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戚继光与鸡冠峰

戚继光与鸡冠峰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戚继光与鸡冠峰在雁荡民间,流传着许多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据杨晓明《雁荡山奇闻》记载,那一年,戚继光率军从宁波南下,驰援福建途中,夜宿雁荡山。据说峰顶原来是没有鸡冠的,就是那次戚继光把那碗鸡肉摔出去后,鸡冠正好飞到了峰顶上。于是,这座山峰就叫“鸡冠峰”,现在成了雁荡山的一景。
戚继光与鸡冠峰_雁荡风物

戚继光与鸡冠峰

在雁荡民间,流传着许多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

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出现了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中国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海上入侵者。因日本当时称为“倭国”,故史称“倭寇”。明至元二年(1336),日本将军足利尊另立天皇,日本分裂为南北朝,相互攻战,民不聊生。那些逃亡的封建主,收罗溃兵败将,流亡海岛,勾结不法的冒险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及抢掠骚扰。嘉靖年间,日本正值战国时期,各方诸侯拥兵自重,支持倭寇向外掠夺,以补军费。当年,因大批海盗及地方豪绅富商与倭寇暗中勾结,以致中国沿海倭寇更为猖獗。倭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或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擅长双刀、弓箭、枪和武士刀,惯于设伏偷袭,杀伤力极强。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著名将领、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今蓬莱)人。世代为官,父戚景通。戚继光出身将门,从小好读书,通经史,少年时就立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理想。嘉靖二十三年(1544),17岁时袭父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官居四品。嘉靖二十八年(1549),参加武举时爆发庚戌之变,被分配到蓟门。嘉靖三十二年(1553),擢升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以及所辖的25卫所,担负山东沿海的抗倭任务。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次年任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直到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北调为止。戚继光一直率军奋战在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倭前线,历时十余年,大小80余战,为扫平沿海倭寇之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病卒后谥武毅,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到浙江后,看到当地海防废弛,卫所空虚,水军战船十存一二,且年久失修;旧军素质不良,恶习泛滥,缺员过半,士兵老弱病疲,没有战斗力;将官出身高贵,不习武艺,不懂兵法。于是,戚继光上书获准编练新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在金华、义乌一带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人,在浙江沿海挑选渔民充当水兵。新军纪律严明,赏罚必信,训练成一支既能陆战,又能海战的两栖部队。同时,打造精良战船,改进火器装备,加强火力配置,精心训练军队;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三才阵”等战术,以11人为一队,配以矛、枪、刀、盾、狼筅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开疏开及散开队形之先河;以打“算定战”及“大创尽歼”的指导思想指挥作战,提高了总体战斗力,每战多捷,世称“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让倭寇闻风丧胆。嘉靖四十年(1561),戚继光在台州十三战皆捷,杀敌5000余人,大败倭寇后,乘胜追击残寇至永嘉、青田交界的雁门岭,一举全歼据险扼守的倭寇。接着,率军转战温州、宁波等地,水陆交战,杀寇数万人,平定了浙东南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戚继光率军数次入闽,平定了福建倭患。

据杨晓明《雁荡山奇闻》记载,那一年,戚继光率军从宁波南下,驰援福建途中,夜宿雁荡山。晚上,在帐下当差的娘舅端来了一碗香气扑鼻的红烧鸡肉,请戚继光用膳。戚继光一看到鸡肉,便追问:“鸡是从哪里弄来的?”

娘舅知道瞒不过去,就坦白说:“我在方便时,在灰棚旁边捡来的。”

戚继光一听,气得脸色铁青,大声训斥道:“老百姓走失的鸡,戚家军怎能随便捉来吃,你是要我戚家军失信于民啊!”说完,把一碗鸡肉抛出帐外。娘舅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这时,雁荡山乡亲们纷纷送来了慰问品。大家听到了杀鸡一事后,纷纷替娘舅求情。一位老人挤到戚继光跟前,双膝跪地说:“将军息怒,戚家军平倭,为国为民,劳苦功高。这只公鸡是我请娘舅带来慰劳您的,不要怪娘舅。”

娘舅忙说:“不,这只鸡是我从灰堆里捉来的。我错了,愿受军法处罚!”

戚继光见乡亲求情,娘舅又认了错,怒气渐消。但还是按军纪重责了娘舅30军棍。

戚家军营盘不远处有一座山峰,峰顶有一个惟妙惟肖的金鸡头。据说峰顶原来是没有鸡冠的,就是那次戚继光把那碗鸡肉摔出去后,鸡冠正好飞到了峰顶上。于是,这座山峰就叫“鸡冠峰”,现在成了雁荡山的一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