影响类似性判断,例如Medin&Shoben(1988)发现“白头发”与“灰头发”判断为更类似于“灰头发”与“黑头发”,但是“白云”与“灰云”判断为更不类似于“灰云”与“黑云”,我们的解释是这样的:白头发与灰头发是由一种老龄理论联系的,但是白云与灰云不是这样的。上面这些观察对于支持类似性驱动概念组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事实上人们怀疑类似性概念是如此松散与不受限制,以致如果没有它,我们可能更加幸运。Goodman(1972)总结了这种情况,认为类似性是“一个骗子”。回顾了继续认真对待类似性的某些理由之后,我概述一种可能的路线将基于类似性的与基于理论的范畴化结合起来。

(二)类似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类似性关系没有提供概念的连贯性,但是提供了理论。因为一个主要的类似性问题是它非常不受限制,人们可能问什么东西限制理论。如果我们不能区分理论的限制,即为什么我们具有自己的理论而不是其他的东西,那么我们还没有解决连贯性的问题:它只是转移到了另一个水平。虽然我相信我们可以说明某些一般的理论特征,并且产生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但是我同样认为一种限制的类似性将在理解人范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提供结构,而是让学习者面对结构。更直接的知觉类似性对产生原因解释的影响明显地出现在人类自然理论的结构中。Frazer(1959)关于信仰系统的跨文化研究探讨了具有普遍性的两个原理:顺势疗法与传染。顺势疗法原理是一些原因和一些结果倾向于是类似的,这个原理的解释就是顺势疗法医学,它的治疗方法可以看见是类似于症状的,例如在Azande文化中癣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家禽的粪便,因为这样的粪便看起来像癣。Schweder(1977)极力主张不只是在所谓的原始文化中,而是在所有的文化中类似性是日常思维的基本概念工具。传染原理认为一种原因应该具有某种形式的接触来扩散它的结果。一般说来一些事件在时间与空间方面越接近(时间与空间类似的),它们越有可能知觉为是因果相关的。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因果应该具有类似的重要性。Einhorn&Hogarth(1986)指出疾病的细菌理论开始遇到很大的阻力,因为人们不能想象如此小的有机体如何能有如此大的破坏效果。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顺势疗法与传染原理常常让我们正确地考虑问题,免疫学可以视为一种顺势疗法医学,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原理来支持免疫学。但是就我对于这些观察所知,一些具体的理论(原因的)原理并没有限制类似性,而是类似性(顺势疗法与传染原理)限制了探讨原因的解释。甚至在经典的条件反射研究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类似性对条件反射的速度可以有主要的影响。当然对于一些术语如顺势疗法具有一种意义,类似性本身也受到限制。总之,我将提出一些类似性的限制作为部分工作来解释类似性在概念发展中的作用。类似性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对一些解释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类似性在检索中的重要性,用于一个新事件的许多解释很可能受到一些类似事件及其相关解释的限制,例如Read(1983)发现人会采用单一的类似样例来做出行为的原因归属。Ross(1984)与Gentner&Landers(1985)发现一些表层类似性而非深层原理或者关系的类似性在发现与解决有关问题的提醒物和使用类比中发挥主要作用。总之,类似性不会从理论世界与概念结构中消失,类似性的理论是必要的。下面,我提出另一种类似性观点,然后试图说明它在整合解释概念中的重要性。

四、类似性与概念结构

(一)对照的类似性模型

下面是类似性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需要将类似性与基于知识的范畴化联系起来:(1)类似性要包括属性、关系和高层次的关系;(2)一般来说,许多特征不仅都是独立的,而且由许多特征之间的关系联结起来;(3)这些特征存在于抽象的许多水平;(4)许多概念大于特征罗列。许多特征与关系都产生深度或者结构。这4种主要观点都直接与先前所述类似性理论的相应假设相冲突,这些假设都以一种或者另一种方式与结构相关。这些我提出的一般观点不是新的观点,在视知觉心理学中需要结构的方法研究类似性,已经是一个连续而非主要的课题。Oden&Lopes(1982)认为这种观点可以告诉我们理解一些概念:“类似性应该在归纳概念的某种水平发挥作用,但是归纳的范畴不仅主观地由不能区分的类似性影响力结合在一起,而且是由一些结构原理结合在一起的。”许多特征的依赖性与简单的高层次关系将深度维度纳入范畴化,对于或然性观点认为有问题的许多观察及其深度具有明显的意义。现在我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些修正的类似性理论如何与基于理论的范畴化联系起来了。

(二)心理的实质(psychological essentialism)

尽管大量的证据反对传统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具有的某种东西看起来是强有力的。最近我们开始认真地将这种观察作为一种心理学数据而不考虑它的理论意义。这种理论框架称作“心理实质”,其主要思想如下:人类的行为具有实质或者基本的性质,正是这些实质或者基本的性质使它们成为独特的事物。深层次的、重要的概念成分常常限制了表层特征,而且产生表层特征。理论就是从深层特征到表层特征揭示或者提供原因联系。例如我们的文化认为范畴“男性”和“女性”都是遗传决定的,但是为了挑出来一个人作为男性或者女性,我们采用一些特征,例如以头发长度、高度和衣服来表达第二性征与文化传统的结合。与遗传证据相比这些特征更不可靠,但非任意,它们不仅具有统计意义的某种信度,而且与“男性”和“女性”的生物文化理解有关。

心理实质不仅说明了世界是什么,而且说明了人类如何与世界发生联系。如果任何理论基础存在的话,社会范畴与心理诊断范畴至少部分地与具体文化有关,而且也有缺陷。如果心理实质的解释有问题,那么为什么人类的行为具有实质?理由是心理实质可以做出好的解释。人类采用了实质性启发式即假设看起来像的一些事物共有一些深层特征(类似性),人的知觉理解系统发展了正确的实质性启发式系统。这对于人工制品例如卡车、计算机和野营炉子都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因为结构与功能是相关的。特征罗列作业的表层特征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它们不是概念的核心,这表明根据类似性的分类,在大部分时间是相对有效的,这种类似性会产生深层原理。

将类似性原理与心理实质进行比较为将基于知识的与基于类似性的范畴化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缺乏一种正式的理论,但是关于本文中讨论的许多问题,它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有两种方式来产生与原型理论一致的数据,其一是提供一种理论,让原型作为一种模型或者使许多证据更加自然。例如假设一个范畴的特征如下:它由铁构成、具有规则的表面、不大不小和容易掌握。对于一个对比的范畴,这些特征是它由橡胶构成、具有不规则的表面、体积小和难以掌握。这些范畴是不好理解的或者是不连贯的,但是假设增加的信息是一个范畴的许多东西,可能作为锤子的替换物,这样便根据它们的用途,容易增加这些样例的许多特征来支持锤击。Wattenmaker等人(1986)发现当提供其他信息时一些数据符合原型理论,当仅仅提供特征时,这些数据不符合原型理论,具体地讲他们发现只有在提供了一个组织题目时,这些线型分离的范畴比较容易学习,而那些非线型分离的范畴不容易学习。

人们可能认为当范畴都是有意义的时候原型才是重要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当提供的题目不符合证据时这些数据便不符合原型理论,例如假设一些例子由一类动物构成,而且这个组织的题目是一个范畴由牺牲品与其他一些食肉动物构成。牺牲品是装甲的、生活在树上,这是很好的适应,但是装甲的和生活在树上的动物与只有其中一种特征的动物相比,适应得未必更好。装甲的和生活在树上在一定程度是不一致的。Wattenmaker等人的其他研究使用了直接类似的材料,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线型分离是重要的或者是自然的。只有某种特征之间的关系符合许多证据,支持原型的证据只限于这些情况。上述研究表明根据特征分布的抽象范畴结构不能预测分类作业的难易程度,但是需要理解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种知识决定特征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探讨了在范畴化过程中少数类型特征之间的关系,当然需要认真研究其他种类的关系,重视基于知识的范畴化的转变并不是说必须留在后面考虑对类似性的理解。我们需要一种新方法来研究类似性与解释类似性。与符合单一水平的一些独立特征相比,关于理论与解释在形成范畴中的作用,大量证据更加符合与各种水平、各种特征之间联系的许多特征。另外,类似性也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只是一种结构,范畴化有深层次的维度。关于心理实质的观点是一种方法,用以协调知觉类似性、表层特征的范畴化和深层实质的、知识丰富的范畴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