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无悔“支宁人”

青春无悔“支宁人”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青铜峡市境内的树新林场,就是宁夏一个集中安置支宁青年的地方。不久前,记者到那里采访,有幸见到几位年逾古稀的“支宁人”。场长蒋贵告诉记者:全场现有834名职工中,“支宁人”和他们的后代就占60%以上。“到宁夏后,都能安排工作!”经过精简撤并,全场管理人员由100多人减少到50多人。何关良也是较早住进“小康楼”的。
青春无悔“支宁人”_满眼风光:全2 册

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名字“支青”“支宁人”。作为支援宁夏建设的青年,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浙江、北京、山东、天津等17个省市来到宁夏安家落户,如今都在安享晚年,而他们的子女许多都成为说一口宁夏话的宁夏人。

位于青铜峡市境内的树新林场,就是宁夏一个集中安置支宁青年的地方。不久前,记者到那里采访,有幸见到几位年逾古稀的“支宁人”。

树新林场始建于1953年。从1957年至1963年,大批支宁青年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这里。场长蒋贵告诉记者:全场现有834名职工中,“支宁人”和他们的后代就占60%以上。

84岁的何关良,是1959年从浙江义乌来的。当时他家弟兄5人,他正担任村农会委员。“到宁夏后,都能安排工作!”听了宣传、动员后,他的心动了,抱着“出去闯一闯”的想法,他来到宁夏。他所在的乡,一下子就来了700多人。

诞生不久的树新林场,环境十分恶劣,条件十分艰苦。林场建在一片很少有人涉足的盐碱滩上,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沙丘。举目所见,不是“白茫茫”,就是“黄澄澄”。白的是盐碱,黄的是沙滩。当时,没有道路可通,没有车辆可用,全靠人扛肩挑,劳动强度很大。林场也没有像样的住房,住的多是地窝子。看到这些,与何关良同来的多数人都跑了回去,而何关良却像一株顽强的沙柳,在青铜峡的盐碱滩上牢牢地扎下了根。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他们在荒原上开辟出了新家园。

近年来,面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树新林场按照科学发展观果断地进行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先是进行土地承包、果园拍卖,让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经营收入代替工资收入。然后又将原来的总场、分场(科室)、队、小组四级管理改为总场、分场两级管理,取消分场财务机构。经过精简撤并,全场管理人员由100多人减少到50多人。据蒋贵场长介绍,开始改革时,有的职工思想不通,全场党员就带头承包,并且主动承包位置偏僻的、地块荒凉的、基础较差的。在取得改革的初步成果之后,他们又彻底放开林地经营管理权,谁栽、谁管、谁所有、谁受益。这样一来,广夏、御马、华昊、汇德等大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开发,场内也先后建成了两个葡萄酒厂,年榨汁灌装能力超过5万吨,林场也一跃成为青铜峡市最大、宁夏第二的酿酒葡萄产业园区。

林场事业迅速发展,职工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最近十多年来,先后有249户职工住进了庭院经济型、花园小区型、生产生活分离型等优美实用的“小康楼”。

记者走进一栋“小康楼”。这个二层小楼由两户人家居住,只见其中一户的院内栽着各种果树,停放着高档摩托车。楼内铺着地毯,显得豪华气派。家用电器,更是应有尽有。38岁的女主人马丽琴告诉记者,她是树新林场职工的第二代。这套125平方米的住房,造价是14万元,自己只掏了三万五就住进来了。她家现在经营着30亩苹果、20亩葡萄。由于住地与果园相距较远,他们平时都是骑着摩托往返于家和果园之间。她对记者说:“上一年价格不太理想,才卖十来万元。今后定会有增加的!”听听这口气,一年收入十来万,还很不满足!这里的所见所闻,让记者羡慕不已。

73岁的江爱兴,来自浙江嘉兴,现在过着园林式的生活。各种果树,簇拥在他家的房前屋后。记者在他家院里看到了许多果树品种。每到夏秋季节,他家都变成瓜果飘香的果园。

何关良也是较早住进“小康楼”的。他告诉记者:到宁夏后,他曾搬过多次家。20世纪60年代住的是地窝子,70年代住的是土坯房,80年代住的是砖木房,新世纪则住进了“小康楼”。他现在每月领取1300元退休金,有两个子女留在场内工作。前两年,他动了一次大手术,花去4万多元,林场就给报销了70%。他对记者说:“我回过3次义乌老家,老家的人都很羡慕我现在的生活。说实在的,这里比我的老家好。我来宁夏是来对了!我从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过!”

(原载2010年2月20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