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二节道教的多神信仰与民间影响

第二节道教的多神信仰与民间影响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玉皇大帝在民间被视为至上神,但在道教的神谱中,其地位在三清之下。
第二节道教的多神信仰与民间影响_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道教的多神信仰与民间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宗教希图建立的都是一个与人世间相呼应的彼岸世界,这个世界反照出人的精神本质。基督教创造了永恒天堂,佛教创造了西方净土,道教则为人们创造了采药石、炼金丹、长生不死、海阔天空的神仙世界。对神仙世界的崇拜和追求,构成了中国本土宗教的重要内容,也是道教能凝聚广大民众,并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史、文化史上造成长远而深刻影响的根本原因。

一、道教的多神信仰

神仙的传说原本远在道教产生之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道家鼻祖庄周认为,神是一种不生不死、超凡脱俗的超人。他们“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道教产生伊始就把求仙、成仙当做修炼的目标,其仙人、仙族的谱系复杂庞大,仙游、仙化的世界丰富多彩。传说中学道得仙的葛洪在其《神仙传自序》中言及世间确有神仙的问题时曾说:“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撰,又七十余。”其所著《内篇》“论神仙之事凡二十卷”。

早期道教信仰的神仙,除老子这个最高天神之外,还有民间信仰的各种自然之神,譬如人、地、水三官;有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譬如赤松子、广成子、容成公等;有得道成神的有道之士,譬如三茅真君、阴长生、王玄甫等。《太平经》言:“凡万物生自有神”,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体的各个部分,都可能有“神住其中”,主宰一切。从《神仙传》、《列仙传》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各种各类神仙的形象十分丰富。他们游走于民间,其中有帝王将相,也有古代贤士;有朝廷官吏,也有荒村农夫;有高门弟子,也有贫民奴仆;有医师商贾,也有病夫乞儿。他们面生体异,不交俗流,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汇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民家而人不见;或隐身人间而民不识……神仙的大门似乎向世间所有的人打开,而世间所有的人似乎都有可能成为神仙。

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教接受了道家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理论,将道家所说的“道”改造成有人格意志的至上神,称作“大道”,宣称老子就是大道的化身,此即太上老君。老子的生平故事经道教神秘化的虚构编造,编创出自宇宙之初到秦汉以后,太上老君开天辟地、化形降世、辅助帝王、传经授戒、教化生民的系列故事,此即道教的“创世纪”。被人格化了的“道”为早期道教的首尊。在其后道教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自原始宗教以来流传在中国社会的天神、地祗、人鬼、仙真等被大量吸纳入道教信仰中,加上许多新创的神仙,从而建立起由数目众多的神仙所组成神仙系统。例如,葛洪就糅合秦汉以来宇宙生成思想、古史传说和浑天说等,塑造出三清尊神,此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从此,三清尊神成为道教的至尊神。三清统御众天神,三清之下是四御,四御中居于首位的就是玉皇大帝。尽管玉皇大帝在民间被视为至上神,但在道教的神谱中,其地位在三清之下。位居四御之后的还有日月星诸神和四方之神等。这些神仙广居于浩渺天空、海上仙山或洞天福地。此外,众多的道教俗神也长期流行于民间,为民众所信仰与供奉,其中有雷公、电母、雨师等自然神,以及禹王、关帝等英雄神和文昌帝君等文化神,还有护佑家庭或本地安全的城隍、妈祖、土地神和灶神等。

尽管道教所信仰的神仙为数众多,庞杂不一,但其一元宇宙观和多神信仰的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其一,至上神的名号虽然与时变化,但它为“道”的化身是不变的。“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这是道教最基本的教义。其二,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是道教徒的基本信念,同时他们又崇拜其他各类神仙,从而构成道教的多神信仰。其三,与人世间的严分等级一样,道教神谱中的众仙也有等级划分。如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图》所列神仙430余位,均排列位次,等级显然,这是儒家等级伦理思想被吸收融入道教神谱的反映。其四,神仙所以肉体、精神两不灭,是因为修得道果。“德”即得道,成仙得道正是由神仙信仰而派生的道教人生目标。所以,两千多年以来,道教的神仙队伍不断扩大,不断有新的加入,旧的消失,好像一个庞大有序的神鬼官僚系统。

神仙“乃一种宗教的理想[2]。道教庞大的神仙谱系是想象的结果,而这种想象则是对现实的反思、解构和补充。道教创造的神仙网络虽不乏宣传封建迷信的糟粕,其幻想大胆、表现奇丽、令人心驰神往的神仙世界,却表现了人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心理状态——对现实社会的反叛,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二、道教的民间影响

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宗教,比如佛教、摩尼教、祅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但是,这偌多的宗教中,只有道教是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正统思想,道教则带有鲜明的民间宗教的色彩。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不是由教主所创立的宗教,而是广泛吸纳中国古代巫术、方仙道、黄老道等,由众多民间教团组织融合而成的。道教的成熟与佛教的传入在中国几乎是同时而且同步地在发展着,最终形成儒、道、佛三者鼎足而立的局面。道与佛的区别之一为前者本土,后者外来,道教始终植根于中国社会。道与儒的区别之一为前者在野,后者在朝,道教虽不似儒学具有鲜明的官方政治色彩,但它在民间却拥有几分神秘色彩,所以其民间化的社会影响也是多样的。

在古代中国,儒家关心的是社会和秩序,“未知生,焉知死”,他们觉得人一生可以立德、立言、立名,就已经完成了生命的价值,所以并不关心生死的问题。佛教讲究超越,把人生看成是苦难的,对生死不那么看重,而只有道教把人生看成是美好的,把人生的乐趣定在享受和欢乐上面,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影响。

(一)贵生恶死与善恶报应

道教是一种以生为乐、贵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的宗教,因此,在早期道教形成之时便已崇奉贵生的教义。葛洪《抱朴子内篇》讲“我命在我不在天”,也就是说生命的存亡、年寿的长短并不取决于天命,而是取决于个体的自我保护、自然修炼。虽然道教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以及为达此目的而施行的炼丹、服药等手段是荒谬的、反科学的,但道教教义的重生、养生、健生等要旨却是有价值的。道教主张在养生活动中形神并重、性命双修,强调形体健康与道德修养具有同等意义,重在提高与发展人体内的生存能力与道德精神。人的长寿是由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交互作用而完成的,德行充实必会长寿,这就是道教修德养生的宗旨,也是道教生命哲学教义的主体。由这一教义而产生了重视静养精神、导引形体、饮食补养、房事卫生等一系列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锻炼方法,从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体系。

人类自古以来便有追求长生不死、永生人世的愿望。这样的民众心理,在道教神仙长生的生命哲学中充分显示出来。神仙信仰的教义使信徒们解脱了生死的烦恼,同时又加强了宗教行为的约束和宗教道德规范。为了成仙长生,道徒们要遵守教规、教戒、教律,要孝敬师长父母、恤孤怜贫、损己济物、助人为乐、扶人之危、解人之厄,以济物救世为己任,广积阴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净化了社会风气,保持了人性的善美。

道教教义的另一要旨是天道循环,善恶报应。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指出:前人的过失由后人承受过责,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祸福的根源循环不已。因此,只有修真道,行善事,积善成仁,后人子孙才能泽被万福,不受因果报应之苦。这种善恶报应的宗教观念在后世出现的很多道教经典中得到广泛阐发、宣扬,同时出现了许多戒规、戒律以及修心、修善、修性的文典经法。只有广建阴德、济物救世,行种种方便,行无量善行,拯救天下人们的心灵,自己的生命才能发扬光大。这种信念成为道教信仰中最为普遍的宗教道德和渗透人心的行为教义。

(二)斋蘸祭礼与沟通人神

道教是多神鬼的宗教,这些鬼神是为了处理人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而被幻想出来的,如何才能把人的想法与神鬼的旨意相沟通呢?道士便成为人神之间的中介,他们以一套独特的方法和仪式,沟通人神鬼的关系,而这些源于上古方技数术的仪式、方法也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部分。

道教的仪典有繁简贵俗之别,究其性质不外乎两大类:为活人的“阳事”与为死人的“阴事”。阳事又称清蘸,其目的多为祛病延年、祈晴祷雨、祈福谢恩、禳灾消祸、神像开光、师徒传戒等,属于太平法事。阴事又称幽蘸,为死去的人们摄招亡魂、阴府指路、破狱点灯、炼度施食、超度来生等。每一种仪典都有一整套斋仪、咒语、上章白文,以及相配应的音乐舞蹈。这众多的仪典,都离不开最根本的斋蘸祭礼。

斋,意谓斋戒、戒洁,也就是指宗教祭祀前必须清洁身心,谨言慎行,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取悦于鬼神,以达到祭祀的目的。蘸,指陈列果脯酒物祭祀天神星宿的礼仪。斋礼是告祭鬼神,蘸礼则是历祀星神。斋蘸连称,始于晋代。这时,“斋”已由祈祷仪式前的洁诚行为逐渐成为祈祷仪式本身的一部分,与蘸仪合二为一。供斋蘸神、设坛祭祷的斋蘸,就成了道教特有的仪式,成了教门最重要的宗教活动。

斋蘸的名目繁多,仪典复杂,比如斋礼就有三种:设供斋、节食斋和心斋。其中设供斋为广大信徒普遍接受,并奉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属于外在形式的斋戒,目的是积德解愆。节食斋则多用于斋祭礼仪开始前一周内实行,目的是和神保寿。而心斋来源于庄子哲学,是一种内在形式的斋戒,要求信徒清心寡欲,超凡脱俗,也就是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与设供斋和节食斋相比,心斋是侧重于精神境界的斋戒,形式上是道教仪典,但精神实质属于道家哲学,是老庄虚静无为的哲学思想对道教仪典的精神滋养。

总的来说,各种名目的斋蘸仪式,其主要目的都是达到人与神灵的沟通,尤其是通过神职人员传达人世间民众的愿望和祈祷,以求得神灵天尊的保佑,并赐福消灾度厄。至于它是不是真的能够使人永生和幸福,就要看信仰者是不是真的有虔诚的信仰,因为这需要靠想象甚至幻想来支持,通过虔诚的想象,信仰者得到天地、神鬼的许诺与护佑,通过对道士象征性动作(印、剑、镜)的联想,信仰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与抚平,这仿佛是“心理治疗”。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鸦片也有治疗的一面,这里其实是“信”加上“想”,如果你在一旁冷眼旁观,不投入感情和心情,道士也帮不了你的忙。当然,道教的仪典之中,既有一些充满宗教狂热的迷信活动和一些骗人的法术,但同时也有一些精微玄妙的人生哲理和行之有效的养生良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区别对待,批判继承,以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炼形养生与修心养性

道教信仰既以神仙信仰为核心,那么能否长生成仙便成为得道与否的重要标志。关于得道的方法,道教分为炼形养生与心性修养两个方面。

炼形养生又可分为炼外丹与炼内丹两种。所谓外丹是指以铅、汞等矿物(有的还掺入草木药)为原料,用炉鼎烧炼而成的“金丹”、“仙丹”一类的丹药。唐宋前道教徒热衷于烧炼和服食外丹,企盼长生不死,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唐宋时内丹术开始流行,内丹术是在呼吸、导引等炼形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主张以人体为“炉鼎”,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药物”。修炼的方法包括:收心习静的精神修炼;以服气法为基本功的呼吸修炼,认为“胎息”即鼻无出入之气的境界是呼吸修炼的最佳境界;气之吐纳在前、肢体屈伸在后的导引和拳术修炼。此外还有辟谷术、房中术等等。内丹修炼术集静功、服气、导引、辟谷、房中等诸种养生说,主张按照逆宇宙生成的方向进行修炼,所谓“归三为二,归二为一,归一于虚无”,即通过长期修炼,可以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最终达到炼神还虚,此即成仙得道的境界。道教的修内丹学说,既包含了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某些成分,又不无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

除炼形养生外,道教还主张心性修养,其方法主要有修持守一法等。道教认为修持守一之法,“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3]。“一”就是生成宇宙和万物的“大道”,“守一”要求人们摆脱外物引诱和情欲纷扰,心性纯一,使自己的德性与自然相契,从而到达合于自然的“真人”道德境界。所以道教伦理以纯真、本然、宁静、无为、合乎自然为善,以智巧、文饰、追求欲望满足等为恶。如果说,形气修炼为生命的修炼,那么心性修炼则是精神的修炼。从晚唐五代起,“形神双修”或“性命双修”渐成潮流,成为道教修炼的重要法则。要之,习静、守一、理身、修炼、积善,合而构成道教修炼学说的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