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吗

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吗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族称族源一、族称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语发音为Dawur。“达斡尔”是本民族固有的自称,也是其他民族对这一群体的他称。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族称正式确定为达斡尔。综观官方的调查和志书,以及中外学者的论著,大都认为达斡尔族为辽代契丹族之后裔。中国科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得出的上述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达斡尔族确系契丹后裔之说。
族称族源_中国达斡尔族

第一节 族称族源

一、族称

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语发音为Dawur。“达斡尔”是本民族固有的自称,也是其他民族对这一群体的他称。

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族称正式确定为达斡尔。

img1

达斡尔族的图腾——鹰

对于“达斡尔”这一固有的称呼,在清代以来的汉文史志和文献类书籍中,由于发音译用字互异,有过诸多写法:达呼尔、达呼儿、达呼里、达胡尔、达瑚尔、达瑚里、达古尔、达虎里、打虎儿、打虎尔、打虎力、达乌尔、达乌里等。满族史料也有三种写法,用汉文可音译为达霍尔、达高尔、达库尔。

历代中国汉文史料和文献,在记载我国北方民族族称、部族名号、地名时,多有省略其词末颤音R而用短尾译写形式。史书上记载的古代契丹族的大贺氏,曾是契丹族的一个强大部族,拥有雄兵43000人。大贺氏即大贺部,全称“大贺尔”部。学者普遍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最初的部族称号成为民族名称的事例并不鲜见。随着时代的演进,“大贺尔”和“达呼尔”的H辅音脱落后变音为“达斡尔”。现在的“达斡尔”这个民族名称,便是古代契丹族的“大贺尔”部族名称的保留和延续。

打虎儿(Dahur)这是见于清代文献中对达斡尔族族称的最早记载。《清圣祖实录》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甲戌朔写道:“理藩院题,查打虎儿有一千一百余口,未编佐领,应照例酌量编为十一佐领,设头目管辖。从之。”于是,康熙七年(1668年),即将1105口达斡尔人,编为十一佐,任命罕伯岱屯的达力呼、富拉尔基屯的苏日格图、齐齐哈尔屯的粹普、哈拉屯的赖昆、淖尔嘎勒屯的鄂格优勒岱等十一人为佐领,并确定各佐领的候补人选。而后在《吉林通志·圣训志》《朔方备乘·圣训一》中,也就沿用了“打虎儿”这三个字。后来有些志书又将“打虎儿”写成“打虎尔”“打虎力”“达虎里”。

达呼尔(Dahur)这种汉译书写法,自18世纪至20世纪初比较通用。1956年4月国务院确认达斡尔人为单一民族并随后统一其族称音译为“达斡尔”后,“达呼尔”这一不确切的译名未再使用。

达乌尔(Dawur)这种汉译书写较接近达斡尔族族名原音。多见于俄罗斯学者学术著作的汉译。1955年由苏联科学院院士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汉译出版的《苏联通史》,将达斡尔族名汉译为“达乌尔”。

二、族源

达斡尔族的起源,自清代以来就有诸多说法。综观官方的调查和志书,以及中外学者的论著,大都认为达斡尔族为辽代契丹族之后裔。

乾隆年间,钦定《辽金元三史语解》时,将《辽史》上的契丹族的强大部族“大贺”氏改为“达呼尔”,认为达斡尔族与大贺部族有着渊源关系,大贺一称的完整称呼应是“达呼尔”。

在《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一文中记述,清朝于光绪六年(1880年),曾派官员调查达斡尔人的族源,其结论为契丹族后裔。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订的《辽史纪事本末》云:“唐武德初,其君达呼尔(原作大贺)氏。”认为当代的达斡尔族即古代契丹达呼尔氏的后裔。

修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呼兰府志》记载:“达呼尔,本契丹种,辽亡徙黑龙江北境。”宣统二年(1910年),黑龙江省官方也曾派员进行西部特哈地区种族调查后,在其所撰的《近世达呼尔和索伦民族史稿》中公布的答案是:“达呼尔系辽国皇族后裔。天祚之时,迁至黑龙江北格尔必齐河一带居住。”

img2

白马青牛——达斡尔族族源传说图

成书于民国初期的《瑷珲县志》《黑龙江志稿》《黑水先民传》《呼伦贝尔志略》等,都将达斡尔族记载为契丹之后裔。民国25年(1936年),发表于《新亚细亚》十一卷的《契丹源流说略》一文认为,“故从民俗学上研究,契丹人与达瑚尔人同族,亦无扦隔不入之处也。”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达斡尔族族源问题,包括达斡尔族学者在内的中国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试论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契丹后裔的达斡尔族社会》《达斡尔族的名称及其来源》《试论13世纪至14世纪达斡尔族与蒙古族的关系》等二十余篇论文中,以及《契丹政治史稿》《达斡尔族简史》《达斡尔族文化史》等十余部书中,都论述了达斡尔族属于契丹后裔。

20世纪初叶,外国学者在他们的论著中也曾涉及到对达斡尔族源的探究。如日本国的鸟居龙藏所著《东北亚洲搜访记》、蒙古人民共和国贺·佩尔列所著《契丹和蒙古的关系》等书,以及苏联民族学家扎尔金特所撰《契丹及其族属》(论文),无不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契丹。持该见解的外国学者,曾有日本国的白鸟库吉、英国的哈奥斯、苏联的伊万诺夫斯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巴根那、匈牙利的李盖提等人。

1999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的《契丹古尸分子考古学研究》一文说:“综合Y染色体多态分析和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我们所分析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和汉族群体中,达斡尔族与契丹具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中国科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段检测得出的上述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达斡尔族确系契丹后裔之说。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学术界曾有如下不同的观点:东胡说,认为达斡尔族源于秦汉时期的东胡;白鞑靼说,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宋、辽、金时代的白鞑靼;室韦说,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唐代的室韦部;蒙古同源说,认为达斡尔族是古代蒙古的一个分支,与古代蒙古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大夏说,认为达斡尔族是古代中原地区夏部族的后代。

《试论达斡尔的族源问题》一文载于《民族研究》1959年第8期。作者陈述是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辽金史著名专家。该文结论是达斡尔源于契丹。其论据如下:

(一)达斡尔关于本族来源的传说和契丹史实相合。认为辽亡时有部分人由西剌木伦、喀剌木伦之地北迁黑龙江,以及后来其首领率领部分人南征的传说,符合相应的史料记载。

(二)语言材料证明达斡尔来源于契丹。认为达斡尔语和蒙古语相同的部分,往往和契丹语相同。另有一部分达斡尔语与契丹语相同,却和蒙古语不同。

(三)地理故迹证明达斡尔源于契丹。认为泰州有达鲁河,元时称讨浯儿河,有达鲁城(全称为达斡鲁城)。

(四)从达斡尔歌谣和历史故事看族源。认为曾在达斡尔民间流传的“边壕古迹兮,吾汗所遗留;泰州原野兮,吾之养牧场”的歌谣,其内容与辽亡后部分契丹人的分布地带和经济活动相符。

(五)从达斡尔旧传的生产技术看族源。认为达斡尔人长久以来的凿冰捕鱼、擅制大轮车等,继承的是契丹的传统。

(六)从达斡尔旧传的组织制度看族源。认为清初依然保存着契丹的“达林”称号。本族萨满跳神时常提到某某斡尔阔(乌尔阔)。

(七)由契丹、达斡尔人物证明达斡尔渊源于契丹。契丹人北迁首领库烈儿的名字,留存于契丹移民驻居区根河,即库烈尔温都儿或库烈儿山。

(八)根据有人见过的《辽时账本》记载,认为达斡尔人名、屯名和契丹人名、屯名相同。

(九)许多研究认为契丹、达斡尔在宗教上有关联,都信仰萨满教

(十)许多研究认为达斡尔的烧饭致祭和骨卜,打曲棍球和角抵,正是契丹风俗。

(十一)许多研究认为达斡尔族名的由来和意义证明源于契丹。

(十二)许多研究认为达斡尔人在清初内迁以前的经济生活,属于元初未随蒙古南征的库烈儿遗落、元末由临潢地带北撤的耶律留哥遗落经济生活的继续。

《试谈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一文载于《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第1期,作者陈志贵。该文分三部分讨论了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

(一)达斡尔族族源问题讨论回顾与时代对这一讨论的影响。在达斡尔族族源问题讨论的回顾中,列举了产生蒙古说、白鞑靼说、契丹大贺氏说、室韦说、索离说等不同的看法。作者指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对这一讨论有不同的影响,认为在旧中国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人数较少民族,要探究其族源的原貌是根本无从实现的。为了自身的生存,他们常被迫违心地变换民族成分。日久天长,本族群人尤其是下一代也都淡化或模糊了对本民族来源的认识。

(二)达斡尔民族是以契丹为主源的多族混合形成的民族。认为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并不是说达斡尔族没有契丹族以外的成分,并引述陈述先生的契丹后裔说的主要论点。

(三)从达斡尔族和蒙古族的关系看达斡尔族族源的蒙古说。认为必须把民族关系与民族渊源区分开来,阐述了产生达斡尔蒙古说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达斡尔族族源考》一文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1期。作者是王咏曦。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的亲缘关系,进行引证性的比较研究。

(一)对于达斡尔这一族称,认为是契丹族强大部族大贺的音转,亦即大贺部族之号延续为达斡尔族之称。

(二)在达斡尔族民间流传的有关辽亡后部分人在首领率领下,北迁黑龙江和南征的传说,与有关史籍中契丹人首领库烈儿北迁至其孙野仙以族众组成黑军参加蒙古南征金、宋战争的记载,二者史实相符。

(三)达斡尔语与契丹语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近的词汇。

(四)在民俗方面,唯独达斡尔人保留契丹人的打曲棍球、泼水求雨、崇尚黑色、东向尚左等古风。

(五)在生产生活方面,达斡尔人继承了契丹人的猎鹿、猎貂、凿冰捕鱼等方法。作者认为达斡尔族源于古代契丹是不容置疑的。

《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一文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作者沈汇。该文主要论述契丹小字的创制方法和契丹大小字之间的关系,并用达斡尔语解读契丹小字。在达斡尔族源问题上,提出三点论据,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

(一)《兴宗哀册》的契丹文撰人耶律良,字习捻。《辽史》记其姓名为耶律白。习捻一词仍保留在今达斡尔语中,其义为孝服。这个词能使我们从语言、风俗文化的历史中将达斡尔族人与其先民契丹人联系起来,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被遗忘的历史。

(二)清人仅据“大贺”与“达斡尔”音近,即断定达斡尔即大贺氏的后裔,诚然有些孟浪。但如果考虑到在今西辽河上源和今锦州一带住过名为屠何的古族;屠何不见记载后又出现徒河;徒河不见记载后又出现了大贺氏,再加上语言方面的证据,我们把达斡尔族的族源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屠何,就不是没有根据的了。

(三)至于借助今达斡尔语词语的比较,可以帮助解读契丹小字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契丹语与达斡尔语可能有比与蒙古语更为亲近的亲缘关系。

契丹人分子考古学研究作为一项科研项目,也有相当的说服力。195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向国家科委申报,获准立项。课题组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博物馆的学者组成。课题组从考古发现的契丹人古尸骨骼标本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并提取云南省保山地区契丹后裔“本人”的77份血样、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人的56份血样、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人的24份血样、蒙古人的20份血样,从中提取DNA,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因库的50份汉人的DNA。经比对研究,吴东颖提出《契丹古尸分子考古学研究》博士论文,认为在几个族群中,契丹与达斡尔族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因而也确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

三、民族识别

自清初以来达斡尔族即以“达斡尔”族名记载于中外史籍。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省龙江县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乡级)。

1954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新疆地区原来因编入清代“索伦营”之中而被称为“索伦族”的达斡尔人恢复本民族固有的族称“达斡尔”,并批准成立塔城县瓜尔本社尔达斡尔族自治区(乡级)。当时,在内蒙古地区达斡尔人的民族成分,仍冠以蒙古族。

1953年8月至10月,在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下,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派出阵容强大的达斡尔民族成分识别调查组,深入达斡尔族聚居的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索伦旗(今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龙江县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组由傅乐焕教授、林耀华教授、王辅仁、阿勇绰克图、陈雪白组成,并有历史学家陈述、历史学和语言学家王静如配合参与达斡尔族源和语言系属的专题研究。调查工作从达斡尔人的民族特征(民族名称、民族语言、地域分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上与蒙古族的比较和历史渊源的追溯等方面进行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综合研究。

调查结果形成如下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文章:傅乐焕的《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王静如的《关于达呼尔语言问题的初步意见》,林耀华、王辅仁、阿勇绰克图的《达呼尔氏族、亲属和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陈述的《关于达呼尔的来源》,傅乐焕的《关于“萨吉尔迪汗”和“根特木尔”的资料》。上述调查报告和专题文章,由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为《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一辑(专刊)。

关于达斡尔族民族成分,傅乐焕在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达呼尔应该被承认是一个单一民族》一节中认为:“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四百多年来达呼尔和蒙古族分别发展的途径是清楚的,他们的差别是显著的。现在达呼尔人是不是应该被承认是一个单一民族?我们认为这结论是肯定的。”

195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确认达斡尔人为单一的少数民族。随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名称统一汉译为“达斡尔”。

四、达斡尔民族的形成

1125年辽王朝灭亡后,契丹族的一支达斡尔人北徙黑龙江流域,在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经历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新的人群共同体——达斡尔族。他们具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各部落间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他们自12世纪起分布在石勒喀河至牛满江(布列亚河)的广大地区,沿黑龙江北岸及其支流阿尔丹(乌尔堪)河、沃热迪河、鄂嫩河、毕日杨河、何斯尔河、精奇里江、牛满河等河谷地带,以哈拉或莫昆为单位组成了数十个屯落,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区域。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中的独立语言。他们的语言中虽然含有约40%的与蒙古语相近或相同的词汇以及少量后来吸收的汉语、满语、鄂温克语以及俄语词汇,但直到近代仍有46%的词汇属本民族所独有。这种独立的语言在数个世纪以前即已形成。

达斡尔人耕种的传统农作物荞麦、燕麦,是与他们喜食的荞面条、荞面饼和燕麦炒面等传统饮食习惯相联系的。

达斡尔人饲养各种牲畜,但务牧而不游牧,不同于蒙古等游牧民族。

他们按季节进行狩猎生产活动,但行猎而不游猎,不同于游猎的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

共同的地域分布、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形成和增进了达斡尔各部落之间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在反抗清王朝征服的“索伦部战役”中,各部落在“达斡尔”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在抵抗沙俄侵略者的残酷斗争中,达斡尔人更是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慷慨悲壮,保卫家园。这一切,都标志着一个民族逐步形成、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的风雨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