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拉祜族文化

拉祜族文化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云南拉祜族由于地处边疆,又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以及各种历史原因,教育事业创办甚晚,发展迟缓。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不景气,更谈不上拉祜族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学校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拉祜族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边疆民族教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拉祜族人民获得了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权利。
民族教育发展_中国拉祜族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

云南拉祜族由于地处边疆,又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以及各种历史原因,教育事业创办甚晚,发展迟缓。拉祜族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英、美等国传教士进入拉祜族地区,为传教需要创制了一套拉丁字母的拉祜文,在拉祜族地区开办教会学校,培训宗教神职人员,进行初级扫盲等。而拉祜族地区的汉文学校教育,却迟至20世纪20年代才萌芽。因此,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只有极少数学龄儿童和宗教上层人士,学一点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拉祜文和初级汉文。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居住的偏僻山区,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的化外之地,教育事业的创办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独立发展。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拉祜族聚居的澜沧等地仍“无教育之踪迹可寻”[1],澜沧最初的学校是1905年开办的“谦糯高初两小学校”。学务行尚总理李曰垓[2]上书当时的省政府,请求重视边境管理和边疆教育。省府即将镇边直隶厅(澜沧)及永昌、顺宁、普洱三府列为紧接外域亟待开发地区。由房库拨银二万两,到各土司边境一线开办“土民学塾”二十余堂,劝诱土司、里、良、目子女和边民子女入学。后因经费停拨,改由地方筹款办理,遂有的被迫停办,有的“土民学塾”改为“土民学校”。20世纪初叶,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传教士在澜沧的糯福、雅口、大山、田坝、上允等地建盖教堂和学校,宣传教义,发展教徒,创制文字,培养教牧人员。继而又在班利、东岗、南栅、南掌、阿里、文东、大拉巴等地办起了教会学校,不少拉祜族信徒接受了教会教育,国民教育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1925年经整顿后,学校发展到20所。1926年,澜沧县成立了教育局,学校又有所增加,有的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被送到外地培训。同时对教会学校也作了适当管理,办校要报经教育局批准,用中国教科书,并派出教师任教。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不景气,更谈不上拉祜族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广大的拉祜族山乡民众无文化,长期只有用祖祖辈辈习惯了的原始方式记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拉祜族教育事业。20世纪50年代,在传教文的基础上,经广泛调查研究,创制了一套较科学的拉祜文,在拉祜族中推广试行,深受欢迎。同时,从内地调去大批教师,在拉祜族地区办起一批批汉文学校和食宿包干的民族小学,对拉祜族学生给予特殊照顾,促进了拉祜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拉祜族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村村寨寨办学,小学教育迅速普及,中学教育不断发展,在拉祜族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边疆民族教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拉祜族人民获得了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权利。但由于长期受奴役歧视,拉祜族民众对兴办教育,送子女入学存有很多疑虑,这种历史造成的落后现象,给新中国成立之初拉祜族的办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发展民族教育,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别措施,如拨出专款解决特别困难的拉祜族子女的御寒衣物、被褥、书籍、文具等问题,采取民办公助形式兴建校舍,派内地教师到拉祜族地区任教,并选送一批批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到各院校深造,充实教师队伍。经过各级政府和教育工作者们的艰苦努力,拉祜族民众逐步认识到办学的重要意义,开始打消顾虑,愿意让孩子们读书。1959年,仅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小学发展至150所,教职工增至400多人,在校中小学生1800多人,全县乡以上都建起了小学校。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内地正规师范学校输送的师资已远远满足不了办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国家“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除办好全日制学校外,又吸收了本地的一批知识青年担任民办教师,办起了一批民办小学、定点小学和农业中学。这样,既方便拉祜族子女上学,也减少了国家的开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至1966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已有中学12所,其中高中1所,公办小学214所,民办小学110所;在校中小学生达27460人,其中以拉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17237人,占学生总数的62%;中、小学教师757人,其中公办教师446人,民办教师311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拉祜族地区的民族教育备受摧残,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拉祜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又迅速发展,学校认真整顿教学秩序,恢复考试制度,大力提倡尊师爱生,切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鼓励教师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对水平低的教师分批分期组织进修。教育事业又呈现出一派生机。2007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3所,在校学生599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初步形成了由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组成的民族教育体系。

img146

拉祜族乡村学校

为了尽快培养拉祜族各方面人才,适应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办学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对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要采取特殊措施”的指示,为帮助老、少、边、穷地区拉祜族人民振兴民族经济,加快边疆建设的步伐,于1981年拨出专款在边沿一线开办了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1984年起,又从每年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中,划拨专款,在边疆拉祜族地区开办一批半寄宿制民族高小班。这种特殊照顾的学校教育形式,解决了拉祜族子女大都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村寨分散,师资力量不平衡,办学条件差的具体问题。有的村寨有史以来还没有培养出1个高小生,其主要原因是民众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供不起孩子上学,小孩读书路很远,要爬山,且多数不通汉语,学习时间要比汉族长,这些实际困难严重影响着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开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后,学生从1个县或1个地区中择优录取,生源较好,学生全部食宿在校,在经济上采取“多困难多补助,少困难少补助,粮荒季节多补助,秋收季节少补助”的灵活措施,使困难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照顾,对学生的书籍文具实行免费使用,医药费用给予适当补助等,学生摆脱了贫穷的困扰,可以安心读书了。教学上注意选派业务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上课,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吃得饱、睡得香、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对于拉祜族文字的推广和使用,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有关部门设立了民族文字推广专门机构,结合广大拉祜族地区文盲半文盲率高的实际情况,用拉祜文进行扫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从1981年开始用拉祜文进行扫盲,至1998年出现了1个无盲乡,6个无盲行政村,100多个无盲自然村。文盲率降低,15岁以上文盲率由1949年的95%下降为1990年的72%,降低了23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由1990年的59%下降为1998年的14%,降低了45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史纪录。用拉祜文扫盲不仅脱盲周期短,而且学了就能用,读拉祜文的科普读物,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各地还组织专人翻译出版拉祜文《扫盲课本》《早稻增产措施》《怎样种植和管理茶叶》《化肥配方》《怎样使用除草剂》《科普读物》《拉祜族歌曲》等科技文化读物。拉祜族民众用自己的民族文字了解天下时事、民族政策,学到了许多农业科技知识,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懂得了化学农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除草剂,掌握茶叶的栽培技术,还懂得如何选配饲料科学养猪的方法。从而涌现出一批农村科技干部,改进了生产耕作技术,拉祜族农民购买经营农业机械、大中小型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越来越多。拉祜族的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原始、粗放、商品经济观念淡薄等单一农业生产,逐步转向多种经营,如学着做生意。许多村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过去靠吃国家返销粮的日子,变成了人均千斤粮的富裕村。有了文化,观念也变得快,增强了商品意识,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拉祜族聚居的地区,小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用拉祜文来进行教学,达到扫除文盲的基本目的。澜沧、西盟等地的基本做法是:在学制上,凡双语班级,延长1年的小学学习时间,实行7年制,教学内容上,小学一年级主要学习拉祜文字母、拼音和简单的拼写知识,伴有以汉拉文对照的生活常用字和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简单字、词、句的学习。小学二年级开始,即进行汉拉文字对照课本的学习。双语教学进行到三年级结束,此时,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对拉祜文字已基本能熟练掌握,借助此“工具”学习汉文各学科,收效十分显著。用拉祜文注汉字音义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拉祜族儿童的识字,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隔阂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本民族学自己的文字,有民族感情,学起来有兴趣,容易掌握,一经掌握,它就成为书面的交际工具。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深受拉祜族民众的欢迎。实践证明,在不通汉语的拉祜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对开发拉祜族儿童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双语教学是符合拉祜族地区教育特点的,它既照顾了拉祜族儿童的语言环境,又充分利用这个交际的工具来科学地训练汉语言。

img147

拉祜族扫盲班学员在表演

img148

拉祜族小学女生

img149

拉祜族小学男生

为了培养更多拉祜族的高层次人才,适应拉祜族地区四化建设的需要,经过老一辈拉祜语文工作者的努力,1984年,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招收第一批拉祜语专业大专班。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民族语言文学系拥有了拉祜语言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开始招收拉祜语专业本科班,至1999年共招收13届,毕业10届。拉祜语言文学作为学科专业走进大学讲堂,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拉祜语专业的教师们,在老一辈拉祜语文工作者的关怀帮助下,白手起家,经过大量的搜集调查,在短短的几年里,编写了《拉祜语文选与写作》《拉祜民间文学概论》《拉祜、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现代拉祜语法》《拉祜语会话》等拉祜语专业的几门大学本科教材。使大批拉祜族子女能到大学深造,对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民族语言文学系拉祜语专业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兼通双语,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四化建设的综合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民族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从事宣传理论和编译工作,可以担任民族地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文书秘书档案工作。多年来,本民族学生以“进得来、回得去”的优势,为边疆和内地拉祜族地区提供了急需的专业人才,他们分布在拉祜族山乡的不同岗位,共同为祖国的四化大业尽智竭力。这为开启广大拉祜族同胞的智能,促进拉祜族地区的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img150

拉祜族小学生

为了尽快地培养拉祜族各类人才,国家政府对拉祜族学生报考中等、高等学校也给予特殊照顾。如适当放宽拉祜族学生的年龄标准、降低分数线录取,甚至还直接从小学里选送拉祜族学生到北京等大城市读书。这样,不仅使拉祜族学生能够读完小学和中学,也保证了一定数量的拉祜族学生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现在,每年都有一批拉祜族中学毕业生升入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学习,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输送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建设人才。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拉祜族山乡已经基本上改变了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拉祜族的知识分子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拉祜族有了自己的各类专家、学者、科技工作人员、研究生、劳动模范、专业户、科技户。他们分布在拉祜山乡的村村寨寨,为四化建设,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着青春和才华。

img151

拉祜族学校校园

img152

拉祜族希望小学

拉祜族教育较之先进民族仍十分落后,与提高民族素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时代要求,尚有很大差距。首先,教育整体水平低,各类建设人才奇缺,自然资源的富饶和社会人才的贫乏形成鲜明反差。其次,教育发展不平衡。大致分为三类:第一,靠近内地,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历史上办教育有一定基础的景谷、勐海、双江等县,基本实现普及基本教育。第二,镇沅、墨江等内地贫困县,均属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但因地处内地,历史上外来文化输入较早,办学有一定基础,与普及初等教育的最低标准相距不远。第三,澜沧、孟连、耿马等边疆县,大都属于全国贫困县,交通闭塞,经济困难,温饱尚未解决,历史上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现实的教育状况亦十分落后。

拉祜族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首先,受客观物质条件限制,即边远、封闭、贫穷、落后的边疆特点,客观上制约着拉祜族教育的发展。其次,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即民族特点对拉祜族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拉祜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的需求不足;拉祜族传统的文化心理,难以接受以外文化形式输入的现代教育;拉祜族风俗习惯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如早恋早婚,阻碍着拉祜族教育的发展。最后,教育内部的因素,即现行教育体系本身的弊端,不利于拉祜族教育的发展。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行教育体系没有边疆民族特色,脱离拉祜族地区的实际等。[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