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服饰(下集)

回族服饰(下集)

时间:2023-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族服饰(下集)回族的衣饰是非常独特的。坎肩也叫马甲,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沿袭着传统制作技艺,手工缝制传统回族服饰。宁夏回族婚礼服饰吸收了汉族吉祥、喜庆时崇尚红色的审美观念。在宁夏西吉等地区,回族妇女还有佩戴铃饰的习俗 。回族服饰是回族文化的三大特征之一,然而传统的回族衣饰以及习俗已经在现代生活观念的冲击下变得难以延续下去。
回族服饰(下集)_印象宁夏

回族服饰(下集)

img96

img97

img98

回族的衣饰是非常独特的。比方说回族男子所穿的“准白”。“准白”是阿拉伯语音译,就是“袍子”或者“长大衣”的意思。这是回族阿訇、满拉和回族老人礼拜时喜爱的服装,因为穿“准白”礼拜显得庄严、肃穆。

郭建申(宁夏吴忠市回族文化研究者):“伊斯兰教的经典影响了回族服饰,而回族服饰反过来又衬托宗教行为。比方说他穿着长袍去礼拜,对礼拜的气氛渲染有很大的作用。”

坎肩也叫马甲,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季节穿不同质地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坎肩的装饰工艺很有特色,在襟边、袋口处用针缝出明线,使衣服边沿挺括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在刺绣上,各种不同颜色精致的图案更表现出民族特点,也富有伊斯兰服饰文化的韵味。

郭建申(宁夏吴忠市回族文化研究者):“ 马甲在战争中,它是盔甲,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最后演变成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天稍微凉的时候或者干活的时候穿,劳作的时候方便。天冷的时候,它起到一个保暖的作用。”

在过去,针线水平可以说是回族娶媳妇的标准。山区农村姑娘出嫁前,要由母亲或自己亲手缝制嫁妆。她们沿袭着传统制作技艺,手工缝制传统回族服饰。传统回族婚礼中的表针线,就是女方要给男方家展示自己的才艺,以抬高在男方家的地位。针线在过去可以说是回族女子的必修课程,也是衡量回族女子聪慧、能干的标准之一。

img99

郭建申(宁夏吴忠市回族文化研究者):“ 在结婚之前她就知道男方家都有些什么人,她要给公公做一双鞋,要给婆婆做一双鞋,要给小姑子、给家里的人都做一双鞋,还要给公公婆婆做一身衣服。过去回族娶媳妇的标准,就看你的针线锅灶。”

说到婚嫁,就不得不说回族的婚礼服饰。宁夏回族婚礼服饰吸收了汉族吉祥、喜庆时崇尚红色的审美观念。女方的喜衣要穿得很厚,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要穿大襟红色上衣和红色棉裤。穿得越厚,意味着到男方家就能过上比较丰厚的生活。

郭建申(宁夏吴忠市回族文化研究者):“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婚礼服饰也逐步地讲究起来了。过去回族妇女穿用绸缎缝的喜衣、裤子就可以了。现在的这种风格也用喜衣绸缎,但是质地面料要比过去讲究了。有些人讲究婚礼服,用长的礼服,拖得很长。现在改用婚纱,过去的传统盖头已经不用了。”

img100

img101

在宁夏西吉等地区,回族妇女还有佩戴铃饰的习俗 。她们把声音清脆的金属铃铛坠在耳环、戒指、手镯、腰间甚至鞋帮上,分别被叫做耳铃、戒铃、镯铃、腰铃、脚铃。

主持人:“人生两件事,成家立业善终归。这一点表现在回族服饰文化上,就是对于婚礼服饰和丧葬服饰的重视。虽然说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这一点上却非常地相似,就是一个民族的婚礼服饰和丧葬服饰,往往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传统。”

回族的丧葬习俗非常简朴,而且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回族把亡故的人称做“无常”、“口唤”、“归真”。葬礼上,一色的白帽传达了安静肃穆的气氛。回族的殓服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教义,无论亡者生前贫穷还是富贵,一律以三丈六尺纯棉白布裹盖,裹盖的白布被称作“卡凡”。不能有任何陪葬品。

img102

img103

img104

传统回族针线除一般的衣着裁剪、缝制外,最有代表性的是刺绣。种类有枕套、鞋垫、鞋面、袜底、香包、耳套、围裙、挂饰和新娘婚礼服、被褥嫁妆等。工艺古拙朴素,大多为花草、飞鸟、经文和清真寺穹顶图案,体现了宁夏回族的习俗与审美追求。

和刺绣手艺一样,很多传统的回族服饰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一些体现回族传统特点的配饰、足饰、头饰已经很难在现时日常生活中见到了。

在宁夏回族之乡吴忠市的上桥乡瓜儿村,回族老人哈秀英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裁缝。回族穿的老式衣服,没有她不会做的。哈秀英从7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做针线活,已经80多年了。

哈秀英:“从7岁开始做的针线活,一直做到八九十岁,我这才停了五六年,眼睛看不清楚了。”

陈旧的工具,简陋的制作方式,已经被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渐渐地忽略和忘记,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传统手艺势必摆脱不了消失的命运。

陶红(宁夏社会科学院图资中心副研究馆员):“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多方面的,服饰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代表着本民族外在的、外观的表现特征,那么我们研究它,实际也是要弘扬它。”

img105

img106

回族服饰是回族文化的三大特征之一,然而传统的回族衣饰以及习俗已经在现代生活观念的冲击下变得难以延续下去。民族群体着装意识日益淡漠,使得服饰记录民族文化信息的功能也在日渐减弱。幸好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设法在保护,在传承。

因为只要有了传承、有了记忆,未来才不会变得没有根据。

编导:陈丽蓉    

撰稿:李 强    

摄像:刘 健 袁梦刚

   马峻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