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所见证的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我所见证的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所见证的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莫如浩莫如浩,男,汉族,1941年11月出生,宁夏中卫县人,农机工程师。1962年8月被分配到同心县八一拖拉机站工作,先后在喊叫水机耕队、小洪沟陶瓷厂、同心县农机公司、同心县农机局、同心县农机监理站工作。驻同部队将参加水库工程建设的拖拉机无偿捐赠同心机站,并派专人到站负责技术培训。机站名称由此定为“同心县八一拖拉机站”。近年来同心县农机形势发展很快,农机经营形式多样。
我所见证的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_同心情结:外地人在同心

我所见证的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莫如浩

莫如浩,男,汉族,1941年11月出生,宁夏中卫县人,农机工程师。1962年8月被分配到同心县八一拖拉机站工作,先后在喊叫水机耕队、小洪沟陶瓷厂、同心县农机公司、同心县农机局、同心县农机监理站工作。1985年3月调回中卫县农机学校任农机教师。2001年12月退休。

img80

莫如浩

1962年8月我从银川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八一拖拉机站工作。机站位于县城东部,是一所唯一的农机化服务机构,下设5个机耕队,有职工170人,拖拉机47台,汽车3辆。

同心拖拉机站始建于1959年1月,当时正值“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迅猛发展,同心县政府为及时解决王团公社部分社队农田干旱问题,决定在清水河张家湾地段建蓄水坝库工程,并从全县各公社抽调年轻力壮的男女青年上岗工作。当年驻扎在同心的解放军部队也协助投入工程建设。同时兰州军区向同心驻地部队调拨进口拖拉机27台投入工程建设。经过军民共同奋战,水库大坝于1958年年底竣工。

1959年县政府委托民政科筹建机站建设工作,从张家湾水库参加工程建设的未婚男女青年中直接选拔了70名驾驶员,同时把银川机校在张家湾水库实习的59级学生提前毕业分配同心工作。驻同部队将参加水库工程建设的拖拉机无偿捐赠同心机站,并派专人到站负责技术培训。机站名称由此定为“同心县八一拖拉机站”。机站下设3个机耕队,即韦州机耕队、城关机耕队、喊叫水机耕队,主要任务是长年负责全县各社队的耕地作业。

建站过程中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办站条件很差,当初站内需建的办公室、宿舍、油料库、保养间都是全站职工自己动手修盖的。大家吃苦耐劳,回汉青年相互团结,特别是机校分配的刘斌、朱成兴、马国忠、瞿荣献、张进宝、李季、马万兴等同志承担主要技术任务,成为技术骨干。在他们的带动下各队开展比学争先活动,田凤英同志(女)被授予“红旗机车手”模范称号,当年出席了西北宁夏少数民族国庆10周年观礼代表团会议

1961年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人受到错误批判,工作人员减少到60人。1962年由于同心机站缺人很多,区农机局又分配来28名机校毕业生,1964年又从川区各县抽调驾驶员24名和10名修理工,增调了20台东方红—54型链式拖拉机,到1965年又新增了下马关、预旺两个机耕队,机站的力量得到加强,使全站每年机耕任务达到30万亩,占全县可机耕面积的60%,对全县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1969年4月,县拖拉机站下放给各社队经营,从此,国营拖拉机站使命结束。同年8月筹建县农机修理制造厂,在大家的努力下于1970年初建成,实现了全县农机具大修不出县。1974年将县农具厂合并到县农机修理制造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新的农机产业进入市场,各种农机经营形式并存局面出现,农机管理和服务成为主要任务。

近年来同心县农机形势发展很快,农机经营形式多样。

同心的农机化事业已经历50余年历程,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1958年由国家投资兴办的拖拉机站;二是1969年由公社管理和经营;三是1983年转为农民自己私营。农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机事业的发展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img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