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作类动词有完没完

制作类动词有完没完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5 余论:制作类动词有完没完?Hooi Ling Soh认为,同样都是制作类动词却不一定都表示完成,这与宾语有关。对A2类的结果宾语和B类的结果宾语,一般不会有这种语感的差异。比如A2类的“洞”、“坑”、“冰窟窿”等是表示一种凹陷状态的,就是非部分宾语。

6.5 余论:制作类动词有完没完?

在上一节关于结果宾语与结果补语小句的讨论中,论证制作类动词“盖、挖、织”等带结果宾语的时候包含一个结果补语小句,其中带有一个空谓词表示“好、成、完”等意义。但是有的学者,如Tai(1984)、Sybesma(1999),在研究中指出,有些制作类动词带宾语不一定表示完成。比如例(39)中的“写了一封信”就不表示“一封信写完/成/好”;例(40)中的“画了一幅画”也不表示“一幅画画完/成/好”。

(39) 我写了一封信,可是没写完。

(40) 他画了一幅画,可是没画完。

对比下面的例子,也就是上一节提到的例子,相对于“写了一封信”、“画了一幅画”来说,“编了一个筐”、“做了一个蛋糕”更倾向于表示制成品已经完成了的意思。

(41) *他编了一个筐,可是没编完。

(42) *他做了一个蛋糕,可是没做完。

并且原因也不在于动词。同样都是“写”,“写了一个字”就表示“一个字”已经写完了,例如:

(43) *他写了一个字,可是没写完。

(44) *他画了一个圈,可是没画完。

Hooi Ling Soh(2005)认为,同样都是制作类动词却不一定都表示完成,这与宾语有关。一类是非部分宾语(none partial object),这类事物本身有一个界限,并且只有事物这个本来的界限终结点完成了才能成为一个物体,如“一间房子、一个蛋糕、一个圈圈、一个字”。这些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终结点。除非到达这个终结点,所制作之物才能存在。比如“一个圆圈”只画了一半就不能称为“一个圈”,“一个字”写了一半也不能叫“一个字”。另一类是允许部分宾语(allowed partial object),这类事物可以允许有部分的存在,即只制作了一部分的成品,也可以称为是这个事物存在了,如“一封信”、“一幅画”。一封信内部其实可以分成很多部分,似乎写了一部分也可以叫做一封信,并且写了一部分内容以后,总可以再加上一些内容。“一幅画”的情况也是类似,画了一些东西以后,可以称作“一幅画”,但是其实还可以再画上一些内容。所以“一封信”、“一幅画”这样的宾语自己内部的可分性和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当我们说“写了一封信”的时候,其实有可能只是写了一部分而已。

本书同意这种非部分宾语和允许部分宾语的划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对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两者的界限并不明显,每个人的语感并不一样。例如“一所房子”有人可能觉得是非部分宾语,只有屋顶盖完了才能叫“一所房子”;但是也可能有人觉得是允许部分宾语,盖了一半的时候也可以说“盖了一所房子”。

对A2类的结果宾语和B类的结果宾语,一般不会有这种语感的差异。比如A2类的“洞”、“坑”、“冰窟窿”等是表示一种凹陷状态的,就是非部分宾语。无论是“洞”、“坑”、“窟窿”多小多浅,都可以叫做“洞”、“坑”、“窟窿”,不存在只有一部分的说法。同样B类结果宾语中的“一个包”、“一个泡”内部也不存在任何的可分性。比如说下面的句子都非常别扭:

(45) *他挖了一个坑,可是没挖完。

(46) *他凿了一个冰窟窿,可是没凿完。

(47) *头上撞出了一个包,可是这个包还没出完。

(48) *手上磨起了一个泡,可是这个泡还没起来。

就结果补语小句理论对结果宾语的分析来说,不论是部分宾语还是非部分宾语都不影响本书空谓词的分析。如果是非部分宾语就沿用上一节的分析。“画了一个圈”的结构就是“画[sc一个圈 (成/完/好)了]”。对于部分宾语来讲,无非小句的主语就是那个已经制造出来、已经存在的部分,“写了一封信”的结构还是“写[sc一封信 (成/好)了],只不过这里的小句主语“一封信”只是指那已经“写出来的部分”而已。整个句子的语义解释就是“写”动作的结果“一封信的一部分(仍然是叫“一封信”)已经存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