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帮的勤奋敬业精神

红帮的勤奋敬业精神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红帮的勤奋敬业精神概述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红帮子弟在不断精深技艺上的勤奋执着精神成为“红帮文化”的制胜法宝之一。依靠红帮裁缝的技术代代相传,这种具有中华民族独特优良品质的红帮精神文化终于得以传承和彰显。(二)行业对红帮勤奋敬业精神的召唤在中国的服装圈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它的某种区域特色,不知是为了
红帮的勤奋敬业精神_红帮文化通论

(一)红帮的勤奋敬业精神概述

裁缝,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均被视为鄙陋薄技,人们对裁缝的称呼往往冠之以“小”——“小裁缝”,更遑论服装行业。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赵武灵王、魏孝文帝、盛唐时期等三大服装改革,史书上也曾有过关于衣服的各种名称、服装制度等的记载,但是对具体制作衣服的“小裁缝”很少提及,可见,裁缝社会地位之卑微。

进入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地域萌芽,民主启蒙思想随之在这片沃土上产生。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余姚人)抨击宋明理学,提倡独立思考,明确提出:“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清代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余姚人),继承了这一思想,针对儒家贬抑工商业的重农主义思想,第一次高度概括出“工商皆本”的职业观,猛烈抨击“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的腐朽落后意识;“经世致用”成为浙东学派文化思想的核心原则,也成为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武器。红帮人正是这一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红帮裁缝勤于钻研,精通中西,长于实践,技艺精湛。他们总结了裁缝素质“四功”、形体造型“九势”、着装效果“十六字诀”。20世纪30年代,红帮名师顾天云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西服裁剪理论书籍《西服裁剪指南》;稍后,顾天云的徒弟戴永甫著《服装裁剪新法——D式裁剪》,被当时的上海《文汇报》誉为“提供了国际上从未有过的服装结构的准确的函数关系,是目前唯一有理论根据的科学裁剪新方法”。一些红帮传人还掌握了以“目测心算”替代“量体裁衣”的绝技。他们勤奋执着的探究精神,开拓了一流技术水平和高深理论素养,是成就红帮精、细、美、好品牌效应的内力所在,是薪火相传、代代不息、横亘百年、饮誉全球的重要保证。同时,红帮子弟在不断精深技艺上的勤奋执着精神成为“红帮文化”的制胜法宝之一。

1.“工于形、精于艺、合天衣”是红帮裁缝的事业追求

“工于形、精于艺、合天衣”的意思不外乎对于高级成衣制作,通过新颖的款式、精湛的技艺,缝制完成一件近乎完美的服装。这是红帮人经过近百年孜孜不倦的追求获得的。这是一种不达目标,永不放弃的决心。对事业和理想的渴望,是红帮人近百年来永不停止的脚步体现。

高级成衣的手工缝制除了需要耐心、细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一针一线的精湛技艺,所谓台上一遍,台下千遍,要做到完美无缺,肯定需要“铁棒磨成针”的工夫。对于事业的发展和开拓,除了高超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开拓,尝试。

一个红帮裁缝的精湛技艺,是靠一针一线的练出来的,从学徒开始,跟着师傅从简单的服装缝制开始,练手工、练眼睛、练感觉、练速度、练品味,都要一一历练。虽然一开始觉得眼高手低,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提高,对于服装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依靠红帮裁缝的技术代代相传,这种具有中华民族独特优良品质的红帮精神文化终于得以传承和彰显。

2.红帮人刻苦勤奋,铸就红帮文化

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凭借非凡的胆识、卓绝的毅力,走出贫困家乡,由手艺糊口的打工仔发展成为专家型企业家,他们一改传统手工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在国内外建立众多工商基地;他们改进工艺,提高管理、重视教育、缔造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西服伟业。

红帮裁缝涉足国内西服市场之先、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都是外国西服业难以比拟的。只要“西风”吹到的地方,红帮裁缝就会闻“风”而至,无论最初条件多么艰苦,市场空间多么狭窄,他们都能顽强生存、发展,最终全面占领西服业重地。一般较早在某城市发展的红帮西服店,原始资本积累也较早,实力自然较为雄厚,它们会分布于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如上海的南京路,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苏州的观前街、北京的王府井等,紧随其后的一些发展较晚、资金较薄弱的红帮店则以繁华主街为中心发散分布于周围的小街、弄堂。他们以创业时间先后、资本实力大小依次排列,分别占领西服业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其速度之惊人,致使外国人望洋兴叹,难以插足。

融会中西、精益求精的红帮工艺是红帮裁缝将实用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于西服的重要手段,它是红帮的核心竞争力。

红帮裁缝率先掌握了与中国传统服饰截然不同的西服的缝制方法,成为最先探索出西服立体造型方法奥妙的中国裁缝,自此,西服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虽然当时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固定店铺,但通过走街串巷的“拎包”谋生方式,为中国较早一批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群体缝制洋服,如买办阶层、归国留学生等,这些人虽然所占当时中国总人数的比例非常低,但传统服饰“铁板一块”的状态最终被打破,他们跨越中西文化的鸿沟,经常与外国人同处共事,成为中国较早抛弃传统服饰、接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先锋”群体。他们当中成为富商大贾或社会上层人物者不乏其人,由于社会地位的提升,身上所穿的笔挺、体面的西服,也逐步由被别人鄙夷和排斥而转为争先效仿。红帮先辈较早引进西服缝制方法,使这群中国“先锋”人物较早、便捷地穿上了西服,并通过自身的穿着展示,对其他中国人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服饰转型的先身。

在中国近代传统服饰的转型过程中,红帮裁缝一直为服饰新潮流的引领者,他们通过对西服工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人切实感受到西服这种现代服饰所具有的优越性,吸纳越来越多心理上已准备好和尚未准备好的各色人等加入穿着西服的队伍,不断壮大的队伍便构成中国传统服饰转型的主体。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实践者中西融合、“中体西用”的原则,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服装新款,是人们在新旧服饰的选择中尝试,在尝试中转变,在转变中形成习惯、自然,无形加速了中国传统服饰转型的步伐。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红帮裁缝一直力图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与国际时尚潮流的同步性,使中国服装史呈现出史无前例的中外横向交流,融会交流的产物就在红帮店中快速中转、输出,中西服饰文化的冲突也在这里融化,传统服饰的陈规旧矩在这里被遗忘,现代服饰的新时尚在这里开花。在传统服饰体系不断被打破,西方现代服饰体系重构的过程中,似乎没有太多蜕变的阵痛,只有中国人对西服逐渐尝试、接纳、艳羡、乐于效仿的过程,这是红帮裁缝的独特贡献。

(二)行业对红帮勤奋敬业精神的召唤

在中国的服装圈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它的某种区域特色,不知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炒作,所有的地区都在加强着这种特色。有历史文化沉淀的,就在历史上做文章,没有历史的,就要创造一种文化的氛围并把它进一步地彰显出来。比如,温州的男装,杭州的女装,福建的休闲装,广东开平的牛仔,浙江嵊州的领带,等等,而宁波有什么呢?——宁波有红帮。红帮,是宁波帮在服装产业的“代名词”,它曾为中国服装业带来数个“第一”。

在西风渐起的那个特殊年代里,“红帮”接纳了远方的文明,却又恪守了东方的尊严。如果缺少了由宁波人创造的“红帮”,中国服装史将面临“断层”;而更为现实的意义是,今天的宁波裁缝们可以每年为每一个中国人“裁剪”一套有余的西服。在凝聚了宁波7000年来的服装文化的宁波服装博物馆里,展示了宁波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创新的、海纳百川、吐故纳新的精神——红帮精神。这种精神源于“红帮裁缝”。“红帮”是19世纪中叶以来,在宁波奉化江两岸由裁缝发展而成的一个服装流派,是20世纪初宁波人“勤劳、肯吃苦、敢于创新”的杰出代表。在京城,集“红帮裁缝”精英的北京“红都服装店”专为中央首长、外交官员和来华贵宾制作典雅端庄、精美绝伦的服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红帮裁缝”也为国人所赞美、传颂。

“红帮”在百年传承中,扮演着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开拓进取的重要角色,积淀了“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思想底蕴。今天,她已经成为“新红帮人”乃至整个中国服装业的文化灵魂。“红帮”精神的传承已经不仅仅只体现在各类服装行业,更多的其他行业领域也同样在召唤这种精神,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召唤红帮精神,红帮已经和社会经济相辅相成。

勤奋敬业是“红帮文化”的发展根基,红帮裁缝作为现代服装业的开拓者,在百年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技术的创新,开辟了现代服装新潮流。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为人先的胆略和魄力以及勤奋敬业的精神,促使宁波裁缝在各帮裁缝中脱颖而出,最后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成功转型为闻名遐迩的现代新型裁缝——红帮裁缝。

勤奋敬业是“红帮文化”的发展根基,当年“红帮人”在全国19个城市建立了西服店铺和成衣工厂,他们以上海为中心,逐步向全国乃至海外发散。国内北达哈尔滨,南至厦门;国外北上俄罗斯,东渡日本,南下南洋。从一个个凭借手艺糊口的缝纫匠发展成闻名遐迩的企业家,靠的就是这种勤奋敬业的精神。闯荡他乡,不倦拼搏,踏实做人,忠于职守,从而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奠定了奋发图强的生存与发展根基。几代红帮人用智慧和心血凝聚而成的“红帮文化”,正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纺织服装专业为主要特色的院校需要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必然选择,我们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与久负盛名的“红帮文化”,具有内在的业缘关系和逻辑的严密一致性。

社会召唤红帮精神,红帮精神深入人心。“红帮”先辈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从肩背包袱走街串巷,上下外国的邮轮,上门兜生意,到马路边、弄堂口设摊,承接来料加工,发展到租房开店,“红帮”的名气不断扩大,财力不断雄厚。被上海人称为“南六户”的荣昌祥、王兴昌、王荣康、王顺泰、裕昌祥、汇利西服店都是奉化江口镇王溆浦村人开在南京路一条路上的,让人刮目相看。1937年上海西服业同业会诞生至1950年,同业会的701家会员有420家是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在全上海的西服店号中,宁波人以占60%的绝对优势,称雄40年。“红帮”裁缝在上海创业的同时,还北上天津卫、东三省、海参崴、双城子,尤其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开设西服店,在价位、工艺、服务上与洋人一决雌雄,产生了一批像“服装博士”石玉成、“东北第一把刀”张定标等优秀红帮裁缝。

在这个最追求物质与精神文化并存的社会,我们更加应该传承红帮精神,继承先辈们的经验和优良的思想品质,并不断创新和超越。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服装业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服装产业聘请红帮裁缝,从乡镇企业起家,逐渐形成相当的气候和规模,成为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作坊经济为主导的宁波“红帮裁缝”掀起了宁波乃至中国服装产业的第一次浪潮,宁波人以独特的手工艺加工水平,使宁波人生产制作的服装在全国迅速闻名,以致“红帮裁缝”的美名一直传颂到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杉杉、雅戈尔为代表的宁波服装企业,在全国最早倡导的“创名牌”做广告的经营方式,以品牌为核心拉开企业成长,并在“太平鸟”、“罗蒙”、“洛兹”、“培罗城”第二集团军的共同推动下,宁波服装产业掀起了第二次浪潮。宁波服装业向着建成集服饰生产基地、贸易中心和产业资源高地为一体的国际服装名城而奋进。传承着古老文化的宁波在青春活力的推动下,奔涌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