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禁寺站者那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在禁寺站者那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即来了两名警察,要求平台前边的人们给伊玛目腾出位置。在禁寺里,任何影响他人功课的行为都会被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随着伊玛目高声领念,禁寺里的百万人全部站立,面向天房,表情凝重,开始礼者那则拜。
在禁寺站者那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_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

三十七、在禁寺站者那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在圣地这段时间里,每天的五时拜后都站者那则(殡礼),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没有空过一次。300多万人背井离乡来到圣地,但人员的高度聚集和天气炎热,再加上水土不服和各种流行病的传播,生病固然是常有的事情,而重病者的归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天在禁寺礼拜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就对我身旁天津的王哈吉说:“我准备在伊玛目的附近站者那则,看看禁寺是如何举行殡礼的。”

img208

☆ 伊玛目领者那则拜时站立的平台

王哈吉爽快回答:“我看过,我带你去。”

王哈吉今年30岁,已是一个大坊清真寺的阿訇了,说话干脆、办事利索,无论什么事情总是一马当先,任劳任怨地为哈吉们提供服务,深受大家的爱戴。这次朝觐,他担任天津团的伊玛目,也是我的得力助手之一。

我们转身离开天房,向黑石角相反偏右的方向走去,这是平时伊玛目出入禁寺的方向。穿过人流,上了台阶,进入了禁寺的大殿,然后右转,来到一个约十米宽的平台。这个位置四周用花岗岩垂直砌起了1米高的矮墙,平台上用雕刻着各种图案的大理石建成1.2米高的栏杆,整体看上去,酷似一个观礼台。站在这个位置向前望去,在天房附近礼拜、摸黑石、转天房的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可尽收眼底。站者那则时,伊玛目就在这个位置领拜。

我俩一直挤到紧挨栏杆的第一排,看到稍偏右的地方还有一点空隙,我在征得人家同意后挤了进去,而王阿訇则挤在了第二排跪了下来。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一会儿工夫,昏礼就到了。我们跟随伊玛目礼完昏礼,刚准备起身礼圣行拜,就听到高音喇叭里传来了要大家站者那则的提醒。刚来圣地的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否则许多人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总是心里紧张赶不上节奏。随即来了两名警察,要求平台前边的人们给伊玛目腾出位置。我们整体向后退了一米多,然后排班站齐,等候伊玛目的到来。

与此同时,在我们前面的台阶下面,有多位警察前来清场,他们不停地摆手示意正在游转天房的人们绕行。刚才还是非常拥挤的地方,一会儿工夫就腾出一片空地。警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挨个对人们摆手示意,并没有高声喊话,而转到这里的人们也都积极配合,一切在无声无息中完成,这就避免了影响周围的人们做功课。在禁寺里,任何影响他人功课的行为都会被及时得到制止和纠正。

而从黑石角到这里,也在警察的示意下迅速开出一条约1米宽的通道,伊玛目在警察的护卫下向这里走来。他们从右侧的台阶上来,然后直接来到了我们前面,在平台上紧靠栏杆的位置停了下来。伊玛目身高1.75米左右,中等身材,看上去约30多岁,应该是禁寺里最年轻的一位伊玛目。

突然,从我们右侧传来一阵嘈杂声,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那里。接着有两位警察开路,后面每四个人肩上抬着一副木制的担架,埋体(亡人)安然地躺在上面,身上被深绿色的绒布从头到脚遮盖起来。他们缓缓地走下台阶,把担架平稳地放在空地上。担架两侧有4条约30公分高的木腿着地,这就避免了把埋体直接放在地面上。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直到第16个被依次放好,成一字形排开。

一切准备就绪,伊玛目对着麦克风高念“安拉乎按克拜勒”(真主至大),顿时全场鸦雀无声。随着伊玛目高声领念,禁寺里的百万人全部站立,面向天房,表情凝重,开始礼者那则拜。

我在心中默默地向真主祈祷:“真主啊!他们是在朝觐的过程中归向了您,他们先我们而去了,他们虽永久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却虔诚地向您那里奔去。如果他们有过错,求您饶恕他们;如果他们有善功,求您加倍地恩赐他们;如果他们是乐善好施者,求您加倍地回赏他们;如果他们有好的杜阿宜,求您准承他们;求您让这些为您而虔诚地朝觐的人们愉悦地进入您为他们预备好的乐园,并升高他们在乐园中的品级。阿米乃!”

百万人参加的殡礼,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在众多的参加殡礼者中,只要有一位是受真主之喜者,只要他的杜阿宜受到真主的承领,亡者便可得到真主的饶恕和赏赐,这是真主的特恩,也是在圣地而逝者的尊贵和荣耀。

抬头看看这些埋体,并排静静地躺在那里,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只有依靠这些非亲非故的志愿者来料理他们的后事。或许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们还与我们一起转天房、做礼拜。当真主召唤他们时,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恋恋不舍,他们不能有任何奢求,只有放下今世,响应真主的召唤,离开他们的亲人,归向真主那里。他们中有富有者、有贫困者,有男人、有女人,有老年人、有中年人,也有天真活泼的无罪顽童。当真主召唤谁去时,没有男女之分,更没有老少之别。在真主的御前,我们任何人都无能为力,都要归向真主,接受真主的审判,接受真主的赏赐。

不见丧,不掉泪。尽管这些归去者与我们素不相识,甚至不属于一个国家,也不属于一个民族,但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履行着共同的善功,特别是那些与我们在同一功修中,甚至是就在我们的身边倒下的人,他们的突然离去,对我们有着太多的提醒和警告。事实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和警示。此时此景,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工作人员走上前去,把最右边的、也是最后一个被抬进来的那个埋体抬了出去,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他们将被安放在属于他们的归宿之地。周围许多人纷纷离开了自己的位置,缓慢地跟在埋体的后面,他们要最后再送一程。

我与王阿訇也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就在此时,喇叭里再一次传来了提醒大家站者那则的声音。我感到非常惊奇,就扭头问身边的王阿訇:“难道还有一次殡礼?”

王阿訇回答说:“应该是,喇叭里喊的清清楚楚,不会错。”

我们又重新站到了原位,等待着第二次的殡礼。约10分钟后,共抬进来8副担架,仍放在了原来的空地上。

我们来到圣地这些天来,尽管每天的五个时候都有者那则,但像今天这样接连竟有两次殡礼,埋体竟达20多个,还真是第一次遇到。正朝之后,由于人们过度劳累,再加上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给每一位身处这里的人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这也一再提醒我们,既要抢做善功,又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并且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二次的者那则很快又结束了,伊玛目在警察的护卫下转身离开了这里。而工作人员熟练地将担架扛到肩上,那些埋体一个一个地被抬了出去。

我与王阿訇也离开这里,并肩来到通道旁,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些埋体,其中一个胖大的男子静静地躺在担架上,他高高鼓起的大肚子,随着工作人员步伐的节奏,在绿布的遮盖下还在不停地左右摇晃,以此来看,估计他归真的时间也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伊斯兰教的速葬和简葬,在圣地体现得更为明显。

我俩跟在这些埋体的后面,想最后再送送他们。他们生前或许是亿万富翁,但此时,他们的财富只能作为遗产留给他人;他们生前或许是子孙满堂,但此时,也只有自己静静地悄然而去;他们生前或许有高级轿车、豪华别墅,但此时,他们所能带走的只有裹在身上的几尺白布和他们生前所干的善功。在他们归真之后,他们还能继续得到回赐的,只有他们清廉的子女为他们所作的祈求和他们留下的继续造福于人的有益知识。他们一个个被抬到汽车上,安详地躺在担架上,离开了他们所熟悉的禁寺,离开了他们所生活过的圣地,同时,也永久地离开了我们,奔向属于他们的归宿。目送他们的远去,我久久地站在那里,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我们都来自于真主,我们都要归向真主。”

看到了他们,想起了我们。他们先我们而去了,而我们迟早也要步他们的后尘。截至今日,我们同样也完成了朝觐功课,但从今天开始,直到我们也归真的那一天为止,在这一段谁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长的时间里,我们应如何守住哈吉,如何以我们的美好行为给穆斯林群众做出表率,如何小心翼翼地远离罪恶,如何更加努力地干办善功,如何以虔诚之心更加敬畏真主,如何更具爱心来关爱我们身边的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哈吉认真思考,谨慎遵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