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环境状况不利

自然环境状况不利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农村地区贫困居民生产、生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先天条件方面,赣南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37]因此,在赣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引发的持续贫困现象,不在少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使得赣南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包袱过重,以及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赣南人民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自然环境状况不利_美丽中国视野下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一、自然环境状况不利

自然环境是生态资源,是生存空间,也是人类生存的有机载体,还是废弃物的接纳者与消化者,更是一种财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高消耗、高污染线性发展模式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消极问题。有学者曾经强调指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一类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废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在发达国家,主要是第一类环境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两类环境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环境问题。而第二类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造成的。”[35]在赣南农村贫困地区,除了在工业化迅速推进过程中稀土、钨矿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工业“三废”污染之外,如此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的产生,还在于森林资源大面积砍伐、矿产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严重浪费以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不可修复性的严重剥夺。在中国农村地区贫困居民生产、生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先天条件方面,赣南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一)地理位置不利,受地缘阻隔限制

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自然禀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6世纪法国政治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让·博丹曾经在《国家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并认为地理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将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论断,但是并没有否认“自然地理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的巨大作用。在我国,贫困居民大多数分布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农村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在区域分布层面上有着高度的重叠,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分为八个片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各异[36](如图2-11所示)。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方面的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现阶段,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呈现出连片集中分布的格局,而且贫困人口数量较多、贫困程度深,从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上来讲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同时,还有一部分赣南农村贫困人口,居住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的地区,交通受阻,十分不利,如果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衡量,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地区都被认为是处于人类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通过对赣南地区的实地走访,在《中国扶贫开发调查》一书中曾经指出:“农村地区公路通达率低、安全隐患多,2.29万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占了33.5%,仍有1.85万个村民小组、2.32万个自然村不通公路,206个乡镇没有客运站,542个行政村不通班车。”[37]因此,在赣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所引发的持续贫困现象,不在少数。

图2-11 农村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区域及其自然条件情况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条件,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影响农村居民居住意愿的重要因素。根据有学者针对赣南农村561名真实户主“定居意愿”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88位户主选择‘更愿意在城镇居住’,273位户主选择‘更愿意在乡村居住’。”[38]从这份调查统计数据所显示的信息上来看,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居民在城、乡生活选择意愿上“不相上下”,虽然城镇有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但是,由于农民对土地、环境、生态、农村等生产、生活、生存资源有着天然的依赖性,而且这种以自足自给为主要经济特征的乡村生产方式和单调而封闭的生活方式,使得农村贫困人口与外界社会的交流互动普遍较少,其社会关系网络也主要是依赖于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这非常不利于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脱贫致富、振兴发展,同时,贫困村民也无法在社会网络中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便利。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异化冲击日益加剧,权力寻租等不劳而获的社会心理及消极现象的不断增加,“贫困亚文化”等思想毒瘤持续蔓延,给农民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内在排斥。为摆脱贫困,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工短期打工过程中形成了“摆动式”流动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大量劳动力流出农村的同时,使农村陷入了“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宅基地季节性闲置、部分农用地荒置等一系列发展困境。由于我国农村在土地管理方面不到位,致使农村的土地流转出现较多难题,再加上乡镇规划缺失、产权制度不明晰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宅基地不减反增。而且,在农村宅基地方面还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国‘遗产均分’的继承观念使宅基地置换异常困难,迷信思想、旧观念、旧习俗等使得农宅布局分散。”[39]根据近年来笔者走访的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发现,农村农户居住越分散,扶贫开发效果越差,农户收入越低;农村离县城越远,传统观念影响越大,经济越不发达,农户收入越低。

从历史发展层面上来看,在1929年到1934年中共中央苏区时期,赣南农村居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各级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老区人民,使得赣南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包袱过重,以及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赣南人民仍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中强调指出赣南等罗霄山区面临着严峻的自然灾害与生态恶化困境:“山洪地质自然灾害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潜在风险大。该区域是赣江、东江和湘江等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防治任务重。”[40]因此,地理位置不利所带来的地缘阻隔,严重影响了现阶段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长期单调、封闭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影响下,个别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居民逐步滋生了“等”、“靠”、“要”等不良思想,致使“贫困亚文化”等消极思想价值观念在贫困农村蔓延,不仅影响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振兴发展,而且还成为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制约赣南地区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要的思想障碍

(二)土地类型区域性强,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地处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纵距295千米,横距219千米。环绕赣州市四周的有武夷山、雩山、诸广山及南岭的九连山、大庾岭等,众多的山脉及其余脉,向中部及北部逶迤伸展,形成“周高中低、南高北低”的地势,群山环绕,断陷盆地贯穿于全市。由于地质构造关系等因素影响,在赣南地区形成了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土地利用差异明显等特征。其中,在赣南地区各种土地类型之中,“山地占34.5%,丘陵占41.6%,平原、岗地和水面占23.7%”(如图2-12[41]所示)。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等特点,都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制约赣南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2-12 赣南地区自然地理分布情况

土地资源是保障中国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的重要保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现阶段不断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赣南地区土地资源中,除“林地”这一项指标略高于全国人均占有量之外,其余土地类型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赣州市总土地面积3931714.1公顷,2004年,全市农用地有360696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5753.45公顷,园地79776.23公顷,林地3017359.5公顷,牧草地751.92公顷,其他农用地133328.02公顷;建设用地有145085.98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846.2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204.65公顷,水利用地18035.01公顷,未利用地179659.05公顷,全市有耕地后备资源面积31908公顷。

作为中国最晚出台的区域发展战略,温家宝同志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中部地区崛起战略”,2006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江西等中部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赣南地区作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集体的高度关怀下,一系列重要举措相继出台,当地经济的巨大活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然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其实,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巨大危害,在国内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都曾经留下过深刻的教训。例如:“以廉价土地吸引外资的苏州,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消耗5000亩以上的耕地。在每年18%的高速增长速度下,耕地每年以近10万亩的速度在消失。”[42]当然,这种发展策略及运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用土地作为交换条件招商引资,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普遍做法。”[43]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序推进,赣南各地竞相招商引资,再加上在这一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开发等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然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赣南地区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赣南农村地区的耕地面积为362903公顷[44]

自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出台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赣南等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到2015年江西等中部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目标。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赣南地区更加注重对耕地的恢复和开发。例如,2011年赣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实施21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1.57万亩。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16万亩,实施土地整理8.89万亩。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45]然而,由于赣南农村贫困地区历史欠账严重,经济长期落后的局面很难在短时期内转变。同时,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划定,使得赣南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外在束缚加剧,再加上自然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及次生灾害严重等因素存在,使得诸多危机交织在一起,深刻影响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正如有的学者所尖锐指出的那样:“赣南地区常用耕地为470万亩,人均耕地为0.512亩,83%是丘陵,务农收入很低,难以解决温饱问题。”[46]

除了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客观自然条件恶劣之外,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第二产业发展方面,赣南地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人为”影响因素也较为突出。赣南地区是矿产资源开发大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占用并破坏了大量的土地,造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退化,植被破坏严重。而且,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以及土壤污染等土地生产力衰减、土地资源退化,也不在少数。例如,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其他由矿山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破坏了赣南地区大面积的土地,致使土地资源严重衰退。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矿业活动引发生态失衡。矿业活动,特别是露天开采,会破坏大量植被和山坡土体。矿业活动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极易促使矿山地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的贫瘠化以及土层的单薄化,甚至会出现完全石化、沙化、寸草不生等恶劣结果。例如,在赣南地区特别典型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床,由于长期遭受“漫山遍野”式的露天挖矿,山体植被与含有植物养分的腐殖土层及红色黏土层被大量的剥光,致使土地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危害极为严重。

第二,矿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矿产开发过程中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土壤污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三废”,对赣南地区的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很容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液中携带大量污染物,可以直接进入土壤;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也可以直接进入土壤,或通过其渗出液进入土壤。这些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之后,会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还会进一步压抑植物的生理机制,致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赣南地区植被的生长,进而深刻影响到赣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三,矿业活动加剧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在赣南地区部分区域,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退化。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度下降、农用耕地面积减少,会进一步引起植被的破坏。由于植被的严重破坏,又会使得土壤缺乏“凝聚力”,从而变得宽松,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恶化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在赣南地区由于大规模的采矿活动,以及开采后复垦还田程度较低等因素存在,致使赣南地区很多矿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影响极坏。

(三)自然灾害频发,抗风险能力较弱

中国是一个自然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受到地理区位影响以及全球性气候变暖等因素作用,近年来异常气候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而且在局部地区以各自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江西省域范围内曾经发生过多次自然灾害。正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江西省山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其出版的《江西省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一书中强调指出的那样:“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频次明显增加,旱涝灾害增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比较严重。”[47]位于赣江上游的赣南地区,是以暴雨洪水为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区,而且部分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极易引发地质灾害。特别是分布在库区、深山区、严重水土流失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区域的赣南农村贫困居民,极易受到自然灾害侵袭。再加上当地村民抗自然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方面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致使赣南农村贫困地区村民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变得极其恶劣。此外,赣南地区3—7月雨季过后,一直持续到10月底的高温炎热和干旱问题也较为突出。低温冻害、风雹灾害、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赣南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态恶化态势。同时,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据统计江西省有2800种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动物疫病(截止到2003年共发现91种畜禽疫病),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生物灾害也较为频繁。因此,自然地质灾害频发、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成为新的历史形势下制约赣南农村脱贫致富、振兴发展道路中的重要障碍。

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恶化态势进一步加剧,异常气候开始在这片长期被自然眷顾的领域频繁发生。根据赣州市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赣州市共出现暴雨78站次、大暴雨8站次、特大暴雨1站次、强降水30站次,雷雨大风12站次,冰雹4站次、降雪20站次。据不完全统计,受降水影响,5月,全市有15个县(市)13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0.6万人,倒塌房屋1.03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3681万公顷,经济损失5.76亿元。6月,全市有8个县(市)12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30.4367万人,倒塌房屋11475间,受灾农作物5.9233万公顷,绝收面积0.4688万公顷,死亡大牲畜4464头,直接经济损失4.3674亿元。经赣州市政府批准的《赣州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曾经对赣南地区2007年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过统计:“2007年,受强台风、集中强降雨的影响,造成我市地质灾害频发,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71起,其中崩塌24起、滑坡1136起、地面塌陷3起、泥石流8起。因灾死亡7人、伤2人,倒塌房屋811间﹑损坏房屋1075间、毁坏农田383亩,交通、通讯、水利、水电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94.15万元。”[48]

自2008年1月10日开始,中国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在随后的20多天内,四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以及冰冻灾害,席卷了包括湖南、贵州、安徽以及湖北在内的19个省。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南地区,在这次大范围的冰冻雨雪灾害中,损失巨大。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全国随即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提高农村地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由于长期以来经济落后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体制机制构建的相对滞后,赣南农村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危害极大。2009年,赣南地区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19起,因灾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268.5万元。其中崩塌21起、滑坡94起、地面塌陷1起、泥石流3起。而且,这还是近十多年来赣南地区因灾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最低的一年。因此,历史遗留包袱沉重、自然环境灾害频发,成为赣南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2011年4月,江西省春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旱面积129.7万亩,并有2.6万人出现生活饮水困难。这也是自1963年遭受严重旱情以来江西所遭遇的最严重的春旱,受害地区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和赣南地区。根据《赣州晚报》报道:“201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9起,其中滑坡9起、地面塌陷5起、泥石流5起,直接经济损失63万元,其灾害以小型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月至6月份,绝大部分地质灾害发生在重点防护区内。据悉,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切坡建房、采(探)矿、修路等工程建设是灾害发生的主要人为因素。”[49]进入2012年,自然地质灾害更加频繁,截止到2012年6月,赣南地区已出现了6次强降雨过程,发生地质灾害91起。

现阶段,赣南地区除了要应对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严重影响之外,还受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严重侵袭。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地质灾害频发或处于矿山开发地区的赣南农村贫困人口,面临着自然灾害的残酷考验。矿山地质灾害,既是危害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危害矿区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在赣南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量矿业采掘活动,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再加上矿山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变化,引发了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矿业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不仅影响面积较大,而且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巨大,深刻影响了赣南农村的可持续减贫与绿色崛起。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露采矿山诱发边坡崩塌、滑坡。在赣南地区,部分中小型矿山企业为了节省投资成本,忽视对矿山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按设计要求的边坡坡度来建设,或未建截水沟,再加上由于部分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出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导致采场剥离地表边坡不稳、地压失去平衡等问题的产生,进而引发危岩崩落、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特别是在雨水长期的冲刷下,矿产采场边坡经常出现悬石、危岩,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而且,由于赣南地区环境污染治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方面的历史欠账较为严重,致使“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频繁出现”,例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全省矿山占地面积21556公顷,矿山土地破坏面积11811公顷;废渣排放量0.8亿吨,废渣存放量13.15亿吨;地下采空区面积6315公顷,地面塌陷38处(其中大型3处),崩塌6处,泥石流4处。”[50]此外,由于采矿边坡的崩塌、滑坡,所造成的道路运输阻滞、生产中断以及附近建筑物的破坏等等,也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

第二,地下开采诱发地面变形、开裂和塌陷。在赣南地区,由于采空区塌陷而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也不在少数。随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延伸,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又未留足井下保护矿柱,导致矿层顶板失去原始平衡,围岩应力变化超过阈值,进而引发岩体位移、错动,造成地面变形、开裂和塌陷。而且,由于矿山疏干排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导致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进而造成地表塌陷。地表塌陷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是使塌陷区上的房屋、管道、公路、桥梁等建筑物变形乃至破坏。当塌陷深度超过地下水位时,塌陷区会被地下水浸满,危害极大。

第三,因受地形、气候条件及防护设施建设不足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泥石流、水污染等,为数不少。在赣南地区,由于未建或未按规定使用拦渣坝、沉淀池及截水沟所引发的泥石流和下游河水污染等问题,不在少数。矿山排放的废渣常常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内,当这些松散物质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时,在暴雨的冲击下,拦渣坝开裂溃坝会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大面积的土地。同时,金属矿山的排渣场及尾矿库的渣体内含有汞、镉、铬、铅等重金属和氰、酚等有害物质,渣场堆积物淋滤液未经处理就沉淀排放,会造成下游水溪、河流水质恶化,特别是有色金属选矿厂中所排放的废水,不但含有重金属离子,而且还含有硫、磷等有机物,会严重污染区域内的水资源和土质,危害极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