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论坛、贴吧等网络空间中,正向传递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同时,通过审核、引导、扩散、断开、屏蔽甚至删除等措施,倡导健康网络用语,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经典话语。另一方面,也要将青年视为世界未来希望之所在,将青年网民视为话语权主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话语表达方式。
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_浙江伦理学论坛.Ⅲ

网络时代的“诸神共舞”,要求高校德育由“技术”入“政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体现思想性、坚持政治性、富有教育性,也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正如有学者指出,“价值导向就是引导人们认同和坚持社会主导价值倡导的价值取向。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将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与其他互动关系从本质上区别开来。”[11]

1.做网络世界“平等的首席”

在西方社会,消解“诸神冲突”的方式是所谓“消极自由”,亦即“免于……的自由”(Liberty from…)。现代西方社会具有各种不同的“整全性”(comprehensive)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这些学说之间“互不相容却又合乎理性”[12],理性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在各种“整全性理论”无法“公约”(incommen surability)而个体价值又被置于社会首要地位的情况下,整个权利体系便被迫进行一种“去道德化”,亦即将权利之中的道德框架全部抽空。在这样一种观念的规导下,“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预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13]。“消极自由”适合西方社会团体格局: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捆,条理清楚。针对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反差,有学者划分出“两个世界”:公共—政治世界(领域)与消费—娱乐世界(领域)。[14]前者是“他人的”世界,后者是“自我的”世界;前者是“受控”的世界,后者是“自由的”世界。于是,“我的地盘听我的”,“我的世界可以很疯狂”……当下中国社会,是现实世界“差序格局”与虚拟世界“网状格局”的交错——网络虚拟的现实化,现实关系的虚拟化。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Gatekeeper)是控制,“网络资讯人”(Heads-up Displays)是“不作为”,是对话语权争夺战的视而不见。为防止“诸神共舞”引发“群魔乱舞”,便有“去做……的自由(Liberty to…)”。当然,价值观引领者不应以“意见领袖”自居,而应做网民中“平等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此乃以核心价值引领“诸神”的正途。

2.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

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营造“诸神共舞”的和谐话语场景。话语不是单纯的语言和文本,而是一种系统化的结构,其中包含有纵向的历史、现实的社会以及制度的特性,表现为以信仰为核心的语句、短语、词汇、概念等。对于网络世界中话语的把握与诠释,不仅是解释、说明,更要站在建构网民命运关联的高度进行定位与引导:“语言不再是与事物的认识相联系的,而是与人的自由相联系的……在我们定义语法的内在法则时,我们就在语言与人的自由命运之间结成了一种深刻的同源关系。”[15]马克思主义话语在网络时代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期盼更美好的生活与未来,在可以借助于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手段的条件下,通过话语的双向沟通来实现价值层面的共鸣。

故此,“一起打拼”“打铁要靠自身硬”“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等反映人民心声的话语,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话语重要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话语体系,应该以造福人民为主旨,扣动人民的心扉,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应该以文化艺术节、高雅音乐会和“老戏新唱”“微电影”“公德漫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话语感召力;应该创新议题设置机制,像打造“任仲平品牌”那样建构话语机制——“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过去那种以“指示”为主要形式载体的自上而下的传达方式,以及与此相配套的以汇报为主要形式载体的自下而上传达方式,应重构为抒发人民心声的新话语。

3.重构青年一代认可的话语

时至当代,社会流行语更趋多元复杂,网民成为话语权主体。由此,一方面,“把关”功能弱化,尊重青年话语权乃是时势所趋;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文化伴随着年轻人的成长而成长,故而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归属于青年亚文化。“亚文化是与身处的阶级语境相联系的,青年亚文化产生于社会结构和文化之间的一个特别紧张点,它们可能反对或抵制主导的价值和文化。”[16]

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核心地位,采取去粗取精等路径,重构当代青年流行话语。在论坛、贴吧等网络空间中,正向传递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同时,通过审核、引导、扩散、断开、屏蔽甚至删除等措施,倡导健康网络用语,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经典话语。如将“淡定”“信春哥”“信曾哥”等话语,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式,以网民所能接受的方式,重构为“淡定做事、热心助人”“信科学”“信真理”等话语;版主应有所担当,一边负责清理“脏”“乱”“差”帖,一边表扬“精”“妙”“绝”帖。另一方面,也要将青年视为世界未来希望之所在,将青年网民视为话语权主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话语表达方式。习近平指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17]对于青年,“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18]

政府首脑与网友在线交流接入互联网话语体系,行政机关纷纷打造自己的电子政务平台努力抢占网络话语制高点,部分官员以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方式积极介入网络话语世界……只有这一切的努力围绕着追求内在价值的终极至善目标时,才能建构网络世界中的共享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互动平台和深刻根基。

【注释】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构建”(15BKS092)的阶段性成果。

[2]李梦云,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

[3]于希勇:《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3页。

[4][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3—254页。

[5][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页。

[6]杨晓苏:《二十年间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十句流行语》,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

[7]蔡骐:《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9]许敏燕等:《论网络时代主流价值观的重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年。

[10]参见《人民论坛》2010年3月(上)。

[11]骆郁廷、郭莉:《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载《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期。

[12]John Rawls:《政治自由主义(导言)》,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3]Berlin Isaiah:《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14]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15][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79—380页。

[16][美]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17]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4/30/c_1118776008.htm。

[18][俄]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