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畿内众多的城邑

畿内众多的城邑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城的大规模营造,带动了畿内城邑的建设;北魏政权的行政管理,促进了畿内城邑的发展。其中,设置过县级以上行政建制的城邑有十六座,按照它们与平城的方位关系排列与略述如下。鼓城既为北魏在平城附近新设之县,顾名思义,其命名当与平城的大鼓有关。则北魏迁都平城以前高柳城邑并未废弃。
畿内众多的城邑_北魏平城时代

第三节 畿内众多的城邑

汉代以降,特别是北魏平城时代,在雁北出现了较多人口集中的区域,其中较大的区域发展成为城邑。平城的大规模营造,带动了畿内城邑的建设;北魏政权的行政管理,促进了畿内城邑的发展。其中,设置过县级以上行政建制的城邑有十六座,按照它们与平城的方位关系排列与略述如下。

一、近郊三县

1.永固

永固县属代郡,北魏以前无此县。《水经注》卷一三《img51水》载:

如浑水又东南流,径永固县,县以太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乱流径方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

据此可知,永固县位于方岭之西,如浑水上游。方岭即方山,今名梁山,位于今大同市北25公里新荣区镇川堡乡西寺村附近。方山顶上,尚有文明太后冯氏陵寝永固陵和永固石室以及孝文帝虚宫万年堂的遗址。1976年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大同市博物馆对此进行发掘,清理出不少遗存。(78)这三处遗址的位置与《水经注》的记载是吻合的。综合上述,可以推断永固县位于今御河上游饮马河畔的镇川堡乡境内。

永固石室即永固山堂。《魏书》卷一三《皇后·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载:

(文明)太后与高祖(孝文帝)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481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十四年(490年),崩于太和殿。……葬于永固陵。

永固县既然“因山堂之目以氏”,则其建县不会早于太和五年,很可能在太和十四年文明太后去世以后。

据《北齐书》卷一九《薛孤延传》载:

薛孤延,代人也。……韩楼之反,延随众属焉。后与王怀等密计讨楼,为楼尉帅乙弗丑所觉,力战破丑,遂相率归。行台刘贵表为都督,加征虏将军,赐爵永固县侯。

韩楼兵败于永安二年(529年)九月,则北魏末年尚有永固县建制。

方山以南有灵泉池,景色秀丽。《img52水》载:

羊水又东注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出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南面旧京,北背方岭,左右山源,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

方山及灵泉池等处是北魏皇室的游乐之地。太和年间,文明太后和孝文帝屡幸于此,并在此周围进行了大量的营建。(79)主要的工程除上述陵寝和山堂外,还有鉴玄殿、思远寺、灵泉池与灵泉殿等。(80)

由灵泉池向南往平城方向,首先到达的是北宫。据《太祖纪》天兴四年(401年)条载:

(七月)车驾自濡源西幸参合陂。筑北宫垣,三旬而罢,乃还宫。

北宫之建早在道武帝迁都平城后不久,其工程也是不小的。但后来逐渐冷落下来,成为打发和奴役宫人的“作薄所在”了。(81)

2.鼓城

北魏以前无此县。王仲荦先生引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指出,北魏恒州代郡有鼓城县,当在今大同市附近,《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不载此县,系东魏侨置恒州时已先废。(82)《水经注》中也不载此县。《水经注》撰于北魏延昌、正光年间(512—524年),此县可能只存在过很短的一段时间。

平城四郊以南郊地势最为开阔、平坦,也最为富庶,是当时重要的农业区。《水经注》卷一三《img53水》载:

(如浑水)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园溉,长溏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论也。

南郊既有良田,又有“弱柳荫街”,因而人烟也必定比较稠密。据《释老志》记载,原建于此的大道坛庙就是因为接近闹市而“人神猥凑”的原因才被迁走的。

平城的南郊置有一面大鼓,敲击时声闻全城。上引《img54水》载:

(如浑水)又南屈径平城县故城南,……其水夹御路南流,径篷台西。魏神瑞二年(415年)又毁,建白楼。……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

晨昏启闭城里诸门是京师重要制度之一。白楼上大鼓的鼓声既然作为北魏都城启闭诸门的信号,在当时一定是妇孺皆知的了。

平城的东、西、北三面为山区,在北郊和西郊分别设置有永固县和武周县。而南郊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也具备了设县的客观条件。鼓城既为北魏在平城附近新设之县,顾名思义,其命名当与平城的大鼓有关。因此,笔者冒失地推测,鼓城县应该设在平城南郊一带。

3.武周

《水经注》卷一三《img55水》载:

如浑水又南与武周川水会,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径武周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又东北,右合黄山水,西出黄阜下,重北流,圣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东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

武周川即今十里河。据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左云县条载,所谓十里河上游两翼为今廖家河与温泉,其会合处在今左云县北郊。同条又载,黄山水源出今左云县西北孤山泉,而圣山之水即今县北龙泉。由此推测,武周位于今左云县东。

秦代这里属武州塞地;西汉于此设武州县,隶雁门郡;王莽改曰桓州;东汉一度徙治于善无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处;西晋罢其建置;北魏复置,而讹“州”为“周”。北魏武周县属代郡,仍建于西汉武州县址。

img56水》称武周县为故城,系指汉代县城而言,不知北魏置武周县于何时。《北齐书》卷一九《王怀传》载:

王怀,字怀周,……韩楼反于幽州,怀知其无成,阴结所亲,以中兴初叛楼归魏。拜征虏将军、第一领民酋长、武周县侯。

中兴是北魏安定王元朗年号,为公元531、532两年,可证北魏末年武周县名尚存。

二、东北一城

4.高柳

西汉置有高柳县,属代郡。东汉初为卢芳割据。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帝封卢芳为代王,封其相闵堪为高柳侯,并居高柳。建武二十七年(51年)于此置代郡。西晋废高柳县,将代郡徙治于代县,后又复置高柳县。

《魏书》卷二《太祖纪》登国元年条载:

(冬十月)会慕容贺于高柳,大破窟咄。

则北魏迁都平城以前高柳城邑并未废弃。北魏迁都平城以后高柳依旧重要,《魏书》卷三《太宗纪》泰常二年四月条载:

丁巳,幸高柳。壬戌,车驾还宫。

《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常山王遵传》也载:

陪斤弟忠,字仙德。……太和四年(480年),病笃辞退,养疾于高柳。

北魏末年不仅有高柳县,而且置高柳郡。据《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载,高柳郡置于永熙(532—534年)中,领高柳、安阳二县。安阳县在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南。高柳县在今山西省阳高县,但不详设置时间。

光绪《山西通志》卷三〇《府州厅县考》萨拉齐厅条载:

高柳,今阳高县。

而《水经注》卷一三《img57水》则载:

《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其水东南流,径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而东北,积而为潭,敦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少咸山之南麓,东流径参合县故城。……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阳高县条在引此文后注曰:

雁门水俗名南洋河,自县北二十里守口出山,经县城北,东南流三十里至天镇东北入阳门山。《注》所言水道与今相符,则县治即汉高柳故城。敦水以经白登城名白登河,亦即汉之参合故县也。明建阳和卫以阳门水而名,土人读“河”如“和”,遂书为“阳和”耳。……(郦道元)又谓故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实记忆之误。

光绪版《山西通志》的考据,批评了《水经注》中有关高柳故城在平城东南的表述,其批评是正确的。

今阳高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有大白登镇,乡西两公里处有小白登村。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阳高县条载:

白登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白登村南二十里,乃白登县遗址。有大白登、小白登。……白登,村名,在阳和南。或曰:魏广鹿苑,迁白登之民于此,故名。

据上引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阳高县条载,阳和站在县城西街,则此前的旧阳和卫所也应在县城西街。可见,北魏高柳县位于今阳高县城关,在平城的东北。

三、东部二城

5.平舒

西汉以战国时期赵国平舒邑为平舒县,隶代郡。王莽改名平葆。东汉仍名平舒,隶代郡。后燕以此安置匈奴降部。北魏仍置此县,属代郡。《魏书》卷二四《许谦传》载:

并州平,以谦为阳曲护军,赐爵平舒侯、安远将军。皇始元年卒官,时年六十三。

北魏道武帝平后燕并州是皇始元年(396年)九月之事,则平舒县在北魏迁都平城前已有。同书同卷《燕凤传》也载:

世祖(太武帝)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加镇远将军。

可见,北魏迁都平城后仍置平舒县。北魏平舒县在故县之西,《水经注》卷一三《img58水》载:

祁夷水出平舒县,东径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

《水经注》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则洛阳时代平舒县仍存在。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广灵县条在引《水经注》后注曰:

《县志》:平水镇在县西十里。按:平水之讹。俗音“水”同“舒”也。地去蔚州之古代王城正九十里。

按语意理解,引文中的“平水之讹”应作“平舒之讹”,系原版刻误所致。蔚州位于今河北省蔚县,其东约10公里有代王城乡。蔚县距山西省广灵县30公里。以里数相较,知平水镇位置正与上载相合。2001年前,广灵县西五公里壶流河北岸置有平城乡,该乡下辖平水村;壶流河即祁夷水:则平城乡当即清代平水镇,平水村应即北魏平舒故城所在地。2001年,平城乡并入作疃乡,则北魏平舒县在今作疃乡境。

6.代

西汉置有代县,晋为代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前燕、后燕所占。后燕建兴二年(388年),代郡人许谦逐太守贾闰,以郡附独孤部帅刘显。第二年,后燕赵王慕容击破许谦,悉徙其民于龙城,遂废代郡。北魏建都平城后,虽以平城为代尹治所,但仍在故代县置代郡,领代、平舒二县。《魏书》卷一一四下《灵征志下》载:

(神)三年二月,白鹿见代郡倒刺山。

倒刺山在今河北省蔚县东约30公里处。这条史料证明太武帝神三年(430年)二月前在代县已置代郡。

代郡在北魏前期属司州,北魏迁都洛阳后分原司州东部为燕州,代郡属之。同时,又因平城之代尹改称为代郡,而将此代郡改称为东代郡。《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不载东代郡,但《魏书》卷七一《李元护传》中有载:

元护从叔恤,卒于东代郡太守。

这条史料说明北魏确曾置东代郡。

王仲荦先生指出,北魏代县位于今河北省蔚县暖泉镇西,山西广灵县之东北。(83)

四、东南三城

7.崞山

西汉置有崞县,隶雁门郡;王莽改曰崞张;东汉、西晋仍名崞,为雁门郡属县。永嘉四年(310年),刘琨移县民于陉南,其旧地属拓跋猗卢。后来北魏于此置崞山县。

“崞”、“崞张”和“崞山”均因县城“右背崞山”而得名。《水经注》卷一三《img59水》载:

img60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径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县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径繁畤县故城东。……其水又东注于img61水。

关于崞川,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浑源州条载:

崞川源出州东北二十里,流经州西南十五里古崞县麻家庄。

崞川水下游即今浑河主干,其麻家庄以上这一段虽非浑河干流,但也是主要支流之一。

关于崞山,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浑源州条载:

州西二十里有横山,南北横亘如城。故崞县在其左。横山疑即崞山。《州志》云:山形如郭,故名。……西汉、晋初崞县及北魏崞山皆今州境。

该条又载:

旧城在州西横山左侧,峡水环流,值淫雨泛涨,多水患。后唐时徙筑今治。

此处所谓今治为清代浑源县县城,亦即今浑源县县城。对此遗址,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浑源州条载:

横山在州西二十里,南北横亘如城。故崞县在其左,高一里,盘踞五里。

综合上述各条可知,自西汉至北魏,崞山县名称虽略有变化,但城址未变,位于横山左侧麻家庄附近。

今浑源城西约六七公里处横山东南麓有麻庄村,位置正合。近处又有汉墓十四座可作佐证。麻庄村应即清代麻家庄,现属浑源县下韩村乡管辖。

据《魏书》卷五《高宗纪》和卷七上《高祖纪上》记载,兴安二年(453年)五月、太和元年(477年)四月、二年四月、三年四月、七年四月、八年四月,北魏皇帝都曾行幸崞山。二纪所言崞山,不知是指崞山县还是崞山之山,倘指崞山县,则其设县当在兴安二年五月之前。又《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上》恒州繁畤郡条下有崞山县,则北魏末尚有崞山县,属繁畤郡。

崞山建有惠太后窦氏陵及寝庙。惠太后为太武帝保母,死于太平真君元年(440年)。(84)

崞山以东为恒山,北魏在此也有不少营建。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浑源州条载:

悬空寺、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

又载:

后魏泰常三年四月,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建岳渎祠于阴,祀用牲币。即今浑源州之北岳也。

上述两条在《魏书》中均能找到相应的记载,可证悬空寺、恒山岳庙、岳渎祠等重要建筑均始建于北魏。其中悬空寺至今仍被中外瞩目。

8.莎泉

《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恒州北灵丘郡条下有莎泉县。《地形志上》所录,为东魏孝静帝武定(543—550)年间状况,而由本小节第9《灵丘》知,东魏北灵丘郡延续自北魏灵丘郡。

《水经注》卷一一《滱水》载:

滱水出(灵丘)县西北高氏山。……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也谓之温泉焉。东南流径兴豆亭北。……东流注于滱水。又东,泉水注之,水导源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东南入于滱水。又东,径灵丘县故城南。

《滱水》但记莎泉亭,不载莎泉县,莎泉设县可能较晚。莎泉县应设于莎泉亭附近,位于《滱水》所述灵丘县与温泉之间。

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浑源州条有关于温泉宫的记载:

温泉在州东百里汤头铺,水似汤,沐浴愈疾。……魏兴光元年(454年)十二月(文成帝)至灵丘,驻温泉宫。

对于温泉宫,《魏书》卷五《高宗纪》兴光元年十二月条中也有记载,并与上引《滱水》相合。

今浑源县东南约40公里处有汤头村,属王庄堡镇,该村附近有温泉,水温高于60摄氏度。汤头村应即雍正《山西通志》中所载汤头铺,亦即《滱水》所载之温泉处,而《高宗纪》所载之温泉宫也应位于此处。由此可知,北魏莎泉县大约位于今浑源县汤头村东,接近灵丘县境。

9.灵丘

西汉设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178年),灵丘县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设灵丘县和灵丘郡。

《魏书》卷五《高宗纪》兴光元年十二月条载:

丙子,还幸灵丘,至温泉宫。

至迟在兴光元年(公元455年)已有关于灵丘的记录,但不明其建置是县还是郡。

同书《高祖纪上》太和六年(482年)二月条载:

辛卯,诏曰:“灵丘郡土既偏塉,又诸州路冲,官私所经,供费非一,往年巡行,见其劳瘁,可复民租调十五年。”

可证北魏迁都洛阳以前已在灵丘设郡治。

灵丘郡属司州,据《魏书》一一〇《食货志》载:

太和八年(484年),……所调各随其土所出。……司州万年、雁门、上谷、灵丘、广宁、平凉郡,……皆以麻布充税。

北魏迁都洛阳后,灵丘郡属恒州。《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地震条载: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恒州之繁畤、桑干、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

则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512年)尚有灵丘郡。

灵丘郡领灵丘、莎泉二县,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名北灵丘郡。

雍正《山西通志》卷八《城池》灵丘县条载:

县城,唐开元年(713—741年)筑,周三里二百三十步。天顺二年(1329年)展筑,徙旧城南三十二步,周五里。……正德三年(1508年)重修,建门楼。嘉靖二十年(1541年)、隆庆元年(1567年)再修。……天启元年(1621年)地震,毁过半,发帑重修,城址仍旧。高三丈,止存一门。

灵丘县城自唐开元后虽屡经修缮,但位置变化不大。唐县城应在今灵丘县城关。又,《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四《山西六》大同府灵丘县条载:

灵丘故城,县东十里。故赵邑也。《史记·赵世家》: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汉置县。……后魏移县于今治。今城天顺二年(1458年)改筑,周五里有奇。

据这段记载,北魏县治与唐县治一致,与汉县治不在一处。则北魏灵丘县应在今灵丘县城关。

北魏在灵丘建有粮仓。《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河东道三》蔚州灵丘县条载:

隘门山,亦曰隘口,在县东南十五里。……后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

北魏所置粮仓位置在隘门关附近。隘门关位于平城通往河北平原的交通要道灵丘道上。

隘门关附近有觉山寺,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灵丘县条载:

觉山在县东南三十里,由隘门山峡入。……又有悬钟岩、舍利洞。觉山寺,后魏孝文帝建以报母恩。……《辽碑》记:元魏太和七年(483年)二月二十八日,孝文思答母恩,于灵丘邑之东南,溪行逶迤二十里,有山,曰觉山,岩豁幽胜,辟寺一区,赐额曰“觉山寺”。

觉山寺至今尚存,在今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境,位于灵丘城关东南约十余公里处。

灵丘城在北魏平城时代的交通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魏皇帝屡屡经此往中原出巡。《魏书》卷五《高宗纪》和平二年(461年)条载:

二月辛卯,行幸中山。丙午,至于邺,遂幸信都。三月,……舆驾所过,皆亲对高年,问民疾苦。

文成帝这次出巡中山等地,走的是经由灵丘的路线。该传在上引文字下接着载道:

灵丘南有山,高四百余丈。乃诏群官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矢,出山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辛巳,舆驾还宫。

文成帝这次出巡的规模很大,当时刊勒的石铭现存灵丘觉山寺中,(85)残碑所载随从大臣就有二百八十余位。从文成帝出巡中山等地之后特意停留在灵丘城南的山间(今名笔架山)举行射箭活动,也可见灵丘在当时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

五、南部三城

10.繁畤

西汉置繁畤县,属雁门郡;东汉末年县废;西晋复置。永嘉四年(310年)入于代国,此后成为代国和北魏早期的重要活动地区。《魏书》卷一《序纪》载,拓跋什翼犍即位于繁畤之北。同书卷一五《昭成子孙·毗陵王顺传》也载:

及大祖讨中山,留顺守京师。……时贺力眷等聚众作乱于阴馆,顺讨之不克,乃从留宫自白登南入繁畤故城,阻水为固,以宁人心。

北魏平城时代,繁畤仍然是重要的活动地点。《魏书》卷三《太宗纪》载:

神端元年(414年)春正月辛巳,幸繁畤。

《魏书》卷六《显祖纪》载:

皇兴二年(468年)五月乙卯,田于崞山,遂幸繁畤。

《水经注》中不载繁畤郡与繁畤县,其设郡与设县可能较晚。繁畤郡见于《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该郡领繁畤、崞山二县,置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然而,《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却载:

延昌元年(512年)四月庚辰,……恒州之繁畤、桑干、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

按,文中繁畤以下桑干、灵丘均为郡治,与此二郡并列的繁畤不当独为县治,也应该是郡治。则繁畤设郡当在延昌元年以前。

据《水经注》卷一三《img62水》载:

(img63水)又东,崞川注之,水南出崞山县故城南。……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径繁畤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又北径巨魏亭,又北径剧阳县故城西,王莽之善阳也。……其水又东注于水。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应州条载:

(繁畤、剧阳)两县同在浑河之曲,桑乾之阴,相距最近,故常并为一县也。其故城约在州东北二十里。

关于浑河,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应州条载:

浑河在州东二十里,源出浑源州西北,流入州东北境,绕边耀山,经东小寨、北马庄、南柳会诸村,凡六十里有奇,北流入大同县境西安堡入桑乾河。

同志同卷浑源州条载有浑源河,该条曰:

浑源河在州西南十里,出汉土峪,分流绕城西北,西流汇为大泽。又西流汇神溪水,曲折而西北,至应州龙首山。又折而北,入桑乾。

上述浑河与浑源河之下游系一河,均指今浑河。边耀山为龙首山支脉,位于今应县东北十五公里之边耀村东。

上述《山西通志》和《水经注》所载的位置是吻合的。因此,繁畤故城应在今应县东北边耀山麓西南的浑河曲畔。(86)

繁畤附近曾建有繁畤宫。据《魏书》卷二《太祖纪》载:

(天兴元年六月)车驾自中山幸繁畤宫。

则繁畤宫应建于北魏迁都平城以前。

此外,据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应州条载:

后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八月戊戌,移道坛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

这是指前述原位于平城南郊的大道坛庙移到了桑乾河南的繁畤附近。

11.桑乾

据《水经注》卷一三《img64水》载:

桑乾水又东南,径黄瓜阜曲西,又屈径其堆南。徐广曰:猗卢废嫡子曰利孙于黄瓜堆者也。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流径桑乾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称焉。

桑干郡为北魏所设,因桑干水而得名。

汉代有桑干县,但与北魏桑干郡并非一地。上引《img65水》又载:

img66水东径昌平县,……。img67水又东北径桑干县故城西,又屈径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三国曹)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伐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止于此也。

则汉桑干县当在汉涿郡北,位于后来的北魏昌平县东,在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境内。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山阴县条载:

山阴县,汉置汪陶县,隶雁门郡。后汉、晋并同。晋建兴元年(313年),代公猗卢于今县西北黄花岭下筑新平城。后魏天赐三年(406年),复于今县北建img68南宫,筑外城,后置桑乾郡,隶司州。……孝文迁都,以桑乾郡隶恒州,孝昌中废。

这里所述位置与《img69水》所载相合,由此知桑乾郡置于img70南宫之外城,设置时间当晚于天赐三年。

img71”,《魏书》中记作“灅”。《太祖纪》天兴六年(403年)九月条载:

行幸南平城,规度灅南,面夏屋山,背黄瓜堆,将建新邑。

img72南宫距离南平城不远,在夏屋山与黄瓜堆之间。其初建时间,《太祖纪》天赐三年(406年)六月条有载:

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灅南官,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布市里,经途洞达。三十日罢。

这里展开的建设就是落实上条史料所述三年前的“将建新邑”的规划,其中所说的“外城”即后来的桑干郡。但是,这次大规模的施工进行三十日就作罢了,实际上并没有竣工。

《魏书》卷三《太宗纪》泰常五年(420年)条载:

(四月)丙寅,起灅南宫。

则南宫直到明元帝的后期才建成。于此也可见其工程浩大。

上引的《太祖纪》天兴六年九月条中所言道武帝行幸之南平城实即猗卢营建之新平城。对此,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山阴县条下表述得很清楚:

猗卢之新城在桑乾河北,道武之新城在桑乾河南。对代都之平城而言,谓之小平城、南平城。两城相对而言,则猗卢之城为北新城,其桑乾郡自在道武所建之城。

道武帝规划而明元帝完成的新城及img73南宫在桑乾河南;猗卢所筑之南平城又称北新城,在桑乾河北。二者隔河相对,但非一城。

关于北新城,《魏书》卷一《序纪》穆帝猗卢六年条也载:

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脩镇之,统领南部。

这条史料明确记载猗卢所筑新城在img74水北岸,上引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山阴县条所载北新城的位置应当是由此确定的。这条史料中的六脩在《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中有传,该传载:

穆帝(猗卢)长子六脩,少而凶悖。……初,穆帝少子比延有宠,欲以为后。六脩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

六脩和本条开头所引《img75水》中记载的利孙的身份、经历与所处的时代吻合,六脩应即利孙,只是由于音译的误差致使名字相异了。则对照《img76水》中所引“徐广曰”的记载,也证明猗卢所筑的北新城应在黄瓜堆南无疑。按《img77水》所载位置,北新城南即桑乾郡,两城隔img78水相望。这一位置与《太祖纪》所载新邑位置也相符合。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山阴县条所说是正确的。

黄瓜堆,又名黄瓜阜,今名黄花岭。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山川》山阴县条载:

黄花岭在县北四十里怀仁新庄村,河南流,绕其下,古名黄瓜阜。

黄花岭西南有新岱岳村,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山阴县条载:

黄瓜阜以南,地势大半平衍,河道迁徙无常。……猗卢之城当在新岱岳以东,桑乾郡城北十里许。

清代山阴县城位于今山阴县古城镇山阴城村,其北六七公里即桑乾河。将此段记载与前引各条史料对照,可知img79南宫及其外城,也即后来设桑乾县、桑乾郡处,应在今山阴城村与桑乾河之间。这一位置正好与新岱岳村以东的地望隔桑乾河相对,也可佐证北新城位于今山阴县北周庄镇新岱岳村东。

《魏书》卷八〇《朱瑞传》载:

朱瑞,字元龙,代郡桑干人也。……永安(528—530年)中,瑞贵达。

代郡桑干人朱瑞“贵达”于魏末的永安中,但《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恒州代郡条下却不见桑乾县,那是因为“代郡桑干”系朱瑞籍贯,并非魏末的建制,而应是较早的建制。则桑干设县应在设郡之前,而且其初设时是归属代郡管辖的。

据《魏书》卷三七《司马叔璠附司马惠安传》载:

惠安,高祖(孝文帝)时袭爵,历恒州别驾、桑干太守。

这是见于孝文帝时期的桑乾郡。限于管见,现有文献中未见桑乾郡的辖县,可能桑乾郡仅领桑干一县。

《魏书》卷六六《崔亮传》载: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也。……及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内徙桑干,为平齐民。

慕容白曜平三齐为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之事。则至迟献文帝时期已设有桑乾县或桑乾郡。

《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载:

延昌元年四月庚辰,……恒州之繁畤、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

可见,魏末尚有桑干郡。《魏书》卷七四《尒朱荣传》载:

敕勒斛律洛阳作逆桑乾西,……荣率骑破洛阳于深井。

根据该传前文的内容,此段记载为正光(520—525年)以后之事。但《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中却不载桑干郡、桑乾县,可能是孝昌(525—527年)以后废,也可能是天平(534—537年)中侨置恒州时未再立此郡、此县。

桑乾城方二十里,为北魏时雁北第二大城。其周围,除北新城外,还有早起、日中、日没等三座小城,分布在今怀仁县与山阴县之间。《水经注》卷一三《img80水》载:

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周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径日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故城也。东有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

北魏在这三座小城中未曾设过县级以上行政机构,因此不赘述。

桑干城周围的主要建筑有五石亭和故宫庙。

据《太祖纪》载,天赐三年(406年)二月建五石亭。而《img81水》也载:

img82水又东北,径巨魏亭西,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

对照建亭年代,巨魏亭应即五石亭。

上引《img83水》接着又载:

img84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阜上有故宫庙,楼榭基雉尚崇,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日,肆阅清野,为升眺之逸地矣。

故宫庙营建年代不详,但从这段记载来看应是道武帝时期。

12.阴馆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于旧楼烦乡置阴馆县,属雁门郡;王莽更其名曰富藏;东汉时为雁门郡治所;西晋仍为阴馆县,永嘉四年(310年)归代国。《魏书》卷二《太祖纪》皇始二年条载:

贺兰部帅附力眷、纥突邻部帅匿物尼、纥奚部帅叱奴根聚党反于阴馆。

则魏初仍称其为阴馆。

《水经注》卷一三《img85水》载:

img86水出于累头山,……径阴馆县故城西。……魏皇兴三年,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

平齐郡先置于北新城,后南移至阴馆城。则阴馆置平齐郡应在皇兴三年(469年)以后。平齐郡既然见于《水经注》,则北魏后期尚有此郡,然而《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中却不载,这是由于天平二年(535年)侨置恒州时未立平齐郡之故。又,《水经注》不载阴馆县,而称之为阴馆故城,阴馆县也不见于《地形志》,或是立平齐郡前已废,或是立平齐郡时废。

北魏立平齐郡的同时立怀宁、归安二县,均隶平齐郡。《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载:

及立平齐郡,乃以梁邹民为怀宁县,休宾为县令。

由此知怀宁县为安置刘宋梁邹移民所居。同书同卷《房法寿附房崇吉传》载:

及立平齐郡,以历城民为归安县,崇吉为县令。

由此知归安县为安置刘宋历城移民所居。据同书卷二四《崔玄伯附崔道固传》载,梁邹、历城两县之民仅数百家,且其同时被徙,因此怀宁、归安二县与平齐郡治所相距不会远,很可能都在阴馆。

平齐郡位置,《崔玄伯附崔道固传》作阴馆之西,《慕容白曜传》作下馆。《太平寰宇记》卷五一《河东道十二》朔州鄯阳县条载:

阴馆城今名下馆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〇《山西二》太原府代州阴馆城条也载:

在州北四十里。……宋白曰:今州城为上馆城,而阴馆为下馆城。……魏收云下馆即故阴馆城也。

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城关,上馆城即今代县城。而州北四十里之下馆城即故阴馆城。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朔州条载:

案,广武故县在古阴馆东五里,盖金时析马邑县所置者。

同条还指出,明代于广武故县东别置广武营,当地名之新广武,而称金时故县为旧广武。今山阴县西南有新广武村和旧广武村,两村相距约两公里,与此相合。据此,古阴馆城当在今旧广武村西不远。

今旧广武村西偏北约四公里处有夏关城村,属朔州市朔城区滋润乡管辖,此处当即古阴馆城。“夏关”与“下馆”音似,且夏关城村位于雁门山北,西北距今朔城区30公里,东南距今代县城关23公里,地望与上引《读史方舆纪要》所载基本符合。

据《魏书》卷五四《高闾传》载,高闾曾上奏议曰:

明察畿甸之民,饥甚者出灵丘、下馆之粟以救其乏,可以安慰孤贫,乐业保土。

阴馆附近水源充足,土质良好,为雁北重要的农业区域,因而北魏在此还建有粮仓。此条史料表明,北魏在灵丘也建有粮仓,这在本小节第9之灵丘条下已经述及。

北魏在阴馆城附近建有楼烦宫,文成帝曾在此接见外国使者。《魏书》卷五《高宗纪》和平六年条载:

二月丁丑,行幸楼烦宫。高丽、蓰王、对曼诸国各遣使朝献。

楼烦宫因距旧楼烦县不远而得名,位置应在阴馆故城附近。以下考证之。

西汉有楼烦县,属雁门郡,东汉灵帝时废,西晋复置。《读史方舆纪要》以为在静乐县境,其卷四〇《山西二》太原府静乐县条下载:

楼烦城,县南七十里。《志》云:楼烦,胡地。赵武灵曰:吾国西有林胡、楼烦之边。……汉置楼烦县,属雁门郡。……后汉仍为楼烦县。

该条中赵武灵王语引自《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该条《正义》曰:

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岚、胜以南石州、离石、蔺等,七国时赵边邑也。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也载:

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又称: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则古楼烦国当在赵国西境和北境,范围颇大,并非局限于《读史方舆纪要》所云之楼烦城。

关于汉、晋楼烦县的位置,众说不一,有今山西省静乐、神池、五寨、宁武、岢岚、岚诸县之说,但据《魏书》卷一《序纪》穆帝三年条载:

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刘)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自以托附,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

则楼烦等五县均应在勾注陉即今雁门关北,而上述静乐等诸县皆在雁门关之西南,与《序纪》所载不符。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张畅耕、雷云贵二位先生的调查,西汉楼烦城在今朔州市朔城区梵王寺村西,(87)隶属于窑子头乡。这一位置正在雁门关北,应是西汉楼烦县城所在地,也是沿此而建的晋楼烦县城旧址。

《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肆州雁门郡原平县条下载:

有阴馆城、楼烦城、广武城、龙渊神、亚泽神。

此楼烦城当是刘琨移民于此后设置的,故治在今原平县崞阳镇东。《太平寰宇记·河东道》崞县条载:

楼烦故城,汉为县,故城在今县东。

这就是刘琨移民于此后设置的楼烦城,但不是原先的汉县。

要之,北魏以后,楼烦郡、楼烦县才又渐次移至静乐县境,于是就有了上引《读史方舆纪要》卷四〇《山西二》太原府静乐县条的说法。

据《水经注》卷一三《img87水》载:

img88水出于累头山,一曰治水,……东北流出山,经阴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

由此知,汉楼烦乡位于阴馆县故城。又,《太平寰宇记》卷四九《河东道十》代州条引《河东记》曰:

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移楼烦郡于善无县,今勾注山北下馆城是也。

下馆城即阴馆城,前已证明位于今朔城区滋润乡的夏关城村。既然汉楼烦乡和秦楼烦郡均在阴馆故城,而且此处正在勾注山北,又离古楼烦国不远,那么,汉、晋楼烦县城也应距此不远或即治于阴馆故城。则因古楼烦而得名的北魏楼烦宫位于阴馆故城附近事得证。

六、西南三城

13.北新城

如上第11桑干条所述,北新城位于今山阴县北周庄镇新岱岳村以东。北魏在此设过平齐郡。

据《魏书》卷六《显祖纪》载,北魏于皇兴二年(468年)攻占刘宋青州,于皇兴三年五月将青州民徙往京畿。关于青州民的安置情况,《魏书》卷二四《崔玄伯附崔道固传》记载得比较详细,曰:

既而白曜送(刘宋青州守将崔)道固赴都。有司案劾,奏闻,诏恕其死。乃徙青齐士望共道固守城者数百家于桑干,立平齐郡于平城西北北新城。以道固为太守,赐爵临淄子,加宁朔将军。寻徙治京城西南二百余里旧阴馆之西。

同书卷五〇《慕容白曜传》也载:

(皇兴)二年,崔道固及兖州刺史梁郡守将刘休宾并面缚而降。白曜皆释而礼之。送道固、休宾及其僚属于京师。后乃徙二城民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自余悉为奴婢,分赐百官。

由上述两条记载可知,青州民被徙往北魏京师平城后,除一部分分赐百官为奴婢外,其中的“士望”曾被安置在北新城,并于此设平齐郡。

在《崔道固传》中,称北新城在平城西北。但《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四《山西六》大同府大同县条对此也有记载:

平齐城,府西三十里,汉平城县地。《宋志》:泰始五年(469年),魏人徙升城、历城民望于桑乾,因立平齐郡以处之。

则顾祖禹认为平齐郡在大同府西。但是,《崔道固传》中明言道固等被徙于桑乾,而北魏桑乾郡、县并不在平城附近,却在今山阴县境。若照《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则设郡之地与其所居之地相距甚远,而且《魏书》和《水经注》中也不载平城西或西北有另一座北新城,可见平齐郡并不在平城附近。

今以地望核之,北新城恰在桑乾城之西北。(88)而且,《通典》卷一七九《州郡九·古冀州下》朔州条载:

后魏初,云中在今郡北三百余里定襄故城。北齐置朔州,在故都西南新城,一名平城也。

而《隋书》卷三〇《地理志中》善阳县条载:

又有后魏桑乾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

由此知桑乾城也曾被称为平城,则《崔道固传》中所谓平城者很可能就是道武帝所营之img89南宫新邑亦即桑乾城。倘如是,上述地望上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不过平齐郡设在北新城的时间很短,不久就如《崔道固传》所云被徙往阴馆城了。

此后,北魏又在北新城设太平县。《太平寰宇记》卷五一《河东道十二》朔州鄯阳县条下未记录太平县,但有所谓太平城。该条载:

太平城,后魏穆帝(猗卢)所理,此城《冀州图》云太平城。城上埤垣,却敌在内。新城东西南北各十里,内有统万所送大釜二百口,各受二百石。

此太平城既为猗卢所理,按其地望实即南平城。倘若如此,则太平城即北新城。当时的鄯阳县位于后来的朔县城关即今朔州市朔城区,北新城在其界内,也可佐证上面的推测。《冀州图经》谓其郭城东西南北各十里,可能有所夸张,实际范围没有那么大。据载,道武帝所营img90南新邑即桑干城方二十里,这里可能是将隔河相对的桑干城与北新城二者混为一谈了。桑干郡、县在北魏末尚存,不当复于其地置太平县,太平县应置于北新城无疑。也正是因为后世于此设置过太平县,才会发生《太平寰宇记》中将太平城与南平城混为一谈的现象。

北魏以前无太平县。《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恒州条载,代郡领有太平县,但《水经注》却不载此县,其设置时间应在正光以后。

14.梁郡城

前代无梁郡。《魏书》卷七四《尒朱荣传》载:

……祖代勤,继为领民酋长。……高祖赐爵梁郡公,以老致仕。

北魏孝文帝时将梁郡赐为尒朱氏之封邑。同传又载:

(尒朱)文略,袭爵梁郡王。武定(543—550年)末,抚军将军、光禄大夫。

则东魏末尚有梁郡。由于梁郡为尒朱氏封邑,因而直到尒朱氏灭后才废。

《太平寰宇记》卷五一《河东道十二》朔州鄯阳县条载:

故梁郡城。《冀州图》云,梁郡城,在鄯阳北二十里,即尒朱荣所居。

此鄯阳县位于今朔州市朔城区城关,详见以下第15马邑条的论证。由此知,梁郡城位于今朔城区城关北。

《魏书》卷七五《尒朱兆传》载:

兆弟智虎。……与兆俱走,献武讨擒之于梁郡岢岚南山。

由此条记载知,梁郡属县中有岢岚县。岢岚县位于今山西省岚县北十余公里的岚城镇北。(89)

15.马邑

秦、汉设马邑县,属雁门郡;东汉末年县废;西晋仍置马邑县,永嘉四年归代国。

北魏前期复置马邑县,《魏书》卷三《太宗纪》神瑞元年条载:

八月戊子,诏马邑侯元陋孙使于姚兴。

则神瑞元年(414年)以前已置马邑县。但《魏书》卷一一六《地形志》不载马邑县。而《水经注》卷一三《img91水》载:

桑干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其水东径马邑县故城南。

《水经注》中已称之为故城,可见魏末此县已废。

《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四《河东道三》朔州鄯阳县条载:

鄯阳县,……本汉马邑县。……高齐于此置招远县,(隋)大业元年(605年)改为鄯阳县。

其下又曰:

州城,本汉马邑城也。

可见隋唐鄯阳城即秦汉至北魏之马邑城。又,《太平寰宇记》卷五一《河东道十二》朔州鄯阳县条也载:

鄯阳县,本汉马邑县,……大业元年(605年)改为鄯阳县。

由此知,宋代的鄯阳县仍是在前代马邑县的旧址上设置的。此后的情况,雍正《山西通志》卷八《城池》朔州条中有记载:

朔州,即古马邑也。秦始皇时建。……原城基九里十三步。元至正末,……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便备守。工未竟。明洪武三年(1370年)指挥郑遇春修完。

清代朔州城的基址依然是秦代以降的古马邑城,但现存朔州城墙则为元、明时所修。

综上所述知,自秦汉以来马邑城位置基本未变,位于今朔州市朔城区城关。

七、西部一城

16.善无

西汉有善无县,为雁门郡治;东汉时雁门郡南徙,以善无为定襄郡治;东汉末郡县皆废。但北魏迁都平城以前,该地仍沿用善无旧名。(90)北魏复置善无县,为京畿的西界,(91)则其位置仍应在汉代旧县。

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八《府州厅县考》朔平府条载:

(汉雁门)郡治善无,即今府东南五十里之古城也。

清代朔平府治右玉县。时右玉县治在今县治所在地新城镇所属梁家油房村西北约20公里之右卫镇,其南25公里恰有名古城的村庄,如今隶属于威远镇。

《水经注》卷三《河水三》也载:

(中陵川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北俗谓之贷敢山,水又受名焉。其水自西北流,注于中陵水,又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

上引光绪《山西通志》同卷右玉县条对《水经注》中此段有注,曰:

贷敢山即牛心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其水俗名双河,西流至威远堡,东入沧头河,即古中陵川水也。(善无故)城在两水间,西南距平鲁县约七十里,与《十三州志》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城正合。《县志》,东古城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汉明妃居此。以《注》核之,汉县距今府城约四十里,亦相近也。

今古城村的位置与上述《水经注》及《山西通志》记载均合。1975年,在古城周围发现了汉墓群,有不少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出土,也可作为佐证。

又,《太平寰宇记》卷四九《河东道十》云州云中县条载:

善无城,后魏善无县,隋废,今故城存。

北魏善无县仍在汉县旧址,即今右玉县威远镇古城村。

善无郡的设置晚于善无县。按《魏书》卷一〇六上《地形志上》记载,善无郡设置于东魏天平二年(535年),领善无、沃阳二县,隶恒州。但《周书》卷二《叱列伏龟传》载:

正光五年,魏广阳王琛北征,请龟为宁朔将军,委以帐内兵事,寻除善无郡守。

则正光五年(524年)之前北魏已设善无郡。

八、畿内城邑的发展历程

上小节对畿内曾设县级以上行政建置的城邑逐一作了考察,但由于史料的不足和水平所限,笔者深感难以达到深入详尽的程度。虽然如此,由上述的考察也还能归纳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畿内城邑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包括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代。在这一阶段中,恢复了秦汉以来大部分旧县的建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在古代,行政机构的建立和城邑的建设不仅密切相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城邑发展的主要标志。因此,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的建立,也说明雁北城邑分布的格局在这个阶段已基本奠定。恢复或者更确切地说重建畿内各级城邑,是与大规模地规划和营建代都宫城、郭城同时进行的,重点则是灅南宫新邑亦即以后的桑干城。代都虽然沿用平城旧称,却并非旧址。至于桑乾城,就更是平地而起了。

第二个阶段,自文成帝即位至孝文帝迁都洛阳时为止。在这一阶段中,平城又得到了改建和扩建,在平城发展的影响下,其周围出现了永固、鼓城等新的县邑。另外,在桑干城附近也出现了以刘宋青州移民为主要居民的平齐郡及其所领怀宁、归安二县,还有尒朱氏所居梁郡城等。而其他各郡、县也在继续发展之中。据《魏书》卷二《太祖纪》天赐元年(404年)条载,魏初有所谓“限户不满百而罢之”的规定。由于长期战乱,致使北魏初期境内人烟稀少,因而作出了裁并县邑的规定。然而,畿内的实际情况却与其他地区相反,郡县建制的城邑不仅不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畿内十六座设过县级以上行政机构的城邑中有六座完全是新建的。至于那些汉代以来的旧县,不仅建制一直保留下来,还有不少升格成为郡。因此,这一阶段是雁北城邑群体大发展的阶段,而文明太后临朝听政的太和年间则是其鼎盛时期。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至魏末孝昌年间是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中,雁北见不到大的营建工程,但也无大的城邑变迁现象。虽然从总的趋势看,雁北在由繁盛转向衰落,但城邑的总体格局可以说一直维持到了魏末。孝昌年间的战乱发生后,平城畿内的城邑大多化作了废墟,但是其布局却成为后世重建与发展的基础。

考察平城与畿内城邑的建筑,给人突出的感觉是宫室、殿堂和陵寝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在平城和桑干城的周围。既然雁北是北魏前期的京畿之地,统治阶级自然要在主要城邑及其周围大量地营建供其生前享用和死后荣耀的建筑。在北魏平城时代,佛教和道教也必然要以国都平城为其中心,因而京畿出现了大量的寺院。上述建筑虽然是反映城邑文明与繁荣的重要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各城邑内部的布局以及民居与公共设施的营建状况。这方面虽也有零星的记载,但与前者相比就显得过于简略了。因此给我们考察平城畿内城邑的形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影响京畿城邑营建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原都市的形制。

《魏书》卷一三《皇后·平文皇后王氏传》载:

昭成初欲定都于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议不决。后闻之,曰:“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乃止。

可见,拓跋部迁都平城以前并无“城郭而居”的风俗,他们在城邑建设上没有什么经验,在这方面不得不求教于汉族的文明。所以,在营建平城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是以中原都会的形制为蓝本的。《魏书》卷二三《莫含附莫题传》载:

太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以题机巧,征令监之。

道武帝时期,中原的邺、洛和长安等大都市中,北魏仅占有邺城,因此,所谓模仿三者,其实主要指邺城而言。

据《水经注》卷一〇《浊漳水》载,邺城主体系曹魏时所建,直到后燕时仍很繁华。道武帝灭燕不久曾到过此城,并对之深为惊叹,他“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92)这正是后来道武帝决心模仿邺城兴建平城以及畿内城邑的主要原因。

经调查,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其宫苑集中于北部,南部为居民区。(93)这与后来北魏平城的布局是相同的。

太和年间,为了扩建和改建京畿的建筑,北魏朝廷曾经派蒋少游去考察中原都市。据《魏书》卷九一《术艺·蒋少游传》载:

后于平城将营太庙、太极殿,遣少游乘传诣洛,量准魏晋基址。

这次考察的宗旨,就不仅仅是模仿,而且要“量准”了。总之,在平城的两次营建高潮中,其总体规划与主要建筑是模拟中原都城的。

平城畿内的第二大城桑乾城开工营建的时间较始建平城时间晚了八年,它也分为灅南宫与外城两个部分,而且在外城中同样“分置市里”。显然,平城的布局为桑乾城的营建提供了经验,则桑乾城的形制也是源于中原都市了。

虽然平城畿内其他城邑的形制史无明载,但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受到中原城邑形制的影响是无疑的。

值得注意的是,畿内城邑最密集的地区不是平城周围,而是今桑乾河上游地区。我们看到,在包括桑乾河上游干流及其支流黄水河与浑河在内的这段狭长的流域中分布着崞山、繁畤、桑乾、北新城、阴馆、马邑和梁郡城等七座城邑,在这些城邑中先后设置过七个县级行政机构和四个郡级行政机构。这里正是道武帝天兴元年“更选屯卫”和“计口受田”的中心区域,它较畿内其他地区开发得更早,在以后的一个世纪内成为畿内经济发展最快的部分,对带动京畿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是尤其值得重视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