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版与数字融合

出版与数字融合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科技与新闻出版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2012年,对于中国数字出版业来说是一个政策利好年,中央提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战略发展方向。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虽然迅猛,但如果缺乏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参与,将是不完美的、缺憾的。处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在大量繁复的信息内容中,探索数字出版领域新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将是全新的挑战。
数字出版产业趋势分析_2012-2013中国数学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4核手机问世不久,8核时代立刻来袭,在人们还在疑惑手机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核”的时候,硬件踏着比摩尔定律还快的步伐大步向前:更快、更高、更大、更广、更多、更强,主导了数字终端的前进方向。除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像素、更大的英寸(显示屏),还有更多的连接(无线互联网的布局深入)、更广的应用(各种应用、各种设备),更多的传感器(自组式机器人)以及更多的自我(社交网络与微传播)。

伴随硬件与移动网络布局的快速发展,出版业智能化、互动性、触摸交互,以及去书本化将成为主流发展趋势;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迅速成长,将进一步加深受众对于媒体的参与——用户创造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得到大范围传播,微传播力量逐步显现,具体到未来一年,我们将看到如下发展重点。

(一)管理机构合并将进一步推动媒介融合

2013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撤并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之前两职能部门分别管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领域,在传统的文化产品供需模式下可以各司其职,但在新兴媒体不断崛起、数字出版快速发展背景下,两个部门职能交叉现象进一步突出。合并后的总局将打破过去媒体业务分割管理的局面,初步实现“大传媒”的统一管理体制,为新闻出版广电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打开空间。伴随管理体制的融合,新媒体传播业态间的融合趋势将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今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虚拟与现实、线上(电子版+手机报)与线下(实体刊物)的融合、产业链间,渠道与平台、平台与终端、终端与内容的融合将全方位展开,融合是未来媒介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科技与新闻出版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12年,对于中国数字出版业来说是一个政策利好年,中央提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战略发展方向。8月,科技部联合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推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作为科技与出版业融合的典范,数字出版获得史上最好的政策机遇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实际表现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当今社会,这两个产业是“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信息产业所体现的是形式,是表;文化产业则是内容,是里。以技术提升文化价值,用文化增加技术内涵,技术与文化融合共进,共生共长,将是未来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数字出版领域,最早涉足数字出版的技术提供商,都已加快向内容提供商拓展的布局,如方正、同方谷歌、百度、盛大。以百度为例,百度文库版权纠纷的解决,百度已然开始了从网络服务提供商向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步伐。

(三)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深化

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与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与质量,关系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市场主体构成与规模效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虽然迅猛,但如果缺乏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参与,将是不完美的、缺憾的。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开展了推动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尝试——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示范评选,希望通过总结推广现有转型成功经验,带动产业的整体转型。下一步转型工作将继续深化,通过组建数字出版专业社团,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数字出版基础工程建设,打造转型的良好环境;通过项目扶持,增强转型实力;通过新技术研发,推动转型企业的技术应用;通过新产品研制,探索企业发展重心所在;通过对终端与渠道特性的把握,扩大传播领域。以转型成功企业示范尚在摸索路径的企业、以新闻出版业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从而实现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业整体升级转型。

(四)社交化传播成为数字出版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即时通讯(IM),还是社交网站(SNS),早期的社交网站,无不是以交友为主要功能,而从去年开始大热起来的社会化阅读,则是将内容资源有效地嫁接到了交友平台上,大众传播的内容嫁接到人际传播的平台上,诞生出惊人的传播效力。数字阅读平台与社交网络平台相结合,将成为未来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结合,是在传统的以“内容”为核心的架构上,增加了“关系”要素,这种社交加内容传播的方式,一改过去单纯依靠内容为建构主体的平台建构方式,增加了用户主体建构。多重建构的社会化阅读平台,使平台建构更加立体化。数字出版不再仅仅停留在满足人们静态阅读的需求层面,还满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拓展的需求,满足着信息构建与社群传递的需求,满足着内容欣赏与互动展示的需求。

(五)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将走进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正步入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以“YB” (1024Z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时代。其中,结构数据是指来自于企业的ERP、CRM等各类数据库,非结构性数据是指越来越多的来自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日志、音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信息。据估算,非结构性数据占比会达到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以往的数据库技术对于这些实时动态的数据进行分析与使用时力有不逮,随着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不断提升,海量数据在经过精确分析后会诞生出巨大的价值,比如依据客户购买与阅读行为的全数据进行分析,对之进行精准内容投送、个性化、精确化营销定位;对数字内容进行定位与改进,提升内容价值;提高使用效率等等。处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在大量繁复的信息内容中,探索数字出版领域新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将是全新的挑战。

(六)微传播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高

微传播是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都以“微”为特征,以个人声音为主导,采用微话语表达,传递微内容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微传播使不同价值观在同一时空中发酵、交织,进而聚集弥散在民众中的细微力量,从而获得社会的持续关注力。在过去的一两年中,通过微传播(如微博传播)引爆的社会公众事件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不断攀升之势。伴随时间的发展,微传播所爆发出的媒介公信力与影响力,将会越来越重要,大有与大众传播抗衡之势。

微时代的出现,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激烈变化的结果。今天网民的欲望和诉求更加多元,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影响舆论与公众,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微博、微信、QQ、MSN、SNS、BBS等这些微传播渠道在聚合散乱力量,表达出碎片的思想方面,正体现出其强大的力量。重用微传播,并对微传播进行有效管理,在未来数字出版领域,乃至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课题组组长:郝振省;副组长:魏玉山、张立、王飚;成员:毛文思、李广宇、李熙、郝园园、李游、汤雪梅、杨涛。本报告由课题组成员共同执笔,成员按撰文先后顺序排序,其中杨涛主要负责本报告数据整理、核算与制表等工作)

【注释】

[1]中国数字出版信息网,http://www.cdpi.cn/xzx/huanqiusaomiaog/uojidongtai/20130524/6553.html

[2]《英国电子书销量也超越纸质图书》,http://gj.chuban.cc/my/tj/201208/t20120807_126475.html

[3]《数字报纸助推美国2012年报业发行量首次增长》,http://forex.hexun.com/2013-04-09/152959117.html

[4]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3/epaper/d5531/d7b/201305/33201.html

[5]徐丽芳、唐翔: 《Storia:学乐公司的少儿电子书应用软件》,《出版参考》2013年1月上旬刊。

[6]《研究表明:英国儿童阅读电子书比纸质书多》,中国图书网,http://www.bkpcn.com/Web/ArticleShow.aspx?artid=114115&cateid=A1804。

[7]新京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8/11/content_363815.htm?div=-1。

[8]《巴诺Nook推出自助出版平台同亚马逊竞争》,http://tech.qq.com/a/20130410/000054.htm。

[9]徐丽芳、骆双丽:《无纸化学习:Chegg的电子教材服务》,《出版参考》,2013年2月上下旬合刊。

[10]《穿戴式设备:谷歌眼镜与智能手表背后的科技新浪潮》,腾讯科技,http://tech.qq.com/a/20130209/000013.htm。

[11]中关村在线,http://pad.zol.com.cn/263/2630106.html。

[12]徐丽芳、丛挺:《巴诺的纠结》,《出版参考》,2012年12月上旬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tztg//201208/t20120824_96391.htm。

[14]网易北京,http://gov.163.com/13/0106/09/8KHDBOAI00234IJE.html

[15]《IDC: 201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笔记本》,http://www.chinabidding.com/jksb-detail-219439137.html 。

[16]《IDC: 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功能手机》,http://www.c114.net/news/51/a749582.html。

[17]《 IDC:预计2013年全球PC出货量达3.458亿台同比降1.3%》,http://www.199it.com/archives/98270.html。

[18]李开复:《中国移动互联网已进入2亿时代》,http://net.china.com.cn/ywdt/hyxw/txt/2012-10/23/content_5426112.htm。

[19]《美图秀秀智能手机5月16日发布定位自拍神器》,http://it.sohu.com/20130411/n372349822.shtml。

[20]《中国将成世界第二大平板电脑市场》,网易科技,http://tech.163.com/13/0111/09/8KU88AD2000915BD.html。

[21]《手机应用商店曝隐患安全消费须多加防范》,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mobileinternet/2013-03/29/content_111882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