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节日重时令性时令节气

中国节日重时令性时令节气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时令性节日的众多反映出中国农业文明的深厚影响。
重时令性_中国与英美国家习俗文化比较

中国节日:重时令性

img246

时令节气为中国节日产生的前提条件,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相结合促成节日的形成,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加之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的渗入,节日庆祝形式随着历史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多样化,文人雅士、诗人墨客的谱唱渲染,这些不但使中国的节日深入人心,经久不衰,而且有着深沉的历史感。

中国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 、 《尚书》 。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时令节气密切相关。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说一年中的节日有元旦、立春、人日、上元、正月晦、中和节、二社日、寒食、清明、上巳、佛日、端午、朝节、三伏、立秋、七夕、中元、中秋、重九、小春、下元、冬至、腊日、交年节、岁除等,大部分都是时令性节日。时令性节日的众多反映出中国农业文明的深厚影响。

中国人重世俗而轻宗教,所以节日期间,为求平安幸福,中国人要参拜和答谢的神数不胜数,既拜观音菩萨,又供奉玉皇大帝,既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又有门神、灶神等,这种“泛神”思想也使得纯粹的宗教性节日不再显得那么庄严。比如,十二月初八被佛教徒奉为“成道节” ,纪念释迦牟尼佛证悟成道,而七月十五被奉为“盂兰盆会” ,纪念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健连尊者于该日备百味饮食上供下施,救渡在地狱中的母亲。两个节日原本都重在弘扬佛教教义,但是传到中国却渐渐世俗化,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将米和果品煮成粥,俗称“腊八粥” ,成为过年的先奏。而盂兰盆会者成了追荐祖先的节日,俗称“鬼节”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