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唱响祈福丰收的颂歌

唱响祈福丰收的颂歌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Heilongjiang东北秧歌是一种在东北广为流行、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是北方劳动人民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汇聚精华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民间歌舞形式。东北地区广为流行的秧歌主要分为两种:地蹦子和高跷。民间的秧歌乐队组成并不复杂,一般有高音唢呐手两人,以及少量打击乐器手。

Heilongjiang

东北秧歌是一种在东北广为流行、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是北方劳动人民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秧歌源于劳动生活,糅合数种其他曲艺形式,经过长时间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形态。

历史悠久,汇聚精华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在发展的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农歌、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民间歌舞。到清代时,秧歌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民间歌舞形式。杨宾《上元曲》诗云:“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 几对童儿簇拥过。”康熙三十年(1691),杨宾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写的《柳边纪略》中,也有对当地人民秧歌活动的记载:“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

东北秧歌中的“媒婆”角色
叼着大烟袋的“媒婆”,是东北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秧歌在多族混居的土壤下形成并成长,具有多种艺术特色,比如粗犷、欢快、优美、清新等,反映出北方民族的刚健、粗犷、豪爽等性格特点。

东北地区广为流行的秧歌主要分为两种:地蹦子和高跷。地蹦子又称地秧歌,表演的时候只要在地面做出舞蹈动作就行了,难度小,一般人都可以学会,因而流传广泛;高跷难度稍大,需要进行一定的专业练习,否则容易受伤,主要盛行于辽南,特别是营口、海城和盖县一带。

形式诙谐,风格独特

东北的秧歌,受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而且是在多民族混居地区逐渐形成演变的,因此风格多种多样,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文静、幽默的特点,动作粗犷豪放,欢快俊俏。

东北秧歌的乐曲丰富,其美学原则,基本上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顺、活、韵。

顺,就是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之间的起承转合,各种调式的变化,都要讲求一个通顺、顺畅,中间不能生搬硬套;活,就是灵活。要求在扭秧歌的时候,能根据实际情形临场应变,演员要具有一定的即兴表演能力;韵,即韵律和味道,扭秧歌的时候要找准韵律,有节奏感,同时还要有秧歌独特的韵味表达。

民间的秧歌乐队组成并不复杂,一般有高音唢呐手两人,以及少量打击乐器手。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再多了,以上的乐队组成,只是能够满足表演的最简配置。

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

东北秧歌的伴奏乐曲丰富,大都是传统音乐流传下来的,大致可分为跑场音乐、走场音乐、清场音乐、小帽音乐四类。

所谓的跑场,就是由头跷、二跷领队,在头跷的带领下,秧歌表演队伍快速变换各种队形,如“龙摆尾”、“蛇脱壳”、“二龙吐须”、“倒圈帘”等。跑场音乐根据需求,要热烈火爆、简洁明快,最好能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跑场音乐也有很多,其中常用乐曲有《五匹马》、《对五》等,大都是曲牌联缀的形式。跑场音乐中,“浪头”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由跑场音乐的特点决定的,必须与舞蹈的“万马奔腾”之势相协调。

A 骑毛驴和大头娃娃表演

走场,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边走边扭,互相之间常有逗趣,常见的有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惟妙惟肖的扮演常常引人开怀大笑。走场表演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队形变换,不过要求比跑场低很多,如“四面斗”、“十字梅”、“摆葫芦阵”、“别花丈”等。走场音乐平稳、连贯、欢快、律动感强、有弹性,速度中等。走场音乐也由若干首曲牌组成,常用乐曲有《柳摇金》、《柳青娘》、《小抱龙台》等。

B 东北秧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C 秧歌中的“猪八戒”角色

清场是表演性的舞蹈,根据人数可分为单人场、双人场及三人场等,由某些特定的人物(如头跷、渔翁)上场为大家表演节目,有一定的情节。清场的音乐要与上场的人物相协调,如表现青年男女的清场音乐要华丽、优美、流畅。清场音乐在整个东北秧歌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常用乐曲有《句句双》、《满堂红》、《大姑娘美》、《鹁鸪》等。

东北大秧歌的表演,除了歌舞,很多时候还会有二人转表演,开场的时候为了溜嗓、试弦,通常还会唱一段小帽音乐,常用乐曲有《月牙五更》、《下盘棋》等。

以上只是对东北秧歌一个粗略的划分,同一首乐曲,由于速度不同和变奏手法的差异可作不同之用,因此,要严格地把音乐分类是十分困难的。

“跑旱船”
“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跑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