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凭痴狂不被社会认可

文凭痴狂不被社会认可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凭痴狂2.文凭痴狂文凭痴狂所求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真理,不再是真才实学,而是文凭本身。但当我们还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估体系时,让文凭承担过重的分量,其本身并不完善。青年人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渴望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而只有文凭能帮助他们名正言顺地得到所需的一切。文凭效应自有其存在的土壤。文凭痴狂与此前的读书求知热有一定的联系,但到后来就日益显示出形式主义的成才思潮:“弄张文凭以作他用”。

文凭痴狂

2.文凭痴狂

文凭痴狂所求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真理,不再是真才实学,而是文凭本身。

读书求知_成才利益,这个项目字符贯穿着一个通用的指数,那就是文凭。但当我们还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估体系时,让文凭承担过重的分量,其本身并不完善。而在80年代中期以来,文凭在我国至少是暂时充当了个人能力与资历成绩的变量,而且日益成为个人能否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青年人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渴望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而只有文凭能帮助他们名正言顺地得到所需的一切。职称、住房、户口~…目光聚集在一张张小小的纸片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凭效应自有其存在的土壤。

文凭痴狂与此前的读书求知热有一定的联系,但到后来就日益显示出形式主义的成才思潮:“弄张文凭以作他用”。各种名目繁多的“刊大”、“夜大”、“函大”应运而生,这些“店铺”的目的就是想帮助他人经营出一纸文凭来,比起70年代末那些比较认真的同行来,他们的经济头脑要发达得多。

各行各业都在无条件地强调文凭,连作家也要文凭。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在北京某大学的作家班上,白发苍苍的教授气愤地叫醒了一位呼呼大睡的学生:‘我讲解的这篇小说堪称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你竟睡着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混到这个班上来的!’那位学生揉了揉眼睛,委屈万分:‘这篇小说是我的处女作。’’’事情到了这一步,就不太好办了。

由读书求知到文凭痴狂,行为的价值指向已开始偏移。文凭痴狂所求的不再仅仅是知识、真理,不再是真才实学,而是文凭本身。

“仿佛谁都明白,中国的高等学府就像一只优异的保险箱,谁能进去,谁的前程就有了八成的把握,至少找到一份比普通人优越的工作不成问题。”

“学习不紧,分配不愁,上大学就像踏上一条既安全又保险的传送带一样。只要你不出什么大错,它就会按部就班地让你学完4年,给你一张文凭,再送你一只铁饭碗。这是十分滋润的。”

“复习迎考时,就像逆水行舟;高考考场上,就像最后冲刺;一进大学门,就可以顺流而下,不用举桨,悠哉悠地漂流。”

这些心态的流露,暗示着混文凭的实用思潮的蔓延。

“是个人就想混一张文凭,单位不给,假夜大也得上!”这样的成才想法也就见怪不怪了。

1980年起,党中央开始强调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政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干部的提拔任用也确实开始讲究文凭。想当干部,当了干部想继续提拔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没有文凭是不行的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起作用。

而77.78级大学生毕业时恰逢大批任用有文凭者当干部的良机,有一大批人分到党政机关工作。这些诱惑人的信息反馈到高校,激起了大学生一股长达几年的“从政热”。社会上的青年也受到影响,要提干,先得想办法上大学,弄张文凭,不管什么专业。这种倾向越发展,文凭的含金量就越成问题,其形式主义趋势就越严重。而随着文凭之谜的破解,文凭反而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怀疑,不被社会认可。大学里正统观念较重的教授们,对教学和考试不严格的形式主义混文凭现象提出过严厉的批评:是谁把大学文凭贬值了?是我们大学自己,我们以不严格的做法,不负责任地向社会、青年、干部大发文凭,等于贬低了自己。那这些干部拿到文凭,反过来更瞧不起高等教育,甚至视教育为儿戏。这些话虽有些偏激,却不无道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80年代特定环境下的青年急功近利的浮躁的一面。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要注意到这种心态的存在。看起来是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实际上为了不下岗、为了名誉、为了解决职称、为了带硕士生博士生而去想法子弄高级文凭的现象屡见不鲜。让这些人去做栋梁恐怕有点差强人意。这对于树立“终身学习”( l。ng life learning)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不利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代书生的读书求仕之梦,而“书中自有钢和铁”(沙叶新)倒更适合作为今日中国青年的读书成才观:过硬的本领、钢铁般的意志于国王己都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