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家园”的生态史

关于“家园”的生态史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我国政府已经把“人类家园”的深切关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也成为学术研究者“究自然与人文之变”的动力。因此可以说,本书的要旨是复原太湖以东家园生态演变的历史,并探求这一演变过程中的人地机制。在家园生态环境的探求方面,侯甬坚最早立足于历史地理学提出了“人类家园营造”的思想,指出人类家园的营造具有地方性,而且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于“家园”的生态史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近年来,“家园”一词被政府、学术界、媒体等愈来愈广泛地使用,意为适合人们长期劳作生息和文明发展的地方,既指人的身体得以栖息的场所,也涵盖人的精神得以安宁,思想、文化得以发生和传承的空间。《现代汉语字典》将“家园”与“家乡”等同[42],可见其中蕴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与人文内容。今人理解的家园具有更宽泛的意义,它不一定是某人出生或成长的家乡,但可能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存在着一块可称为“家园”的乐土,那里寄放着人地和谐与美好生活的梦想。总之,大众层面的“家园”是一个美好祥和的词汇。

从学术层面上看,在当前人类面临种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重新阐述传统家园的涵义,探寻各种自然—人文环境所孕育的美好家园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明确地将“科学建设中华民族未来的家园”作为主要目标。该通知的“序言”指出:“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其第一章的标题是《规划背景——认识我们变化着的家园》,文中表达了对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脆弱的深刻忧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一家家工厂不断涌现,一条条公路纵横南北,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我们的家园发生了深刻变化。”[43] 基于此,文件提出了科学认识和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特征的迫切任务:“首先要了解我们这片家园的自然状况,认识已经发生的变化以及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说,我国政府已经把“人类家园”的深切关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也成为学术研究者“究自然与人文之变”的动力。

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先人们在营建家园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生存条件,对水系、土壤、气候、动植物等资源加以智慧地利用,经过世代的积累形成了宝贵的“地方经验”,正是应当科学地加以阐述的重大问题[44]。法国学者安德烈·朗加内将地球变成人类家园的过程称为“最动人的人类史”,则与历史地理学者对家园生态的关怀不谋而合[45]

本书以太湖以东平原水网与聚落演变的互动过程为主线,力求阐释特定生态环境下人们营造家园的地方经验,并试图在整个长三角大区域的框架内解读不同历史时期家园模式的生态合理性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本书中,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如河道、潮汐、地势、土壤,人文因素如农作物种植、淡水采集、房屋构建、桥梁修造、风水文化等,均成为水乡聚落缘起和存续的生态背景。正是这些要素,使太湖以东平原的聚落自古以来就特征独具,同时也预示了其未来的演变趋向。因此可以说,本书的要旨是复原太湖以东家园生态演变的历史,并探求这一演变过程中的人地机制。

在家园生态环境的探求方面,侯甬坚最早立足于历史地理学提出了“人类家园营造”的思想,指出人类家园的营造具有地方性,而且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近年来他已以地域单元为基本框架写就系列论文,包括红河哈尼族的梯田形成史、渭河流域人民的生计史、西安城市的生命史,以及中国名山华山成为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史等[46],探索了人类家园营造地域性模式的基本研究路径,为本书的思路和写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