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诊治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诊治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胃内虫体数量之多是罕见的,可以确诊是山羊捻转胃虫病。当天夜晚,又有1只病羊死亡,专业人员立即进行解剖,在真胃中检出大量捻转胃虫,才确诊。
山羊捻转胃虫病的诊治_阿拉善动物疾病研究

李国中1 马青成2 王会武2 杨 勇2 彭丽娟2

(1.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 巴彦浩特 750300;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动物卫生监督站 巴彦浩特 750333)

捻转胃虫又叫捻转血予线虫,主要寄生在羊的真胃内。该虫感染时能引起明显的贫血、下颌水肿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死亡

1发病情况

2004年7月11日,阿左旗吉兰泰镇巴音乌拉嘎查牧民罗某放养的380多只羊,有70多只山羊陆续出现下颌水肿,腹泻,粪便带血丝等症状,发病的羊多数是2岁以上的大山羊,仅有1只2岁以下的发病率18.4%,已死亡17只,死亡数占发病数的24.28%。发病的70只羊都是圈养补饲的,也都是去年年底从巴润别立镇黄土沟购进的,购进前一直饮用涝坝水,购进前每年驱两次虫,购进后没有进行驱虫。发病前多次饮过大黄。

2临床症状

病羊全部是山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消瘦乏弱。病羊普遍大量分泌眼眵,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无任何血色。下颌间隙水肿,有的整个下颌部浮肿,刺破有白色液体流出,体温39.9℃,多数羊腹泻。

3剖检病理变化

剖开腹腔,有大量腹水。内脏极度贫血,不见一点血丝,仅在摘下肝脏时滴了几淡红色的血。剪开胆管未见寄生虫,胆囊肿大,肠道内没有内容物。真胃和瓣胃的皱襞内有许多暗红色线团样物,用镊子夹,基本都有2~3 cm长,仔细观察大多数都是红白相间呈麻花状,为典型的捻转胃虫。胃内虫体数量之多是罕见的,可以确诊是山羊捻转胃虫病。

4鉴别诊断

4.1最初电话了解发病情况,认为是巴氏杆菌病,因咽头水肿,腹泻带血。但现场临床检查,不是咽头水肿而是下颌间隙水肿,巴氏杆菌病体温升高,而该病羊在中午测温度仍在39.8℃~39.9℃,发病的又是成年羊,所以可以排除巴氏杆菌病,甚至可以排除传染病,初步诊断为寄生虫病。(表1)

4.2因有饮用涝坝水的病史,又有贫血、下颌水肿等症状,故初步诊断为肝片吸虫病。7月11日中午对早晨死亡的病羊进行解剖,但天气炎热,尸体已腐败,胆管内未检出肝片吸虫。当天夜晚,又有1只病羊死亡,专业人员立即进行解剖,在真胃中检出大量捻转胃虫,才确诊。

表1 3种病的比较

5治疗

5.1对购进的山羊全部肌肉注射佳灵三特(氯氰碘柳胺钠),每只羊1.5~2.0ml,剩余全群羊灌服阿力佳,每只羊2~3片。

5.2对病重的3只羊驱虫的同时,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加10%磺胺嘧啶钠,加Vc,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5.3全群羊饮用1%的硫酸铜溶液。

6预防

6.1寄生虫病应加强预防,进行计划性驱虫。每年春季的3~4月份,秋季的11月前后各驱一次虫。

6.2捻转胃虫属直接发育,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一昼夜内即孵出幼虫,羊随牧草和饮水吞入幼虫而被感染,所以要对粪便集中发酵处理。

6.3羊圈要注意通风、光照,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同时要注意饲草、饲料、饮水卫生。

7讨论

7.1要树立科学的养羊观,养羊必须驱虫,今年这样干旱,羊乏弱。有的地方全群羊补饲玉米,再不驱虫,喂的玉米营养全部被寄生虫吸收。

7.2这次捻转胃虫病,经对寄生虫镜检分类,为混合感染,还有马歇尔线虫等。另外捻转胃虫的雌虫的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相互缠绕呈麻花状,但雄虫不呈麻花状,资料上查不到雌虫的幼虫是否呈麻花状,所以其他虫体是捻转胃虫的雄虫或捻转胃虫的幼虫,还是其他虫体尚未确定。

7.3捻转胃虫病寄生在真胃,但这次捻转胃虫的数量太多,已发展到瓣胃。

7.4近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尔格勒赛汉、温都尔勒图等苏木镇也发生上述症状的疾病,应加强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