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

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张晓灿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如下表述。本文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从马恩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出发,对“生态文明”进行解读。
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视角解读“生态文明”

张晓灿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在我国中央文件的第一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当时是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而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既显示了党对人民群众寻求全方位的、更多领域的幸福的关注,也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使得我们必须对生态文明本身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因为只有当我们对“概念”本身有了正确而清楚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贯彻实施。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如下表述。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在这一阶段更加关注环境与卫生,希望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关注成为全球各国普遍具有的共识。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含义,学者各持不同的意见。第一种观点,有学者指出,以技术特征为核心来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整个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形态。前三个文明形态是人类历史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较之前的文明形态,物质、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形态,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形态。第二种观点认为,阮纪正、柳树滋分别于2003年、2004年提出“大生态文明”,即“大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协调的自然生态文明、人与人协调的社会生态文明、人类的各种文化要素协调的精神生态文明,以及这三者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中的整体协调”。[1]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融洽、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学界对“生态文明”的不同界定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的,主要有以上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本文站在第三种观点的立场上,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上来理解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论著中,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制度的同时也多次提到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本文将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从马恩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出发,对“生态文明”进行解读。

二、马恩视野中的“自然”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自然先于人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但是究竟什么是自然呢?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词汇,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是从自然那里得来的,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陈志尚教授认为广义的自然概念指的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即物质世界。它既包括人之外的自然界,也包括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既包括人的世界,又包括人之外的世界;既包括纯自然,又包括人化自然,是整个宇宙和全部存在。”[2]第34页但是,通常情况下,学者都会把人与自然作为两个独立的、不同的要素加以考察,即将自然概念作为同人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两部分。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另一主体“人”,究竟何为“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马克思之前的先辈们那里却没有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派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代表了上升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打击了代表封建思想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拉美特利在他的重要著作《人是机器》中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整个宇宙中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即物质实体,而人是宇宙中最完善的物质实体、物质主体。拉美特利通过人学反对神学,将人提高到了重要的地位,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但是,他把人看作是一架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致使自己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境地,这也是整个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普遍具有的局限性。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的康德十分重视对人的研究,在康德哲学中,人是中心。在康德那里,人是宇宙间的主体,提出人是目的的思想。他与拉美特利的人与动物的观点不同,拉美特利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自然界只是用同一种面粉团子、用不同的方式捏造出了人与动物;康德却认为人是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的。他指出人是宇宙中的理性存在物,人可以“摆脱情感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3]第85页康德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地位,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当时落后的封建制度的要求,提出要把人当人看,确立平等、自由、博爱的理论和价值诉求。但是,康德的“人”是有极大的迷惑性的,康德哲学中的人并不是具体的、历史的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并不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的“人”,即自我意识。康德认为人具有自然欲望,但是这是人身上恶的一面,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假如是没有理性的,也只有工具所有的相对价值,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东西’。反之,我们把有理性称为人,因为他的本性就证明他就是目的,不能只当作工具”。[4]第42、43页康德通过理性张扬了人的尊严,使人敢于质疑神或上帝的存在,并且强化了自然界的一切是以人为目的的。但同时康德是个先验论者,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此一来,唯一具有理性的存在物——人便被抬高到了近似神的位置,这种用高于一切的理性来说明人的方法最终不能彻底地战胜神,更不能正确地揭示人的属性。而黑格尔哲学可以说是达到了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在黑格尔看来,人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是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虽然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是他认为作为肉体的存在物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要受到自然必然性法则的约束,这也说明了黑格尔哲学具有唯物主义的萌芽。另一方面,人又是精神的存在物。在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他夸大了人的精神属性,“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5]第92页黑格尔把人当作超自然的存在,把精神当作人的本质,“就人作为精神来说,他不是一个自然存在”,[5]第92页在他那里,人是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但是黑格尔关于人是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的存在物、并通过人的劳动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合理因素被马克思所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把人看作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思辨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哲学使人与自己异化,从而在这种抽象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整个体系”。[6]第105页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异化”概念中包含的劳动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建立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眼中的人“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6]第312页费尔巴哈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提出“现实的人”,包含他对人的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合理性。但是由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恩格斯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7]第241页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8]第67页这是一些现实的人,他们从事实践活动,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的活动中。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关于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现实的人”是这样的一些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8]第73页“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8]第71、72页马克思所描述的人不仅是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生活着的人,也是会思考、会想象、能参与社会实践的人。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古代,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界很畏惧,因此盲目崇拜;第二阶段,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人类把自然界当作巨大的财富加以开发,以征服自然界,使自然界为己所用;第三阶段,全球出现生态危机,人类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欲求得人与自然双赢的局面,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而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个阶段——人类中心主义阶段。

马恩生活的19世纪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生产力迅猛提高的时期,资本家对资本的追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超过了之前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个时期人们疯狂追逐利益,因此人们便无限制地向人类之母——自然索取。

(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量首先是对人的定位。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一部分”,[9]第95页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9]第167页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界中另一部分动物和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恩格斯明确指出不能因此认为人类的产生纯粹是外部环境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人们又在相互交往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因此,人首先应该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在自然界的大环境中进行对象性的活动和实践,并因此在自然界中展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使自己渐趋完善。

(二)自然是人的外部环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满足四个基本需要。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创造出人类吃喝住穿等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8]第78、79页但是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这些物质资源的原材料来自于哪里呢?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一切事物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诚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原材料必然来自于物质,即来自于大自然这个人类之母。因此,可以说,人类的生产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自然界分为两部分:“自在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自在的自然”是没有经过人的实践的改造,没有打上人的烙印的原始的自然;而“人化的自然”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发生关系,在生产人类自己的同时,再生产了自然。在马克思的描述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而自然也需要人类这个高级灵长动物的智慧的装扮。

(三)人与自然的对抗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它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恩格斯反驳政治经济学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他认为:“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7]第373页人类通过他们所作出的改变,发挥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条件,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支配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奴役阶段,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将自然界弄得千疮百孔。

殊不知,人类在奴役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在向人类施展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7]第383页许多的例子无不在警示着人类:“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第383、384页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相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消失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显著地表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

十八大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如此显著的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之一呢?作为一个时代的问题,自然是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现状分不开的。近期,曾经是千年鸟类迁徙必经之地的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人们采取例如山上照亮、水中投毒等方法猎杀候鸟,死鸟如雨般从天上落下;被称为“华夏翡翠,人类绿舟”的江西省抚州市资溪,拥有各种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近来包括猕猴、大雁、野兔、野山羊等各种野生动物被猎杀,并被公开在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叫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足以说明中国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严重恶化。针对中国国内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问题提上日程,显示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视。

今天,我们要转变“人是目的”的观念,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我们要尊重生态环境固有的客观规律,使自然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人类也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自然界尽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其次,我们要加强对人们,尤其是年轻后辈们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培养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自觉地行动起来。我们不仅要站在“人”的角度看自然,也要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待自然,自然是我们实践的对象,但是自然也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大环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发展。最后,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致力于用最少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既要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又要关注自然的保护的今天,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对自然的开发张弛有度,不能肆意开采,开放与保护并存。事实上,在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人们对物质的不断追求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第383页十八大党章中增写了这一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鉴于历史上存在的滥于开放自然对自然和人类造成的伤害的例子,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基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作出的伟大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关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而且也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生态文明[J],广东社会科学,2004(2).

[2]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2005.

[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

[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商务印书馆,1962.

[5](德)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6.

[6](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