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土地还有多大的潜力

黄土地还有多大的潜力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依靠上天赐予的这片黄土地生息繁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在最新土地详查的基础上,确定中国目前的耕地保有量为19.2亿亩。中国的耕地已像绷紧了的橡皮筋,没有多大的伸缩余地了。在耕地面积无增长的情况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农民创造的一大奇迹。那么,中国的黄土地还能不能生产出这样多的粮食呢?中国的国土面积虽有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黄土地还有多大的潜力_世纪末中国“探戈”:问题与对策

古人特别讲究祭祀“社稷”,其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天覆地载,大地是人类生命之舟!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依靠上天赐予的这片黄土地生息繁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那么,古老的黄土地还能不能养活当代的12亿中国人以及将来的16亿中国人呢?

粮食增产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增加面积;二是增加单产。但是,轮到我们这一代,第一条途径几乎是不存在了,因为我国耕地扩展也几乎到了尽头。如果非要强行扩展,包括砍伐森林、围垦江湖,其结果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将遭受更加惨重的代价。

战国末年,我们只有0.9亿亩耕地,0.85亿亩粮田面积,到1949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5亿亩,增加了19.4倍,而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的耕地却无法再“长”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虽然采取过一些杀鸡取卵的强制办法,试图通过增加耕地来养活日益膨胀的人口,但除1956年、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超过20亿亩, 1958年超过19亿亩经外,其他年份全部在17亿—18亿亩之间徘徊,并且从80年代开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降到16.4亿亩,又回落到了1949年的水平。而现在的人口已是1949年的两倍多。新组建的国土资源部在最新土地详查的基础上,确定中国目前的耕地保有量为19.2亿亩。即使按这个数字计算,也只占世界耕地总量的7%。而我们却要养活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可以相信,我们的压力之大,中国耕地的负担之重。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国情,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沉重包袱。我们的领土仅是俄罗斯的56%,人口却是俄国的将近10倍。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课题小组”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以中国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负担着中国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活动能力。”

按19.2亿亩耕地面积计算,全国12.36亿人口,人均才1.55 亩,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澳大利亚的人均耕地是46亩,加拿大是28亩,阿根廷是14亩,美国是13亩,印度是3.6亩,菲律宾是2.5亩,荷兰是1.9亩,德国、英国是1.8亩。

从历史发展看,汉代时,我国耕地约为人均10亩多,到唐代达历史最高点,18亩左右,到清朝时,随着人口由不足1亿猛增到4亿,人均耕地面积便开始急剧减少,骤然降至不足3亩,而现在我们才1.55亩。这“一亩半”的国情,注定了中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将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大自然已经注定中国的耕地资源无法再有较大的扩展,注定要靠我们用这人均1.5亩的耕地来养活自己。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只能去适应这一现实,而不能去逃避这一现实。

中国的耕地已像绷紧了的橡皮筋,没有多大的伸缩余地了。中国的农民惟有靠自己的勤劳,获取有限耕地的丰厚报酬,以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

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农民就在这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生产了占全世界总量17%的粮食,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

这是中国农民的骄傲!

1949年,中国的粮食平均亩产仅85.5公斤,1952年也才88公斤,1988年便上升到238.5公斤,1997年达到300公斤,增长了3.5倍。粮食总产,1949年仅11318万吨,1958年突破2亿吨,以后由于大跃进的冲击与三年困难时期的影响,连续7年又跌到2亿吨以下。1966年再次突破2亿吨,1978年突破3亿吨,1984年突破4亿吨,1997年达到49250万吨,1998年4.9亿吨。从11318万吨到49250万吨,中国的粮食总产增长了4.46倍。在耕地面积无增长的情况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农民创造的一大奇迹。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到2000年中国宣布进入小康社会之际,人均粮食消费必然会超过400公斤,很有可能达到500公斤。即使按400公斤计算,届时12.8亿人口需要5.12亿吨粮食,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需要6.4亿吨粮食。那么,中国的黄土地还能不能生产出这样多的粮食呢?

如果我们一一分析中国粮食的各个要素,则不难发现,中国的粮食生产虽还有一定的潜力,但难度相当大。

首先,我们受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制约。按国土资源部的最新土地详查资料,中国目前的耕地保有量为19.2亿亩,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万物就没有存身之地。

中国的国土面积虽有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中国人却忽略了貌似广袤的国土,可耕地仅占10%,人均耕地仅1亩多,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目前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湖南省是我国的主要产粮省,最近统计,5年前,该省人均耕地面积尚有0.82亩,现在下降至仅0.76亩。福建省的人均耕地面积甚至降到了0.57亩,而同样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的四川省,人均耕地也降到了0.8亩这一国际警戒线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靠这几分田,我们又能指望生产出多少粮食呢?

难怪我国的农民负担重,难怪我国的农业发展慢!

而我们仍然在杀鸡取卵,仍然在饮鸠止渴,有限的耕地仍然在大量丧失!

据统计,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中国净减少耕地共6432万亩,相当于减掉了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省的全部耕地面积,平均每年430万亩。

1985年,耕地减少2300万亩;

1986年,减少1600万亩;

1987年,开始执行《土地管理法》,当年仍减少1200万亩;

1988年以后,耕地减少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的遏制,但却没有能完全阻止住每年耕地面积的继续减少,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开发区与房地产热,耕地减少的速度迅速增加,面积越来越大。

1992年,全国“开发区”热,一年就丢掉了2500万亩;

1993年,净减少485万亩;

1994年,净减少657万亩;

1995年,净减少583万亩。

40多年来,我国累计减少的耕地面积相当于1个法国、2个英国、4个日本。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2.7亩,到1997年,人均耕地仅剩下1.55亩,49年,减少近一半。

耕地减少不只是一个数量概念,而且具有质量含义,因为减少的耕地大部分是生产能力较高的良田。如果减少的耕地每亩年产量平均按500公斤计算,则在现有的耕地减少态势下,中国每年将减少近25亿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大约相当于1000万人口每年的口粮消费量,仅仅弥补因耕地减少而损失的粮食生产能力就需要留存耕地亩产年递增2公斤。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巽浩在《二百年后不耕不种的中华大地》的论文中,不无忧虑地警告中国人:如此杀鸡取卵,200年后,中国农民将无地可种。

刘巽浩教授在文章中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推算,50年后,中国人均耕地只有0.7亩,和现在的日本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一样。日本的粮食有2/3是靠进口的,也就是说,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50年后,吃粮问题将也要和日本一样,靠进口来维持生计。刘教授进一步说,200年后,耕地将要减少20亿亩,即所有的耕地都占光了。

中国的农民将无地可种,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如果现在还不立即刹车,十几亿中国人将面临饿肚子的尴尬。缺少耕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粮食增长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再次,我国的粮食生产的复种指数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52年,我国土地平均复种指数为130.9%,1966年达到142.6%,1978年达到151%。近十多年,基本上维持在150%左右。而长江以南的广东、湖南、江西等省份,一般都在200%以上。这意味着我们靠一年多种几茬庄稼来增加粮食产量,事实上也可能性不大了。因此,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无法再有大的扩展。现在,如果耕地不再大幅度减少,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尚可以维持在16.5亿亩的“警戒线”上下,最乐观的状况是到2000年,还能有16亿亩。

面积没有扩大的余地了,惟一的途径便只有靠增加单产了。如果到2000年,我国还能保持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要生产出5.12亿吨粮食,平均亩产必须达到320公斤。到2030年生产出6.4亿吨,平均亩产要达到400公斤。而我国粮食产量最高的1996年,平均亩产也才305公斤。这意味着在3年里,我国的平均亩产要增加15公斤,在33年内要增加95公斤,接近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包括加强水利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曾对200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进行过三种预测。

第一种预测:粮食生产维持现状和只作局部改进,耕地面积平均每年6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仅15.67亿亩,平均亩产298.5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47750万吨,按12.8亿人口计算,人均373公斤,低于目前水平。

第二种预测: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增加农业投入,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只减少4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能达到16亿亩,粮食亩产能达到328公斤,届时,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0295万吨,粮食产量409.8公斤。

第三种预测:介于二者之间,粮食播种面积15.9亿亩,平均亩产313.5公斤,总产量达到5001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391.8公斤。

全面考察中国的粮食生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粮食生产有困难,也有潜力。如何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