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系民生情

网系民生情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条条业务专网连接省、市、县、乡四级,人社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点到线及面,由试点到推广再到全覆盖,编织了一张回应民生期盼、情系百姓冷暖的民生网。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信息化建设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越织越密的便民服务网,正在进一步提升全省人社系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能力。
网系民生情_惠泽民生人社情

(省人社厅)范海昌

这是一张看不见的网,这里有一批辛勤的现代网络“织工”。被誉为现代“织工”的省人社厅信息中心员工有着共同的心愿和梦想,就是努力推动全省业务专网建设、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社保卡体系建设、各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编织一张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福音的现代化信息网。

这又是一张看得见的网。一条条业务专网连接省、市、县、乡四级,人社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点到线及面,由试点到推广再到全覆盖,编织了一张回应民生期盼、情系百姓冷暖的民生网。在这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感受到了人社人的真情。

作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领域的现代“织工”,我们一直在努力、在完善,辛苦并快乐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领域,走入百姓生活,倾听群众心声,关注民生改善,记录人社系统信息化带来的喜人变化。

电话咨询服务架起“空中信息桥”

走进省厅信息中心,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您好,这里是河北省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早上8点半,12333咨询员小王接起第一个电话,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有时候一天通话几个小时,头晕脑胀,不想吃饭。不过想到为群众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确实很有成就感,很充实。”小王笑着说。

一根电话线,12333为您找答案。2007年5月21日,我省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正式对社会公众开通,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受理咨询电话136.7万个,及时解答率达到了95%以上。服务热线为社会公众提供拨入、外拨、传真和短信等服务,可快捷方便地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发布和咨询、社保账户查询、就业信息发布、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信息桥梁”。

网上监察让农民工讨薪不再愁

“今年工钱都按时发了,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进城务工的李师傅说,“在前些年,年底讨薪可是老大难啊,干了一年活,年底要不到工钱。用工信息没备案,打官司也难。现在好了,都联网了,附近就有监察点,这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啊!”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是无数像李师傅一样的进城务工人员最大的期盼。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在省会试点以来,监察事项实行网上办理,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杜绝了流转时间长、程序不规范的弊端,确保了办案的时效性和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同时,全省社会保险参保数据、劳动合同报告数据、就业录用人员数据等相关信息实现共享,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办案现场可随时比对数据,提高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精确度,切实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劳动保障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信息化建设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了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和谐局面正在成为现实,一张民生网正在燕赵大地全面张开。

业务专网让百姓感受幸福味儿

一张民生大网,正在以“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高标准迅速铺开。

2011年8、9月,全省人社系统信息化工作人员奋战50天,建成了统一的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业务专网,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业务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副省长宋恩华批示:“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信息化工程,能够投用来之不易,望在用好管好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已经建立,业务软件组织实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部分业务办理实现了全程信息化,一个统一的、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成。

数据显示: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入库人数达到860.7万人;新农保业务系统业务数据入库人数2194.6万人;失业保险监测数据入库人数16.1万人;就业监测数据入库人数197.6万人;省本级及石家庄市工伤保险监测数据入库人数14.7万人;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至省本级、石家庄和秦皇岛,医疗保险监测数据入库人数456.9万人,生育保险监测数据入库1.2万人。

一个个系统上线运行,一组组数据向上集中;一条条网络铺到县乡,一项项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化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咨询业务不用出门了,看病就医不用求人了,养老保险服务到户了,年底讨薪不用堵门了……信息化带来的诸多实惠,让越来越多的燕赵百姓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儿。

数字化社保体系覆盖燕赵大地每个角落

为啥要搞信息化?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我们搞信息化,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目的是要提高行政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勤政廉政。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是否从中得到实惠,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越织越密的便民服务网,正在进一步提升全省人社系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能力。目前,全省就业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全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系统、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全省《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服务系统、全省就业监测系统、全省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等已通过专网上线运行;全省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信息系统、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信息系统、全省劳动监察“两网化”信息系统、全省社保待遇确认信息系统、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全省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全省基层信息服务平台等也都即将上线运行。

就在老百姓越来越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时,新的变革已经拉开序幕。河北省金保工程二期项目规划,在原先的“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宏观决策”四大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8大应用31个系统”的规划,建设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社会保障统一管理体系,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能力。“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我省的金保工程正逐步将贴心服务送到每一个人。

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人社系统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惠民之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长,“惠民之网”将越织越大,越织越密。作为党的惠民政策的践行者,我们这些现代“织工”时刻情系民生,愿意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为百姓编织更多的幸福,为社会编织更多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