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浙江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风俗散文荀子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为抢救、研究和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开展了“三集成”活动,新丰籍民间文艺家也积极参与,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浙江民俗大观》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嘉兴风情民俗》以及《山海经》、《新农村》、《嘉兴日报》等发表了不少作品,今仅涉及新丰民俗的部分散文摘编于志,以资参阅。
风俗散文_新丰镇志

第五节 风俗散文

荀子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为抢救、研究和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开展了“三集成”活动,新丰籍民间文艺家也积极参与,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浙江民俗大观》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嘉兴风情民俗》以及《山海经》、《新农村》、《嘉兴日报》等发表了不少作品,今仅涉及新丰民俗的部分散文摘编于志,以资参阅。

春草食法

春暖放青,百草露头。不仅为牛、羊、兔源源不尽地提供美餐,而且为人们送来了别具风味的蔬菜和佐料。新丰一带最常用的有:

马兰头、艾芹、野菜、车前草,作蔬菜用。如马兰头,不仅可食用,而且还能治病;艾芹现吃,大体与马兰头相同,吃起来有一点药味,凉蓬蓬的。野菜,开水一捞,拌之笋末,做野菜馅粑粑,是家乡的特产;若用作嵌油豆腐、包豆腐衣,更是难得的佳肴;麻油清拌,也是一只好小菜。车前草,土名叫麻麻叶,用食盐生腌,细品起来,涩中透凉,怪中见美,饮食店里是买不到的。

莲纽头、麻棠甘、三丫叉,是清明、立夏做青团子的佐料。制作时先把上述草头在滚水中捞瘪,筛上生石灰粉,再煮透取出,放到清水中汰清爽,扭干。然后抛进石臼里搡烂,拿出来拌到米粉里揉匀,做成团子。蒸熟后清光豁亮,吃起来既软糯又清香,人人喜爱,这是家乡正宗青团子。

蚕豆食俗

到了吃新蚕豆的时节,常使我想起孩提时躲在豆田角里偷吃青蚕豆的情景:三五个小淘伴,一人立在河泥潭上放哨,其他几个钻在豆丛中,把青豆剥了出来,豆荚壳仍留在茎上,免得被人察觉。小青豆吃起来有股生腥味,十分涩口,但乡下孩子普遍喜吃。立夏这天,简直是孩子们的节日,我们可堂而皇之地摘豆烧野米饭吃,大人不会责怪的。野米饭清香软糯,于今回想起来,仍觉唾涎欲滴。

新蚕豆人人喜欢,放上腌苔心、春笋,味道鲜美,令人食欲大增。豆的吃法很多,在头部剥去三分之一,俗称“和尚豆”,用菜卤煮吃,十分肥滑;屁股上剪一刀,叫作“开花豆”,吊鲜惹吃;用鎯头敲一下,便是“敲扁豆”,油盐拌之燥炒,松脆脆、香喷喷,下酒正宜;盐炒豆放上陈酱,则是“酱胖豆”,是喝粥的好佐料;若用菜卤焖烧个透,慢慢烘燥,然后调入味精,这就是人们最常吃的“盐浸豆”,逢年过节,家家烧上三二斗,是招徕客人聊天叙谈的消遣吃食,牙齿健全的人,一口气可吃上半升!

蚕豆还有几种别致的吃法:结婚喜庆,炒“芽蚕豆”。将老豆浸胖发芽后晒燥再炒。芽蚕豆用红纸包装,与喜糖、长生果一起分送客人。因为是发芽豆,可图个“发”的吉利。老人做寿,炒“沙豆”。将黄沙与蚕豆一起炒,吃起来松、脆、香,别有一番风味。沙豆取其沙粒数多,寓意为百寿无疆。

蚕豆食俗,也有无穷奥妙,细细道来,可自成一家豆文化哩!

糕点食趣

农家十二月,月月有糕点,且看:

正月初一:糖圆子。祈求新的一年生活圆满甜美。

正月二十四:野菜馅粑粑。迎接灶君菩萨归来,为全家呈祥赐福。

二月二:撑腰糖糕。吃了撑腰糖糕,准备挺起腰板干活了。

三月清明:粽子、青团子。青团子用野生可食草头(三叉草、麻棠甘、莲纽头等)组成,扫墓祭奠祖宗,与冬青翠柏一色。

四月立夏:塌饼。青色,送夏衣时慰劳新出嫁姑娘。

五月端午:粽子。为田公田婆作点心。农事大忙,食用特需。

六月六:长面。祈求长寿和田稻丰收。麦糕,食之独有风味。

七月半:糖馅馄饨。农忙后,稍事休息,甜甜心,谓之“过七月半”,新丰塘南塘北普遍盛行。

八月半:月饼。

九月九:扯旗糕。重阳节登高用,平原无山,农家便称炊灶上面安置灶君处为灶山,扯旗糕就供在灶君前的灶山上,也喻为登高了。

十月初一:称为十月朝,吃桂花糖糕,喜庆金谷登场。

十一月冬至:烧赤豆饭,食之御寒耐饥。

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小年夜。切年糕、印糖糕、烊炒米糖、做粑粑(糖馅肉馅都有),一面斋祖宗,一面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全年正月至五月,糕团以青色为染,与春草青苗相映;八月至腊月,则以金红相嵌,与秋霞果熟成趣。六七两月,又杂以面食,似调口味。百年习俗,世代相袭,至今不衰。

百花生日

在新丰流传着为作物、果树做生日的习俗,为果树做生日,称作“百花生日”。

百花生日的习俗,据说在马来西亚、日本也有,此乃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催生仪式。解放初期,十分盛行。直到“文革”期间,果树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其习俗也随之湮没。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后,桃园李园又普遍栽培起来,“百花生日”这一传统习俗,也被老太太们沿袭了下来。

肚皮痛篮头和孝婆被

新丰农村有个婚礼趣俗:送“肚皮痛篮头”和“孝婆被”。

当女儿要出嫁时,为娘的免不了要掉落几颗辛酸泪来。且不说一把鼻涕一把尿地拉扯大,娘付出了多少心血,就说“十月怀胎”,做娘的肚皮要痛多少回?为了报答丈母娘的恩典,便兴起了“肚皮痛篮头”的习俗。

娶亲那天,掌包先生叫开女家正门后,便响亮地唱起《迎亲歌》来:“两面水草绿汪汪,一只亲船摇进浜。场前高升放起来,大锣小锣响嘡嘡!”这时,男家也放两声鞭炮,以示欢迎。接着,掌包先生又唱道:“红轿子,绿苏头,咪哩吗啦前头走。台子排起两埭头,矗灯靠在屋檐头!”唱毕,招呼前来娶亲的人们将一篮篮鱼肉糕团之类的彩礼,按照一定程序放在八仙桌上。正当中是一只朱红色的双层方罩篮,底层放着肋条肉,上层横着一尾红鲤鱼,贴着一方方红纸,这就是“肚皮痛篮头”。掌包先生须亲手把这份彩礼送给那位丈母娘。当丈母娘高兴地接过这只“篮头”的时候,掌包先生利索地将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塞到丈母娘的腰眼里,并亲热地打着躬:“太亲姆,辛苦您了!”此时,丈母娘激动得颤动着嘴唇,眼里闪着泪花,连连答谢。

新娘落船时,掌包先生忙着清点嫁妆,其中特别要注意新娘亲手打的那个包裹:一块足有3尺见方的手袱,裹着一条软绵绵的新棉被。这床新棉被,人们称之为“孝婆被”。它用蓝色绢线,一寸寸钉得密密匀匀,这既是新媳妇交给婆婆的一份答卷,也是一片孝心。

结婚习俗,几经变革。但“肚皮痛篮头”和“孝婆被”,作为青年男女结婚时送给双方老母亲的一份必不可少的孝礼,在新丰镇四周长期被沿袭下来,正反映了晚辈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讨夏衣和送夏衣

“讨夏衣”,“送夏衣”,是农村姑娘出嫁后第一年的一种习俗。

夏至来临,出嫁姑娘要回娘家讨夏衣。姑娘即使不要衣服,夏至边也得回娘家一趟。有首《讨夏衣》歌谣,十分形象地记述了旧时讨夏衣的情景:“秆枯茅针扯大旗,姑娘归(方言音居)来讨夏衣。大大看见孙囡归,开开大门笑嘻嘻。娘娘看见孙囡归,拿只饭箩去淘米。爹爹看见姑娘归,拎只竹篮买猪蹄。姆妈看见姑娘归,抱牢姑娘揩眼泪。阿哥看见妹子归,掮根竹头揪野鸡。嫂嫂看见姑娘归,关起门来碰布机。姑娘想想呒滋味,拨转身子回转去。姆妈要紧追出门,眼泪盈盈叮嘱伊:做人先要懂规矩,孝敬大人莫忘记;服侍丈夫要周到,小叔当作亲兄弟;伯姆道里要和气……”爹娘、爷爷、奶奶和阿哥见姑娘回来,个个乐不可支。只有嫂嫂脸呈不悦之色,关门乒乒乓乓,布机碰得老响。姑娘察颜观色,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为了少惹事非,避免矛盾,做娘的便耐心规劝女儿,并晓之以做人的道理。女儿在娘家住上一两天,便返回婆家,盼着亲娘送夏衣。因此每当此时节半上午的时候,在乡间道上,经常可以看到兜着花手巾的农家大娘,一手提着拔秧凳,一手拎着元宝篮,篮环旁还系着一顶大凉帽,篮里放的是:一根插秧用的经田绳,一把花阳伞,两身熨得笔挺的夏天衣衫(过去是蓝缕条杜经布,现在自然是真丝或柔姿纱了)。另外还装了些肉包子、状元糕、姑嫂饼之类的糕点。她们边走边哼着《送夏衣》的民谣:“送伢姑娘一只拔秧凳,拔秧起早落夜勿喊腰背痛。送伢姑娘一副经田绳,种出稻来比墨线弹过还要挺……一把凉伞送姑娘,晴天落雨全好撑。一身夏衣送姑娘,夜来替换想着娘……”姑娘看见娘,接下娘手中的篮子,姆妈姆妈地叫个不停。

讨夏衣,送夏衣,体现了农民们和睦勤劳的传统美德,久传不泯。

拿糖篮

产妇生了孩子,亲眷好友要送上一份礼物,给以补补身子,这就是“拿糖篮”习俗。旧时,篮里的礼物主要是两大件:糖与蛋,因此也叫“拿糖蛋”。

拿糖篮,最顶真的是产妇的亲娘,不管是第几胎,每次都要拿的。一般的亲眷人家,旧时最多拿到第二胎,特别要好,经济宽裕,拿三四次的也有。当今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趟头,所以糖篮里放的物品也就格外考究了。亲娘拿糖篮自有一番规矩:在女儿做产前三五天,就要拿一次糖篮,这是催生,叫催生糖篮。催生糖篮,一般是放三四升爆米,二三十个鸡蛋,两包红糖。另外还有一个包裹,包里卷放着一身脱毛衫,一叠新做的尿布。有的做娘的盼外孙盼得心急,预产期未到就去催生,结果催生糖篮要拿两趟。催生糖篮送过以后,就天天等女婿上门“报生”。此时,家里的正式糖篮又早已准备好了。胖孙孙一落地,第一个拿糖篮的当然是外婆了。其余的亲眷朋友都是在三朝那天,主人家为客人备上三朝酒时送去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拿糖篮比较简单:一般是一包炒米,十几个鸡蛋,一斤胡桃,两斤红糖,篮面上再放两条云片糕。其中一条糕是给产妇的婆婆吃的,称之为“贤惠糕”。近年来糖篮逐步升格,除了糖与蛋以外,还有胡桃、荔枝、桂圆、麦乳精、人参精、宫宝、太阳神、奶粉、藕粉、奶蛋晶、宝宝乐等等,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女人做产,需要滋补,亲朋资助,也是人之常情,当属有益之俗。

抛梁记趣

在汉塘两岸,农户人家盖新房,都要抛梁。

一个假日,我休息回家,正值邻居金甫叔家造了一幢三楼三底新楼房,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抛梁的场景。

那天上午,是个好天气,金甫叔的楼房要上梁了。来吃上梁酒的亲朋友邻,有的挑了团子,有的背了猪腿,还有的提了手提包、长方篮,里面放的是爆竹、糖果、糕点之类,新房的屋前屋后站满了人。快到中午时分,小孩子们等着抛梁了。这时,金甫叔红光满面,汗涔涔乐滋滋地走到横躺在地上的正梁旁边,小心翼翼地理着两根红绿绸带。他全神贯注地用五彩图钉将绸带在正梁上揿成了一个表示吉祥如意的菱形图案。正当金甫叔扬起笑脸的时候,把筑师傅拉起绍兴高调:“准备上梁!”帮工们马上七手八脚地把一字梁木扛到屋前。他们先在梁木的两端系上了长绳,用毛竹支撑着,金甫婶忙从老屋里掮来一杆大称,请工匠们把正梁称一称。只见金甫叔捋着秤砣的手举得老高,把筑师傅乘势喊道:“一到梢!”在场的人也附和着喊:“一到梢!”不一会,伞墻上的木匠们运足力气把梁木慢慢地提空。师傅又唱一声:“上—梁—!”又粗又长的梁木就徐徐上升了。不过三分钟,梁木升到了房顶。木工们刚把梁木安放端正,把筑师傅便清了清嗓子,领唱起《上梁歌》来。师傅领一句,帮工们和半句:“脚踏云梯步步高,步步高!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两只筛镜扯得高,扯得高!好比天上一对福星照,咳,福星照,咳,福星照!亲眷邻里真要好,真要好!买鱼买肉又送糕,又送糕!新造楼堂真热闹,真热闹!土地公公灶君菩萨个个乐淘淘,咳,乐淘淘,咳,乐淘淘……”余音未落,一阵“砰蓬、砰蓬”的巨响,十来个大爆竹同时升到了天空,噼噼啪啪的小鞭炮也跟着响个不停。接着,工匠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团子、云片糕、糖果等从正梁上像雨点一样抛落下来,逗得孩儿们喊呀跑的,抢个不停。许多姑娘小伙子们也争抢着、追逐着,连上了年纪的人,也在笑呵呵地尝着抛梁糕点。

这时候,金甫叔高高兴兴地请把筑师傅在屋脊的两头插上小红旗,旗帜迎风飘扬,象征着主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插地蜡烛

七月三十插地蜡烛,是农村的祭祀习俗。

这一天晚上,农户在正屋内置一张八仙桌,桌上供有一只原鸡,头、翅、尾均留有数根长毛;一尾生鱼,背上贴一方红纸,搭几根生葱;另外还有几碗素菜,四周围一圈小酒盅。桌南插一对蜡烛一炷香,桌北挂一幅“土地轴”。土地轴上画有20个神像:蚕花、五圣、利市、和合、屈武等,最下面5位相同,都是土地神,亦称地藏王菩萨。在廊屋前阶沿下,每隔20公分左右插一支蜡烛,烛与烛之间插一炷香,阶沿有多长,烛香排列也有多长。除了在阶沿下插香点烛外,在正门、房门、灶门、棚门背后,床前、水缸前、河埠边均插上香烛,真是家家户户烛光闪闪,香烟袅袅,这就叫插地蜡烛,也叫插地藏香。待蜡烛即将燃尽时,主人收拾供品,卷好土地轴,然后找一根竹竿,一端扎上破蓑衣,点燃后在河埠头边甩边“啾喔、啾喔”地喊,意在驱瘟神辟邪气。

据说插地蜡烛、地藏香,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他因忍受不了财主和官吏的欺压,带头造反。他为人急公好义,肯接济别人,因此揭竿后响应甚众,占据了江浙等地,拥兵数十万,称为吴王,使这一带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可好景不长,这支起义军后来被朱元璋镇压了。在七月三十这一天,张士诚上吊自杀。张士诚曾使穷苦农民分得土地,因此大家尊他为土地神,封为地藏王。后每逢他逝世的这一天,大家遍插地藏香、地蜡烛,敬供地藏王,以示纪念。直到如今,还有一些农户仍在沿袭此俗。

冬至动土

这一带乡村,有冬至动土的习俗,诸如排粪缸、修石埠、葬骨殖、刮灶脚泥等。

农村厕所简陋,大多农家在屋后埋一只粪缸即是。这粪缸,不是随时可以安放的,须在冬至这一天。据说平日安放,会有坑死土(鬼)作祟。其实,平时农民对粪缸里的肥料随积随用,到了冬至边,待农作物和蔬菜再施上一次肥后,整个冬季将停止施肥。农民便把粪缸打扫干净,如有破碎,新换一只,或另换地方。换好后,一直到开春用肥。粪坑边,常年蚊蝇孳生。冬至将至,虫卵麇集缸之四周。农民在新排粪缸时,把这些泥土处理掉,使环境得到改善。因此,冬至排粪缸,在时令上最为适宜。

修石埠亦然。河埠四周,积淀物甚多,蚊蝇容易繁衍。冬至夜修埠,可铲除孳生地。又因河水冬季最浅,利于修筑,人在劳作时也较为安全。迷信说法,平时修筑石埠,落水鬼要作怪,实乃水涨时修筑不容易,会发生事故。久而久之,人们便统一在冬至修筑石埠了。

葬骨殖,旧时农村很多见。人死土葬,数年后,棺木腐烂,骨殖外露,蛇虫百脚潛伏其间,须由后代将尸骨残骸放入底部凿个小洞的甏瓮之内,安葬于古冢里。因在棺木骨殖中常有蛇虫盘踞,平日难以轻举妄动,万一被咬,其毒无比。时入冬至,蛇虫百脚冬眠,易于处置。

刮灶脚泥。灶头旁边,人较多走动,泥土叠高需要清理,清理时清除了蚊蝇孳生地,是卫生之举。

这些“动土”,都安排在冬至。传说冬至是姜子牙的生日,百姓尊他为姜太公。“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是千年古话。意思是说,只要姜太公在,不管哪种妖魔鬼怪都不敢前来作祟,人们可以放胆动土,决不会有邪恶袭身。于是,长期来便形成了冬至动土的习俗。

送灶习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有个送灶习俗。旧时所有农家,不论贫富,送灶君菩萨上天的仪式皆不会含糊。小镇上,大部分居民也是这样。

送灶这一天,从早晨起就有规矩:全家人必须吃素,尤其是主妇,连鸡棚里的鸡蛋也不能去拣。室内要打扫干净,要穿新衣服,还要叮嘱小孩子不要讲不吉利的话,一直到翌年正月二十四接灶君菩萨回来的这一个月内绝对不准骂人。晚饭烧好,送灶仪式开始。主妇揭开锅盖,第一碗饭要送给灶君吃,饭盛在盅子里,满满的,用湿手拍成蘑菇状,表示五谷丰登;另外,还有一盅糯米圆子,放5个,垒得高高的,寓意五子登科;一盅慈姑,共3只,用红纸裹扎在一起,象征夫妻儿子合家团聚。米饭、圆子、慈姑全部奉到灶山上,供灶君享用。在供品前的香案上,一对红烛一炷香。香烛一点燃,从主人到孩子,依次向灶君拜揖。拜揖时,主人向灶君祈祷,其大意是:请灶君菩萨上天后向天帝多讲几句好话,保佑他全家人寿年丰,六畜兴旺,太平如意。所以在灶君神位两侧有这样一副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待香烛即将燃尽时,主人先在灶前化一堆元宝,然后在门口场前,铺上一把稻草,将灶君神位、灶君元宝轻轻放上,再堆一些散黄纸,盖上几杈冬青、米柏。只见他用灶山上剩下的那筒香,呼呼一吹,亮出火来,即刻把元宝纸点燃。这时,他一面将冬青米柏小心翼翼地进行撩拨,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一面唤老婆孩子快快向空中膜拜。等纸品燃尽,送灶即告结束。

据说“送灶”习俗,远在春秋时已有之。在孔子《论语·八佾》中提到的“媚奥”、“媚灶”就是。在《后汉书》中记载更为详实:西汉“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唐宋元明也有不同记载,到了清代,祭灶已列为五祀之一。

2000多年来,送灶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近年来,随着电饭煲、煤气灶进入农家,原有的灶头大多已拆除;新造楼房,逐步趋向套房化,不少人家干脆不砌老式灶头,因此此俗正在自行淡化、匿迹。

望军属

“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汉塘河畔青年,年年争相应征;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年年有乡亲父老喜笑颜开地送子当兵。按理说结婚喜庆、树屋抛梁要算热闹了,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村头送新兵的盛况。有首《送征行》民歌这样写道:“百鸟枝头鸣,万户迎新春;喜报红殷殷,贺片雪纷纷;爷娘展笑颜,亲朋赞连声;绿女舞秧歌,红男调龙灯;鞭炮声声欢,海螺阵阵紧;队队锣追鼓,村村风赶云;红花朵朵艳,小伙个个俊;姑娘喜相送,健儿笑从征。”这确是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送新兵的生动场景。

村里的干部群众,不仅对新兵入伍倾注满腔盛情热烈相送,而且对光荣军属常年优抚,关怀备至。逢年过节,热情探望;农事大忙,帮耕相助。

腊月二十七八,家家做糕点。左邻右舍,有的捧来尺糕,有的端来粑粑,也有送炒米糖、年糕的。大嫂们跨进军属妈妈的家门,一面送上糕团,一面满屋子介响地问起来:“大婶妈,当兵的弟弟最近有信来吗?”军属妈妈边道谢边连忙拿出儿子从部队寄回来的彩照让大家看个够。这时,村支书、民兵连长携同几位村干部,笑声朗朗地前来探望了。他们赠上糖果、年历、春联,立即把堂屋布置得焕然一新。支书向军属大伯敬烟,大家问寒叙暖,忙得俩口子频频点头。

早插、双抢、三秋,村里民兵连、团支部组织到军属户帮耕,这已成了多年的老习惯。“先把军属的田种好再做自家田。”小伙子们一呼百应地自觉跑拢来,乡长、人武部长也常常闪现在军属户的田间。出售春粮、稻谷,又是这些小伙子轮番为军属大伯摇船、挑粮,粮管所还特地提供专磅收购呢。弄得军属大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儿子当了兵,种田帮工勿用请。摇摇挑挑勿用愁,上磅进仓也勿排队,真是忒照顾了。”

冬天到了,企业领导望军属,大小厂家各照自己能力给军属户送温暖。学校小朋友也组织了拥军小分队,一年四季,为军属妈妈打扫环境、读报、讲故事,常常乐得军属妈妈合不拢嘴。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望军属已蔚然成风。真是干部群众关心,军属大妈开心,儿子当兵安心,部队首长放心。

贴门联

家乡有个习俗:农民新造房子,喜欢在正门上贴一副对子。不少外来户也入乡随俗,就是没文化的人家,也会在门上粘两条长长的大红纸,以示吉利。

记得刚解放时,村头有户姓虞的人家,新造了一栋大草房。草房很考究,桁条根根是毛竹,碗口粗;草扇盖得严严的,密不透风。听老人们说,这样的草房冬暖夏凉呢!草房檐口很低,你低头钻进檐口,抬头便见竹帘门上有一副长长的大红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主人是从湖南逃难到此落脚生根,娶了老婆,造起新房,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情,他是铭记不忘!

70年代初,我放寒假回到屋里。因为我是村上第一个师范毕业的教师,邻里叔伯像众星捧月围着我,要我写门联。虞太公家新造了两幢“七路头”六戗屋,红砖青瓦,屋角四翘,每幢6板大门一色新,桐油抹得发红锃亮。太公硬是把我拉了去,告诉我,东面幢是老大的,要我给写上“勤劳是棵摇钱树;节俭是口聚宝盆”。他夸老大勤,一年要得4000多工分;又赞大儿媳节俭,会持家,3个月只用1瓶菜油。接着,他要我替老二家写门联。他觉得,情况差不多,怎么写写呢?抓耳挠腮好半天,终于想到,老二家全亏猪猡养得出,肉猪、母猪样样顺,干脆就写:“锄头尖上翻白银,猪栏角里藏乌金”。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就欣然给写了。太公家门前是条要道,过往行人莫不止步赞叹:“有铜钿,好气派!”须知太公和儿子,个个手上老茧有铜板厚!老大老二,烟酒不沾;太公会抽烟,抽的是水烟,烟管头插在腰眼里;太公会喝酒,喝的是杜做酒,每天很有分寸!

又是一个20年,太公还幸在。他的脾性改了,越来越温和;他的嗜好也改了,现在不抽烟、不喝酒。可对贴门联的习惯,他没有改。太公住的楼,因为是三层,且正门都是落地玻璃弹簧门,两旁“马赛克”眼花缭乱。门联要贴得醒目、贴得韵和。老太公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他请我一起琢磨,最后是这样拟定的:因为他孙媳妇前年开了爿“紫霞”服装厂,营业很火红;孙子是村里建筑队的法人代表,业务常年不断。顶层应把小夫妻俩的技艺写上,于是拟作:“紫霞银剪裁;琼楼金刀砌。”太公家四代同堂,三省聚合,中层便考虑为:“三省共室笑常驻;四代同堂福盈门。”如实反映了太公家其乐融融的美满景象。太公数十年来,居室三次变迁,他深深感谢党,感激党的富民政策,所以他要我在底层写上“政策铺开乾坤路;手艺赢来金银财。”上、中、下三联,把合家全貌跃然纸上。门联是用装饰纸剪就,反贴在玻璃门上,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优雅得体。直乐得虞太公眯起双眼,用微微颤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

看家乡,一幢幢新楼耸起,一副副门联高张,居室更新,门联也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