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合作社的价值观

农民合作社的价值观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民价值观的变迁既受到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化的影响,又是改革开放后动态的社会实践形塑的结果。为有效避免价值多元、结构分化造成的社会秩序动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整合农民多维的价值观,构建和确立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相协调、相统一的现代农民价值观念。[9]林岩:《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当代重构》,《学术论坛》2014年第11期。
结论与思考_农村变迁与秩序构建:转型期农村现代化变迁研究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在长期封闭生活中形成了与农业生产特点相一致的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重视亲情的家庭家族观念、传统接代的生育观念、知足常乐的生活观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反封建文化的一系列运动使得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逐步被动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科学、理性的宣传,进一步使得传统的观念被消解。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方式的确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城流动机制的建立,农民从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不仅直接参与商品交换,而且成为独立的生产者与经营者,经济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在生活实践中,城市文化的多重影响与生产方式的多重变革引发了农民价值观的一系列冲突与震荡,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呈现出多种特征。在生活价值观方面务实性、工具理性日趋增强,就业方面显示出“离农”的倾向,考虑更多的是收入;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再局限于血缘、地缘;在婚姻方面赋予了更多情感诉求,不再以生育作为婚姻的目的;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农民的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转化,传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变异,村庄缺乏共同的价值归属。重利轻义、利己主义、个人本位等价值观被农民接受并成为行为指南之一。

价值观作为思想意识的一部分既来源于生活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展演与变迁发生变化。农民价值观的变迁既受到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化的影响,又是改革开放后动态的社会实践形塑的结果。农民开放、公平的价值观代替封闭、保守的价值认知,创新进取的价值意识代替因循守旧的行为观念也反映了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另一方面农民对金钱的过分崇拜,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个人主义、利己思想”的四处蔓延也使得农村社会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给农村的秩序整合带来了问题。为有效避免价值多元、结构分化造成的社会秩序动荡,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整合农民多维的价值观,构建和确立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相协调、相统一的现代农民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形成开放性、包容性并存的价值观体系,同时注意吸收传统优秀价值思想并与西方先进思想相对话、融合,在不断吸收与融合中形成价值共识,最终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1]蔡宜旦、汪慧:《从青年价值观演变反思青年文化建设》,《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5期。

[2]杨俊:《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重塑》,《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杨俊:《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重塑》,《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康来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学习论坛》2008年第9期。

[5]康来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学习论坛》2008年第9期。

[6]张文树、练庆伟:《冲突与重塑:新时期农村青年价值观建设的实证分析》,《青年探索》2007年第1期。

[7]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1~95页。

[9]林岩:《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当代重构》,《学术论坛》2014年第11期。

[10]林岩:《分化与整合:社会转型下农民价值观变迁及其当代重构》,《学术论坛》2014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