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情绪的养育

健康情绪的养育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康的情绪的拥有,既有先天的因素的促成,也有后天的修炼和养成。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激情是成功者共有的心理特征。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段,都拥有快乐的感觉。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美德,并作为优秀伦理传统加以倡导,代表中华民族未来的大学生,应当将这一美好传统在自己身上得到延续。
健康情绪的养育_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研究

健康的情绪的拥有,既有先天的因素的促成,也有后天的修炼和养成。无论先天的因素如何,后天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积极心态的养育

心态作为人的内心世界,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态度、激情和信念。态度是心态的基础,特定对象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取向,是人们比较稳定的一套思想方法、目的和主张。它一旦形成就很不容易改变。态度、知识、技巧是影响人们行为活动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态度扮演着带动的角色,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人如果持有积极的态度,勇于进行积极的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便有可能成为卓越高效的人才。激情是态度处于爆发状态的表现。激情是生命的动力,人的行动就是靠激情推动的。没有激情的人,就会滋生惰性。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激情是成功者共有的心理特征。信念是心态的最高层次,激情一旦升华为信念,短暂的激情就会转化为持久的理性行为。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理性和激情交织成世界历史经纬线。激情进入了信念的境界,“情”就上升到了“理”的高度。信念本身具有很强的理性成分,人们有了信念才会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执行行为。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提出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正确的心态,就是有“正面”特征组成的心态。其中包括信心、诚实、希望、乐观、勇气、进取、慷慨、容忍、机制、诚恳与丰富的常识等内容。拿破仑·希尔通过对500名伟大的成功者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了一个秘密:“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一个法宝,它像硬币一样具有两面性,正面写着积极心态,反面写着消极心态。这个法宝的力量令人吃惊。积极心态让人积极进取,创造成功;消极心态却让人绝望。永远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6]他的结论是:“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引导人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而消极的心态会摧毁人们的信心和希望。大学生个体积极心态的获得,应当思考以下元素:

(一)培育自信心

自信心是积极心态的基础。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自信是人们成功的内在心理要素之一。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在我的一生中,只是由于一种信心,才能在我研究遭遇重大困难时,没有感到灰心。”屠格涅夫在阐述自信的重要性时说:“先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自信心来源于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大学生个体应当有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体系,并且有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以增强大学生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针对性。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文坛巨匠,还是善于对自己进行目标管理的专家。在他的目标体系中,既有一辈子的大目标,也有一段时期的分目标和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还有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包括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详细的人生目标,使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始终充满信心地写作。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失去信心。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是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的大学生也会经历形形色色失败的考验。人们可以失败,但不应当由于失败而影响已经树立起来的信心。应当从失败中悟出成功的道理,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

(二)培育进取心

进取心这种内心的推动力量,是人们生命中最神奇和最有趣的元素。进取心是一种成功者的积极心态。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认为,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人们在不被吩咐应该做什么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他在研究了美国最为成功的500个人的案例之后发现,他们具有的共同元素是:“进取心。”大学的管理者们,为同学们设计了许许多多的竞争舞台,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和顺应同学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应当积极参与这些竞争活动,在竞争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的超越,形成“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性格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独自工作的效率,远不如旁边还有一些人一起干的效率高。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社会促进作用”。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与他人竞争是提高生活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如果有意识地躲避大学校园的各种竞争,那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上大学的意义。

(三)培育平常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赢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有助积极心态的持续发酵。不与人比高低。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是比出高低上下、优劣异同。为了赢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我们不妨以自己的优与他人的劣相比,其结果是绝对取胜。迅速忘却不快。对发生的不愉快,立即忘却。哪怕是由于自己引发的不快,也迅速抛到九霄云外去。反复咀嚼自己的“成功”。建议同学们建一个文件夹,将自己以往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进行归纳和整理,经常阅读,还可以经常找一些欣赏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聊天,聆听他们的鼓励和赞许。这种感觉是不错的。

二、保持快乐的感觉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快乐与犯罪行为的相互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是:“快乐的人永不邪恶。”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段,都拥有快乐的感觉。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快乐指数相对较低。一些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而产生的压力,使他们的心情陷入“郁闷”。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面对林林总总的过级考试以及各种奖项的成绩要求,他们不可能不具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对就业的焦虑在普遍存在。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充满希望地放眼未来,主动为自己减压,成为轻松快乐的人。

(一)助人为乐

研究和实验都表明:自私的人,不大容易获得快乐。因为自私心理往往到来沉重的思想负担,更因为他们作出无私地帮助他人的举动,因而不可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与此相反的是,不自私则是走向快乐的大门。常言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许多人在帮助别人时得到了快乐的体验之后的感受。相当一部分人赞同“助人”是获得快乐的最好方法的观点。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美德,并作为优秀伦理传统加以倡导,代表中华民族未来的大学生,应当将这一美好传统在自己身上得到延续。

(二)知足常乐

激励原理认为,任何成功都来源于正确的目标引导。只有目标的存在,才能聚焦人的智慧和精神,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形成聚合力、约束力、意志力和激情,进行不断的创造和自我超越。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一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设定状况做过调查,结果是:有27%的学生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只有3%的人有长远的目标。25年以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的人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短期目标不断地得以实现,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剩下87%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只关心眼前的一点利益,过得很不如意,整天怨天尤人。目标对人们来说的确意义重大,但目标的设定应当符合自身的实际。美国心理学家弗龙在他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核心观点是:一个人被激发出的力量,除了与他所追求的目标价值的大小相关以外,还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有关。他认为,激励的力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目标价值的大小,二是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快乐的生活,来源于切实可行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来源于不苛求自己成为完美的人,来源于去理想化和去超现实化的自我提升。

同学们应当立足于做一名普通劳动者。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阶段以后,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将来要成为普通的劳动者,成为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孩子、奉养老人的普通人。有的人甚至只有凭借勤奋的劳作,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应当充分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正成为社会精英的,只是一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与此无缘。遗憾的是,许多人对此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同学尽管各方面都不优秀,但却完全缺乏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准备。学会由“普通”走向“杰出”。大学时代,立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学生。这一心理定位,会带给我们快乐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发愤读书,追求卓越。那些立足于不普通的人,可能终生过着普通的生活,因为沉重的心理包袱,影响了他们前进的速度和实效,而从一开始就立足于普通的人,很可能会变得不普通,还有可能被历史推向“杰出”。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也是生活的辩证法。无数事实反复验证一个普通的道理:知足者常乐。

(三)学会找乐

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具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智慧的人,也是快乐的人。学子们在课余时间,在彼此的交谈中“幽”上高雅的一“默”,不仅可以娱乐自己,还可以娱乐他人,也有助于启发智慧。同学间的幽默,可以增强彼此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沟通。在愉快的笑声中,激发出思想的智慧。幽默是人们美丽心灵的充分显露,为人们提供心灵的营养。大学四年,应当可以养成快乐的习惯。林肯曾经说过:“人只要心里决定快乐,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有的同学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甚至入不敷出,但他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有的同学身体有些小毛病,但勇敢面对,笑口常开,快乐而十分有节制地读书、写作,既不影响学习,又不影响休息,显得“青春”而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们已经形成了快乐的习惯。一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对同学们说:大学教师的人生是快乐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思想自由,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自由挥洒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其二是时间自由,只要完成了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就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再受更多的约束。思想和时间的双重自由,带给了我莫大的快乐。这位年轻教师的快乐哲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找到快乐,进而成为快乐的人。大学人的快乐是,拥有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以及支配精神世界的自由和权利。

【注释】

[1]参见程贵林:《大学生不良情绪及其自我调适》,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期。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黄结华:《人文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综述》,载《广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7期。

[4]骆光林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和分析》,载《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第7期。

[5]吴磊等:《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载《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转引自辛布克:《拿破仑·希尔成功素质训练教程》上卷,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