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课文翻译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课文翻译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差异往往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克服的最大的障碍。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必要时译者要做到淡化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确定翻译标准的依据,翻译标准强调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它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为旨归。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3.2 作为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

3.2.1 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质

语言交际在不同文化中都是以自身默契来编码与解码的,而东西方跨文化交际是要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东西方社会的不同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建立跨文化的东西方共识,以促进东西方文化间的沟通,追求新文化、新价值标准为中介并使交际双方彼此都能接受,以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最终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以来,跨文化交际就应运而生了,而要使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进行翻译活动。当最初的两个操着不同语言(当然语言包括了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形体语言)的族群邂逅相遇时,双方的交流离开了翻译肯定是难以进行的,所以为了有效地实现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译也就随之产生了。翻译人员和翻译活动的产生,推动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发展,由最初族群之间、民族之间的微观跨文化交际,继而发展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乃至全球性的宏观跨文化交际。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催生了翻译活动,而翻译活动反过来又推动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就不会有翻译的产生。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即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历史也即跨文化交际的历史,这一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的翻译史不仅仅是翻译活动的历史记录,也是汉文化与其他外国民族文化以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定社会语境下发生的交际过程(Hatim&Manson,2001:3),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沈苏儒,1988:156)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是将一种语言以最近似、最等值的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把语言文字、语言知识、文化修养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这是它的跨语言性。所以说,翻译是一种语言社会实践活动,既有跨文化性,又有交际性;既是一种艺术,当然也是一门科学

随着时下文化研究热的兴起,从文化的角度,特别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也逐渐形成潮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加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郭建中,2000a: 277)Christiane Nord(1991)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她直接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这一术语。勒菲弗尔(1992)则把翻译看做“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而R.Daniel Shaw(1988)却创造了“t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这个词来指翻译。翻译不再仅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关于这一观点,学术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3.2.2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和实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吕俊,1997)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不少学者认为,翻译就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能保证译者能深入、灵活、有效和得体地表达思想,他/她还必须了解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使译文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完成相类似的文化功能。

各民族文化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方面存在着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交际的各方不仅要十分熟悉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与文化。了解他人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懂得对方的意思,而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差异的目的,是既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不至于造成误解,甚至伤害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文化差异往往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克服的最大的障碍。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必要时译者要做到淡化自己的文化(deculturation)。换言之,在必要时要避免使用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词语和表达法,在对方语言文化中没有相同的事物或概念时,要进行解释或改写。如果一味坚持使用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词语与表达法,不淡化自己的文化,那么往往难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McCrum曾指出:“常常有印度人让人很难弄懂他们的意思的情况发生。甘地夫人就抱怨过,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她就听不懂那个宣讲论文的印度人的英语。”McCrum还举了一个新加坡华人写出来的英语的例子:“Yes Madam,quite big family!——eight children,six sons,two daughters.Big family!Ha!Ha!No good.Madam.In those days,where got family planning in Singapore.”很明显,这是几个比较典型的按照汉语语法组织起来的英语句子。在这一段话里,作者全然不顾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的要求,四个句子中没有出现一个主语。这样的英语句子在跨文化交际中定会令对方难以接受,从而影响交际的效果。(周志培,2003:480~481)译者夹在两个语言和两个文化中间,应努力实现其桥梁作用。他/她一方面要进行语言的转换,另一方面又要把一种文化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而且还要严格地忠实于文本,其任务是艰巨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确定翻译标准的依据,翻译标准强调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它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为旨归。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译文忠实与否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的细微差别的掌握。跨文化交际学为从跨文化视角审视特定文本所处的语境和语言特点提供了科学锁定的方法。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文本、语篇生成和传播的宏观语境与微观语境、文化氛围的客观认知,对信息接受者的整体特点和具体个性的确切了解,对精确翻译文本、语篇中“符码”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以及对确定翻译标准适度性、翻译技巧选用的策略性、确保翻译过程合理性、翻译质量优质性、翻译传播效果的实效性提供了定性或定量的依据。(程尽能、吕和发,2008:39)

综观国内的研究成果,一些学者着重探讨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习俗、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等;一些学者侧重于从这些方面着手对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异同进行专题的或全面的对比研究;一些学者重点从语言的功能,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文化效应的角度对汉语和英语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对比;还有一些学者从社会交际、日常交往以及语言基本表达方式等方面侧重对汉英两种语言的运用进行了对比;而更多的学者则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中如何运用译入语恰当、准确地传达源语的语义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侧重对翻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的探讨。他们都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和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跨文化交际学理论。

3.2.3 跨文化交际与我国译者的文化态度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和现象变得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时时处处都在发生,从而越来越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对跨文化交际现象的研究成了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学界变成了一门显学。同时跨文化交际又与翻译活动紧密相关,翻译活动和翻译人员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各种错综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过程中以及由此而进行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应保持理性的认识,决不可自以为中华泱泱大国的文化影响力巨大,谁奈我何,对跨文化交际停留在过去陈旧的认识上。表面上看,跨文化交际平等、友好而和谐,你来我往,相互学习,但实际上,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这种跨文化交际往往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平等进行的,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和竞争,甚至渗透着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无声无息中争夺各自势力范围和话语权的斗争。因此,我们对跨文化交际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翻译活动中既要有选择地译介西方文化的精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坚持平等的文化态度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以前,跨文化交际还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的阶段,每个国家和民族还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快速推进的今天,这种选择权和自主权的空间日益缩小。此外,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所带来的语言霸权,极力宣扬、推销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甚至抵毁和摧残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妄图使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造成失语或被边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有理性的认识。我们既要迎接西方文化的挑战,吸收和学习其文明和先进的东西,又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要有选择地译介西方优秀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对外译介我们中国的文化精华,让世界了解中国,尽可能通过各种努力改变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霸权”的严峻局面。王蒙(2005)指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文化。”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除了具有跨文化意识外,还应持平等的态度来对待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平等也就意味着尊重。

本章小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催生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翻译不仅担负着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的重任,还承载着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构建跨文化理解、社会和谐的使命。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一种翻译观、一种态度,是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跨文化交际直面全球化文化交流的现实,关注交际对象的文化和需求,成为实现交际——无论是政治意图,还是商业动机——的关键。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最丰厚,效果也最直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