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简”成了“烫手的山芋”

“骨简”成了“烫手的山芋”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5月6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长篇报道《宁夏“骨简”真伪期待权威鉴定》,几十家新闻网站和多家报刊做了转载,全国各地许多读者都很关注。一时间,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骨简”热。不过,一些说“骨简”为真的人,有点出言谨慎了。而说“骨简”为假的人,倒显得无所顾忌。在这种情况下,“骨简”鉴定的事也被搁置了。“骨简”成了“烫手的山芋”?记者重新捧起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管它烫不烫手!另有20多人被罚款教育处理。
“骨简”成了“烫手的山芋”_满眼风光:全2 册

2008年5月6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长篇报道《宁夏“骨简”真伪期待权威鉴定》,几十家新闻网站和多家报刊做了转载,全国各地许多读者都很关注。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打电话过问此事。一时间,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骨简”热。

宁夏“骨简”到底是真,是假?人们众说纷纭。由于至今没有召开任何形式的鉴定会,仍没有结论。坚持为真者,依然坚持;认为是假者,仍旧说假。不过,一些说“骨简”为真的人,有点出言谨慎了。而说“骨简”为假的人,倒显得无所顾忌。在这种情况下,“骨简”鉴定的事也被搁置了。

“骨简”成了“烫手的山芋”?

作为呼吁鉴定“骨简”的记者,似乎比别人更关注“骨简”的真假:总不能就这样悬而不决、永久搁置下去吧?虽然无论真假都对记者毫无影响,但记者还是希望尽早给关心它的人一个交代。而在这方面,记者似乎还有工作可做,这才有了这篇后续报道。

记者重新捧起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管它烫不烫手!

值得关注的张家场古城

宁夏“骨简”的收藏者赵培祥曾明白无误地告诉记者:他所收藏的“骨简”,全部来自于宁夏盐池县柳杨堡镇的张家场。

张家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处宁、陕、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别看张家场现在只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自然村,既偏僻又荒凉,但这个村旁的一座荒废的古城,却足以让它闻名遐迩。这个早被漫漫黄沙覆盖、连城郭遗迹都很难寻觅的遗址,在西汉时期却是相当繁荣的城镇,它甚至一度成为我国西部大片地区的军事中心。与记者一起实地踏访遗址的宁夏史地专家吴忠礼告诉记者,西汉王朝曾经想把张家场进一步升格为我国西北地区政治、军事的中心,只是由于皇帝更换才作罢。但是,这个遗憾并没有改变张家场的历史地位。现在,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早些年,它就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张家场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它的名气与其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比还比较小。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还是有资格的、当之无愧的,更是值得关注、重视的。

张家场汉代古城遗址,是考古的重要依据。而照赵培祥所说,“骨简”出自张家场,所记内容又均为汉代之事,那么按常理分析,“骨简”似乎就该是汉代之“古”简,但这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还需要科学分析、需要相关实物和资料来印证。

此前曾有人说,当地老乡曾在张家场古城遗址上捡到过“古简”,考古人员也在张家场村里见到过“古简”残片。这是否在告诉人们:“古简”与张家场古城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呢?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记者决定亲自走一遭,为“古简”的“生身地”找一点证据。

踏访张家场古城遗址的发现

张家场,对记者来说早就不陌生了。20世纪90年代初,那里的盗墓活动一度十分猖獗,张家场古城旁的汉墓群曾多次被盗。至于有多少文物流失,一直都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尤其令人愤怒的是,有人竟在盗墓现场留下“盗墓者×××”字样,公然向法律和政府挑衅。1991年8月8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以《宁夏盐池盗掘古墓活动猖獗》为题及时予以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次记者前去踏访时,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当年,公安机关及时侦破了盗墓案件。其中不少盗墓者就是附近村民。为了教育群众,司法机关特意到当地召开公判大会。那一次,就有9人被判处6个月至7年有期徒刑。另有20多人被罚款教育处理。自此以后,盗墓活动才算偃旗息鼓了。

张家场古城约有200年的历史,在汉代曾经相当繁华,古城旁就是开采多年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代的盐湖。但是,毕竟2000多年过去了,自然的、人为的破坏,足以让历史遗迹荡然无存。但是,张家场古城似乎比人们想象得更加顽强,它似乎要竭力表现自己的存在和曾经有过的繁荣。古城虽然早已“沦为”农田,但那里的农田仍然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古人生活的痕迹,依稀可见;地面遗物俯拾皆是,稍加留意就会有所发现;颓废的墙基,仍然昭示着古城的大体轮廓。

这是一个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的古城。古城外还有大量民居遗址和难以说清的古墓葬群。走在松软的沙土地上,记者仍能看到大量汉代的遗物。灰陶、砖瓦、兽骨残片比比皆是,有些还比较完整,清晰地显示出器物的形状和花纹。记者随手捡起几片陶片,便再也舍不得丢弃了。在一户农家门口,记者见到从遗址捡回的大堆砖头,堆得像小山一样。主人告诉记者:捡回这些砖头的目的,一是便于保管,二是不影响耕种。张家场村民组长张杨告诉记者,一场大风过后,地里就会有东西吹露出来。常有村民到地里去捡东西,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家场古城遗址究竟有多少文物出土?现在谁也说不清。据知情者透露:张家场村里,几乎家家都有文物收藏。在一户农民家里,记者就大开眼界。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之下,主人接连拿出许多文物,最后才从一个蛇皮袋里倒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铜箭头。记者估计应有三四百枚,其中多数没有锈蚀,仍然相当锋利。可以想象,历史上这里曾有大量驻军,也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这么多不同形状、不同型号的箭头聚集在一起,就是个明证。

张杨带记者走进一户人家。主人拿出一个略有残缺的墨绿色的玉佩让记者过目,见记者无意购买,主人便露出失望的神情。

张家场古城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当地政府于2007年投资60万元对遗址进行围栏保护,果断地停止了耕作,随后又修建了文物陈列室、建立了文物管理所。2008年年初,张家场文物管理所落成,陈列室文物首次向世人展示。

真的找到了想找的“骨简”

在略显简陋的张家场文物陈列室里,记者既看到了骨簪、骨带钩、铜带钩、玉佩、陶罐、铁鼎、秤砣等大量生活用品,也看到了铁剑、铜戈、弩机、箭镞、铃铛、护心镜等军事用品。古币则有五铢、半两、刀币等种类,此外还有许多印章。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居然有一套大小不等的秤砣,据说用它们称重可以精确到克。这些文物显示:张家场确实有不同寻常的历史。

当然,记者最留意的还是这里面有没有“骨简”。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还真的在一堆杂乱堆放的细小文物中发现了两片“骨简”残片。这两片残片,与此前记者在“骨简”收藏者赵培祥那里看到的一样。记者特意记下了上面残缺的题刻:“运食盐军马车解长……”“……安军民食盐之备用矣”“……千余至西路经郡县以备运至长安”。这些“骨简”所刻文字、内容,也与此前所见基本一致。

文物管理所的发现,令记者兴奋不已:这是否可以证明赵培祥所收藏的“骨简”的真实性呢?我们似乎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

那么,张家场散落的“骨简”是否仅此两片呢?记者很想再找点证据,便走进张家场村。果然,在一个农户家中,记者从一堆杂放的文物中又发现了两片“骨简”残片。见记者在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又一时难以读出,主人很慷慨地送给了记者,让记者带回来研究。记者看到,较小的一片只有三四厘米长、一厘米宽,上面只有三个字:“之用矣”。较大的一片也不过四五厘米长、二三厘米宽。留在上面的文字,共有四行。因为中间断开了,记者只能看见“开渠屯田”“迁移民五千二百”“于河西郡开渠屯田”等字样。但就是这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也值得记者珍惜。

据知情者介绍,散落在张家场村民家中的“骨简”,绝不止于此。在张家场村民家中,看见过“骨简”的也大有人在。

这些发现让记者感到不虚此行。虽然记者为此驱车100多公里、花去大半天时间,甚至将汽车陷在沙滩里,但还是颇有收获。这些发现,虽然不能断定赵培祥所收藏的“骨简”就是真的,但至少是找到了一些颇有分量的证据;虽然它们还不一定能说服那些对“骨简”持怀疑态度的人,特别是持怀疑态度的专业人员,也难以排除一些人心中的疑问,但还是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事实。

“骨简”收藏者赵培祥的心愿

银川市民间收藏家赵培祥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收藏古玩了。十几年前,他发现了“骨简”并开始收藏,此后一直没有间断,到2007年已经收藏了1000多枚。赵培祥告诉记者,开始收藏“骨简”时,每枚“骨简”只需几元钱,后来要价越来越高,甚至比原来高出几百倍、乃至几千倍,但赵培祥依然不惜代价坚持收藏,因为他深深地喜爱上了这些有“文化价值”的东西。为此,他先后卖掉了位于银川市黄金地段的几处营业房,付出很高的代价,也蒙受很大的损失。虽然不少人一再说他收藏的“骨简”为假,但他本人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由于收藏“骨简”占用了过多的资金,赵培祥已经感到不堪重负了。最近,他十分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维持生计,他准备“处理掉”一些“骨简”。记者对此深表忧虑,希望他再等一等。

据赵培祥分析,宁夏盐池县张家场的“骨简”,总数应有3000枚左右,而他本人的收藏只占一半左右,其余部分分散在许多人手中。据他所知,有一户收藏最多,约有300枚左右。其中是否鱼龙混杂,现在谁也说不清。

近日,赵培祥专门给记者打电话,表示愿无条件提供数百枚“骨简”供专家学者研究、鉴定,他也愿意带着这些“骨简”进京,请国内权威专家考证,对“骨简”的真伪做出权威的结论。

在最近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记者见到了曾撰文否定“骨简”的一位学者。他告诉记者:他所见过的几枚“骨简”,都不能认定为真的。言之凿凿,不容置疑。记者建议他去找赵培祥,对更多的“骨简”进行研究。但记者问到是何人、何时、为何造假,他也不能给出解释。

宁夏“骨简”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现在,是应该由权威部门给出答案的时候了!

如果“骨简”为真,应该严加保护、妥善管理、全面整理、深入研究;如果“骨简”为假,也要找出造假原因、揭露造假手段、指出造假细节,不能让它们迷惑人们,同时也要防止有人上当受骗。

如此之多的“骨简”行世,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骨简”的真伪,是个值得正视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尽早为两种不同意见提供交流、交锋、论证的机会,让“骨简”真伪尽快大白于天下。

(原载2009年1月6日《光明日报》)

编者按:《光明日报》曾于2008年5月6日和2009年1月6日分别以《宁夏“骨简”真伪期待权威鉴定》《寻访宁夏“骨简”出处》为题报道了宁夏“骨简”的有关情况,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最近,记者又进行了深入采访,发现了同样神秘的骨质地图和骨质钱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