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类型湿地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不同类型湿地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川平原湿地总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中级,面积为15493.05 hm2,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40.34%,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大武口区、平罗县、兴庆区、金凤区及黄河沿岸湿地区。
不同类型湿地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_银川平原不同类型湿地碳汇评估研究

7.3.5.1 湿地碳储量密度分级

根据银川平原湿地4个年份的平均碳储量密度(39.24 t/hm2)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平均碳储量密度[95]91.70 t/hm2),并结合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密度等级划分,对2000~2014年银川平原湿地总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进行重分类,将总碳储量密度(TCSD)划分为5个等级,即低(TCSD≤20.0 t/hm2)、较低(20.0 t/hm2<TCSD≤30.0 t/hm2)、中(30.0 t/hm2<TCSD≤40.0 t/hm2)、较高(40.0 t/hm2<TCSD≤50.0 t/hm2)、高(TCSD>50.0 t/hm2),统计湿地每个等级的碳储量密度分布范围、像元数、面积及百分比,见表7-11。

2000年,湖泊、沼泽、人工湿地储碳格局呈块状格局分布,但斑块较小,尤其是高等级储碳斑块只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3.11%,且呈破碎状态镶嵌在低等级斑块中。银川平原湿地总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中级,面积为15493.05 hm2,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40.34%,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大武口区、平罗县、兴庆区、金凤区及黄河沿岸湿地区。从不同类型湿地来看,沼泽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高等级,面积为2799.98 hm2,占沼泽湿地总面积的41.38%,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6.85%,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和兴庆区;河流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中级,面积为10502.16 hm2,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58.01%,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27.38%,主要分布在平罗县、灵武市、兴庆区,河流湿地碳格局在青铜峡和平罗县的等级较高,呈条带状格局;湖泊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高等级,面积为4332.24 hm2,占湖泊湿地总面积的44.22%,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1.25%,主要分布在平罗县、金凤区和大武口区;人工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高等级,面积为1768.84 hm2,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47.26%,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4.57%,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和兴庆区。

表7-11 2000~2014年银川平原不同类型湿地碳储量密度分级(这张表数据不全)

2005年,银川平原湿地碳储量集中在较低等级,面积为16390.48 hm2,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42.35%,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金凤区和兴庆区。从不同类型湿地来看,沼泽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低等级,面积为2640.06 hm2,占沼泽湿地总面积的43.40%,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7.66%,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兴庆区;河流湿地的条带状格局变弱,在原来高等级碳密度的斑块中出现大量的低等级的斑块,河流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低等级,面积为8256.45 hm2,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50.75%,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21.54%,分布在黄河沿岸湿地;湖泊湿地在较低等级的斑块中出现了较高等级碳密度的斑块,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高等级,面积为4382.72 hm2,占湖泊湿地总面积的35.00%,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0.55%,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和大武口区;人工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低等级,面积为2037.50 hm2,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53.18%,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5.28%,主要分布在平罗县、贺兰县和兴庆区。

2010年,银川平原湿地高等级碳密度斑块增加,碳储量集中在较低等级,面积为14320.16 hm2,占银川平原总湿地面积的36.01%,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兴庆区、大武口区、惠农区、青铜峡及黄河沿岸。从不同类型湿地来看,沼泽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低等级,面积为2121.12 hm2,占沼泽湿地总面积的50.61%,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0.04%,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永宁县;河流湿地低等级条带状格局消失,碳储量集中分布在低等级,面积为8543.21 hm2,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53.67%,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25.92%,主要分布在平罗县、青铜峡市、兴庆区、惠农区;湖泊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低等级,面积为3001.54 hm2,占湖泊湿地总面积的23.89%,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0.49%,主要分布在贺兰县、金凤区、平罗县、大武口区和惠农区;人工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较低等级,面积为2655.95 hm2,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63.37%,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7.97%,主要分布在平罗县、贺兰县、兴庆区。

2014年,银川平原湿地碳储量等级分布与前3年不同,高等级所占比例较高,面积为21632.38 hm2,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51.99%,主要分布在利通区、贺兰县、平罗县、兴庆区、金凤区。从不同类型湿地来看,沼泽湿地碳储量在高等级,面积为5649.46 hm2,占沼泽湿地总面积的69.77%,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4.92%,主要分布在青铜峡、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金凤区;河流湿地碳储量集中分布在高等级,面积为6509.16 hm2,占河流湿地总面积的45.44%,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6.53%;湖泊湿地碳储量在高等级分布较多,面积为5628.88 hm2,占湖泊湿地总面积的44.65%,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4.68%,主要分布在平罗县、大武口区、金凤区、大武口区;人工湿地碳储量在高等级分布较多,面积为3750.55 hm2,占人工湿地总面积的56.99%,占银川平原湿地总面积的9.63%,主要分布在贺兰县、平罗县。

7.3.5.2 湿地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银川平原湿地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4个年份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的植被碳储量密度和土壤碳储量密度空间分布图,对银川平原湿地总碳储量密度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利用ARCGIS 10.0的空间分析模块中重分类工具,分别对4个年份的湿地碳储量密度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将生成的图像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并对5个等级赋予不同的颜色,得到银川平原湿地碳储量密度空间分级图,见图7-5、图7-6、图7-7、图7-8、图7-9。

2000~2014年,银川平原不同市县区湿地碳储量差异很大,其空间分布整体上中部和西南部地区较高,东北部地区较低。平罗县湿地碳储量最高,其次是贺兰县,最低的是西夏区。河流湿地碳储量最高的是平罗县,其次是青铜峡,最低的是金凤区,主要是因为平罗县的河流湿地面积大,金凤区河流湿地面积小;湖泊湿地碳储量最高的是平罗县,其次是贺兰县,最低的是西夏区;沼泽湿地碳储量最高的是平罗县,最低的是利通区;人工湿地碳储量(包括库塘和水产养殖场)最高的是贺兰县,其次是永宁县,最低的是利通区。银川平原湿地碳储量分布与植被生物量密切相关,植被生物量高的区域总碳储量也较高,与植被生物量分布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

总体来看,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储量密度、土壤碳储量密度和总碳储量密度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均呈现以下特征:

2000~2014年,银川平原湿地的碳储量格局变化明显,尤其是2010年以后,高储碳等级的斑块不断增加,是碳储量上升的表现;2000~2005年,碳储量密度较高等级和高等级的区域面积呈减少趋势,低储碳等级呈现斑块状和条带状格局,表明湿地土壤的储碳等级在降低,湿地土壤碳储量在减少,碳汇能力在下降;2010~2014年,碳储量较高等级和高等级的斑块面积有所增加,碳汇能力增强。

银川平原湿地碳储量等级经历了不均衡—均衡的发展过程。2000年,碳储量主要等级斑块的面积呈现不均衡;2005年,较低等级斑块占了湿地的绝大多数面积,不均衡程度加大;相比2005年,2010年低储碳等级斑块面积减少,高储碳等级斑块面积增加,向着均衡方向发展;2014年,低储碳等级斑块面积减少,高储碳等级斑块面积增加。

2014年,低储碳等级的斑块状和条带状格局基本消失,低储碳等级斑块呈现明显的缩小化、破碎化。河流湿地碳储等级分布格局变化最显著,湖泊湿地碳储等级分布格局变化较小,变化较稳定。

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湿地储碳等级分布格局年际变化较大,中部湿地储碳等级分布格局变化较小。

景观生态学理论可知,较高储碳等级斑块的出现且面积增大,意味着其斑块更加稳定。因此,高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增大,意味着湿地植被生物量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增大,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也将随之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