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核论”的应用

“共核论”的应用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1.1 “共核论”的应用Nida是语言的共性论者。“共核论”的引介有利于探讨在语义传递过程中可译限度的问题。这种“共核”在语言学中的定义为:操某种语言的人中,大多数人都懂得、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共核论”在词典编纂中有其深远的实用价值。在编纂双语词典时,应尽可能发挥两种语言之间重合或接近的共核部分,翻译出整体意义上最对应的释文来。

3.1.1 “共核论”的应用

Nida是语言的共性论者(universalist)。他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两种语言之间会有语言和文化的差别,但语言的共性必然超过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所拥有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全人类的生活经验彼此极为相似,都要吃饭、睡觉、工作,都有家庭,都有博爱、憎恨和嫉妒的经历,都有爱人之心,都能表达各种情感、做出各种面部动作。所有人都必须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外,语言都具有开放性,是可以变化的,能接受新思想和新的表达法。语言开放性的一个常见特征就是语言易于吸收外来语。有时,外来词汇可以多达50%以上。英语就是一个例证,英语中原始的盎格鲁撒克逊词汇早已被外来词汇淹没了。(谭载喜,1999:60-61)除了吸收外来语以外,语言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语义内涵会引申、继续发展,也会缩小、甚至流失。然而,语言总能达到相对的稳定性,那是因为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都存在着一种“共核部分”(common core),因而“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Nida et al,1969:4)奈达认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共核论”的引介有利于探讨在语义传递过程中可译限度的问题。

Nida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共核语言在目的语中找到同义对应语。对于某些终年不下雪的国家来说他们语言中没有“雪”这个词,英语成语“white as snow”的翻译如果照字面译的话就会产生所谓“零位信息”(zero message),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他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1)如果那里的人们没有见过雪,语言中没有“雪”这个词,但也许他们那儿有霜,就可用“霜”来表示“雪”的意思,翻译成像霜一样白;2)各种语言之间往往有一些相应的习惯用语,如“白如鹅毛”等,尽管其来源不一样,但其引申意义和喻义是相同或相似的,就可以用目的语中相应的成语来翻译;3)如果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成语,那么就可以译作“很白”或“非常白”来表达。

一言以蔽之,以上几种解决方案的关键之处在于翻译时要采用目的语中最对应的共核词汇,即便翻译操作中无法求同,也要求似。这些方法要求翻译时尽可能以语言共同特征的主体词汇来释义,放弃“零位信息”的边缘词汇,以求译文最大限度地被读者接受。

这种“共核”在语言学中的定义为:

操某种语言的人中,大多数人都懂得、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

(哈特曼,1981:63)

某种语言的各种变体所具有的共同语言特征的总和。社会语言学认为作为交际工具实际存在的语言并不是一种纯一的系统,而是各种变体的总和。按照不同的标准,如地区、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话题等,可以区分出地域变体、社会变体、风格变体等。尽管语言有多种变体,但它们都包含大量共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这些共同特征的总和即共核,构成各种变体的主体,是使用某种语言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共核也是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首先要掌握的语言材料。

(方梦之,2004:171)

如“horse”属于语言的共核部分,适用于各种场合,而“steed”和“charger”文学色彩很浓,用于小说和诗歌中,“nag”和“plug”用于口语中。(陆国强,1983:121)中文里,“觥”、“觞”、“觚”等都是古代的盛酒器皿,虽然这几个字的搭配(如“觥筹交错”、“举觞相庆”、“一觚浊酒”等)今天还经常见于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中,但它们并不属于大众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词汇,而属于语言共核词汇的应该是“酒杯”、“杯子”。词典释义应该采用的是有概括意义、大众都能理解的类似“horse”、“酒杯”之类的语词。

“共核论”在词典编纂中有其深远的实用价值。词典学借鉴了“共核论”思想,提出了“共核词汇”,或称“基本词汇”,是指:

通过词频统计或类似手段提选出的单词,这些单词被认为是该语言交流所必不可少的词汇。共核词汇的选择倾向于找出语体中性、语义明白的词汇,同时这些词汇又可以帮助学习者应对日常交往中的各种交际情景。

(Hartmann 2000:13)

本书第二章(2.1.2.1)中已论及“核心词汇”这一概念。两者虽然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但两者是两个范畴的概念:“核心词汇”是语义学上的概念,强调这些词汇的语义不可再分,“核心词汇”概念的提出便于人们认识语义的基本构成单位;而“共核论”强调人类的共同经验、共同感受,“共核论”概念的提出解决了翻译的可译限度问题。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共核词汇,两种语言的共核词汇中有相当大的重合部分,比如汉英语言中“一”与“one”、“红色”与“red”、“父亲”与“father”等等,不胜枚举。在编纂双语词典时,应尽可能发挥两种语言之间重合或接近的共核部分,翻译出整体意义上最对应的释文来。有相同表达法的就用相同的,有相似的就用相似的,以求最大化再现源语语词的语义、语域和语用,介绍源语文化。

1)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2)趁热打铁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上两例“隔墙有耳”和“趁热打铁”在英文中都各自有非常对应的成语与之相解,因而在翻译时应遵照求同原则,以最接近的内容和形式编写释文。此类的例子还有一些:

play the lute to a cow 对牛弹琴

be on/over thin ice 如履薄冰

多多益善 the more the better

火上浇油 to add fuel to the fire

应该注意到,像以上两例中如此相对应的语汇毕竟是沧海一粟,多数双语词汇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同,而是相似的。双语词典的编者应该在语言的海洋中寻找与源语词目最接近的表达,遵循求似原则。在汉语中“牛”有“强壮有力”之喻义;而英语中“horse”也有类似含义,成语“as strong as a horse”常来描述强壮之人。因而将“力大如牛”释为“as strong as a horse”就比“as strong as a bull”更贴近原义、符合目的语习惯。相似地,“a lion in the way”译为“拦路虎”比“拦路狮”更传神,易于接受。再如,如果按照求似原则,将“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ur”译为“风马牛不相及”,那么译文就不光译出字面含义,而且还相当传神地再现了英语中诙谐的笔调。Nida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英语成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译为汉语时不妨以“如雨后春笋”来替代。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eat like a horse 狼吞虎咽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

as wet as a drowned rat 湿得像落汤鸡

at timid as a hare 胆小如鼠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 宁当鸡头,不为凤尾

水滴石穿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抛砖引玉 to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herring

水底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

半斤八两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与此同时,还要特别警惕那些貌合而神离的语词或成语,或称“假朋友”。(见本书第一章1.3)

翻译“亡羊补牢”时极易令人联想到一则英语成语“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相似性。然而仔细比较之后就会发现,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喻“为时未晚”,而英语中的“lock the stable doo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则指“为时已晚”,因此不能用来翻译“亡羊补牢”,必须以解释性的共核语言进行定义:“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Better late than never”。类似的,英文句子“Are you pulling my leg”不等于“你在拖我的后腿吗”,而是“你在开我的玩笑吗”;“他食言了”绝不可以译为“He ate his words”,因为后者往往有“收回前言,俯首认错”之意;“We are in the same boat”也并非“同舟共济”之意,而指“处境相同”。

将Nida的“共核论”在双语词典翻译的研究有深远的实践意义。我们知道,每种语言的共核词汇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当两种语言中的共核词汇不重合(比如目的语中没有表示“雪”这一概念的词汇)的时候,应放弃尽可能与源语求同的原则,而是另起炉灶,以目的语中的核心词汇(如“很白”、“非常白”)来翻译源语中的词汇。有时,就算在双方语言中有语义相同的成分,但如果存在较大的文化或语言差异也不可贸然硬译。如:

鹤驾 〈lit〉1.the carriage of a crown prince 2.…

上例中的“鹤驾”指的是“古代太子的车驾”。“鹤”在中国传统的理解中是一种年寿很长的鸟,因而可喻“长寿”,因而“鹤驾”是对太子车驾的一种美称。然而由于在英语语言文化中“crane”并无此喻义,因而不可简单以“crane’s carriage”翻译。更合适的方法恐怕应该是以目的语的共核词汇作解释性语言“the carri-age of a crown prince”来给出释文了。

在规模较大的词典中往往会收录大量的文化词汇,如何翻译这类文化词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对方文化的对应词汇是否可以用来翻译一方文化中的词汇?有人建议将“褐夫”译作“a poor common”,理由是“common”和“褐夫”一样都是古词、意义也相同,但是本书作者不赞成这种译法。“褐夫”属文学色彩较浓、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词汇。《辞海》(1999)给“褐夫”的定义为“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贫苦者。《孟子·公孙丑上》:‘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而英语中“common”虽然可以指“平民百姓”,但现在已是废弃语,而非当代共核语汇。该词有其古老的渊源,英国的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的命名也与此有关。SOED(2002)对“common”该义项的释义为:“〈obsolete〉the common people,often as an estate of the realm.ME-M18”,说明“common”一词是欧洲封建时代的“庶民”,是与“贵族”(the Lords Temporal)、“僧侣”(the Lords Spiritual)相呼应的三大社会阶层(并称“three Estates of the Realm”)之一,其使用主要见诸于中世纪英语至18世纪中叶期间。可见,这两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概念虽然在意义上有其重叠的部分,但其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因此在处理类似“褐夫”的词目时要非常慎重,即便目的语中有相似的表达,也不能简单照搬。根据Nida的共核性理论,语言都是可译的。即使找不到内容和形式都对应的对等语,双语词典编者仍可以利用语域标注、由本义而引申义的释义方法尽可能展现源语中的内容,因此本书作者建议将“褐夫”定义为:“〈literary〉〈old〉(a man in coarse clothes)common people;populace”,从语义到语体都尽可能地贴近源语语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